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汉语成语)

2023-11-06 2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不毛之地

汉语成语

不毛之地是一个成语,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意为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废弃的土地。语出《三国演义》:“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

中文名 不毛之地
别名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名称 不毛之地
拼音 bù máo zhī dì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释义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近义词 寸草不生、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反义词 肥田沃土、 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用法 贬义,主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
外文名称 sterile land

成语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渠。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若矝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妥焉,请唯君王之命。”庄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征至乎此。”庄王亲自手旌,左右撝军,退舍七里。

译文

春秋末年,占据天下之中枢位置的郑国,夹在晋楚两强之间,左右为难,只能看谁的拳头硬就听谁的。公元前597年春天,因为郑国和晋国结盟了,楚庄王就率领大军打过来了。郑国一面向晋国求救,一面拼命抵抗。楚军围攻郑国国都(今郑州新郑市)三个月,郑襄公看看晋国救兵还不来,看看城内已无可战之兵,已无可吃之粮,再也受不了楚庄王的拳头了,只好光了膀,左手持降旗,右手持鸾刀,打开城门投降。见了前来受降的楚庄王,郑襄公说:“寡人是没有才能的边陲小臣,惹得天降大祸,让君王屈尊到了我们这个小城。君王如果能怜悯我这不祥之人,给我一块不毛之地,让我和几个老得掉牙的臣子能够安度晚年,我们将惟命是从。”

成语辨析

不可写成“不茅之地”。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灯谜

不毛之地(打一字) 谜底:芜

示例

不毛之地

1、来到这个不毛之地我还真没有想过会干出什么大事业出来。

2、那位成功的商人当年就是从一块不毛之地发家致富的。

3、时刻记住没有不毛之地,只有让地不长草的人。

4、就算是一块不毛之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5、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样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绿洲一派生机盎然。

6、在祖国的新疆的沙漠中,除了一些绿洲,其他的都是不毛之地!

7、在被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破坏之后,这里由曾经的绿洲变为了一片不毛之地。

参考资料

1.不毛之地词语解释·汉典

2.曾经的不毛之地,现在的蓝色海湾·新华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