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故事(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性全面战争历史)

2023-12-01 26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抗日战争故事

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性全面战争历史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1944年,中美英联军在印缅战场上接连打击日军,并在当地抗日武装积极配合下发起缅甸战役,消灭日军7万余人。1945年,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全面反攻,苏联红军也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主力关东军。中国战场是亚洲太平洋战场中的主战场。发生在这期间的故事有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

中文名 抗日战争故事
时期 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
战争性质 反法西斯战争
简称 抗战故事
相关人物 杨养正,扈云章等

杨养正

那一年杨养正23岁。

从四行仓库退出来以后,“八百壮士”被软禁在英租界长达4年之久。

1943年,杨养正和30多个战友被日军送往安徽祫溪口运煤后夺枪逃跑,奔向新四军集中的地区。在随后回家的途中看到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发古今完人”,遂将杨得馀改名杨养正。

收获爱情“日本鬼子不走不结婚”

今年8月15日,是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也是杨养正和妻子赵孝芳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一起走过风雨60年的爱情,其实也缘于美女爱英雄的古老故事。

1944年,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杨养正来到重庆,他被安排在长寿第九残废教养院。

长寿教养院附近的桃花街有一个小卖部,杨养正早就听说小卖部老板有一个妹妹赵孝芳,人聪明漂亮,还有文化。

10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杨养正又来到这里买东西,一进门就被一个小姑娘吸引了:她穿着学生装扮,留着辫子,眉清目秀。

赵孝芳也被眼前的杨养正吸引住了,“个子很高,长得也不错。”

此后,杨养正一有空就常借机去小卖部。两个人的心思很快就被赵孝芳的姐姐看出来了,“你们要是有意思,就先订婚。”

1945年春天,杨养正与赵孝芳订婚。但是,两个年轻人却郑重约定:日本鬼子不走就不结婚。

于是婚礼就拖下来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天,教养院的伤残军人凑钱摆了5桌,一场特殊的婚礼在这里举行。

“没有她,我可能也活不到今天。”如今的杨养正转脸望向妻子,眼睛有些湿润。

扈云章

大阅兵前忆烽烟

8月31日,在河南省封丘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扈云章怎么也安不下心来,不断催促儿子让他早些出院。老人家今年89岁了,是一位抗战老兵,此刻他一心想着9月3日能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安安稳稳地观看大阅兵。老人家说,这次大阅兵不同以往,意义重大的很嘞!

扈云章是河南省辉县市黄水乡人,1942年4月,饱受战乱之苦、痛恨日寇的他加入了革命队伍,跟随《平原游击队》主人公双枪李向阳的原型郭兴,在冀南豫北一带从事抗日活动,当过武工队队员,当过民兵队队长。解放后在封丘县工作,1989年从封丘县纪委书记的岗位上离休。

与笔者一谈到抗战,老人精神一振,坐在床上挺直了身板,回忆起了当年烽火硝烟中的一幕幕……

扈云章说,当年刚到队伍时他只有16岁,主要负责通信联络、情报传递。一年后,他开始参加武工队行动,毁铁路、烧粮车、锄汉奸、奇袭据点,不停地在敌后骚扰,并相机歼灭敌人,把日伪军搞得不得安宁。1944年是抗战的转折点,他和很多骨干被上级派往家乡,发展壮大民兵队伍。他担任了黄水乡民兵队队长,在敌我拉锯的丘陵山地里,组织民兵训练、运粮、护送伤员、埋地雷、打伏击、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说起反扫荡中的地雷战时,扈云章显得非常兴奋,要起身下床来讲,儿子扈天波赶忙劝止。扈天波和他父亲一样,也做过多年纪检工作,经常聆听父亲讲述抗战经历和抗战英雄们的故事,这让他终身受益。

1944年10月,鬼子又要进乡扫荡,扈云章指挥民兵和群众做好了反扫荡准备,同时也接受了上级交给他们的埋地雷任务。他和几个民兵领来了22颗地雷,其中大号的7颗,中号的9颗,小号的6颗。接任务时首长说,只要有一半的地雷能炸响,就是个不小的胜仗。扈云章组织群众撤离村庄后,在怎么埋设地雷上颇费了一番心思。

民兵们先是在大路上埋下了部分拉发雷,考虑到鬼子被炸后肯定要走河沟地带的小路,就在河沟小路上埋下了部分踏雷;考虑到鬼子进村后要到屋里抢东西,就在屋门后装上了挂雷;考虑到鬼子要打水、要用工具,又在水桶下、铁锨锄头旁埋设了踏雷和拌雷。这次来扫荡的日伪军有300多人,结果地雷炸响了18颗,炸死炸伤日伪军上百人。

“民兵是啥?民兵既是人民群众又是人民子弟兵,民兵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我很自豪我是一名民兵,在抗战中战斗了3年。”说这话时,扈云章坐在床上又挺直了身板。

护士扶着扈云章慢慢躺下,劝道:“老爷爷身体没啥大问题,但得安心,多注意休息,这一两天就能出院,耽误不了您老9月3号回家看阅兵的大事。”扈云章哈哈一笑:“到那时,我身上啥毛病全都没有啦!”

文物故事

《江淮日报》是当年中原局机关报,由刘少奇倡导并在盐城创办诞生,当时化名胡服的刘少奇题写了该报的报名并兼任报社社长。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为了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军部,由陈毅任代军长。1941年1月24日的这张《江淮日报》便刊登了代军长陈毅的就职通电,背面还有著名画家鲁莽所作的陈代军长的头像。由于年代久远,这张报纸已经泛黄,报纸的边缘还有明显的被烧焦的痕迹。

抗战爆发后,日寇的铁蹄在盐阜大地上肆意践踏,“扫荡”“清乡”政策让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报纸捐赠者邱铭玉是盐城大冈人。1941年冬天,为了躲避敌人“扫荡”,邱铭玉抱着两岁的孩子在镇西芦苇荡地区躲了10多天后,听说鬼子撤了才冒着雪花往家赶。好不容易走到镇外,却发现唯一可以过河进镇回家的小木桥被拆除了,正当她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镇边巡逻的两位新四军战士走了过来,隔河相望,问明情由,毫不犹豫地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背着邱铭玉母子过了河。从没见过这样的队伍、这样的兵,邱铭玉万分感动。

4天以后,小镇进驻了一支上千人的新四军部队,邱铭玉家住进了8位。邱铭玉腾出家中最好的两张床,又找来干净的稻草和多余的被胎,为战士们打好地铺,每日里还主动烧茶送水,热情接待。10多天后,因有紧急军情,这批新四军连夜北撤,临行之际,有位同志将一捆扎好的报刊交给她,并嘱托:“这捆报刊比较重,带走很不方便,就暂时留在你家,请代为保管,日后我们会来取。

”在当时的环境下,要保管这批报刊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若是被日伪军查出,后果不堪设想,但与新四军战士10多天的相处使她深知,这支队伍是穷人自己的队伍,这些报刊肯定也是为穷人说话的,她看到一张报纸上还印了个头像,一眼就认出是陈毅代军长。邱铭玉毅然接受了这位同志的委托,收下报刊,代为保管。谁知这一保管就是40多年。

1983年,新四军纪念馆筹建工作全面开展,派人四处征集文献文物,老人的家人得知这一消息,将保存了近半个世纪的《江淮日报》无偿捐出。据调查,这张1941年1月24日的《江淮日报》可能是全国孤张。而这张报纸上刊登的陈毅代军长的就职通电也成为新四军重建军部时间的有力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

1.抗战历史·中国抗战胜利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