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区(湖北省黄石市辖区)

2023-11-28 32阅读

西塞山区

湖北省黄石市辖区

西塞山区位于黄荆山北麓,黄石市东部,因唐朝诗人张志和千古名篇《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而得名。东起河口镇牯牛洲,与阳新县韦源口镇交界,西止白塔岩,与下陆区和团城山开发区为邻,南依黄荆山,与大冶市汪仁镇相连,北与黄冈市的浠水县、蕲春县隔江相望,西北与黄石港接壤。

辖区总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26万,下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4个街道(黄思湾、八泉、澄月、牧羊湖),是黄石市版图区域最大、骨干企业最多、成长空间最广、持续潜力最强的主力城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塞山区常住人口197217人。

2020年,西塞山区地区生产总值220.1亿元,年均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2019年达到96.6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排名第一。

0714

中文名 西塞山区
行政区划代码 420203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湖北省黄石市
地理位置 长江中游南岸,黄石市东部
下辖地区 1个省级开发区和2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435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西塞山
火车站 黄石市火车站
车牌代码 鄂B
人口 19721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220.1亿元(2020年)
面积 113平方公里

建制沿革

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同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辖黄石市。黄石港由黄石市管辖。1979年黄思湾区、陈家湾区、石灰窑区合并为石灰窑区,同年底西塞山公社划入,1994年底大冶市河口镇划入石灰窑区。

2001年,根据国家民政部2001年10月12日《关于湖北省黄石市石灰窑区更名为西塞山区的批复》(民发[2001]301号)、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1]272号和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黄政文[2001]78号文件精神,石灰窑区更名为西塞山区,12月16日正式挂牌。

2000年,石灰窑区辖5个街道、1个镇、2个乡,总人口24.4万人。2004年底,西塞山区辖6个街道、1个镇,40个社区、16个村委会,1608个居民小组、103个村民小组(黄石政府网)。2012年大部制改革后,辖一个省级开发区和21个社区、15个行政村,总人口25.8万人。

西塞山区景区

行政区划

2000年,石灰窑区辖5个街道、1个镇、2个乡,总人口24.4万人。2004年底,西塞山区辖6个街道、1个镇,40个社区、16个村委会,1608个居民小组、103个村民小组。2012年大部制改革后,辖一个省级开发区和2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石市地跨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5′,西塞山区位于黄荆山北麓,黄石市东部。东起河口镇牯牛洲,与阳新县韦源口镇交界,西止白塔岩,与下陆区和团城山开发区为邻,南依黄荆山,与大冶市汪仁镇相连,北与黄冈市的浠水县、蕲春县隔江相望,西北与黄石港接壤。全境东西长22.9公里,南北宽9.945公里。总面积112.3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49.95平方公里,城郊62.4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塞山区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0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西塞山区

气候

西塞山区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是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西塞山区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西塞山区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硅灰石储量是全球第二,黄金和白银的产量是省内第一,还是全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区域铁矿储量达3.6亿吨,煤炭、石灰石、方解石等资源也有一定储量。

生物资源

黄石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水资源

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还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马湖、葛湖、荆山源、上巢湖等水系。全市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阳新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共有25.8万人。西塞山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塞山区常住人口197217人。

政治

中共西塞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党组书记:晏勇

中共西塞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党组副书记:丁克芳

西塞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张少庚

西塞山区政府副区长:唐砚冰

西塞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西塞山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二级高级警长:周永生。

经济

综述

2012年,西塞山区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40.19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46.29亿元,同比增长15%;区统规模

上工业增加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2%。

2013年,西塞山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56.1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60.66亿元,增长31.2%;区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3亿元,增长16.3%;财政收入9.53亿元,增长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4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50.49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5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8534元,增长12%。

2020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96.11亿元,同比下降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6亿元,同比下降1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6.85亿元,同比下降8.1%;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9.61亿元,同比下降21.7%,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2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8.27亿元,同比下降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91亿元,同比下降27.2%。

农业

2010年,西塞山区将河口龙泉湖垦区划为农业示范园区,定名为龙泉湖现代农业示范园。该园区北靠黄荆山,西接黄金山开发区,东连长江黄金水道,南临大治湖,是西塞山区重点开发建设的五大园区之一,也是黄石市着力打造的唯一农业现代化样板基地。示范园规划面积22.9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用地主要由村镇建设用地、耕地、林地以及水域组成,共1215.62公顷,其中居民居住用地、教育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以及工厂等建设用地共85.62公顷,占示范园总面积的7%;耕地、林地等面积为1057公顷,占示范园总面积的87%;水域面积共73公顷,占示范园面积的6%。园区范围内辖五湖、龙泉、滨湖、龙山、章山、新港、下段7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0528人。

工业

西塞山区是黄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冶炼历史悠久。区内拥有新冶钢、锻压机床厂、华新黄石分公司、十五冶金建设公司、美岛服装公司等30多家国家省市重点大型企业及500多家民营企业,已形成医药、化工、机械、冶炼、轻工、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年工业产值近50亿元,占整个黄石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西塞山区3000多个商业网点遍布城乡,上窑商贸区已成为辐射鄂东、赣北、皖南的小商品集散地。历史上,西塞山区以盛产石灰而著名。近代,清光绪1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西塞山区修建了”湖北铁政局大冶铁矿运道处修理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冶铁厂、华新水泥厂、富源煤矿,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辖区内商贾云集,后因日军入侵而逐渐萧条。

