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国安(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2023-11-12 23阅读

汤国安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汤国安,男,1961年6月出生,汉族,浙江宁波人,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员会常委,民盟南师大委员会主委,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GIS空间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数字地形分析、DEM不确定性、高保真DEM构建、黄土高原地貌等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中国

中文名 汤国安
国籍
1961年6月日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
专业方向 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GIS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黄土高原地貌
学术代表作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数字高程模型教程》,《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
主要成就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78.2-1982.1在西北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4.9-1987.6在西北大学地理系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5.10-1998.11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地理系博士生学习,

1998年11月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经历

1982.2-1984.8在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科技处工作,

1987.7-2004.1在西北大学地理系任教

2000-2002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研究,

2001-2003年在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工作(曾任教学系主任、副院长、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近期发表论文(*通讯作者)

一、专著及教材

1.钟耳顺宋关福汤国安,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2.XiongLi-Yang,TangGuo-An.LoessLandformInheritance:ModelingandDiscovery.Springer,2019.

3.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iCouse教材)

4.汤国安,钱柯健,熊礼阳,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实验操作100例,科学出版社,2017

5.汤国安,李发源,刘学军,数字高程模型教程(第三版),2016(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6.汤国安,李发源,杨昕,熊礼阳,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的探索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5

7.QimingZhou,BrianLees,GuoanTang,AdvancedinDigitalterrainAnalysis,SpringerPress,2008;

8.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5.8

9.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4

10.汤国安,李发源,刘学军,数字高程模型教程,科学出版社,2010.5(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11.汤国安,赵牡丹,杨昕,周毅,地理信息系统(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7

12.杨昕,汤国安,ERDAS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

13.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盛业华,王春,张婷,地理信息系统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14.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4;

15.汤国安,张友顺,刘咏梅,谢元礼,杨昕,刘爱利《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科学出版社,2004.4;

16.汤国安,陈正江,赵牡丹,刘万青,刘咏梅,《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10;

17.汤国安,赵牡丹,《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出版社,2000.10

18.TANGGuoan,《AResearchonTheAccuracyofDigitalElevationModels》,SciencePressBeijingNewYork,2000.7

19.汤国安,《计算机地学分析与制图》,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9

二、近期论文(*通讯作者)

[1]张海平,周星星,汤国安*,周蕾,叶信岳.基于GIS场模型的城市餐饮服务热点探测及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研究,2020,39(02):354-369.

[2]熊礼阳,汤国安*.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2(04):816-826.

[3]Ding,H.,Liu,K.,Chen,X.,Xiong,L.,Tang,G*.,Qiu,F.,&Strobl,J.(2020).OptimizedSegmentationBasedontheWeightedAggregationMethodforLoessBankGullyMapping.RemoteSensing,12,21.doi:10.3390/rs12050793

[4]Li,J.,Xiong,L.,&Tang,G*.(2019).Combinedgullyprofilesforexpressingsurfacemorphologyandevolutionofgullylandforms.FrontiersofEarthScience,13(3),551-562.doi:10.1007/s11707-019-0752-1

[5]Huang,X.,Tang,G*.,Zhu,T.,Ding,H.,&Na,J.(2019).Space-for-timesubstitutioningeomorphology.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9(10),1670-1680.doi:10.1007/s11442-019-1684-0

[6]Liu,K.,Ding,H.,Tang,G*.,Song,C.,Liu,Y.,Jiang,L.,...Ma,R.(2018).Large-scalemappingofgully-affectedareas:AnapproachintegratingGoogleEarthimagesandterrainskeletoninformation.Geomorphology,314,13-26.doi: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18.04.011

[7]Ding,H.,Na,J.,Huang,X.,Tang,G*.,&Liu,K.(2018).StabilityanalysisunitandspatialdistributionpatternoftheterraintextureinthenorthernShaanxiLoessPlateau.JournalofMountainScience,15(3),577-589.doi:10.1007/s11629-017-4551-4

[8]Liu,K.,Ding,H.,Tang,G*.,Zhu,A.X.,Yang,X.,Jiang,S.,&Cao,J.(2017).Anobject-basedapproachfortwo-levelgullyfeaturemappingusinghigh-resolutionDEMandimagery:acasestudyonhillyloessplateauregion,China.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27(3),415-430.doi:10.1007/s11769-017-0874-x

[9]Zhao,H.,Fang,X.,Ding,H.,Josef,S.,Xiong,L.,Na,J.,Tang,G*.(2017)ExtractionofTerracesontheLoessPlateaufromHigh-ResolutionDEMsandImageryUtilizingObject-BasedImageAnalysis.ISPRS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Information.6(6):157.

