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红(古代瓷器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

2023-12-09 2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火石红

古代瓷器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

火石红俗称“窑红”或“枇杷红”,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

一般来讲真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淡;而假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淡,很不自然。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中文名 火石红
俗称 窑红
特色 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
主要出现部位 底足的胎釉结合部

简介

火石红是对瓷器露胎部位的专门称谓。瓷器在烧制过程中,露胎部位由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呈现出斑驳状不规则的红色与胎体本身的白色相结合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在明代瓷器上出现,是由于胎土淘洗不净、含铁量较多等原因造成的,其颜色恰似被火烧过后的泥土或石头,故称“火石红”。

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第3页云:"元、明以来胎体足部所呈现的火石红痕,时代越早便越浓重,到清代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第374页又说:"火石红:胎体内含有矿物质,在不施釉的部位,受火自然泛出,或有意涂的酱泥,现今景德镇复制的元、明青花器,以新砂垫烧,或是入窑前新瓷胎的砂底受了潮,也会出现火石红现象。"

张福康先生在《中国古陶瓷的科学》第122页中云:"元青花瓷器的器底露胎处常呈现出浅浅的橘红色,俗称"火石红",俗称"窑红"。火石红是由胎中的铁质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过程中在露胎的器底处富集,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便出现这种色调,现代景德镇仿制的元、明青花器,人为地在器底涂上一层含铁量较高的酱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垫烧,也会出现火石红。"火石红及其成因本人曾将火石红作过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褐铁矿的色泽由浅黄至黑褐。

火石红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于元明清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岭土而烧成的。瓷石和高岭土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瓷石中的铁元素多数以铁的氧化物晶体的形式存在,而高岭土中的铁元素则是以胶体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于胎土之中。铁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温烧瓷过程中就会形成瓷铁矿晶体,出窑后磁铁矿晶体经过长期的氧化和分解就会形成褐铁矿,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火石红。

实验矿物学的理论和我们实际所观察到的情况相吻合,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瓷器在出窑时是不会有火石红的,因为出窑时是磁铁矿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氧化成火石红的,我们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红痕时由于磁铁矿长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矿物,不是烧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我们所见到的火石红都是经过百年以上的时间氧化而成的。这与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是烧窑时降温阶段二次氧化而形成是不同的。

原因

影响火石红的主要因素有:

1.出窑后氧化的时间长短对火石红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越长火石红就越浓重。

2.与胎土中的含铁量有关,含铁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红就越浓重。

3.瓷器烧造的温度和气氛对火石红有影响。

4.与胎釉的细密、粗松程度有关。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红就越浓重。

5.与后天的使用情况有关系。传统"火石红"观念需要商榷之处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石出窑之前在降温阶段被二次氧化而成的。这种观点首先与实验矿物学的现有理论相冲突,在高温条件下铁元素是不可能生成褐铁矿,只能生成磁铁矿,而磁铁矿是黑色的,这与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

磁铁矿在出窑前降温阶段是不会被二次氧化成火石红的,原因是时间太短。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见的火石红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生成。而事实也证明景德镇仿制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上的火石红不是在烧瓷过程中自然二次氧化而成的,而是有意涂抹上去的。如果火石红能够烧出来,景德镇的仿古高手就不必为仿不出火石红而苦恼了。

传统观念认为火石红时代越早就越浓重,到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而大量的实物证实,时代晚的火石红也可能比时代早的火石红浓重,乾隆之后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显的火石红痕。

传统观念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偏差,是因为对火石红的真正成因和影响火石红生成的诸多因素没有科学全面地分析。火石红是鉴别古瓷真伪的重要依据,同样可以作为古瓷断代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能仅凭火石红断代,那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胎意

