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九月事件(70年代约旦与巴解组织之间发生的流血冲突)

2023-11-06 5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黑九月事件

70年代约旦与巴解组织之间发生的流血冲突

“黑九月”事件的由来是1970年间约旦与巴解组织之间发生严重流血冲突,整个冲突中,巴解组织一半以上成员被打死。被黎巴嫩好心接收的残部。这个月份在约旦历史上称为“黑色九月”。

1970年9月6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人阵”把英国、德国和瑞士的3架飞机劫持到约旦(共劫持5架,另有1架被劫持到它国,1架未遂),并扣留飞机上300名美国、英国、以色列、西德和瑞士的乘客,将他们囚禁于沙漠中一周时间。劫持中,飞机迫降约旦机场发生大爆炸。9月12日,他们在沙漠中炸毁三架飞机,又在开罗机场炸毁一架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班机。

中文名 黑九月事件
时间 1970年间
发生方 约旦与巴解组织
类型 严重流血冲突

背景

在巴勒斯坦人支持下,叙利亚军队也侵入约旦境内,约旦形势危急,中东极有可能爆发全面战争。约旦国王侯赛因作出了惊人决定:向英国求助,希望英国劝说以色列出动轰炸机,对叙利亚军队进行空中打击!(这段资料系根据英国2001年最新解密资料),一名阿拉伯领导人请求以色列出动飞机轰炸一个阿拉伯邻国,这是绝无仅有的!

当时的英国首相希思接到侯赛因国王的求援信后,与美国进行了协商,然后向以色列转达了约旦方面的请求。不过,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梅厄夫人对约旦的求援是什么态度,目前无从知道。

过程

在美国的支持下,约旦政府军9月17日向总兵力达5万人的巴解游击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就在那几天里,约旦政府军重创了巴解游击队,打死了至少4000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打伤无数。

1970年,约旦侯赛因国王几乎已同以色列人握手言和。当时,约旦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已超过本国国民的半数。难民营里日渐扩大的巴勒斯坦各激进组织,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展开恐怖活动,以色列人则不断报以回击。一时闹得约旦不得安宁。国王侯赛因决心打击一下那些越来越富有挑衅性的巴勒斯坦人——他们竟在安曼全城荷枪巡逻。

一次“人阵”把3架大型客机劫持到约旦,后又逼迫飞机在沙漠中升空,弄得约旦在国际上名声扫地,侯赛因的忍耐终于超过了极限。效忠国王的军队在安曼街道上向巴勒斯坦人开枪射击,在难民营里大开杀戒。几万人死于这个1970年的“黑九月”。

为了牢记约旦当局屠杀巴勒斯坦人的事件,“黑九月”成了巴勒斯坦秘密部队的化名。阿里·哈桑·萨利迈和穆罕默德·尤素福·纳杰尔成为该组织的头头,他们将一个暗杀小组派往开罗,于1971年11月28日刺杀了对屠杀巴勒斯坦人负有主要责任的约旦首相瓦斯菲·塔勒。“黑九月”声称:任何以色列人都是绝对的仇敌,任何到以色列的游客都是敌人,任何搭乘以色列和美国客机的人都是可以打击的目标。霎时,阴霾密布,恐怖事件接连不断。

影响

约巴之间的这次严重流血冲突被巴解称为“黑九月事件”。从那时起,巴解组织被逐出约旦,失去了反以的重要基地,被迫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开展活动。

慕尼黑事件分析

1972年9月5日,在联邦德国慕尼黑参加第2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遭恐怖分子绑架,最终全部遇难,史称“慕尼黑惨案”。从应急处置角度分析,联邦德国在这次反恐行动前后犯下一系列无可挽回的错误,教训尤为深刻。

营救准备毫无章法。慕尼黑人质劫持事件发生在城市地带,清场疏散、现场封控是行动的必要前提之一。然而,当时的联邦德国在这方面既缺乏经验,也没有执行力度。在劫持事发地奥运会运动员村和营救地点菲尔斯腾费尔德布鲁克军用机场,德国警方对新闻媒体、围观民众封控隔离失利,新闻媒体人员争相抢夺第一手新闻,长期滞留现场进行实况直播,不仅给联邦德国造成政治上的被动,还严重影响反恐行动的准备和实施。

