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蟾蜍(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

2023-12-17 17阅读

中华蟾蜍

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

中华蟾蜍(学名:Bufo gargarizans)是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雄蟾体长62-106毫米,雌蟾体长70-121毫米。体肥大。头宽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为眼间距的3/5。瞳孔圆或横椭圆形,黑色,虹彩土红色。鼓膜、鼓环显著。上颌无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无犁骨齿。无声囊。

拉丁学名 Bufo gargarizans
动物界
蟾蜍科
蟾蜍属
分布区域 台湾本岛以及中国大陆
中文学名 中华蟾蜍

简介

非常好养的一种蛙,变态后一生都在陆地上生活,非常容易变异,可变异成多种体色,身体强壮不易得病,一般体长为10到15厘米,雌性更大一些。喜欢活食。雄性在夏天求偶季会鸣叫。

饲养不宜把体型差距悬殊的养在一起,会互相吞食。

亚种

中华蟾蜍指名亚种(学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Cantor于1842年命名。分布于台湾本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地,常见于阴湿的草丛中、土洞里以及砖石下等。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5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群岛。

中华蟾蜍华西亚种(学名:Bufo gargarizans andrewsi),Schmidt于1925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主要生活于草丛间或石下。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750至2700米。

皮肤研究

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同,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比真皮薄,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生发层,真皮分为疏松层、筛层和致密层。疏松层内有大量腺体分布,主要是粘液腺和毒腺。粘液腺在表层分布多,并与毒腺相间排列。两种腺体在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上有差别,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色素细胞在表皮之下形成色素层,呈不规则分支状或块状。皮下组织发达,有大的淋巴腔隙。

形态特征

中华蟾蜍体长约100mm左右。头背光滑无疣粒,体背瘰粒多而密,腹面及体侧一般无土色斑纹。雄体通常体背以黑绿色、灰绿色或黑褐色为主,雌体色浅;体侧有深浅相同的花纹;腹面为乳黄色与黑色或棕色形成的花斑。

生活习性

中华蟾蜍穴居在泥土中,或栖于石下及草间;栖居草丛、石下或土洞中,黄昏爬出捕食。

中华蟾蜍是捕食田野害虫的能手,一般是夜间捕食。捕食害虫种类很多,有蝶类、蝗虫、蚱蜢、金龟子、蚊、蝇、白蚁,捕食量极大。

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卵在管状胶质的卵带内交错排成四行。卵带缠绕在水草上,每只产卵2000-8000粒。

采集蟾酥

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的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从蟾蜍体上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获得。养殖蟾蜍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蟾酥。6-7月是刮浆高峰期,每2周可采1次。先准备好铜制或铝制或竹制的夹钳、竹片、大口瓶或小瓷盆、竹篓等工具,后将蟾蜍身上的污渍用清水洗去。

左手握信蟾蜍的后腹部,使耳后腺充满浆液,用夹钳适当用力夹裂耳后腺,将流出的白浆装入容器中。背上疣粒用竹片刮浆。刮浆时忌用铁器接触,否则浆液变黑。刮过浆的蟾蜍不要放在水中,要放在潮湿的地上,防止伤口感染。刮出的浆液在12小时内用60-80目尼龙筛绢或铜筛过滤除杂,过滤后的浆液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晒至七成干,然后放在铜或瓷盆中晒干制成团酥,也可放在60℃恒温箱中烘干。

参考资料

1.中华蟾蜍·相似词查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