[10]Xiong,L.,Tang,G*.,Zhu,A.X.,Yuan,B.,Lu,B.,&Dang,T.(2017).PaleotopographiccontrolsonmoderngullyevolutionintheloesslandformsofChina.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60(3),438-451.doi:10.1007/s11430-016-0211-5

[11]黄骁力,丁浒,那嘉明,汤国安*.地貌发育演化研究的空代时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报,2017,72(01):94-104.

[12]汤国安,那嘉明,程维明.我国区域地貌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J].测绘学报,2017,46(10):1570-1591.

[13]Liu,K.;Ding,H.;Tang,G*.,Na,J.;Huang,X.;Xue,Z.;Yang,X.;Li,F.(2016)DetectionofCatchment-ScaleGully-AffectedAreasUsingUnmannedAerialVehicle(UAV)ontheChineseLoessPlateau.ISPRS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Information.5,238.

[14]Song,X.,Tang,G*.,Liu,X.,Dou,W.,&Li,F.(2016).ParallelviewshedanalysisonaPCclustersystemusingtriple-basedirregularpartitionscheme.EarthScienceInformatics,9(4),511-523.doi:10.1007/s12145-016-0263-5

[15]Yu,T.,Xiong,L.,Cao,M.,Wang,Z.,Zhang,Y.,&Tang,G*.(2016).AnewalgorithmbasedonRegionPartitioningforFilteringcandidateviewpointsofamultipleviewshed.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30(11),2171-2187.doi:10.1080/13658816.2016.1163571

[16]Xiong,L.,Tang,G*.,Zhu,A.,Li,J.,Duan,J.,&Qian,Y.(2016).Landform-derivedplacementofelectricalresistivityprospectingforpaleotopographyreconstructionintheloesslandformsofChina.JournalofAppliedGeophysics,131,1-13.doi:https://doi.org/10.1016/j.jappgeo.2016.05.003

[17]Xiong,L.,Tang,G*.,Strobl,J.,andZhu,A.(2016)PaleotopographiccontrolsonloessdepositionintheLoessPlateauofChina.EarthSurfaceProcesses&Landforms,41:1155–1168.doi:10.1002/esp.3883.

[18]Liu,X.,Tang,G*.,Yang,J.,Shen,Z.,&Pan,T.(2015).Simulatingevolutionofaloessgullyheadwithcellularautomata.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25(6),765-774.doi:10.1007/s11769-014-0716-z

[19]Liu,K.,Tang,G*.,Jiang,L.,Zhu,A.X.,Yang,J.,&Song,X.(2015).Regional-scalecalculationoftheLSfactorusingparallelprocessing.Computers&Geosciences,78,110-122.doi:https://doi.org/10.1016/j.cageo.2015.02.001

[20]Cao,M.,Tang,G*.,Shen,Q.,&Wang,Y.(2015).Anewdiscoveryoftransitionrulesforcellularautomatabyusingcuckoosearchalgorithm.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9(5),806-824.doi:10.1080/13658816.2014.999245

[21]田剑,汤国安*,赵明伟.基于复杂网络模型的黄土模拟流域坡面形态演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3):164-170.

[22]张刚,汤国安*,宋效东,常瑞雪.黄土高原可照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40(06):834-840.

[23]蒋圣,汤国安*,刘凯.利用累加距离匹配函数的纹理规则度计算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5,27(10):1874-1880.

[24]刘凯,汤国安*,江岭,宋效东,阳建逸.格网DEM侵蚀学坡长并行计算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40(02):274-279.

[25]Yang,J.,Ding,R.,Zhang,Y.,Cong,M.,Wang,F.,&Tang,G*.(2015).Animprovedantcolonyoptimization(I-ACO)methodforthequasitravellingsalesmanproblem(Quasi-TSP).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29(9),1534-1551.doi:10.1080/13658816.2015.1013960

[26]Tang,G.,Song,X.,Li,F.,Zhang,Y.,&Xiong,L.(2015).SlopespectrumcriticalareaanditsspatialvariationintheLoessPlateauofChina.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25(12),1452-1466.doi:10.1007/s11442-015-1245-0

[27]江岭,汤国安*,宋效东,刘凯,阳建逸.顾及粒度控制的格网DEM洼地和平坦区预处理并行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12):1457-1462.

