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综合类大学)

2023-12-13 1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深圳大学

综合类大学

深圳大学(Shenzhen University),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发起单位,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粤港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高校。

中文名 深圳大学
外文名 Shenzhen University
简称 深大(SZU)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学校特色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8)
主管部门 广东省
现任领导 李清泉(校长、党委书记)
专职院士数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本科专业 100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9个

科研工作站1个

院系设置 数学学院、建筑学院、法学院、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25个教学学院
校训 自立、自律、自强
地址 粤海校区: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

丽湖校区: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66号

院校代码 10590
知名校友 马化腾、张志东、史玉柱、彭少彬、陈哲远、欧阳奋强、温心、王晨

办学历史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8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现与境外311所高校建立联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深圳大学将继续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特区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规模

深圳大学校园

深圳大学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8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图书馆馆舍51202㎡(含丽湖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40万余册;数据库418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84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17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

深圳大学现有在校生41164人,其中本科生28425人、硕士研究生11887人、博士研究生561人、留学生291人,成人教育学生24714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26个教学单位),100个本科专业,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48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4所,上线课程690门,选课学校累计765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55万。2019-2020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724项,其中国际级108项、国家级255项、省部级361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2所直属附属医院,100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物流管理

深圳大学法学院

法学、社会学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

教育技术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心理学、心理学(师范)、休闲体育(休闲旅游)、休闲体育(高尔夫)、体育教育(师范)、运动训练、学前教育(师范)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哲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师范)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英语(师范)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艺术设计学、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影视戏剧)、舞蹈编导、音乐表演(声乐演奏、器乐演奏、时尚音乐编创、流行演唱、流行器乐演奏)、美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深圳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师范)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海洋科学、生物科学(师范)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物理学(师范)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

深圳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理工创新实验班

深圳大学深圳南特商学院

金融科技本科实验班

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深圳大学体育部

----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

深圳大学深大总医院

----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3982人,其中专任教师2544人(教授605人、副教授755人)、技术人员600人、管理人员838人。我校博士后1541人,专职研究人员768人,访问教授98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4人(含短聘10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3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短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人(短聘),新加坡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万人计划6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8个。

科研成果

2017年,学校科研总经费超过10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1项,SCI收录论文2280篇,SSCI收录论文202篇。获科研奖励2160项。获专利授权32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1项。学校产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科技成果,首次采用与国际上不同的方法自行研制的关键器件“X射线相位光栅”能获得高质量的X射线相衬图像,使中国成为既日本和瑞士之后第三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成功研制的中国首台基于国产“龙芯3B”八核处理器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90”。

2018年、2019年,深圳大学连续两年位列国际专利申请全球教育机构第三位。

合作交流

政产学研

根据2018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与中山市、佛山市、东莞市等地方政府签订3个工程硕士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市南山区、龙岗区、龙华新区和坪山新区共建南山工业技术研究院、龙岗创新研究院、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坪山电化学动力与储电能产业化基地等4个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与迈瑞、欧姆龙、中海油等知名企业建立了12家校企联合研究室(研究中心);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华为、腾讯、中兴、大疆、中集等产业园区和企业设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190个,建成校级工硕实践基地34个,入选省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18个,深圳大学—中集集团校外践基地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国际合作

根据2018年8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与境外201所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日本大阪大学,立命馆大学,明治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光云大学,中央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昆士兰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高校遍布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联合培养、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学术研究中心、引入顶尖学术科研人才、举办前沿科技讲座、建立国际衔接课程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活动,与美国硅谷建立以信息科技为主的科研、教学与实习为一体的海外基地,与法国南特高等商业学院合作成立深圳南特商学院等。

港澳台交流

根据2018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8所港澳高校开展教育部万人计划项目;与台湾地区的中央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开南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东吴大学、佛光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高雄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义守大学、文藻外语大学等14所大学开展交换生交流项目。

文化传统

  •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有无限与开放的双重含义。校徽图案的主体造型为大鹏,寓意大鹏展翅、鹏程万里,同时契合深圳“鹏城”之谓。校徽中间为中文校名“深圳大学”四字构成的正方形,底部的“1983”为建校年份,大鹏为八边形,与外圈圆形的英文形成由方到圆的渐变,寓意学校开放包容、汇聚八方贤才。

  •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色的旗面和中文黄色字体书写的“深圳大学”校名,在对外交流时可加书英文校名。

  • 校训

自立、自律、自强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校长

李清泉

党委副书记

范志刚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卢成燕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杜宏彪、徐晨、张学记

副校长

李永华

文化建设

校报

1994年5月。《深圳大学报》是深圳大学党委机关报,办报宗旨是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的中心,全面报道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情况。是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之间架起的一道桥梁。教职员工和学生可以通过报纸提出批评和建议。关注文化观点和科技动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的一大特色是学生参与办报,这是报纸信息渠道增多,稿源充足,版面内容丰富的重要保证。编辑部由1名指导老师和27名学生编辑和学生记者组成。

