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鳞鱼(鲱科鳓属动物)

2023-11-14 32阅读

白鳞鱼

鲱科鳓属动物

白鳞鱼,学名:鳓鱼 Ilisha elongata (Bennett)又名:白鳞鱼、白鳓鱼、鳓鱼、曹白鱼、鲞鱼、快鱼。鲱科锯腹鳓亚科鳓属的1种,。一般体长约22.5~33厘米,最大个体长60厘米。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后部略凸。腹缘有锯齿状棱鳞。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
鲱形目
鲱科
亚科 锯腹鳓亚科
鳓属
白鳞鱼
中文学名 白鳞鱼

形态特征

头侧扁,前端尖。吻上翘。眼略大。脂膜薄而稍发达。两颌、腭骨和舌上密布细小牙齿。鳃孔大,假鳃发达。鳃盖膜彼此分离,不连鳃峡。无侧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纵列鳞52~54。背鳍鳍条15~17;臀鳍条48~50,尾鳍分叉深。全身银白色。 仅吻端、背鳍、尾鳍和体背侧为淡黄绿色。分布于亚热带及暖温带近海。

体长宽,侧很扁,背缘窄,腹缘隆凸。体长一般40厘米左右。头小,口大,向上倾斜,下颌发达,前额骨小而短。上下颌、腭骨及舌上均有 鲍鱼细齿,鳞薄、圆形、无侧线、腹部有硬锯齿状棱鳞,腹鳍、背鳍较短,臀鳍长、腹鳍小、尾鳍又深。体背、吻端,背鳍及尾鳍为淡黄绿色。两侧及腹部为银白色或白色。因此,此鱼又有白鳞鱼之称。

体侧扁,长约40厘米,银白色。腹部有棱鳞。近海中上层鱼类,主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春季至初夏由外海至近海产卵。常居栖于深海中,主要以鱼类动物及头足类动物为食,夏季洄游到海口或海产卵。我国自辽宁到海南沿海都有分布。我国沿海及朝鲜、菲律宾、印尼、印度等地均产。 

生活习性

为亚热带及暖温带近海洄游性的中上层鱼类。水温低时,栖息于水深60米左右的大陆架区;水温高时,游向近岸。适温范围为17~27℃。泳迅速,生殖季节集群游向近海,较易捕获。产卵后分散于水的上层,进行索饵。分布于印度到日本南部海区,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在产大黄鱼的海区,常伴有鳓鱼群。生殖季节常结群游向水深在20米以内浅海区及江河口。以头足类、长尾类、鱼类、糠虾类和毛颚类为食。每年4~6月为产卵期。怀卵量14~16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2~2.4毫米。产卵期不摄食或少摄食,行动迟缓,形成渔汛期。鲜食或加工成干咸品。为我国海洋主要经济鱼类之一。鳓鱼加工品,如广东的“曹白鱼鲞”和浙江“酒糟鲞”均久享盛名。

参考资料

1.白鳞鱼·东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