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北京中轴线地标建筑)

2023-11-06 4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地安门

北京中轴线地标建筑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

据文献记载,地安门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是皇城的北门,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也要出地安门。

中文名 地安门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内大街
地区 北京
始建于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建筑结构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为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原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

主要景点

地安门为传统商业街区,地安门外大街自元代起即为著名的商业街,今有马凯餐厅、地安门百货商场、地安门电器商场、地安门药店、地安门新华书、地安门副食商场、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合义斋等各种店铺数十家。有火德真君庙、旧式铺面房、后门桥、广福观(山门)等市、区文物保护单位。

早年,地安门内设置有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诸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

历史沿革

公元1420年,地安门于明永乐十八年始建。

公元1503年,弘治十六年二月重修。

公元1571年,隆庆五年七月修葺。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七月重建,并易名为地安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侵略军曾在地安门遭受清军的顽强抵抗。在紧急关头,慈禧太后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出皇城北门地安门,再出内城德胜门,走避西安。

民国十三年(1924年)驱逐末代皇帝出宫时,部分太监曾暂栖于此楼。为便利交通,分别于1913年、1923年将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拆除。这位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

1950年代将地安门拆除,并辟为路。地安门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地安门东、西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东属东城区管界;西属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与北海地区,属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端至鼓楼,南端为景山。

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

1955年2月3日路面竣工,车辆通行。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持反对意见,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日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

2010年,将近50年过去了,如今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

管理机构

北京皇城大体是一个方形的城垣,

东西宽约2500米,南北长约2790米,围绕皇城转一圈儿,十八里有余。

明《武宗实录》曾有记载,皇城之外设有72座岗亭,每个岗亭驻守10名官兵,共720名官兵,专门负责环城保卫,尤其是夜间巡逻,每天从起更时开始,便由这批官兵分批编组摇着铜铃、带着腰牌,沿着皇城根巡逻。从长安右门到地安门是巡城的一半。

地安门外有18座红铺,驻守有180名官兵,可见警卫制度之严。地安门往昔为禁地,普通百姓是不得随便出入的。清朝推崇古制前朝后市,地安门商贸活动比较活跃,市场繁荣。但是,皇城之内为皇上宸居,诸王在内居住,汉官大臣是禁止在皇城以内居住的。

地安门外竖早年有一通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如果有谁跃马扬鞭而过,则被视为欺君之罪。因此,假如把地安门内的皇家世界比喻为天上,那么地安门外的什刹海一带就是人间俗世了。

着火事件

历史上,皇城四门都曾遭受过火魔的袭扰。

1457年,天安门明称承天门。明天顺元年七月丙寅,承天门遭受雷击起火被毁,后来重建。

1644年,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放火焚宫,承天门被毁。

1651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并改名为天安门,寓意天赐平安。太监曹吉祥及其从子曹钦谋反,放火烧东安门。东安门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次年重建。

公元1782年,《大清高宗皇帝实录》卷一一五四载: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四日,谕“地安门外被火房屋,相距地安门甚近,该步营兵丁尚能保护地安门外,甚属勇往。着施恩所有保护地安门人等,每人给银二两,以示鼓励。”这项记录表明:乾隆皇帝是重视对地安门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表明,地安门在历史上曾险些被火焚,幸被救护而未殃及。

1912年2月27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放火焚东安门。

1950年12月1日,西安门因用火不慎发生火灾被毁。

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

2014年4月4日12时许,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12号门脸房发生火灾,殃及附近4家商铺,经消防扑救,1个小时后,明火被彻底熄灭。据了解,事故造成一名男子脸部轻微燎伤,火灾过火面积为180平米。

复建状况

修缮

2005年,距离地安门不远的鼓楼东大街进行修缮。根据居民意愿,十几户沿街的民房变成门面房。一种“微循环”的改造方式开始试行。采用这种方法,鼓楼东大街成为北京第一条没有拓宽,没有大面积拆改,基本恢复清末民初历史原貌的街道。

2012年,北京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拆除了58年的地安门雁翅楼将被重新复建。雁翅楼复建历时近一年。

2014年,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拥有861年辉煌建都史的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进步空前,曾经不被重视的胡同、民居得以保护,禁止随意拆除。地安门一带几乎没再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相反,那些只留存在老照片里的旧时景象渐渐回归并再现。

2014年年初,北京启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编,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也成为总归修编涉及的六大内容之一。其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将分项重点研究“功能”、“平房”、“安全”、“管理”等内容,并将制定旧城人口、产业发展计划,编制旧城建设“负面清单”。

现状

两层高的雁翅楼曾是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1420年与地安门同时修建,位于地安门门楼左右两侧,面宽各13间,黄琉璃瓦复顶,建筑造型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可惜的是,1954年为疏导地安门周边的交通,地安门及雁翅楼被拆除。2012年,本市启动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地安门雁翅楼实施复建,复建工程于2013年5月份开工。

不过因现有条件所限,位于东侧的雁翅楼被安乐堂胡同和部分民居所挡,只复建了4间;西侧的雁翅楼也受到路边商铺的影响,只恢复了10间。因此,此次复建并没能再现当年雁翅楼的完整容貌。为与原有的雁翅楼区别,原歇山屋面改为悬山屋面,并做断头处理。

除地安门雁翅楼外,宝应寺、历代帝王庙西配殿及北围墙、牛街礼拜寺大殿、先农坛外坛坛墙等均已修缮完成,明年五一前将陆续开放。位于前门西河沿街南侧的大栅栏劝业场修缮后将作为体验型博物馆性质的艺术活动中心,预计2016年前投入使用。

周边名胜

成吉思汗纪念馆: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前后两院。在三间展品屋内陈列着成吉思汗家族遗传物品近40件,其中以600多年前用蒙古文写成的圣旨和流传500多年的弓箭等藏品最为吸引人们眼球。在北侧的纪念品室内,几名游客正在购买绘着白月亮、红太阳、黄星星图案的吉祥三宝挂毯。

该馆馆长巴音称,他作为成吉思汗35代子孙,一直致力于收集家族遗物,至今已经募集到百余件精品。他同时表示,正准备在北京或内蒙古建设占地1.5万平方米的大型成吉思汗纪念馆。

参考资料

1.地安门为“龙脉”复建·新浪财经

2.谷建华图说老北京之十三“地安门(上)”·腾讯新闻

3.地安门·北京城门

4.北京地安门火灾连烧4家商铺 多户民宅受到殃及·搜狐新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