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寺(安徽天柱山寺庙)

2023-11-06 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三祖寺

安徽天柱山寺庙

三祖寺位于安徽天柱山南面景色怡人的凤形山上,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梁武帝赐名山谷寺。隋初,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后,唐肃宗赐三祖寺名为三祖山谷干元禅寺。唐代宗又谥三祖僧璨号鉴智禅师,赐其舍利塔名为觉寂塔。

宋太宗谥开山宝志禅师名为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三祖寺的辉煌地位,使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游寺题诗,有的还居寺读书,修身修性,潜心学佛。有诗云“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自定义

中文名 三祖寺
地理位置 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
景点级别
占地面积 7.04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 三祖洞、传法石、摩围泉、立化塔、三高亭、宝公洞、觉寂塔
外文名称 Sanzu Temple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山祖师 南朝国师宝志禅师
历代高僧 禅宗三祖僧璨、四祖道信
始建 公元505年
别名 山谷寺、乾元禅寺、三祖禅寺

祖庭沿革

宝志建庵

早在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释宝志,云游各地,来到天柱山,酷爱谷口凤形山的山光水色,意欲安禅弘法。梁天监四年(505),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亦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拟建观传道。两家争夺一块地,一山岂能二主居。梁武帝萧衍闻奏,遂命二人各显灵通,以物识地,得者居之。

白鹤道人即展开手中羽扇,口中念念有词,顷刻扇子化成白鹤,向凤形山飞来,落地而立;释宝志当下挥动手中锡杖,投向凤形山。本来是白鹤先到,当听到锡杖飞声刺耳,昂头一望,正向自己打来,即起身飞到右边的山岗上,锡杖稳稳当当地插在地上。宝志得到此山,便住在石洞里习静参禅。时有潜邑隐士何求、何点、何胤三兄弟见状,遂将私宅献给宝志,供其开山建刹,初名菩提庵。

僧璨弘法

当时的菩提庵尽管深隐于茂林修竹之中,规模很小,但由于宝志虔诚弘扬佛法,吸引了远近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礼佛,香火不断,影响周边,声名远播。公元五二○年,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在南京与梁武帝机缘不合,渡江北上,经过菩提庵时,曾在峭壁上凿了观音阁(现称达摩崖)。周武灭佛时,慧可护法南下,来到了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驻锡现属岳西县的司空山。

从此,僧璨遂往来于司空山与天柱山之间,隐姓埋名,行化山野,积十余年,无人知晓。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帝逝世,宣帝、静帝即位,灭佛运动过去,佛教再兴,僧璨于隋开皇二年(583),在司空山得到慧可传承衣钵后,便审时度势,于隋文帝开皇十年(590),正式驻锡山谷寺(即三祖寺),研着《信心铭》经典,公开传经布法。

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将衣法传给了道信,即往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两年后旋即返回山谷寺,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会大树下,为众说法后合掌立化,葬于寺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舒州别驾李常取僧璨真仪火化,得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塑僧璨像,出己俸建塔,置像于塔座南窦,供广大信众祀奉。

僧璨大师《信心铭》是禅宗祖师的第一部经典,全书一百四十六句,每句四言,计五百四十八个字,字字有声,句句铿锵。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璨公信心铭》一诗中赞曰:“沔被有流,载浮载沉。为文以济,一壶千全。法譬则水,穷之弥深。璨公所传,等观初心。”这是对《信心铭》的肯定与颂扬。

历代皇封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邑民柯萼于玉镜山古松树下掘一石刻,上镌释宝志手书圣祚绵远四字,进献朝廷,太宗赵匡义取名瑞石,遣使来三祖寺致谢,谥宝志名宝公,赐名道林真觉禅师。天圣六年(1028),章献皇太后降旨,为仁宗赵祯增寿,选天柱山山谷寺为道场,降赐佛牙舍利,建资寿宝塔。

这些皇封和御赐,不仅充分肯定了三祖寺的历史地位,而且为振兴佛教,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高僧云集

历史名刹和历代皇封构成的三祖寺知名度和美誉度,传遍了神州大地,吸引了许多高僧大德前来驻锡传法。

继宝志、僧璨之后,来三祖寺驻寺弘法的高僧有:禅宗四祖道信,俗称司马,河南沁阳人。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来皖公山礼谒僧璨,求其解脱法门。僧璨收其为徒,在身边服劳九载。仁寿元年(601),道信承传了僧璨衣钵在山谷寺驻锡,炀帝大业十三年(617)离开山谷寺,时间长达廿五年。