深圳大学

办报初期,万事开头难。学校编制有限,党委宣传部只能派一名专职教师负责。稍微有办报经验的人都会认为,一个人办一份半月刊的报纸,谈何容易!一般大学的校报编辑部都有至少三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决定让学生参与办报,而且要让学生参与办报的各个方面:组稿、采访、编辑、校对、排版、分发等等。就这样,临阵受命教师带领一群学生开始了办报的日日夜夜。办报之初,一缺钱,二缺设备,三没有办公地点,学生队伍又不健全,困难重重。但为了刊号按时按质出版。他们一人当几个人用,白天不够用,晚上加班加点,地方不够用,他们就在图书馆前草地召开“露天编委会”;经费不到位,自己先掏腰包。功夫不负有心人,创刊号如蹒跚学步的婴儿终于走出了房门。如果把青春比喻成春天,那么大学生无疑是走进春天的富有特色的一群。若说校报编辑部里的学生记者们与普通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自愿地肩负起了一份负责编辑出版深圳大学党委机关报--《深圳大学报》的重任。付出的汗水会得到期回报的。几年来,《深圳大学报》所取得的成绩无疑是令人骄傲的,连续多年在全国、广东省高校好新闻评比获得好成绩。在去年的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举行的好新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成为获作品最多的高校之一。在今年广东省高校好新闻评比中,选送的六件作品全部获奖,并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总分再次名列第一。而当得知几年来他们一直是只有一名老师领着一班学生在办报,评委竖起了大拇指。广东省高校校报理事会会长冯益谦对此赞不绝口,而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校报主编董小平则更把全部编委带来,目的只有一个,“取经”。临走时还把《深圳大学报》的工作规章、图表、工作计划全部复印带走,说是“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是与这班年轻人的努力分不开的。白驹过隙去,弹指一挥间。《深圳大学报》100期千呼万唤中诞生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校报编辑部纷纷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报》创办至2008年末,已出版108期。记者们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讯、散文、小说、诗歌、评论达200多篇,获奖30多人次。他们与《光明日报》、《中国青年》、《中国教育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南山报》《大学生》、《写作》、《绿洲》等报刊均有联系。指导老师杨咏被选为广东省高校校报理事会的常务理事,并成为《中国教育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南山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或通讯员;学生记者像赖永辉、范永泉、朱钰、秦庆文、管伟、杨国君、陈豪、刘敬文、林庆春等也是多家刊物的特约记者或通讯员;而刘建安,随着他的诗一起被载入《中国名人录》。由著名诗人臧克家主编的《写作》杂志编辑部陈勤奋编辑,专门打电话来,夸奖校报第四版文艺版的文章好,准备陆续在"大学生文萃"栏目选登;而由华中师范大学校报主编的大型作品《心潮》也收集了记者们的许多作品;四川外语大学报的主编陈世富写信称《深圳大学报》是他看到的最好的校报之一;北京一著名教授特地来信要求寄赠报纸。

图书馆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图书馆建于1983年9月。图书馆大楼位于校园教学区中心,于1986年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23441平方米,楼高七层,配备中央空调,环境优雅,设有各类阅览室18个(参见馆舍布局),检索终端座位、多媒体视听座位、阅览座位和自修座位约2000个。为满足扩大招生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新馆大楼正在建设中,面积为25000平方米。多年来,图书馆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为宗旨,并以积极的态度服务社会,致力于改革、开放,努力把本馆建设成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心、学术活动中心、学生读者的第二课堂和开放型的学术性图书馆。多年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图书馆曾获全国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工作评估总分第一名及电脑应用单项第一、广东省高教先进集体和深圳市先进单位等多次奖励。现为全国高校图书馆学会委员馆成员。

截至2015年12月,深圳大学图书馆有375.2万余册图书,其中图书馆有347.4万余册,各学院资料室有27.8万余册。馆藏书刊目录数据库累计939670种,3423851册,其他50000册未编赠书。中文图书835783种,3068807册,外文图书89557种,139042册。中文报刊合订本4119种,147112册,外文报刊合订本1943种,57481册。电子图书镜像1801188种,2166735册。光盘、网络、镜像数据库共236种(中外文),含全文电子期刊89502种。收藏美术艺术作品累计273件,其他艺术品11件。各种非书资料约7.8万件。以丰富的港澳台版藏书为特藏,共收藏6.6万余册港台图书。

自动化管理

深圳大学

1987年,本馆全部业务实现电脑化管理,所采用的“深圳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集成系统”(SULCMISⅢ)为本馆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系统经国家教委技术鉴定,曾获全国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广东省、深圳市及深圳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是一个中国人设计、中国人适用,在国内率先进入实用阶段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为读者利用馆藏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海内外百余家图书馆和相关单位。学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为港澳台培养各类人才2000余名。与英国等国外高校开展双校园合作培养本科生,累计已超过2500名,培养质量得到英国国家文化委员会的优秀评价。与英美日韩多所大学结成姐妹学校,每年互派教师、学生。现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920名留学生。

社会评价

深圳大学

在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深圳大学首次跻身世界300强,世界排名263,内地高校排名31。在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排名内地高校第18。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9位。

知名校友

姓名

备注

屠红燕

万事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区绮文

玛莎集团亚太区执行总裁

梁光伟

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邓学勤

正中置业集团董事长、总裁

李毅

深圳市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史光柱

一级战斗英雄,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张志东

腾讯创办人、IT传奇人物

马化腾

腾讯公司创办人、QQ之父

陈一丹

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终身荣誉顾问

许晨晔

腾讯主要创始人、首席信息官

史玉柱

巨人网络董事长、脑白金之父

彭少彬

新浪副总裁、微米执行董事兼CEO、新浪微博研发人

周海江

江苏红豆集团总裁

周国辉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黄招武

国瓜果书创意产业基地、瓜果书之父,新经济代表人物

郭跃

乒乓球奥运冠军

张悉妮

90后作家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青年一代阳光文学掌门人

林培源

柯艾签约作家、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

莫诗旎

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词曲创作人

七朵组合

中国内地主打中国风女子组合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深圳大学官网

2.学校领导·深圳大学官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