联邦德国警方曾计划在奥运会运动员村营救人质,但发现在现场有几十台摄像机将镜头对准占据突击位置的警察,而每个运动员房间内都有一台电视机,恐怖分子可以获知外面警方的行动。这使得现场解救行动被迫中止,只能另行制定在机场的解救方案。在菲尔斯腾费尔德布鲁克军用机场,当恐怖分子到达前,数以千计的新闻记者、民众已经把机场围得水泄不通,严重影响行动的兵力运用和组织指挥。从营救人质的谈判和行动过程来看,联邦德国严重低估恐怖分子的决心和意图,在奥运会运动员村的几次营救尝试,都被恐怖分子轻易识破,连扣押人质的运动员公寓都无法靠近。在营救开始前的最后一刻,德方连恐怖分子人数都没有搞清。

行动计划破绽百出。反劫持作战的最大特点是投鼠忌器,时刻都要顾忌人质安危,营救行动必须周密细致,留出足够行动冗余度和时间提前量。不幸的是,德国人并未做到这些。在恐怖分子要求提供飞机飞往埃及后,德方提出相应的营救计划,安排恐怖分子和人质乘2架直升机在距客机100米左右的地方着陆,当恐怖分子和人质走过停机坪时,警方狙击手就可射击恐怖分子。如果这个计划不能实现,就让17名假扮机组人员的警察在客机里制服他们。

这份计划看上去很好,实质上没有安排足够多的应急机动兵力,解救人质的突击方式和路线都非常单一,对如何保证人质、警察、飞行员安全等考虑不足。更要命的是,在发现恐怖分子人数不是5名而是8名时,德方并未对营救行动计划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拒绝以色列反恐专家的帮助,依旧安排5名狙击手设伏。德国《巴伐利亚时报》评论说:“这种斤斤计较的准备,不像是打仗,倒像是分发音乐会的剧票。”

联邦德国警方在行动预想方面粗枝大叶。没有考虑到狙击手与恐怖分子之间距离过远,在机场灯光交错闪烁的环境中,观察和行动能力严重受限。在直升机和客机之间100米的范围内,狙击手很难区分出人质与恐怖分子。直到营救失败几天后的再现演习中,德国人才发现,戴上夜视仪就能清楚辨认直升机里的人,然而已于事无补。

现场组织捉襟见肘。在慕尼黑反恐突击行动中,德方面对的是不可预测、失去理性的恐怖分子,战机稍纵即逝,最强调的应是一个“快”字。可惜他们偏偏没有做到这一点。整个营救行动组织不力、左支右绌、节奏拖沓,把本该雷霆一击的突击行动演绎成荒腔走板的拙劣演出。在恐怖分子和人质已经登上直升机、营救行动已经展开的关键时刻,客机中设伏的17名德方警员突然发生内讧,抱怨计划方案预想不周、简直是自杀,擅自组织投票放弃行动,在直升机飞抵前离开客机,这一变相的临阵脱逃,间接暴露德方营救计划。恐怖分子发觉客机上没有机组人员,很快意识到中了圈套,急忙逃离客机向同伙报信。联邦德国警方的预设伏兵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打草惊蛇,不得不命令狙击手向恐怖分子射击。

更荒唐的是,进入强攻后,德方反劫持小组和行动指挥官之间居然没有对讲机可供联络。当指挥官在指挥塔上命令开火时,只有3名狙击手听到命令,另外2名狙击手在听到枪响后,发现自己正好处在同伴的射击弹道上,只能躲避。实际上只剩下3支狙击步枪在射击8名恐怖分子,双方对射足有一个多小时。事已至此,其实还有挽回可能,反劫持专家认为,如果当时有一支援军赶到,恐怖分子在劫难逃,人质也能够保全。然而,“屋漏又逢连阴雨”,作为援军的警方特别突击队行动失误,着陆位置距离枪战地点足有两公里,根本派不上用场;临机调来的装甲车又被采访车辆和围观民众车辆堵在半路上。最终,恐怖分子炸毁直升机、杀死人质,整个营救行动失败。

影响

9月6日,奥林匹克运动场里,一片肃穆。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奏响时,许多运动员禁不住放声痛哭。从此,慕尼黑奥运会的血腥一幕唤醒了主办者的安全保卫意识,使他们看到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举办奥运会举足轻重的一环。在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其他重大赛事中,组织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资力度。

参考资料

1.慕尼黑惨案·中国军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