智岩,俗姓华,江苏丹阳人。唐高祖武德初(618)入舒州皖公山山谷寺,从宝月禅师为弟子。在住寺二十余年中,常与二虎相伴。县令张逊闻传,深感为奇,遂入室询问:大师徒众几何?师答:祇有两三个。张逊复问:在何处?师以拂子敲击禅床三下,二虎从室内咆哮而出,张逊大惊,智岩即示虎退去。

湛然,俗姓戚,江苏常州人,唐代高僧,天台宗九祖。于唐肃宗至德(756-758)年间,入舒州山谷寺,诵经着述于舍利塔下。他深为山谷寺和舍利塔未能及时得到朝廷册封而不安,便与禅众寺大律师澄俊、嵩山大比丘惠融、胜业寺大比丘开悟等,同筹振兴二祖基业,极力申具州府,经扬州牧御史大夫张延赏奏请朝廷,终于在干元元年和大历七年,得到了御赐。

除此,还有崇慧、马祖道一、彻闻、白云守端、法演、慧勤、清远、圆智,智海等几十位有名望的大和尚都与三祖寺有缘,或礼佛,或驻锡,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主体建筑

这个风景如画的谷口,连同倚靠的瑰丽奇绝的天柱山,都曾受到历代帝王的垂青。春秋时,这里曾是大夫皖伯的封地,封地之内,山名皖山,水称皖水,今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刘彻南巡,舳舻千里,法驾谷口,在凤形山东侧台地上设坛祭拜,封天柱山为“南岳”。

嗣后,汉宣帝刘洵、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明成祖朱棣等,均遣使列式,到这里来诏祭南岳天柱山。历代帝子的祭祀大礼,史册昭昭,巨典煌煌,使得它名闻遐迩,声播九州,故而历代道徒释子都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据为已有,建观造刹,传道布经。

山门殿山门殿在三祖山脚,由门厅、耳室和寮舍组合而成。门厅为山门殿的主体建筑,楼阁式,砖木混凝土结构。重檐翘角,顶脊高15米,上饰两条戏珠游龙。

两檐之间,镶以木质格棂,并嵌以玻璃。下檐高10米,正厅宽11米,进深7米,三门并立。正门名“般若门”,“般若”,为佛教梵语的音译,意译“智慧”;东边门名“解脱”,为佛教梵文的意译,意为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获得自由自在;西边门名“精进门”,“精进”,变为佛教梵文的意译,意指按佛教的教义,在修善断恶、去染滤净的修行过程中,要不懈地努力。在正门楣上方,门前,置一对2.8米的高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坐狮,威武雄壮。

门厅内东西两侧,兀立着7.5米高的“金刚力士”塑像,俗称“哼”、“哈”二将。通天阶为山门殿通向天王殿的石级通道。全程60级,宽2.5米,垂直高度15米,坡度为30度角。石阶系采用本山粗颗粒花岗石凿成条石砌成,两旁砌有1.5米高的预制扶手栏板。通天阶两侧,依山势叠砌梯形台式花坛,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坛内种植着四季花卉,姹紫嫣红,幽香扑鼻。

天王殿

登上通天阶最后一级石阶,迎面即是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及韦驮塑像的殿堂,为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寺院的重殿之一。

天王殿纯砖无梁结构,攒尖6角,内穹无梁,亦称“六角无梁殿”。顶高12米,檐高8米,东西跨度与南北进深均8米。

顶端有一盖式“法轮”笼罩其上,与穹顶相扣而不相接,使殿顶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效果。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天王殿”黑底金字匾额一方。

殿门东墙壁,嵌镶国务院于1983年4月9日批准的“中国重点寺庙干元禅寺”的大理石质匾额一方;殿门西墙壁,亦嵌有怀邑弟子吴福余敬赠的“佛光普照”和“功德福田”的大理石质碑额各一方。殿顶六条瓴脊,饰有六条游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是龙的国度,“六时吉祥”和“国泰民安”之意。天王殿内,居中的供坛上,供奉着铜铸大肚弥勒佛像,四周分别供置6米高的四大天王塑像。与弥勒佛像向背而立的,是铜铸韦驮像——释迦牟尼的护法天神。

大雄宝殿

三祖寺的大雄宝殿,始见记载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为邑人弟子葛暹捐建,与天王殿同时建成。始为干元阁,不久阁圯,其子葛永授改建大雄宝殿。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知县李新重又鼎新,明末毁于兵火。

