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大鼓(祭祀乐器)

2023-11-28 3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澧州大鼓

祭祀乐器

澧州大鼓原名丧鼓,孝鼓,曾名湘北大鼓,流行于湘北大地及湘鄂边境地区。大鼓之音遍响湘鄂边境,是荆楚祭祀文化中的一种曲艺形式,因而澧州大鼓又名湘北大鼓。现在澧县艺人还流传有“周公治其理,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的说法,从现有资料来看,起码有400年以上历史。

中文名 澧州大鼓
分类 说唱艺术
历史记载 400年以上历史
曾名 湘北大鼓
原名 丧鼓、孝鼓
流行地区 湘北大地及湘鄂边境地区
起源 传说源自庄子的鼓盆歌

简介

澧州大鼓是一门说唱艺术,最早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开放后走进茶馆,演变为二人站立演唱或加乐器伴奏演唱。

道具为一面大鼓,通常为堂鼓,蒙牛皮、木质框架、配鼓棰一副,尾部常系红布或丝绸,演奏时敲击鼓面、鼓边,发出不同音色;部分曲目(如《送歌郎》等)外加铜锣、铜钹;特定场景下还可增加唢呐、月琴、小三弦等伴奏乐器。

澧州大鼓是澧水流域的一种德孝文化遗存,鼓词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的特征,其内容以孝德为主题,融儒道于一体,特色鲜明;韵散相间,节奏随意,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想象丰富,充满神话色彩,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

大鼓之音遍响湘鄂边境,是荆楚祭祀文化中的一种曲艺形式,因而澧州大鼓又名湘北大鼓。

2012年,澧州大鼓被列入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起源传说

关于澧州大鼓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周孝王母亲喜欢听故事,为表孝心,讨得母亲欢心,周孝王便时常陪伴母亲左右,还经常边敲桌子,边给母亲讲故事。周孝王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景仰,其事迹与行为逐渐流传至民间。后来,人们将敲桌子又演化为敲竹筒、敲瓦盆,最终发展成孝鼓,到庄子时已形成了丧鼓。

至今,澧县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周公治其礼,孔子治诗书,庄子治其打丧鼓。”大鼓声声传孝心,澧州大鼓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孝德孝义。

传承发展

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等20多个唱本,为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

四大流派

湖南澧州大鼓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曲艺形式。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澧州大鼓逐渐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西调、东腔、南板、北路四大流派。由于澧州各地区百姓听书喜好的差别,四大流派在唱腔上各有特点。

1.西调以李启正(1905—1989)为代表,该派演唱以情节见长,腔板较为激越流畅,转腔圆滑词不受七字句限制,曲式结构较为灵活,音乐溶有少量的地方小调。

2.东腔以金忠孝为代表,唱腔中糅进一些荆河戏、花鼓戏曲调,以“唱”见长,善于抒情。传达室人有余振扬、马丽君等。

3.南板创始人为苏金福(1779—1842)该派严守祖规,世袭传统,唱词结构是七字句,道白以“澧州官话”为主,故又称“官话派”、“一沟儿流水板”,它唱腔规范,打击伴奏严谨,音调单纯,由于它具有传统的继承特点,因而对研究澧县曲艺音乐的世袭沿革都有重要价值,该派的传人有郭祖敦、周召学等。

4.北路代表艺人有刘清斌等,该派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它吸收众家所长,补已之短,其唱腔灵活性较大。

曲艺特色

唱词句式

选拔赛

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貌岸然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为十字句等。除《小送歌郎》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他词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11个: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原先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开放后走进茶馆,并改为二人站立演唱或加乐器伴奏演唱。

唱腔板式

澧州大鼓唱腔十分丰富,分孝堂专用调及说书正调二部分。孝堂专用部分中的小调较多,并且地方特色较浓,如凤阳歌、姜女儿调、请神调等,尤以大送歌郎调最具特色,唱词结构为二人穿插唱七字句和五字句,音乐发声上为一人本嗓,一人小嗓,旋律悠长,听后难忘。说书正调部分共有五个板式即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每个板式又有不少腔,如一流的“平腔”、“硬腔”,二流的“软腔”、“讨米腔”,三流的“流水腔”、“哈哈腔”、慢板的“大悲腔”、“大颂腔”,数板的“垛子腔”、“吟诉腔”、“告苦腔”等。

形式内容

孝鼓、说书和寿鼓,是澧州大鼓的三种演唱形式。

以孝鼓为主,说书主要在茶社演出,寿鼓则是为老年人祝寿时演出。

演唱内容主要分开场小帽、孝堂专用类,寿堂专用类和说正书四类。

开场小帽类似快板小段,一则向听众自我介绍,请听众支持他的演唱;二则向东家致谢,创造良好的演唱气氛;三则以“打人本”的方法(即“脱口秀”),用风趣、幽默、搞笑的语言调动听众的热情,控制现场秩序。

孝堂专用类,主要展示请神劝亡的过程,同时劝诫世人恪守孝道、勤劳善良、修身养性等优良传统。

说正书类,讲究见好书就打,长短篇不拘,号称有数千数百本之多,常以唐宋历史传奇故事和凡人琐事为主。

顺应时潮,也偶有时下新作,如革命时期的反特故事、反映西藏农奴受难史的《巴山血泪》、计生宣传类、宣传新时期人物新风的《闪光的警徽》等,或劝诫子孙学好的,如《我劝儿子离网吧》等。

当今发展

鼓王

澧州大鼓在澧水流域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为澧县老百姓夺得了荣誉。澧州大鼓曾多次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艺人中有周子房、李金楚被纳入中国曲艺家协会,周召学、刘清斌、王方、刘静等22人加入了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澧州大鼓艺人在宣传党的各项中心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

2006年在临澧县,由常德市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湖南省常德市首届鼓王擂台赛,在澧水流域引起了人们对澧州大鼓的进一步认识和关注。

2008年澧县举办了常德市第二届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

2010年石门县举办了常德市第三届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

2012年常德市第四届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于7月27日——28日在津市隆重举行。

参考资料

1.书如青山常乱叠·中文期刊平台

2.湖南澧州大鼓四大流派的唱腔特点比较研究·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