新中国成立后,西塞山区获得新生。西塞山区除大冶钢厂等企业外,国家在辖区内投资兴建了湖北红旗水泥厂、湖北水泥机械厂、黄石锻压机床厂等一大批国有中型企业。六十年代,区集体工业在”三就四为”方针指导下开始起步,先后开办了炼油厂(柠檬酸厂前身)、无机盐厂、红光机械厂、电石厂、银粉厂等十多家企业,柠檬酸、电石等产品填补了省、市产品空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塞山区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区属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街道、乡镇工业发展迅猛。截至到2000年,区属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6678万元,是1979年的68.4倍,年均增长32.6%;其中街道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683万元,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4.1%,是1979年的1121倍;乡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927万元,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51.5%,是1979年的286倍。此外,西塞山区校办工业、民福工业、商办工业、农口工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2006年西塞山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6.1亿元,同比增长14.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2.8亿元,同比增长8.58%;辖区财政收入可突破8亿元,比2005年增加4亿元,居全市城区第一,列县(市)区第二;完成出口20128万美元,同比增长47.34%,占全市出口总量的50.55%,列全省城区第二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9亿元,同比增长55.43%。区统口径2006年西塞山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7亿元,同比增长90.76%;实现财政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30%,绝对额比上年增长5000万元,增量是全市城区最高。辖区有民营企业1368家,其中工业企业474家,批发零售578家,住宿餐饮企业48家,服务企业90家,房地产企业11家,建筑业企业2家,交通运输业8家,其他160家。辖区民营单位从业人员65000人。辖区工业已形成冶金、机械、建材、医药生化、纺织服装、煤炭采掘等七大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工业发展为主导,商贸及三产业。

交通运输

黄石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地带,在武汉城市圈中扼守鄂东、皖西、赣北的战略门户,承东启西、贯南通北,拥有“公、铁、水、空”综合交通网络。

公路

大广、京珠、沪渝、杭瑞等多条国家主干高速公路在黄石交汇,武黄、武鄂、黄咸、黄黄等区域性支线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正在建设的黄石棋盘洲大桥沿西塞山工业园区穿境而过。

铁路

黄石火车站是鄂东地区最大铁路枢纽站,以黄石高铁半径为中心,4小时通达全国所有一、二线城市。武石城铁(武汉-黄石)全程30分钟,与全国各大中城市零距离换乘。山南—新港货运铁路专线(连接武九铁路)贯穿西塞山工业园区全镜,园区内的武铁物流园可全天候发货至全国各地。

水路

紧临长江黄金水道,毗邻“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的黄石棋盘洲新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海关、商检、边检、物流保税中心等配套完善,常年驻泊、通航万吨远洋货轮。

保税物流

已封关运行、年物流作业量160万吨和仓储量80万吨的黄石保税物流园区距西塞山工业园区约7公里。

航空

黄石航站楼直达武汉天河机场,全程1.5小时;从西塞山工业园区顺走黄石沿江大道,直达鄂东顺丰物流机场,全程30分钟。

临江外滩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3年6月,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63所,其中普通高校4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中学138所(高中30所,初中108所),小学489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306所。全市在校学生共计50万人,教职工共计3.1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58万人。2013年,西塞山区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卫生

西塞山区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做好艾滋病、血吸虫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西塞山区

交通

西塞山区,是鄂东的交通枢纽。西塞山区水运上通汉渝,下达宁沪;公路连接106、316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和黄石公路大桥;铁路与京广、京九相联,直达汉、沪、京、广。

体育与文化

西塞山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立多元有效的文化事业投入机制,努力扩大西塞山文化品牌效应;积极探索民间文化体育协会组织发展形式,大力开展公共群众文化活动,定期举行乒乓、登山等赛事;积极开展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老年人事业。

历史文化

西塞神舟会

西塞神舟会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洑村民庆贺端午节的传统盛会,主要活动有制作神舟、唱大戏、祭祀、巡游、送神舟下水等系列仪式和活动。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举行龙舟的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时由道士主持仪式为神舟开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时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时间较长的祈福和祭吊活动。

在正式会期,当地日日夜夜唱楚剧大戏,四乡八岭的民众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农历五月十六早上8点神舟出宫巡游,家家户户都要在门边悬挂菖蒲艾叶,门口设香案、燃香烛,摆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每到一家,村民们都要放鞭迎接,撒茶米、祭拜。农历五月十七晚,为神舟点燃48盏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农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宫,道士和神舟会全体成员共同为神舟开路,由16名青壮小伙抬着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带着龙舟沿江而下,东流入海。此时江上众多渔船在船头摆香设案、鞭炮齐鸣、绕神舟三圈,以示送行。神舟登江处的大堤上,有成千上万的村民双手合十、跪拜神舟,祈求神舟带走疾病、带走瘟疫、带走灾难,祈盼一年吉祥、一年幸福、一年安康。