清康熙初,东源和尚又予复建。到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15年),巡抚梁世勋又捐资复修,清末与天王殿、宝公殿同时遭毁,俱成废墟。1944年,三祖寺方丈月海、监院宏超将塔前拜殿改建成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其殿基高出天王殿4米,为歇山式殿宇,砖木混凝土结构。殿脊高17米,檐高10米,东西跨度25米,南北进深17.5米。殿内8柱架枋,5枋架梁,朱柱红墙,琉璃黄瓦,飞檐翘角。4壁嵌枋桃梁,4楞桃梁撑角。嵌枋和挑梁上,遍绘龙凤、狮麟等珍禽异兽及奇花异卉图案。正门4扇,窗开8面,均饰以镂格雕花。

正门楣上,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补初手书“大雄宝殿”匾额一方。门前丹墀内,分东西对置一对高2米的青灰色花岗石质坐狮石雕。石狮之间,安置一只铁宝鼎。丹墀东西宽25米,南北深8米。南沿中段,建有4米宽的混凝结构的挑台,直抵天王殿后墙。丹墀的东、西、南3南边沿的挑台的东西两沿。砌有汉白玉围栏。

栏高1.2米,22柱,柱头及栏板上,均饰有浮雕花卉图案。与大雄宝殿红墙黄瓦相映生辉,热闹中现出清净,庄严中不失典雅。殿内正厅,供奉一尊汉白玉石释迦牟尼佛像。释迦像的在右,供奉其弟子迦叶和阿难的汉白玉石雕像。释迦像的前面,供置一尊铜铸释迦太子像。在释迦像的背后,是“海岛仙山”的大型浮雕。

正厅后侧,分东西供置文殊塑像。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地面均用花岗石铺成。大厅上方,华盖璀璨,霓虹闪烁,锦幡飘动,法幢高悬,置身殿内,神情肃然。

千佛殿

三祖寺5大重殿之一,为砖木混凝土结构的无梁式殿宇,建筑面积100平主米,攒尖4角,灰墙白疑缝,琉璃黄瓦。顶高12米,檐高8米。殿门楣上,嵌有水泥磨砂仿赵朴初手体“千佛殿”匾额一方。殿门两侧,悬置一副木质黑底金字仿赵朴初手体的“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的联语。殿门前正中的石阶上,安置一只铁宝鼎。

大殿中央2米高的供坛上,供奉首一尊木质装金毗卢遮那佛像。殿内四壁的千余个砖砌小佛龛中,供置千余尊陶质鎏铜小佛像,与毗卢遮那佛像成为一组“千佛朝毗卢”群像。重新供置塑制的三祖僧璨像。塔顶相轮,由8条铁链分别牵制于塔体顶层8角。铁链上均系有铃铎,风吹铃动。

觉寂塔

俗称三祖塔,在千佛殿北侧。此塔原于唐玄宗天宝四载(公元745年)舒州别驾李常捐建,代宗李豫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赐名“觉寂塔”。此塔为楼阁式建筑,砖木结构,5层7级;飞檐翘角,斗拱相乘;8方4门,出入相制。塔体通高30余米,外壁镂有砖质佛像近千尊。每层外廊均砌有80百米高的砖栏环围。

塔底层南窦,原龛置一尊李常塑的僧璨舍利像。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重新供置塑制的三祖僧璨像。祖师殿

三祖寺5大重殿之一。此殿为楼阁式建筑,硬山重檐,上下2层。上层为藏经阁,内藏有《大藏经》等及其它典籍千余卷(册)。在上层楼檐正中下方,悬置木质黑底金字赵朴初手书“藏经阁”匾额一方。

下层是祖师殿,为3间通间,中有4柱架楼。在殿门及窗棂上,均镂有雕花图案。在两层楼檐正面的嵌梁、撑解和内枋上,均绘有“唐僧取经”的彩色浮雕。殿门前有廊,殿廊两端,分置钟鼓。正门楣上,悬置五方木质黑底金字“祖师殿”匾额。正厅中央的供坛上,供奉铜铸达摩、慧可、僧璨三祖师像;正厅东后侧,供奉一尊铜铸宝志禅师肩扛锡杖的立身像。正厅供坛的后面,有楼梯通向藏经阁。

佛像供置

铜铸佛像

释迦太子像:立姿,高50厘米。铜像裸身披袍,眉宇间有一厚痣。现供置于大雄宝殿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前的供坛中央。

弥勒菩萨像:坐姿,像高1.2米(含莲台像座20厘米),重240公斤。铸像左腿平趺,右腿抬膝,左手敷于左腿上,右手捻佛珠置于右膝,坦胸露腹,开怀大笑。时人以为他是弥勒显化,均图其形象,供置于天王殿中。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坐姿,像高1.5米(含莲座),重300公斤。三祖寺供奉在观音殿内的为千手千眼观音造形的一种——四十手四十眼观音,即在观音两眼两手之下,左右再各有二十手,手中又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四十手眼各配上“二十五有”,则成千手千眼。

