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宝宝事件(南京儿童医院上班玩游戏害死婴儿的事件)

2023-11-14 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徐宝宝事件

南京儿童医院上班玩游戏害死婴儿的事件

《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的帖子中称,11月3日,他朋友5个月大的孩子在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期间病情恶化。

晚上几次向值班医生求救,却因医生“要睡觉”甚至在网上玩游戏而延误了抢救时机,孩子于次日宣告死亡。

发生地点 南京
中文名称 徐宝宝事件
时间 2009年11月3日
结果 儿童医院赔偿徐宝宝家人51万
病因 高烧、眼眶部肿胀

经过

11月3日,南京5个月大的婴儿徐宝宝因高烧、眼眶部肿胀等症状,入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次日早晨不治身亡。

据婴儿家属反映,婴儿住院病情恶化时,家属几次向值班医生反映病情,由于医生打游戏、睡觉等原因,都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由此导致了婴儿病情急剧恶化最终死亡。

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许民生通报指出,医院存在对该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对该患儿血常规的异常指标未能及时探究的不足。

但是,医院针对蜂窝组织炎的治疗相关措施已实施,抗菌素使用得当,对患儿抢救措施是合理的。卫生部门调查认为,目前分析患儿的死亡原因考虑为眼眶蜂窝组织炎,重度感染,海绵窦血栓,最终以尸检结果为准。

卫生部门介绍,医院已对被投诉当事医生做停职处理,并将根据进一步调查结果对有关当事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针对婴儿家属的陈述,卫生部门通报不存在医护人员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南京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黄松明称,经调查,值班医生没有说过“我不要睡觉了吗”等话。

参与调查的卫生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据侧面了解,被投诉的值班医生平时表现很敬业、很负责任。”

对于婴儿家属提出的医院在婴儿入院到死亡之间仅采取了挂水治疗的质疑,黄松明解释,挂水的同时已经实施了抗生素、抗病毒的治疗,所以医院认为对蜂窝组织炎的治疗过程是得当的。

对卫生部门和医院的说明,婴儿父亲徐先生提出质疑,认为值班医生确实存在玩游戏行为,也确实说过“我不要睡觉了吗”的话,医院的监控录像应该有真实的记录。

徐先生认为,卫生部门的调查只是在说明结果,并没有把医护人员治疗的过程、医生是否失职说清楚。“连宝宝量体温都是家属自己量的,这能说医院的治疗得当吗?”婴儿父亲反问。

结果

真相与正义

真相如洋葱,随着一片片次的剥开,总能让人泪流满面。当南京“徐宝宝死亡事件”的真相,以疾徐却残酷的姿势被还原时,相信每个关注这一事件的人,除了如释重负便是垂思不已。

11月12日下午,南京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由专家、网民、记者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于南京儿童医院患儿死亡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患儿家属的投诉情况基本属实。

在此次事件前期调查中,值班医生隐瞒事实真相,市儿童医院调查手段简单、调查深度不够、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第一次调查的结论与事实不符,上网玩游戏的当事医生被吊照开除,南京儿童医院诊治措施有失职行为,院长书记分别受处分。

徐宝宝事件之所以迅速被还原,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首先这是舆论的合力。在这一事件刚开始在网络上曝露后,网议汹汹,沸反盈天,并提供了各种质疑和论证方式,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随即在纸媒体的介入下,事态迅速公开化、公共化。

其次,这得益于第三方调查组。事实上,揆诸以往体验,但凡“老子调查儿子”、“婆婆调查媳妇”,但凡当事人既充当裁判员又担任运动员,真相就难免“躲猫猫”。

此前的调查结果是:基本事实已清楚,医生不存在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显然,这与真实不符,与真相相距甚远,与良知背道而驰。如今,所谓的结论已被推翻,涉事医生不是写论文,正是玩游戏,患者母亲也的确有下跪情况……

显然,能够取得今日之局面,第三方调查组功不可没。从组成人员看,有专家、记者和网民,分配比例相对平衡,人员来源相对可信;从调查对象看,不仅包括医患双方相关当事人的谈话,还包括调阅相关录像资料、检查值班医生使用的电脑。

这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条,并满足了人们期待的程序正义;从调查手段看,由于调查人员的来源既有捍卫公众知情权的记者,还有相关的专家,可以确保调查相对专业。

比如,电脑专家动用保密部门的特殊软件,还原了医生的上网记录,确定了其玩游戏的痕迹,使其无法再掩饰“上班玩游戏”的事实。最后从调查情况的披露看,不存在暗箱操作,较为公开透明,为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了出口。

回眸“徐宝宝事件”的一波三折,欣慰之余,不免追问。如果涉事医生恪守职业伦理,犹记得《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决不存在任何廖妄损害之企图,尤不冒渎人身”,徐宝宝也就不会非正常死亡;