[28]熊礼阳,汤国安*,袁宝印,陆中臣,李发源,张磊.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重点流失区)地貌演化的继承性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44(02):313-321.

[29]Xiong,L.,Tang,G*.,Li,F.,Yuan,B.,&Lu,Z.(2014).Modelingtheevolutionofloess-coveredlandformsintheLoessPlateauofChinausingaDEMofundergroundbedrocksurface.Geomorphology,2013,18-26.doi: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13.12.009

[30]汤国安.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4,69(09):1305-1325.

承担(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2020-2024,面向地貌学本源的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4193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

2017-2020,基于空代时的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演化图谱研究,416713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2015-2018,基于DEM的黄土沟壑谱系研究,41471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2012-2015,DEM地形纹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411713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2010-2013,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409305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

2010-2012,数字地形分析并行技术与中间件,2011AA120303,国家科技部863重点课题(主持)

2009-2010,地理空间的三维建模和分析软件及其应用示范-空间分析,2008AA121600

国家科技部863重点项目(主持)

2007-2009,高保真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关键技术研究,2006AA12Z212,国家科技部863项目(主持)

2007-2009,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面坡谱研究,406711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2003-2005,不同空间尺度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容量与转换图谱,402710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2000-2002,数字高程模型不确定性及其对应用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授权专利及软件

CN201710935851.9基于遥感影像和地形数据的区域尺度侵蚀沟自动提取方法

CN201410754205.9面向区域尺度土壤侵蚀建模的地形因子并行计算方法

CN201210321112.8基于大数据量DEM数据的子流域划分方法

CN201210524512.9一种基于蜂群智能的地理元胞自动机转换规则获取方法

CN201710189889.6基于Priority#Flood的内流流域提取方法

CN201410836988.5一种顾及地形语义信息的多尺度DEM构建方法

CN201210320618.7面向大区域流域提取的并行方法

CN201210321151.8面向并行数字地形分析海量DEM部署与调度方法

CN200810021972.3地形高程的高保真数字建模方法

CN201510624950.6一种分布式并行空间可视域分析方法

CN201210366275.8一种面向数据并行计算的容错方法

CN201110405693.9一种面向并行数字地形分析的数据拆分与分发方法

人才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

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GIS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黄土高原地貌

荣誉和获奖情况

一、个人荣誉:

全国模范教师,人社部、教育部,2019

“70年70人”最美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政协,2019

第三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17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中组部,2014

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2009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2014

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教育厅,2007

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人民政府,2009

二、主要教学获奖: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海内外研究生工作站为载体的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协同创新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部,2018年,(排名第一)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把握新兴学科特点、推进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教育部,2009年(排名第一);

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创新创业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研究生工作站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江苏省人民政府,2017年(排名第一)

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精品化战略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江苏省人民政府,2007年(排名第一)

全国优秀地理图书(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一版),中国地理学会,2019年(排名第一)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2013(主持人),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地理信息与人类生活,教育部,2013(主持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教育部,2008(排名第一)

国家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2004年(排名第一)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部,2007(排名第一)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数字高程模型教程》,教育部,2006,(排名第一)

三、指导学生获奖

“江苏省省级优秀班集体”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504班班主任,2018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谢轶群同学本科生导师,2012年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于天星同学本科生导师,2016年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王涛玲获,2015

“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阳建逸(2015)、赵汉青(2017)、李敏(2019)

“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杨昕(2008)、熊礼阳(2016)、刘凯(2018)

四、主要科研获奖:

2018年在《地理学报》发表的“我国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获中国地理学会“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2014-2015),

2017年,“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并行环境下数字地形分析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1年,“高保真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及应用技术研究”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4年“数字高程模型不确定性及其对应用的影响”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社会任职

主要社会兼职

江苏省政协委员

民盟江苏省委员会常委,民盟南京师范大学主委

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遥感与GIS学会副理事长

参考资料

1.汤国安·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