韦驮像:立姿,像高1.5米,重200公斤。铸像手执金刚杵,注视下界,英姿勃勃,严肃威武。供奉于天王殿弥勒像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像,忠于职守,护佛护法。

菩提达摩像:铸像结跏趺坐姿式。高1.8米,重300公斤。面部造型曲发虬髯,高颧圆目,相貌奇异。中国禅宗尊为初祖,唐代宗李豫赐谥“圆觉禅师”。铜像供置于祖师殿内。

慧可像:铸像结跏趺坐姿式,高1.8米,重300公斤。供置于祖师殿达摩铜像左侧。

僧璨像:铜像结跏跌坐姿式,像高1.8米,重300公斤,供置于祖师殿达摩铜像右侧。

宝志像:铜像立姿,肩扛一锡杖。像高2米,重400公斤,供置于祖师殿东后侧。

玻璃钢像

善财童子像:立姿,像高1.2米。善财童子作为观音菩萨的左胁侍,被供置于观音殿内千手千眼观音的左前方。

龙女像:立姿,像高1.2米。“龙女”本是佛教护未能天神——二十诸天婆竭罗龙的女儿。龙女作为观音菩萨的右胁侍,被供置于观音殿内千手千眼观音像的右前方。

石雕佛像

玉石释迦牟尼佛像:玉像结跏趺坐姿式,高40厘米。1988年3月18日,缅甸仰光妙明法师(缅籍华裔比丘尼)来三祖寺礼谒三祖。回国后,敬赠给三祖寺一尊玉石释迦牟尼佛像。同年4月28日,时三祖寺监院僧宏行前往河南洛阳白马寺,亲迎佛像回寺。今供奉于法堂大厅内。

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石像结跏跌坐姿式。雕像高5.5米(含莲座1.5米),宽4米,厚2.5米;莲台宽6米,厚4米,整个雕像及莲台计重10吨。现供奉于大雄宝殿正厅。

汉白玉迦叶尊者像:雕像立身合十姿式,高2.5米(含莲座70厘米),重0.5吨。石像供置于大雄宝殿汉白玉释迦牟尼像的左前方。

汉白玉阿难尊者像:石像立身合十姿式,高2.5米(含莲座70厘米),重0.5吨,供置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像的右前方。

浮雕僧璨像:用汉白玉石碑雕成,碑高1.7米宽90厘米。按《三祖僧璨》画像原型雕凿,供置于大雄宝殿后达摩崖下的三祖洞内。

木刻佛像

释迦牟尼佛像:佛像结跏趺坐姿式,高1.2米(含莲座20厘米),全身装金,供置于藏经阁。

药师佛像:佛像结跏趺坐姿式,高1.2米(含莲座20厘米),全身装金,今供置于藏经阁释迦牟尼佛像左侧。

阿弥陀佛像:佛像结跏趺坐姿式,高1.2米(含莲座20厘米),全身装金,今供置于藏经阁释迦牟尼佛像右侧。

毗卢遮那佛像:佛像结跏趺坐姿式,高3米(含莲座1米),全身装金,供置于千佛殿内。在千佛殿4壁1000余个壁龛中,供奉着1000余尊高约40厘米的陶质鎏铜佛像,与毗卢遮那佛组成一组“千佛朝毗卢”。

文殊菩萨像:像高1.5米,骑青持剑。其坐骑青狮,亦系木刻,长1.8米,高1米。文殊,全称“文殊师利”,供置于大雄宝殿东后侧。

普贤菩萨像:像高1.5米,坐象阅经式。其坐骑白象。系用混凝土塑成,长1.8米,高1米,供奉于大雄宝殿西后侧。

地藏菩萨像:像高80厘米,结跏趺坐式,现供置在塔院西寮房客堂正厅。

观音菩萨像:像高4米,直立姿式,左手垂直拿净瓶,右肘略抬握柳枝,赤足立于腾海蛟龙之脊,身着白色衣裙,面容慈祥端庄,像的上身及头面为木刻,下身及两臂为钢筋混凝结构,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背侧的“海岛仙山”大型浮雕的中心。

菩提达摩像:像高1.5米,结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师殿正厅,今供置于藏经阁。

宝志像:像高1.5米,结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师殿正厅达摩像的左侧,今供置于藏经阁。

