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国华文教育基地)

2023-11-24 2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中国华文教育基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于1993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批准,由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暨南大学,与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及预科部合并组建而成。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文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华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是暨南大学面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开展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及预科教育的专门学院。

校训 忠信笃敬
中文名称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外文名称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Jinan University
校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377号
合并时间 1993年6月
邮编 510610
所属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

历史沿革

1925年,暨南大学预科部成立。

1953年,在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由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拨款420万元创办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初时校址在石牌。

1965年,迁至广州市沙河瘦狗岭。校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广东省侨务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双重领导。

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被迫停办。

1978年,学校复办,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85年,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成立。

1993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批准,由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暨南大学,与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及预科部合并组建而成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设有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华文教育研究所两个研究所。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此外,还有暨南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

科研建设

2004年以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93项(其中国家级21项、省部级39项),出版学术专着128部,发表学术论文1115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

《广州华苑》是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主办的一本综合性刊物,是核心学术期刊《华文教学与研究》的姊妹刊。《广州华苑》创办于1991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CN-44(Q)0128,每年出版2期。杂志顾问:吕必松、赵金铭、刘乐宁、姚道中、谢天蔚。

《广州华苑》的主要内容是:发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华文教育成果,反映国内及世界各地华文教育动态,介绍中华文化知识,并与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校友沟通信息和感情,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广泛的影响,著名对外汉语教育专家彭小川、吕必松、周健、贾益民、郭颖雯等都曾在《广州华苑》上发表文章,引用率和转载率在对外汉语研究类杂志中名列前茅。

《华文教学与研究》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季刊,2001年正式创刊,原刊名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10年起使用现刊名。《华文教学与研究》现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获批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暨南跨越计划)1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校区科研起步计划"项目获批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海洋局项目1项,暨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1项。

主持编创了《中文》(48本)、《中文》(初中版)(24本)、《华文》(36本)、《华语修辞》、《华语语法》、《初级华语》网络教材等。

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校、华文教育机构等的联系合作。与新加坡华夏管理学院联合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印尼万隆、坤殿、棉兰等地设立函授点培养华文师资学历学生等,积极开拓在海外的华文教育。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止到2009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设有应用语言学系、华文教育系、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华文教育研究所、预科部、函授部、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八个系、所、中心建制的教学科研单位。

此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还设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商务管理、会计学、商务英语、金融管理等自考专业。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开设有“汉语言”、“对外汉语”和“华文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另设有汉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汉语速成班、商贸汉语班、粤语班、短期汉语班及各种类型的夏(冬)令营班,为海外学子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汉语言文化学习和教育的途径;并招收、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预科教育开设有半年制A班、一年制B、C班、二年制D班、中级班和初级班。A、B班直升考试合格可直升本科,C班参加两校联招和全国联招考试可升读国内高校。

学科建设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文艺学)、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汉语言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特别是文艺学、汉语方言学、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港澳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等学科在国内和港澳台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开设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获广东省名牌专业。

文学院是暨南大学最早举办研究生教育的学院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宋史、文艺学、世界文学、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中外关系史)等专业获得硕士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39人。在校研究生610人,其中:博士生150人、硕士生341人、专业学位研究生班119人,博士生和硕士生中港澳台侨学生46人。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09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有教职工20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博硕导师10人、讲师46人、博士21人、硕士62人、在读博士7人。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专任教师101人,其中:

36岁以下22人,占21.8%;36-45岁共36人,占35.6%;46—55岁共34人,占33.7%;56岁以上9人,占8.9%。

具有博士学位66人,占65.3%;具有硕士学位25人,占24.8%,两者共91人,占教师总数的90.1%。

有教授41人,副教授37人,讲师20人,助教3人,教授和副教授共78人,占77.2%。

在学缘结构方面,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有外校学习经历的教师共92人,占91.1%。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师中,有2人获得暨南大学“终身贡献奖”荣誉称号,有1人担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有2人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有2人被评为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有1人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有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有7人被评为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

教学建设

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3个本科专业,共有在校本科生354人,其中港澳台侨学生146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1%。1995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中文系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2年,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

文学院围绕“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和“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坚持以中文、历史人文学科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办学基础,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深入思考和探讨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

知名校友

梁荣升,印尼八华学校华文部主任。200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在印尼雅加达开办的汉语言函授本科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钟玉昌,曾任省知青办副主任、党组成员、省委知青领导小组成员。

黄顺远,深圳华侨城中旅贸易保税仓公司经理。

高光宝,中国致公党党员,致公党黄埔教育支部主委、区教育局侨代会代表及区教育局第一、第二届侨联委员兼秘书长,黄埔区老归侨联谊会理事、副秘书长。

黄仁生,广东省第七届省政协委员。

游国屏,广州市歌舞团业务副团长,市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文化传统

校训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在标志的设计上,字母“JNU”构成一艘中国特点的帆船。船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为文化交流的桥梁”,船体厚实,富有文化承载力度,线条连接充满动感,体现暨大的薪火相传、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也寓意暨南大学扬起风帆,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意念;同时标志的视觉中心是图案化寿字文“南”字,传神地反映中华传统的文化。

标志将字母和中文有机结合,认读性强,见解鲜明,线条流畅,气运平衡。标准色采用大海和天空大自然的颜色:蓝绿色,寓意暨南大学历经百年,依然蓬勃焕发着茂盛的生命力;整体更和谐统一沉稳大气,吻合暨南大学忠信笃敬,悠久历史、学术严谨活泼的风格。

院徽

华文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华文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是暨南大学面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开展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及预科教育的专门学院。

秉承暨南大学的办学使命“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华文学院每年为来自海内外6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学子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汉语言文化学习和教育的途径。华文学院院徽的整体造型是圆形,主体图案是红色的“华”字艺术体,形似一颗茁壮的大树,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代表着华文学院的办学使命,是将中华语言文化开枝散叶,发扬光大。下面的蓝色波浪代表着海洋,寓意中华文化越过重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和友谊的使者。

校园环境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占地147,129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6394.05平方米,拥有应用语言学实验室、多媒体教材制作室、电教室、语音教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图书馆等一批先进的教学设施;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健身场所;有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安全卫生的学生公寓。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座落在中国南方的国际大都市广州。

相关新闻

学院2个项目获暨南大学2013年学生学习与发展创新项目优秀成果奖

在2013年暨南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创新项目的答辩会上,学院4个项目参加答辩,最终《华文学院汉语微型教学大赛》和《留学生汉语分级诵读作品精选》凭借扎实有效的活动内容和创新特色的活动形式获得优秀成果奖。全校共有5个项目获得此殊荣。

2013年学校首次设立学生学习与发展创新项目,全校共申报90多个项目,经过校领导和专业委员会的评审,25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学院就获得四席。学院从2013年开始,开展为期一年的学风建设专项工作,对此项工作做了详尽全面的部署,各系也紧密围绕学风建设这一主题开展学生工作,并在上学期末汇总了学院和各系学风建设的成果,编辑成资料书和光盘,获得学校好评。

参考资料

1.单位介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