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姓(中文姓氏之一)

2023-12-03 3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井姓

中文姓氏之一

井姓的起源与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关,井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天文分野在陕北一带。所以早在上古三代就出现了有所成就的井姓人物。又如井姓,即神农氏后裔。在古史上出现很早。最早的姜姓井族很可能建立国家在河北邢台一带;西周时井姓望族大都分布陕西周原;而事实上在米脂县就有井姓人家因为族灭分而为五jing。在近代,结束清政权的人就是陕西同盟会领袖井勿幕,其胞兄井岳秀在20世纪30年代镇守陕西榆林号称榆林王,是个一等一的“土皇帝”。现在的井姓多保留在陕西和辽宁,占井姓的五分之三。

名称 井姓
读音 jǐnɡ xìnɡ
起源 起源之一:出自炎帝后代,属于取周易卦意为氏。
名人 井丹、井度、井在、井玉树、井勿幕、井岳秀、井思聪、井岩盾、井浚泓、井莉。

简介

井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井姓出自姜姓。上古周武王打败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姜太公因为有大功,被分封在齐(今山东一带)为王,建立了齐国。后来到了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位时,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在姜太公的后代中,有人到虞国当了大夫,因为有功,被虞国的国君封到井为伯,称为井伯。井伯本事姜太公的后代,而他的子孙中有的以封地为姓氏,成为今天井姓的来源。井伯后代中有个叫井奚的,后来到了秦国去,被秦穆公封为百里邑的首领,也就是“举于市”的百里奚。百里奚的后代改姓了百里,所以井姓和百里姓乃是同宗,都是出自于姜姓的。在古代,井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扶风。

溯源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代,属于取周易卦意为氏。据史籍《穆天子传》的记载,“井”是一个非常古老、深邃的卜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有“取之不尽”的含义。因此有人就以井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姓源肇始者有待进一步考证。2、源于姬姓,出自周公第四子姬苴之后井利,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姬姓族人大多尊奉井利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姜姓井氏合谱。3、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井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井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井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井氏、田氏,世代相传至今。4、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姜太公后代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姜姓井氏、明氏、百里氏、百氏、里氏、奚氏六氏同宗同源,皆尊奉井伯为远祖、井傒(井奚、百里傒、百里奚)为得姓始祖。其中井氏一族不与姬姓井氏合谱。5、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井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井伯(刑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井伯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井氏、刑氏,世代相传至今,只有该支井氏的正确姓氏读音作xíng(ㄒㄧㄥˊ)。6、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卫国贵族句井疆,属于以先祖姓氏省文简化为氏。在句井疆的后裔子孙中,有将家族姓氏“句井氏”省改为单姓井氏者,其在家谱文献《井氏族谱·名人录》中有记载。一部分姬姓井氏族人尊奉句井疆为得姓始祖。7、源于蒙古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ercin Hala。清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和尔钦氏多冠汉姓为井氏、景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井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七十八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四百零二位,人口约二十三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4%左右,多以京兆、南阳、扶风、滨州为郡望。

井氏主流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北虞国,始祖井伯为姜尚之后,是当时北虞国的大夫,则井氏最早发祥之地应在今平陆一带。虞国后灭于晋国,井伯子孙纷纷外迁,一支播迁于今陕西兴平一带,一支播迁于今河南南阳一带,至秦、汉时期,在上述二地发展成望族。

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井氏子孙以上述两地为中心,广播于北方之山西、河北、山东、甘肃诸省,并有南入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之地者。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井氏南迁者始渐多起来,加之此后的南宋偏安江南,战乱不断,井氏子孙播迁的范围更广,今江西、福建、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均有了井氏人家。

明朝初期,山西井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江苏等地。历有明一代,井氏在全国分布愈广,台湾等南部省份亦有井氏入居。

清朝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之贫民伴随闯关东之风潮进入东北三省,其中就有井氏。如今,井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陕西两省为多。

今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承德市、邢台市威县、邯郸市大名县、德州市宁津县、保定市曲阳县、安国县、廊坊市固安县、文安县、张家口市康保县、唐山市滦县、沧州市海兴县、盐山县、黄骅县、海兴农场,江苏省的南京市、连云港市赣榆县、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响水县、徐州市邳州市,河南省的郑州市中牟县、洛阳市伊川县、洛宁县、孟津县、栾川县、信阳市、漯河市舞阳市、商丘市、开封市、安阳市滑县、驻马店市、南阳市邓州市、淅川县、濮阳市,山东省的济南市平阴县、泰安市东平县、临沂市临沭县、平邑县、潍坊市临朐县、诸城市、济宁市汶上县、日照市莒县、菏泽市郓城市、枣庄市、淄博市、泰安市,安徽省的淮南市八公山区、宿州市灵璧县、亳州市蒙城县、安庆市桐城县、阜阳市,陕西省的渭南市白水县、蒲城县、榆林市米脂县,湖南省的株洲市,甘肃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四川省的成都市、绵阳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通河县、依兰县、尚志市、牡丹江市、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吉林省的长春市榆树县、松原市长岭县、四平市伊通县、通化市,青海省的西宁市,辽宁省的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清源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均有井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例如: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由中央政府直辖的都城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例如北宋时期的开封一带、南宋时期的杭州一带、元朝时期的北京一带,皆为京兆。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秦始皇三年(壬午,公元前219年)曾分置兴平郡。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滨 州: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王朝时期建有蒲城国。秦朝开始建县,西汉初期先后建有郡或国,隋朝时期开始置州,清朝时期升州为府,民国时期初曾一度置道,民国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专署及鲁北行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著名的渤海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滨州行政区域不断调整、变更:1950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决定,撤消渤海行政区,对原辖专区进行调整,建立惠民专区,党政机关驻惠民县城,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和今已属东营的利津、垦利、广饶,今已属淄博的高青、齐东共十二县。1958年10月,惠民专区领导机关迁驻滨县北镇新建城区。1958年10月30日,中共山东省委通知,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驻张店。1961年1月,撤消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回滨县北镇。1967年2月27日,中共惠民地委与惠民专署被地区革命委员会代替。1971年6月5日,重建中共滨州地委。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为了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为滨州。1985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一市八县。1992年3月,为了使地区与驻地名称统一,惠民地区改名为滨州地区。1994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共一市六县。2000年,撤地改市,在滨州地区原有行政区域建立滨州市,辖滨城区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一区六县。2001年4月,在滨州市新市区的西部成立了省级开发区,此后滨州市所辖为两区六县。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称常安堂、京师堂。