僧璨像:像高1.5米,结跏趺坐姿式,原供置于祖师殿正厅达摩像右侧,今供置于藏经阁。

泥塑佛像

金刚力士像:塑像共两尊,高均7.4米(含立台40厘米)。像身系钢筋扎架,用麻筋、桐油捶合粘土塑成。直立身姿,微向前倾,俗称“哼”、“哈”二将,供置于山门殿内东西两侧。

四天王像:塑像共4尊,高均4.5米,半坐姿式,身体微顷。他们依次为:东方持国天王,身着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着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着红色,手缠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着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古代印度大陆的神话说,须弥山腰有一座犍陀罗山,山有4峰,各有一天王居住,各护人世间的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等四大洲之一洲,供奉于天王殿内。

十八罗汉像:塑像高均1.5米,坐姿。其身姿、坐式、神态、手势等,各有差异。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演化而成。据唐玄奘(即唐僧)译《法住记》称,释迦牟尼曾命十六个大阿罗汉常住人世,济渡众生。

他们分别是: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茶半托迦、难提密多罗、玄奘。以上十八罗汉塑供置于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

轴裱画像

达摩面壁:又名《老僧人定图》,画面120x80厘米,裱幅250x100厘米。淡墨画,浓淡相映,虚实成趣:一老僧身披袈裟,跏趺而坐,双目微闭,静思入神。身后一堵石壁,身边一枝苇叶。

画面款识是“龙年紫宴黄文友写于明教寺潜山三祖寺留念”。画幅两边配一副轴联,联曰:“一苇渡江何处去,面壁九年待人来。”款识是:“庚午新春丁以任书“。此画像今供奉于三祖寺法常正厅后壁。

三祖僧璨:画面150x80厘米,裱幅250x100厘米,着色工笔画:僧璨身材板实,肩披袈裟,双手捻珠,喃喃有词。他那宽阔饱满的前额,皱纹密布的面颊,慈祥和蔼的双目、微微佝偻的身躯,无一不表明他学识渊博,睿智非凡,饱经风霜,历尽艰难。画像今供奉于法堂正厅后壁。

皆大欢喜:画面150x80厘米,裱幅200x100厘米。着色工笔画:布袋和尚身躯肥胖,坦胸露腹,眯缝着双眼,咧开着大嘴;肩扛一柄铲杖,杖挂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布袋,尽情地、舒心地、开怀地、自信地笑着。画像今供于法堂正厅后壁。

笑看人间:画面150x80厘米,裱幅200x100厘米。着色工笔画。作者以粗犷的线条,描绘出一个头戴元宝形僧帽,身着褴褛的僧衣,左手摇晃着一把破薄扇,右手直指万里苍穹,趿着半截漏跟的破僧鞋,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一瘸一拐、半痴半嗔地傲视世道的“济公活佛”来。那副醉态,那副疯貌,那副癫劲,那副佯狂,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画像今供于法堂正厅后壁。

观自在菩萨:画面180x60厘米,裱幅200x60厘米。此为拓片画:画面上,观世音菩萨立身在汹涌澎拜的万顷波涛之中。她那慈蔼的面容,清静肃穆;柔和的目光,审视万方。画像两边,配以新制的篆书轴联一副,联曰:“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款识为:“释子贺根敬献”。画像今供于藏经阁。

马祖画像:1930年由江西靖安县宝峰寺印行,画幅54x37厘米。画面天头为楷书“唐马祖道一禅师真像”。画面现出:马祖身着深色袈裟,做家禅姿式,双手合于胸前,表情慈祥,目光深远。画面左右及地支部位,有历代僧人赞颂马祖的诗文。因画纸陈旧,字迹难辩。此画现珍藏于三祖寺藏经阁内。

盛世寺兴

随着天柱山旅游事业的不断兴盛和古皖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三祖寺不仅以其独特的风韵而成为天柱风景名胜的重要一景,更重要的是它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曾经引起并将继续引起有识之士的瞩目。

它地处吴楚分疆的八皖之首,以古南岳天柱山为依托,向南与安庆、九华山、黄山、庐山连成一道佛教文化“长廊”;向西与安徽岳西司空山、湖北黄梅双峰山形成一个禅宗发祥的“金三角”,而三祖寺则是这个“长廊”和“金三角”的联结枢纽,成为探索和研究禅宗源流及禅宗文化的大本营,成为皖西南旅游风景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佛教经典

佛教经典是佛教徙进行修持、求得无上智慧、达到真如境界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它包括经、律、论三部分。经,是由佛陀说出,由其弟子集成的佛的言论,后被译成汉文,取名曰“经”。律,是印度早期佛教时由佛陀及其弟子制定并陆续完善的各种戒律。论,是后世僧人对于经、律理义的诠释、阐发以及对于佛教哲学思想的探讨、研究的言论和文章。

