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钩(蝗科剑角蝗属蚱蜢)

2023-11-08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扁担钩

蝗科剑角蝗属蚱蜢

扁担钩(别名,短额负蝗、中华负蝗、尖头蚱蜢、小尖头蚱蜢等)是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以及台湾的一种害虫,它以成虫、若虫食叶,影响植株生长、降低蔬菜商品价值。

拉丁学名 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 var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 有颚亚门(Mandibulata)
纲:昆虫纲(Isecta),旧称“六足虫纲”。
亚纲 有翅亚纲(Pterygota)
直翅目(Orthoptera)
亚目 蝗亚目(Locustodea)
蝗科(学名:Acrididae)
亚科 蚱蜢亚科
剑角蝗属
中华蚱蜢
外文名 Brevis front grasshopper
中文学名 扁担钩
别称 短额负蝗、中华负蝗、尖头蚱蜢、小尖头蚱蜢

种类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以及台湾。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30mm,头至翅端长30~48mm。绿色或褐色(冬型)。头尖削,绿色型自复眼起向斜下有一条粉红纹,与前、中胸背板两侧下缘的粉红纹衔接。体表有浅黄色瘤状突起;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端部约1/3。卵长2.9~3.8mm,长椭圆形,中间稍凹陷,一端较粗钝,黄褐至深黄色,卵壳表面呈鱼鳞状花纹。卵粒在卵块内倾斜排列成3~5行,并有胶丝裹成卵囊。

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0.3~0.5cm,草绿稍带黄色,前、中足褐色,有棕色环若干,全身布满颗粒状突起;2龄若虫体色逐渐变绿,前、后翅芽可辨;3龄若虫前胸背板稍凹以至平直,翅芽肉眼可见,前、后翅芽未合拢盖住后胸一半至全部;4龄若虫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稍向后突出,后翅翅芽在外侧盖住前翅芽,开始合拢于背上;5龄若虫前胸背面向后方突出较大,形似成虫,翅芽增大到盖住腹部第三节或稍超过。

发生规律

该虫年生2代,东北、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卵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在叶片上,先食叶肉,使叶片呈网状。5月中旬-6月上旬若虫盛孵,食害草花。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雄成虫在雌虫背上交尾与爬行,故称之为“负蝗”。一般将卵产于向阳的较硬的土层中,卵呈块状,每块卵有10多粒至20多粒。

卵块外有黄褐色分泌物封着。第二代若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8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9月中、下旬-10月上旬第二代成虫开始产卵,盛期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以卵越冬。若虫初孵时有群集性,2龄以后分散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短额负蝗发生严重地区,在秋季、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贿不能出土。

(2)在测报基础上,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时,每667m2喷撤敌马粉剂1.5—2kg,也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15ml,对水400kg喷雾。

(3)保护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蝇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生活习性

扁担钩

我国东部地区发生居多。在华北一年1代,江西年生2代,以卵在沟边土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为成虫。喜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在灌渠两侧发生多。

除了为害水稻、小麦、玉米、烟草、棉花、芝麻、麻类外,还为害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农作物及园林花卉植物。

以成虫、若虫食叶,影响植株生长、降低蔬菜商品价值。以卵在沟边土中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7-8月羽化为成虫。喜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在灌蕖两侧发生多。短额负蝗通常零星发生,田间以人工捉拿为主,不单独采取药剂防治。

危害特点

成虫及若虫食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商品价值。

参考资料

1.短额负蝗·世纪农药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