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故居(江苏省无锡市AA级景区)

2023-11-29 2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钱钟书故居

江苏省无锡市AA级景区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钱钟书故居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炯筹建于1923年,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祖父钱福烔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烔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中文名 钱钟书故居
地理位置 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
门票价格 免费
占地面积 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
开园时间 9:00
闭园时间 16:30
景区等级 AA级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别 人物故居
所在地 江苏省无锡市

故居格局

钱钟书故居

截止到2013年3月7日,除小部分被拆毁外,大部分尚保存基本完好,钱钟书故居是无锡为数不多的书香宅第。这所宅第是一组江南常见的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建筑:前后共两进,面阔均为七间。1926年钱钟书的叔父钱基厚先生因子女较多,在征得其父同意后,于后园西北角添建楼房三楹;之后又接建楼房一楹,因园内有一树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书屋”。

因为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叔父钱基厚及子女长期居住于此,故统称为钱氏住宅。

故居大门东侧的三间房,除最东一间是家祠外,其余两间为先生的父亲钱基博教授寒暑假回家期间课子讲学之所,名为“后东塾”。先生少年时期常和几位堂兄弟在此读书、听讲、习字、作文。钱教授所著的一本散文集,就是以此塾为书名的,叫作《后东塾读书记》。

钱氏家庭

钱氏旧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历史人文价值。仅从本世纪以来,在“爱国、爱民、爱学习”的家风熏陶下,江南钱氏家庭中人才辈出。仅“钱绳武堂”一脉,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

在迎接黎明的日子里,钱钟汉受父亲委托,代表无锡工商界代表荣德生先生过江到苏北解放区,同我党领导人洽谈迎接解放大军解放无锡事宜,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年仅22岁为革命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钱钟仪烈士。钱氏家庭的众多成员为了拯救苦难深重的祖国,有的走上科学救国之路,有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有的走上武装革命之路。

钱钟书文学馆

钱钟书故居

2001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钱氏住宅30号进行维修,并筹建"钱钟书文学馆",2002年,由无锡市文化局负责,博物馆具体承担故居的修复,文学馆的筹建任务。根据古建筑"修旧如旧"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钱氏住宅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修复后的30号内主体建筑为平房两进,每进面阔七间;中有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侧厢一间;东有备弄,弄低另有厨房、餐室、柴屋数间,后有花园。并布置了"钱钟书卧室"和"钱绳武堂",设计了相关的陈列陈设。

通过现代化的设计,展示钱钟书先生的生平,以"敏而好学,人中之龙"、"辛勤耕耘,文学大师"、"著作等身,学术泰斗"、"饮誉全球,光照后人"、"钱氏家族,英才辈出"五个部分展览,突出钱钟书先生一丝不苟,穷极不舍,珍分惜秒的治学态度及取得的巨大成果和温和谦恭,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故居于2002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教育局命名为"假日新视野活动点"。

钱钟书大伯钱基成无子,钱钟书便继为嗣子。这里是他和伯母毛夫人的卧室,也是钱钟书的小书房。

故居简介

钱锺书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新街巷30号-1,又称“钱绳武堂”。系钱锺书祖父钱福烔筹建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钱锺书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占地面积708平方米,建筑面积518平方米。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大作家钱锺书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期。

钱锺书故居是一组典型的近代江南民宅,它的主体建筑为平房两进,每进面阔七间,东有备弄,中有天井。整体建筑典雅别致、结构紧凑、特色明显。陈设古朴素净,简朴中蕴含着书香门第的文化气息。钱锺书故居于2001年开始修复,2002年5月全面竣工,10月正式对外开放,相当完整地保存了历史原貌。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是无锡着力打造的人文景观和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故居保护

建筑出险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管理中心主任梁溪清介绍,2013年1月初,无锡市文管部门在文物巡查中发现故居32号的部分房屋出现险情,遂开展抢修,预计春节前可修复,消除险情。尽管32号的产权归钱氏后人,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本应由现居的钱氏后人出资修缮,但是由于此次排险式抢修需要几十万元费用,考虑到个人无力承担,政府决定出资保护古建筑。

屋顶曾四次局部坍塌

新街巷32号故居有平房一间,独成小院,称“梅花书屋”,砖雕门额仍保存完好。在维修现场记者看到,70多岁的老匠人黄稚圭是拓碑技艺的传人,他和老伴登上数米高的阶梯,正在将由高攀龙后代书写的“梅花书屋”四个字拓片。

一旁的工人们正在将屋顶已经腐朽的椽子、桁条更换和加固。74岁的钱静汝是钱钟书的堂侄女,她提到,32号共有600多平方,产权归其父辈的七兄妹共有。如今老人们大多已过辈,留下她和老伴、子女六人仍住在老宅看房子。记者看到,故居的墙上竟然还有一个“拆”字。“我们的房子早就是危房了!

1996年这里拆迁,把我们的墙、窗户、地板都敲坏了,真是一片狼藉。最近几年,一到下雨下雪我们就担心,因为房屋的屋顶已经坍了四次,都是我们自己修缮的。”钱静汝老人说,直到2000年故居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房子不拆了,但是关于故居产权转让的问题,我们和相关部门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所以还没搬走。”

钱静汝老人称,十多年来,也曾有人找过她们,想要在这里开棋牌室等,“我们也考虑过以房养房,但是开棋牌室肯定不行,必须是文化项目。”通过政协委员提案等多次呼吁,此次终于迎来了政府出资的较大规模的修缮,钱静汝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建筑的保护问题。“我们愿意把故居交给政府,也希望可以尽快妥善解决十几年来的顽疾。”

人物简介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

钱钟书先生留学英、法,谙熟西方文化,但从不以此为傲。早在1945年,一位友人就在一篇记述钱钟书的文章中 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虽曾负笈西方,身上却不曾沾染半点洋进士的臭味,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这段话很能再现钱钟书的风貌。打开《槐聚诗存》便可以看到许多怀念家乡与祖国和凝聚着爱国激情的篇章。

1938年,他留学英、法结束时,像他这样杰出的俊彦,当时在英、法找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此时祖国正处在日寇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槐聚诗存·巴黎归国》)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地回到了“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国破堪依、家亡靡?”(《谈艺录》)的故国。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有的人流亡国外,可是钱钟书偏要留在大陆。杨绛先生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怀着诚挚的感情忆及这件事时说:“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

交通信息

公交

1.乘坐公交85路至八佰伴(三凤桥)站下,步行约10分钟可达。

2.乘坐公交31路至中意人寿站下,步行约10分钟可达。

参考资料

1.钱钟书故居·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