经、律、论的总集,则是《大藏经》。1990年,台湾佛教协会通过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转赠给三祖寺一套汉译缩印本《大藏经》,珍藏在藏经阁内。从此,三祖寺有了一套完整的佛教经典而传延后世。

宽容主持

安徽天柱山三祖禅寺住持释宽容法师,男,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1970年出生;毕业于九华山佛学院和九华山佛学院研究部之律宗系;毕业于四川大学教育管理系;1987年12月在西安兴教寺礼常明大和尚为师而剃度出家;1989年在洛阳白马寺受了具足戒。

曾在常明大和尚、仁德大和尚、圣辉大和尚、净空老法师、旗凌老和尚座下修学佛法。曾任九华山佛学院教授、甘露杂志主编、教务长、副院长、甘露寺(佛学院)住持。

先后在中国内外的道场和学校等地讲授过《地藏经》《弥陀经》《弥勒所问经》《法华经》《金刚经》《六祖坛经》《无量寿经》《往生论》《信心铭》《禅与企业管理》《佛教的管理智慧》《禅的管理艺术》《寺院管理》《佛教讲经艺术》等课程。

现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青联委员;安庆市佛教协会会长;安庆市青联副主席;潜山县政协常委;美国内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佛事活动

三祖寺佛事活动的开展,均按禅林规制举行,并同时开展汉地佛教寺院共同开展的佛事活动,以及对外交流活动。在三祖寺的佛事活动中,尤以阿弥陀佛的圣诞日纪念活动|——“弥陀七”最为隆重,它是三祖寺十几年来最活跃、规模最大的佛事活动。佛教徙的“三皈依”、居士的“五戒”也都在“弥陀七”这场佛事活动中举行。

1990年,中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视察,对寺宇建设十分满意,并嘱咐宏行法师:「在你手上要把《三祖寺志》修起来。朴老对三祖寺深有感情,他的出生地在太湖县寺前镇,距三祖寺仅百余里。对三祖寺的历史地位和振兴佛教禅宗的现实与深远意义,看得一清二楚。

一九八一年朴老重温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山谷寺诗句: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兴奋不已,挥毫和王安石诗曰:汲尽泠泠江水,冲开靡靡山围。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宏行法师任住持后,取诗中后两句书刻成联,悬挂在千佛殿前两边。

朴老看后,十分惊叹。宏行法师为不辜负朴老的关注,经过五年的努力,十八万字的《三祖寺志》书稿得以完成,朴老得知这一喜讯,立即挥毫题写中国禅宗三祖寺志的书名。

2000欧洲统一佛教协会会长、法国佛教朝圣团团长志明法师率领法国、德国、挪威、比利时、荷兰等九个国家佛教人士一行八十四人,来三祖寺观光、朝圣、礼佛。二○○三年五月台湾佛教界一行五百多人,前来寻根觅祖,礼佛敬香。三祖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香火旺盛。正如宋代诗人张同之在一方石刻中题云:

飞锡梁朝寺,传衣祖塔丘;

石龛擎古木,山谷卧青牛。

半夜朝风起,长年涧水流;

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三祖寺坐落在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处的谷口凤形山上。凤形山,唐宋以来人们习惯称之为三祖山,这里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南大门,环境清幽,景色怡人。三祖山一峰独秀,翠黛苍郁,东西两侧岗峦逶迤,向南蜿蜒伸展,对三祖寺呈环围合抱之势,使山前形天一个天然谷口。

清澈甘冽的山谷流泉从三祖山西侧谷底潺潺流出,滚珠嘎玉,泠泠有声,向南经谷口汇入潜河。宽阔的潜水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自西向东轻盈舒展,系于山前。河水清涟,波光粼粼,映现着青山塔影。水光山色,浑作一体,构成了谷口的独物风貌,成为天柱山风景名胜的重要一景。

从地形上看,三祖山宛如一只蹁跹的彩凤:卓锡峰是它耸立的顶冠,朝天峰是它高翘的尾翎,东西南侧蜿蜒起伏的岗峦,则是它翻飞的羽翼。

三祖寺就建在凤项下。寺东的白鹤峰、白鹿岗、白鹤泉、应梦井、香泥洞诸胜和汉武祭岳坛、真源宫遗址等,如在身侧;寺南潜水两岸的旌驾桥、吴塘晓渡诸景和诗崖漱玉、酒岛流霞、莲崖、钓岩等胜迹尽收眼底;寺西的山谷流泉、石牛古洞、涪翁亭、秋兴亭以及唐宋以来的300多处摩崖石刻,犹在眼前;寺北的卓锡峰、朝天峰争与觉寂塔媲美。更有三祖山上下,古柏苍松,绿竹修笪,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荟萃,相互辉映,移步换景,目不暇接。

