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大桥(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大桥)

2023-11-11 36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赤石大桥

郴州市宜章县赤石乡大桥

赤石大桥是湖南省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第十九合同段上的一座特大桥,位于宜章县赤石乡,桥位跨青头江河道。赤石特大桥是厦蓉高速公路湖南段的控制性工程。

桥梁设计为4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全长1470米,世界第一大跨径高墩多塔混凝土斜拉桥赤石特大桥。

2272.76

中文名 赤石大桥
长度
28.0

宽度
英文名 Chishi Bridge
所在地 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第十九合同段
建造时间 2014年09月01日
竣工时间 2016年10月
特点 世界首大跨径高墩斜拉桥

建筑结构

赤石特大桥,主体结构为165m+3x380m+165m四塔预应力混凝土双索面斜拉桥,边塔支承、中塔塔梁墩固结体系,边、中跨之比为0.4342,桥塔呈H形索塔,主桥各塔均布置为23对斜拉索,拉索纵向呈扇形布置。

桥梁设计跨径布置为:左幅(4x40m)连续T梁+(165m+3x380m+165m)斜拉桥+(16x40m)连续T梁,桥梁总长2272.76m;右幅(4x40m)连续T梁+(165m+3x380m+165m)斜拉桥+(15x40m)连续T梁,桥梁总长2253.88m。

主桥斜拉桥桥梁全宽为28m,布置为1.75m(斜拉索区)+0.5m(护栏)+11m(行车道)+2×0.75m(分隔带)+11m(行车道)+0.5m(护栏)+1.75(斜拉索区)。

主梁采用单箱四室箱型断面,主梁中心高3.2m。5~8号为主桥索塔,承台或扩大基础以上四个塔柱总高分别为246.63m、274.13m、278.63m、266.13m。

7号主塔高287.63米,8号主塔高273.63米,承台为矩型结构,下塔墩采用双曲线造型,断面为空心带凹槽八边形。主梁采用单箱四室混凝土箱型断面,中心高3.2米,顶宽27.5米,桥面设2%的双向横坡。

全桥主梁共划分201个梁段,采用前支点挂蓝施工,梁段分支架现浇段、挂蓝悬浇段、边跨合拢段、次中跨合拢段、中跨合拢段,挂蓝悬浇最大节段长8米,本合同段共施工100个梁段。

斜拉索由表面作防腐处理的低松弛钢绞线组成,以扇形布置,每塔24对斜拉索,共计192根。

9号过渡墩为变截面独立式空心墩,双幅桥采用整体式承台桩基础结构;10号一25号墩采用双柱式圆墩桩基础结构。

建设进展

2013年10月30日,郴州赤石特大桥迎来历史性时刻—4个主塔全面封顶。由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中交二航局和中铁大桥局承建,赤石特大桥于2010年3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5月建成通车。

2014年09月01日,世界第一大跨径高墩多塔混凝土斜拉桥赤石特大桥。

2016年10月2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赤石特大桥按相关规定完成了各项交工验收和手续,正式通车试营运。

重大事件

2014年10月29日16时许,赤石特大桥6号桥墩左幅塔顶(中铁大桥局所在标段)发现起火,燃烧点为左幅大里程方向22号斜拉索,并蔓延至其下方的斜拉索,造成9根斜拉索断裂,断索侧桥面下降约2.15米、未断索侧桥面下降约95公分。

经相关部门的紧急有序处置,29日18时许火势熄灭。目前,塔内温度在安全可控范围,消防部门正进一步做好监测工作。2名施工人员已被公安部门控制。

2016年10月2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汝城至郴州高速公路赤石特大桥按相关规定完成了各项交工验收和手续,正式通车试营运。

作为同类型桥梁中世界第一大跨径高墩多塔混凝土斜拉桥,赤石特大桥被誉为湖南境内与矮寨特大悬索桥比肩的“超级工程”,它的顺利通车,宣告厦蓉高速公路湖南段全线贯通,湘南经济社会发展自此迈入“快车道”。

建设意义

赤石大桥通车后,郴州至汝城的车程由2个半小时缩至1个多小时,同时厦(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湖南段全线通车。湖南新增一条出海通道,湘南地区加速对接珠三角、成渝、闽台经济圈。

参考资料

1.湖南郴州赤石特大桥·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