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汉语汉字)

2023-11-08 2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汉语汉字

法(拼音:fǎ)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法古字写作“灋”,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法”本意是法律、法令。它的含义古今变化不大,在古代有时特指刑法,后来由“法律”义引申出“标准”、“方法”等义。现代汉语的“法”多指由统治者(统治集团,也就是政党,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一切规范的总称。

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年度字词今揭晓,“法”被列年度国内字。

《说文解字》“法”作“灋”,篆文作“法”。异体“灋”、“㳒”不用于义项“法国”“姓氏”“电容单位”。

中文名
拼音
部首
五笔 IFCY
仓颉 EGI
郑码 VBZS
笔顺 点、点、提、横、竖、横、撇折、点
字级 一级
平水韵 入声十七洽
注音 ㄈㄚˇ
统一码 6CD5
异体 㳒*、𣳴
古字 灋*、佱
笔画数 3+5
四角码 3413₂

字源演变

字形演变流程图

法古字写作“灋”,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明辨善恶是非的神兽,杨孚《异物志》记载:“东北荒中,有兽名獬,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去”的构形说法不一。《说文解字》作者许慎认为是去除坏人的意思。

有些资料认为是由一个人和盛水的器皿组成,是强调执法平之如水的。也有人认为是个声旁的。图1和图2为初文,部件的相对位置比较灵活。在字形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一脉相承维持初文结构基本不变的字形如7、12、13、15外,该字形体上的演变也有简化和繁化、讹混三种情况。简化的情况又分两种:一是部件基本具备,而写法渐趋草率,如图3、5、8等。

其中图3的写法特殊,实际上是“去”下部的口形与形旁水的上部共用部件凵(口的变形),是古文字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借笔现象。二是省去构件,如图6、9,省去了意符廌。繁化的情况如图4,是增加一个部件“户”。讹混的情况如图14。汉代隶书字形中廌或写作“鹿”。《说文》古文为“佱”,学者多以为是另外一个字,因音同或音近而借用为“法”。《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法”为正体,“灋”字被作为异体。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法fǎ(ㄈㄚˇ)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仿效:效法。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法式。法帖。

佛家的道理: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法师。法器。法事。

指“法国”:法文。法式大菜。

姓。

详细释义

灋fǎ

〈名〉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act;law passed by legislative body;penal law;law]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法虽今而在。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法令;规章;制度[rules and regulations]

汉法令非行也。——汉·贾谊《治安策》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标准;模式[norm;standard;model]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方法;办法[method]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farad]

尊称佛家的事物[Buddhist]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Fa school]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magic arts]。如:仗剑作法

法国的简称[France]

余闻法人好胜。——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词性变化

法fǎ

〈动〉

合法[be within the law]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效法[follow the example of]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韩愈《答李翊书》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守法[abide by the law]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依法处治[punish according to law]

[商鞅]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𢊁部】灋(fǎ)方乏切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今文省。

佱①,古文。

【注释】①佱: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从亼会意。亼者,集也。”

【译文】刑法。(法律)像水一样平正,所以从水,“廌”是用来抵触不正直的一方的神兽,使不正直者离开它,所以从廌、去。

法,今文字,是灋的省略。

佱,是古文字。

说文解字注

(灋)刑也。

注:刑者,罚辠也。《易》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引伸为凡模笵之称。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笵者,法也。土部曰。?者、铸器之法也。

平之如水,从水。

注:说从水之意。张释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

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注:从廌去。下廌字今依韵会补。此说从廌去之意。法之正人、如廌之去恶也。方乏切。八部。

(法)今文省。

注:许书无言今文者。此葢隶省之字。许书本无。或增之也。如艸部本有㪿无折。

(佱)古文。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法·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5

古文:佱、灋、𣳴

《唐韵》方乏切。《集韵》《韵会》弗乏切,竝翻入声。《尔雅·释诂》:法,常也。《释名》:法,逼也。逼而使有所限也。《礼·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注:法,八法也。

又制度也。《礼·曲礼》:谨修其法而审行之。

又礼法也。《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又刑法也。《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又象也。《文心雕龙·书记篇》:申宪述兵,则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谋无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又效法也。《易·系辞》:崇效天,卑法地。

又执法,星名。《史记·天官书注》:端门次东第一星为左执法,廷尉之象。端门西第一星为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

又姓。《后汉·法雄传》:齐襄王法章之后。

又《韵补》叶敷弗切,音拂。扬子《太玄经》:阳气高县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

又叶芳未切,音废。欧阳修铭:奕奕明堂,万邦从祀,岂无臣工,为予执法。

【巳集上】【水部】灋·康熙笔画:22·部外笔画:18

《玉篇》:古文法字。注详五画。《说文》: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故从廌从去。《周礼·天官·太宰》以八灋治官府。

广韵

方乏切,入乏帮‖法声盍1部

则也。数也。常也。又姓,《左传》齐襄王法章之后,秦灭齐,子孙不敢称,故以法为氏,宣帝时徙三辅,代为二千石。后汉有扶风法雄、法子真,并有传。方乏切。二。

参考资料

1.法·汉典

2.法·在线新华字典

3.法·汉语字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