风景名胜

摩崖石刻

“三祖山摩崖石刻”现存11幅,主要集中在达摩崖壁,其中有宋黄庭坚、明御史大夫李元阳题刻四幅。“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现存三百余幅,其中最早的一为唐文学家李翱题刻,一为唐三州刺史李德修题刻;宋朝题刻有一百幅,以王安石、李师中、苏东坡、黄庭坚等刻记最为著名,内容直接涉及三祖寺的有六幅。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谷中就可以看到古“潜阳十景”中的两景“石牛古洞”和“山谷流泉”。它位于三祖寺西边的山谷间,这里,有一股清泉沿石壁潺潺而下,清冽明亮,泠泠有声,常年不枯,两岸野花闲草相伴,环境十分幽雅。唐宋以来,达官名士来游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或撰文刻于石上,或赋诗镌于山崖,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山谷流泉”流经石牛洞,上段名“潺潺溪”;中段名“石牛溪”,傍青牛石而过;下段是具体的“山谷流泉”,经西林桥下出谷口,注入潜河。在这全长500余米的河谷中及其两面崖壁上,刻满了自唐代以来1200余年间的摩崖石刻300多方,至今尚能辨认的有280多方。石刻诗、文、题、记齐全,行、楷、隶、篆、草俱备。这是考证1200多年间有关历史的天然档案馆,又是直接瞻仰、欣赏历代名家文采、书法的博物馆。

石牛古洞

所谓“石牛古洞”,因有巨石状如卧牛饮水,并有天然石印酷似牛蹄脚印,称为石牛;古洞是指这里石崖嵯峨,藤萝缠绕,松竹掩映,一弘清泉潺潺流出,幽深如洞。来看看这个硕大的牛蹄印痕,旁边有“牛蹄”二字石刻。这里是整个摩崖石刻最集中最精华的部分,其中唐人石刻三块。请看,“不信青牛曾入洞,分明石上印双蹄。”

全长500余米的山谷流泉,原本普通山涧溪流,为什么却声名卓着,原因有三:一是靠近大别山咽喉要冲著名古代楚南驿道。唐宋以来,这条平行于大别山东南余脉的驿道是东南舒、湖、楚等州郡通往西北唐都洛阳、宋都开封的交通要道。驿栈相距不出10里,-要吏、贡赋朝纲、商贾学子、军马、政邮,都日夜兼程,不绝于道。而山谷离最近的痘姆驿仅一河之隔。

二是依托历史文化名城——梅城。梅城始建于楚灵王,汉时称皖城,唐宋均为州郡治所,是皖舒六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山谷离这个中心仅10余里,车马舟楫相当便利。

三是山谷座落在佛道昌盛的凤形山、白鹿岗。道观天祚宫在其左,真源宫位其右,更有南州冠第一的三祖禅林近在咫尺。这里高僧羽客云集,道徒释子连袂。他们都是山谷流泉声名的鹊起人。

山谷流泉的诗文题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多、大、名、秀”的特点。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有的镌凿于百尺峭壁之上,有的雕刻于幽邃洞岩之中。从体裁上看,诗词歌赋记铭,文体齐备;字形上真草隶篆行五体俱全,颜、柳、欧、米、赵各流派应有尽有;刻石方法阴阳兼有,方圆相济;从石刻年代上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唐、宋、元、明、清、民国、直到现当代,每个朝代都有,没有断代,真是一溪系千秋。

“诗崖石刻藏幽谷,水咽泉声如漱玉。”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被誉为一条书法艺术长廊,有“安徽第一刻”之称。-物工作者精心保护和发掘,一些被淹没的名作佳篇不断被发现整理出来,当代名人的新作也将刊刻在新开辟的规划区内,山谷流泉石刻书法艺术的长廊在新时代不断延伸。每每游人至此,都对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叹为观止。

诗崖漱玉·酒岛流霞

潜水南岸,吴塘左侧,有一苍崖,峭壁千寻,远观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它就是莲子崖,为天柱山有名的诗崖。诗崖依山傍水,清流潆洄,浪吻崖壁,溅花如玉。历代贤达高士,每每在这里泛舟宴乐,置酒言咏,所赋之诗词,皆镌于崖壁。“诗崖漱玉”,因此得名。旧志列为潜阳十景之一。