元代青花

有两种:一种是单元配方的瓷石,这种胎的底足火石红较浅淡。因为单元配方的胎是由纯瓷石配制的,瓷石中的铁元素是以矿物晶体颗粒的形式存在的,这种晶体颗粒在胎土淘洗过程中容易被淘洗剔除,即使没有被掏出的铁元素,也不会均匀的分布在胎中,而是以晶体形式富聚,这种现象导致胎中的铁元素浓度很底,烧成之后虽经长期氧化,但生成的火石红的浓度就很底,凭肉眼观察不明显。

另一种胎是二元配方的,火石红比较浓重。采用二元配方的元青花瓷胎是由瓷石加高岭土而制成的,高岭土是被完全风化的沉积土,这种土中的铁元素是以胶体形式存在,也就是以离子形式均匀地分布在胎中,胎中的铁元素浓度比纯瓷石胎的铁元素的浓度要明显高,所以瓷器出窑后经长期氧化就会形成较明显的火石红痕。

表现

笔者认为,这种胎内火石红是瓷器胎红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理由如下:

第一,从烧成机理上讲,这种胎内火石红是瓷器出窑前二次氧化的结果,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它不是窑红,因为瓷器上的窑红是窑炉内氧化亚铁离子在器成降温阶段与进入窑内的空气发生二次氧化,然后附着于瓷器露胎处的火石红。

如果这种胎内火石红属于窑红,那么它应该是窑内氧化亚铁离子在二次氧化阶段,通过器表鬃眼以及和它相连的胎内孔隙进入胎内,并附着于孔隙周围。但此盘的圈足露胎处,除胎釉结合部露胎一侧有呈“散场效应”的胎红表现外,其他露胎地方并没有窑红出现。而如果要出现窑红附着,首先应在器外露胎处而不是鬃眼内部。

第二,它也不是釉下胎红。尽管笔者对瓷器釉薄处为什么能发生氧化亚铁的二次氧化而形成釉下胎红,从陶瓷化学原理上还弄不明白,正求教于相关专家,但釉下胎红现象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釉下胎红现象不但在宋元以前的“老窑瓷”和明清瓷上都有出现,而且在明清官、民窑瓷器上也都有出现。

笔者收藏的一只明代弘治官窑娇黄釉碗残片标本,它的圈足内沿釉下和内足墙根部,就有明显的釉下胎红现象。然而这种典型的釉下胎红中并没有鬃眼通向瓷釉表面,说明胎内火石红同釉下胎红在生成机理上是不同的。

第三,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推论:胎内火石红是胎红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形成机理是:正常的陶瓷在烧成过程中要发生脱水、分解、熔解、化合、氧化、还原、二次氧化、析晶、晶形转变、液相分离、最后烧结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胎釉配方中的天然矿物经过高温作用,最后形成玻璃、气泡、结晶及物料残骸(参看张福康着《中国古陶瓷的科学》)。

如果瓷器胎土较粗松,烧成温度较低,在胎质玻璃化程度较低且结晶不充分的情况下,胎内空洞和孔隙及与外界相通的鬃眼不易排气消失,就会在胎内氧化亚铁离子聚集于空洞、孔隙与鬃眼周围,在未能完全逸出时被二次氧化而成胎内火石红。与呈“散场效应”的胎红不同的是,胎内火石红可以出现在器物的任何部位,而常见的“散场效应”式胎红只见于器物胎釉结合线之露胎一侧。

识别

对于土包浆可作如下识别:

1.土包浆是自然沾入砂胎的胎骨中,分布在露砂胎的周围,元青花瓷的砂底与底圈呈色一致;

2.土包浆的色泽是来源于掩埋瓷器的土的颜色;

3.土包浆无法清洗,因长期埋于土中,自然渗入胎骨中;

4.土包浆砂底的周围会出现分散自然的土锈点,在大多数元青花瓷上有发现;

5.土包浆呈柔和色泽,缺少火石红的那种从胎骨里泛出的浓淡层次渐变及半金属光泽。

只要我们多看出土瓷片,多看馆藏的出土实物标本,就会发现火石红与土包浆的区别。

参考资料

1.火石红·故宫博物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