神舟会是民众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的,以驱瘟、除恶、消灾、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核心主题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神舟会借助“送神舟”这一形式,为一方百姓消灾祈福,是端午节俗中最壮观的一种民间盛会,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该活动规模宏大,群众的自发参与性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至今传承不息,它集中、生动地表达了古代民间端午习俗的许多内容,向我们展示了端午节俗的自然属性,具有很宝贵的文化生活史价值。自纪念屈原的传说与端午节结合以后,特别是解放以来,神舟会的活动也与祭吊屈原的传说联系在一起,这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团结,使传统节日加进新的活力,无疑具有深厚的影响和价值。神舟会活动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心扎制的楼台亭榭、雕梁画栋工艺精致,气势宏伟,极具特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长江中游地区有较大影响。

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项目

1971年发现石龙头遗址,发掘石制品88件(其中石核34件、石片27件、砍砸器17件、刮削器10件),年代距今约30万年,略晚于北京猿人。同时出土动物化石主要有东方剑齿象、大熊猫、中国犀、中国鬣狗、豪猪等。打造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建设旧石器、古化石展览馆,让人们更好了解长江中游人类演变的进化史。

道士洑古镇生态公园项目

道士洑古镇是鄂东城市之根,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镇传统民俗文化有“牡丹会”、“捞江会”、“观音会”等,其中“西塞神舟会”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道士洑古镇项目,作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美丽村镇的重点支撑展示项目,建设神舟宫、武圣宫、望江楼、古镇盐店街等旅游景点。

磁湖南岸

地方特产

河口螃蟹

黄石河口镇的“河口螃蟹”成功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河口水产养殖协会成为该商标的拥有者。河口镇位于长江与大冶湖的水源交汇处,水草丰美,所养殖的螃蟹肉质鲜甜、存活时间久。目前河口镇共有5家螃蟹养殖专业户,约一万多亩养殖规模,年产量在40万斤左右。2011年,河口水产养殖协会成立。该协会通过统一培苗种、统一喂饵料、统一销售的形式,让河口螃蟹在市场上越发走俏。为了保护“河口螃蟹”这块牌子,2015年10月,协会成功拿到“河口螃蟹”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黄石松花皮蛋

黄石松花皮蛋为黄石八珍之一,倍受黄石人喜爱和呵护,逢年过节黄石松花皮蛋一定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珍品,特别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买上一两盒黄石珍品——松花皮蛋给端午增添不少节日气氛,可见其珍,“珍”点了佳节。松花蛋被称之为皮蛋或者变蛋和灰包蛋等,是家家户户所熟知的,食用起来口感鲜滑并且爽口,是一种色、香、味都具有独特风韵的食物。

风景名胜

西塞山

西塞山,海拔176.5米,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从东汉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西塞山的战争达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观赏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诗填词近百篇,并在悬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市园林部门从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着手进行游览小道、长廊、上观亭、桃花亭、沿江铁链护栏和桃花古洞、古钩鱼台的维修建设。

桃花古洞

桃花古洞位于西塞山北侧临江的陡壁间,洞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如庙门,入内2米处被钟乳石封闭,传说是唐代诗人张忠和隐居钓鱼时休息或避雨躲风的地方。洞门刻有”桃花古洞”四个字。1985年,古洞必经之险道”一线峡”被拓宽,并安装了90米长的铁链护栏,以保障游客安全。洞下是古钓鱼台。

龙窟寺

龙窟寺在西塞山东边山下,是唐代遗址。1986年已部分修复。相传寺内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来的牡丹花,该地一贾姓人家丫头逆主人之意助一穷秀才赴京赶考后屈死,功成名就后的秀才寻恩到此,丫头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变成洁白芳香、艳色迷人,二战期间该花被日本人抢走。

北望亭

北望亭,位于西塞山北峰山巅。亭正门”北望亭”三字为樊稼生题写。亭北面有对联,上联:骋怀今古千秋事;下联:放眼乾坤万里心。亭南面亦有对联,上联:形胜在吴头楚尾;下联:风流于古往今来。该亭于1998年4月16日开工建设,1998年10月28日竣工,总建筑面积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

西塞山牌楼

西塞山牌楼位于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年6月动工兴建,1988年12月竣工,总投资12.3万元。牌楼上”西塞山”三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题写。牌楼全长1.7公里的西塞山专用公路从楼下穿门盘山而上,直达山顶。

道仕袱

道仕袱位于西塞山脚下东侧。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军猛攻西塞险隘,使道仕袱这个千年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古镇雄貌现已踪影全无。

西塞山区

荣誉称号

截至2013年,西塞山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创建和谐社区先进城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平安城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

2017年9月,西塞山区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2021年1月18日,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1.历史沿革·西塞山区人民政府

2.行政区划·西塞山区人民政府

3.自然地理·西塞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4.刚刚宣布!黄石常住人口2469079人!·黄石市统计局

5.综合实力·西塞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6.交通概况·西塞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