左宗棠(中国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2022-05-27 86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9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左宗棠

左宗棠,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又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民起事、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置省,其间他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在晚清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建国后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左宗棠(中国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左宗棠人物生平

左宗棠湘上农人

主词条: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生性颖悟,少负大志。1816年,他随父亲左观澜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同年因母亲病重放弃院试,不久母亲去世,丁忧期间至少从1829年起涉猎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如《皇朝经世文编》、《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及《水道提纲》等视为至宝,这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1830年,左宗棠丧父。丁父忧期间,在长沙拜访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贺长龄“以国士见待”。1831年,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贺长龄之弟贺熙龄是左宗棠当时燥应屑的老师,对自己的这位弟子,贺熙龄非常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同年,左宗棠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左宗棠参加臭跨迎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取得举人功名,但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科场失意,左宗棠未能沿着“正途”入仕,但他由此更加潜心经世之学,其志向和才干也得到了包括贺氏兄弟在内的许多名流显宦阿雅签敬的赏识和推崇。同年,左宗棠与周诒端成婚。1833年,左宗棠首次进京应会试,与胡林翼在北京订交。写成组诗《燕台杂感》,涉及新疆形势。1835年,左宗棠再赴会试,录为湖南省第十五名,不料因超额而被撤下,仅取为“誊录”。左宗棠不甘屈就,弃职返乡,在周夫人帮助下潜心舆地研究。1836年,左宗棠在湖南醴陵主讲渌江书院期间,结识两江总督陶澍。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归乡,途中于南京拜见陶澍,后者主动提议让他的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不久陶澍去世,左宗棠于1840年至1847年在安化陶家任教八年,并协助料理陶家事务,期间他广读陶家藏书,经营柳庄,钻研农学、舆地,并对鸦片战争予以关注,提出“更造火船、炮船之式”等应对方针。1847年,左宗棠返回湘阴柳庄。1848年,湘阴大水,左宗棠赈济乡邻。同年,胡林翼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但左宗棠因事未赴任。1850年1月,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于长沙舟中相见;两人彻夜长谈,涉及古今形势、人物品评、“西域时只故欠政”等。后来,林则徐还与人谈起这次会见,称赞左宗棠是“不凡之才”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