滨州堂:以望立堂,亦称惠民堂、蒲城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亦称兴平堂、咸阳堂、隗里堂、池阳堂、好畴堂。

五经堂: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河南郑州的井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王立砦村井洁处。

陕西米脂井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陕西省西安市博物馆。

山东东平井仓井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东平县银山镇西汪村。

吉林通化井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吉林省通化市。

字辈排行

山东莒县井氏字辈:

一支:“夫庆祥钦……”

二支:“荣子玉夫明长钦”。

河南郸城井氏字辈; 天朝春文唐’

山东五莲井氏字辈:“学来忠厚传家远”。

安徽灵壁井氏字辈:“有凤启茂开道德”。

安徽淮南井氏字辈:“如文维全希多方庆家传克淮忠德广义志万世同”。

河南信阳井氏字辈:“长山立忠正”。

陕西米脂井氏字辈:“修好增起善”。

江苏连云港井氏字辈:“祥林康泰福寿同昌”。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炎帝;望出扶风:全联典指井氏的源流和郡望。

明经著节;绍事称贤: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郿县人井丹,字大春,年轻时在太学读书,通五经,善谈论,京城人说“五经纷纶(渊博)井大春”。性清高,有节操,建武末年,五王都罗致宾客,轮番请井丹,他坚决不去,从此隐居。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邢台人井田,字九畴,永乐年间任户、兵、刑三部给事中。为大理寺评事,识大体顾大局。所到之处,以贤德著称。

七言通用联

曾拒五王远权势;为官三科称贤能: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太学生井丹,字大春,郿人。博通五经,生性清高,不结交权豪,曾拒五王之邀,闭门隐居,读书自乐。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给事中井田,字九畴,邢台人,曾任户、兵、刑三部给事中,以贤能著称。

伤心痛哭几无泪;悲楚行吟尽是忧:此联为近代名人井勿幕自题联。井勿幕曾参加护国运动。

八言以上通用联

六郎赞襄,政令维亲感戴;五经博洽,京师传说纷纶: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官吏井纲的事典。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太学生井丹,博通五经。时有“五经纷纶井大春”之谚。

井姓名人

井丹:字大春;郿地人(今陕西眉县)。著名东汉学者。年轻时学习于太学,通五经,善谈论,京师人都议论说:“五经纷纶井大春。”据说,他为人非常清高,从未学会伺侯人,更不屑攀龙附凤。

井度:字宪孟,人称“南阳公”;南阳人(今河南南阳)。著名南宋藏书家、刻书家。

井田:字九畴;河北邢台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任户部刑三科给事中,为大理寺评事,非常识大体,未有傲慢之气的人物,以贤德著称。

井在:字存士;顺天文安人。著名清朝大臣、诗人、学者。著有《铁潭诗集》六卷,《文集》二卷,《合河署诗集》一卷,《簏潭集》四卷,《天文纂要》八卷,《讲约六谕解》一卷,并行于世。

井镃:字待庵;顺天文安人(今河北)。著名清朝诗人。清康熙八年举人。

井玉树:字丹木,号柏亭;直隶文安人(今河北文安)。著名清朝书画家。清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人。

井勿幕:(公元1888~1918年),初名井泉,字文渊;陕西蒲城广阳镇井家原人。著名辛亥革命先驱和杰出领导人之一,曾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巨柱”。

井岳秀:(公元1878~1936年),字崧生,井勿幕之弟;陕西蒲城广阳镇井家原人。著名辛亥革命志士、陕西割据军阀、榆林王。井岳秀是清末武庠生,幼年喜好武术,后毕业于陕西武备学堂。

井岩盾:(公元1920~1964年),原名井延盾;山东东平人。现代作家。

井浚泓:(公元1968~),女;上海人。新加坡乒乓球运动员、主教练。

井莉:(公元1945~),山东济南人。台湾影视演员。井莉的首部作品为《神剑震江湖》,改编于名作家金庸之小说《倚天屠龙记》;第二部作品《船》是她的成名作,是名作家琼瑶之作品。1970年井莉出嫁,为追求平淡生活而于八十年代初息影。

参考资料

1.井姓·百家姓大全

2.井百家姓·词典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