诗崖旁边有一帘崖,玲珑剔透,如天刻神镂,亦下临清流,为历代游子吟啸览古之地。诗崖旁还有一钓崖,下为鲈溪,因产鲈鱼得名。相传汉末左慈常到鲈溪垂纶坐钓,后人把他的坐钓处谓之钓崖。原有石刻“左慈钓鲈处”几字,今已淤没。明胡缵宗有诗云:“相传汉左慈,垂纶碧崖际。幻引淞江鲈,掣作杨花鳜。”

在三祖寺前,吴塘之浒,有一巨石卧于水中,形如石岛,景观非凡。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来到这里,坐在石岛上一面饮酒,一面欣赏这里优美的山光水色。那殷红的石色映在河水里,五光十色,如彩霞流荡,美不胜收。李白被这奇特的景象所陶醉,诗兴勃发,吟出颇有韵味的“酒岛流霞”四字。

从此,“潜阳十景”之一“酒岛流霞”的美名就传开了,吸引着历代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寻踪觅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在明代文人的诗作中,把酒岛与兰亭、辋川、习家池等名胜相提并论,可以看出这一景致的优美。如今酒岛不存,但当年之韵致,依然未竭。游人至此,寻幽访古,登临送目,洗心涤虑。

潜河漂流

潜河也称潜水,属安徽皖河水系,它发源于大别山东南部公界山和黄毛山两山之间的来榜坳,流经质西、潜山、怀宁三县,流入长江,全长116公里。三祖寺前的野寨河段河面较宽,达380米,长达18里,这段河流水清,游鱼可数,水底五颜六色的鹅卵石,随着不同角度阳光折射,熠熠生辉,令人神往遐想。沙白似丰年瑞雪,俗称“十八里银滩”,是华东地区最优良的内河沙滩资源。

潜河漂流是深受游客欢迎的一个旅游项目,结合戏曲、沙滩,将漂流的过-正情景化、互动化,使游客融入其中。坐在竹筏之上,人随筏走,筏随水流,一边吟唱着地道的黄梅戏,一边欣赏着两岸的无限风光,是多么的惬意。

历史传说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国师宝志和尚与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都奏请梁武帝,将凤形山赐之于己,建观造刹,传经布道。武帝知道他们都有很高的法术,都不得罪,命他们各显灵通,以物为记,得者而居。这宝志和尚就是民间流传的济公-,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疯和尚,手持锡杖,他说:“贫僧以锡杖卓地为记。

”白鹤道人手持拂尘,他的拂尘可以化为白鹤,他说:“贫道以鹤止处为记。”说毕,白鹤道人将手中拂尘抛向空中,顿时化为一只白鹤,振翅飞向凤形山。宝志见状,将手中锡杖掷向空中,顿时化为一条银色巨龙,尾随白鹤而去。白鹤飞到凤形山上空,正要敛翅落地,忽见身后巨龙飞来,吓得掉头向东飞去,落在白鹿岗上,宝志的锡杖深深卓入凤形山。当他收起锡杖,卓土处立刻涌出一股甘泉,这就是位于寺后的卓锡泉,又名“卓锡井”。

宝志便在凤形山开山建寺,梁武帝赐名为“山谷寺”。白鹤道人在白鹿岗上建起白鹤观,宋徽宗赐名“真源万寿宫”。唐宋时期,天柱山佛道两教盛极一时,寺观达百余座,房屋3600余间,史称“三千道人八百僧”。从宝志和尚开山算起,三祖山谷寺到2005年已历时1500周年。

三祖寺也曾以它历史上的辉煌招来了历代达官显贵、墨客骚人。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游寺题诗。至于唐代的李翱、李德修、吕渭,宋代的李师中、周邦彦、徐俯和范成大,明代的刘基等,他们虽然没有留下直接吟咏三祖寺的诗篇,但在山谷流泉的崖壁上,却留下了真迹。

道路交通

历代通往京畿,府州各县的官道,均在谷口东侧经过。谷口对面隔潜山相望的青口,便是古时的官驿。今三祖寺以天柱山为依托,以古皖潜山县城为枢纽,形成一个对外交通网络:合九铁路在寺东7公里处跨河飞架,天柱山火车站距潜山县城仅2公里,北至合肥165公里,南至九江143公里。

105国道傍潜水河从大别山腹地蜿蜒而至,横贯而过,谷口汽车站即在三祖山前,东距潜山县城仅9公里,西至岳西县城44公里;318国道北至合肥199公里,西至黄梅县100公里,至武汉375公里,东南至安庆56公里;天柱山旅游公路自谷口起站,绕三祖山傍塔院后门直达佛光寺,全程仅16公里。

参考资料

1.三祖寺的历史来历和资料 ·历史新知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