如果南京儿童医院敢于正视事实,现如今也许就不会如此被动了;如果当初调查时能够遵守事实,相关部门不护短,也就不需要启动再次调查了。

如今真相大白,当事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悲剧已然发生,生命难以重现,而且这真相来之不易,付出不少社会资源和公共成本,足为人痛惜。

真相有且只有一个,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全部真相,但不能回避真相,掩盖真相,甚至矫饰真相,惟有无限逼近真相,才是基本的价值底线。

同时,可以确信的是,只要相关部门珍存公信力,相信真相的力量,敬畏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真相其实并不难发现。

此外,这次第三方调查弥足珍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资咀嚼也可供借鉴的标本,那就是事涉公众情绪纠结的公共事件,再也不能出现“老子调查儿子”、“婆婆调查媳妇”的荒诞,也要避免出现当事部门既充当裁判员又担任运动员的荒谬。

否则,真相便不会浮现,正义就不会彰显。即便真相被还原了,正义已然迟到,仍让人感到弥足遗憾。

赔偿

继徐宝宝事件真相被还原后,经过调解,患儿家属与院方达成协议,获赔51万元。调解是在南京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进行的,徐宝宝父亲徐定金的代理律师与医院于昨天上午达成赔偿协议,儿童医院赔偿徐宝宝家人51万。

据代理律师耿延介绍,赔偿分为三块:其中死亡赔偿金37万,丧葬费2万,外加精神抚慰金12万,共计51万元整。赔偿金额将在3个工作日内到账。

据介绍,关于赔偿事宜,徐定金全权交由代理律师商谈,对于赔偿数额并未有要求。对于赔偿结果,徐定金以不是重点为由未多作评价。

处理分析

2009年11月4日,因医生严重的工作过失,导致入院仅一天的徐宝宝死于南京市儿童医院。

事后在48小时内,南京市卫生局针对此事发布了两个观点截然不同的声明,最终认定了院方的过失,院方承诺向患儿家属赔偿51万元。

南京市卫生局为什么在48小时内实现180度大转弯呢?第三方的权威证实成为决定性因素。

回顾一下“徐宝宝事件”的大致经过。2009年11月3日早晨,徐定金夫妇带着高烧的宝宝来到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右眼眼眶蜂窝组织炎,收治入院治疗。

当晚7点多钟,发现宝宝的病情有恶化迹象后,徐定金夫妇赶忙跑到值班医生毛晓珺的办公室。

当时正在玩网络游戏的当班毛晓珺称:“这个宝宝白天不是我治的,他的情况我不了解,有什么情况你等白天管床医生来才说。”

在徐定金夫妇俩的再三恳求下,毛晓珺很不情愿地来到了宝宝的病房,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后,并没有遏制宝宝病情的发展。

最终,即使徐宝宝母亲三次向医院医生和护士跪求,也没有最终挽救孩子的生命。2009年11月4日,五个月半大的徐宝宝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爸爸妈妈。

之后,南京市儿童医院院方及南京市卫生局在对于本案的声明中,否认了当班医生玩游戏及系列冷漠表现。如此以来通过媒体与网络,引发了民众的强烈质疑。

在强大舆论压力之下,相隔仅仅48个小时,南京市卫生局拿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完全推翻了自己之前公布的结果。

卫生局有关领导称:“市儿童医院调查工作粗糙,调查手段简单,轻信当事人的证言,市卫生局对儿童医院经过调查形成的这个报告的审核也不够严格。”

最终,值班医生毛晓珺因玩游戏,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并行政开除,南京市儿童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及其他相关医护人员共11人也受到严厉处分。

前后仅仅相隔48个小时,南京市卫生局拿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完全推翻了自己之前公布的结果。事情还要从10日公布的第一次调查结果说起。

面对大家的强烈质疑,11月11日,南京市卫生部门决定再次成立一个由第三方参与的联合调查组继续调查,联合调查组由14人组成。

其中4名是主管部门工作人员、5名中央省市媒体记者、一位网民代表、一名计算机专家、两名省级综合性医院医疗专家、一名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

作为本次调查组唯一的一位网名代表,西祠胡同零距离论坛版主周桂华参与了技术组的调查工作。调查组的一名电脑专家用国家保密部门对上网记录进行检查的软件,恢复了被删除的上网记录,最终证明了毛晓珺医生玩游戏的事实。

与此同时,技术组的成员在调看11月4日的监控录像后,也清楚地看到了宝宝母亲三次下跪的镜头。而这一系列有力证据,正是南京市卫生局推翻自己之前公布结果的有力依据。

在由知名危机公关专家游昌乔先生所创导的“危机公关5S原则”中,“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是充分还原事实真相,获得公众认同,最终取得事件解决的重要途径。

通过“徐宝宝事件”的最终完美解决,可以充分体会到这一原则,对于危机公关事件解决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医生网上“偷菜”致患儿死亡续:医生当时写论文·搜狐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