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汉语词语)

2023-12-21 1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句读

汉语词语

句读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断句’,拼音为jù dòu,也称为句逗。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不仅是现行白话文中的句号与逗号的统称。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等均有记录。

中文名 句读
拼音 jù dòu
别称 句逗

释义

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dòu)。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一般是以句号(。)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句中语气承转停顿以读号(?或、)表示,则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而圈点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则被称为“圈注”。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涵养。2010年历史学考研专业课中出现10分句读题。

由来

古文是没有像现在的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三字经》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要求要“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就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句子。

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设计,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的由来。

延伸故事

有一个穷秀才,他很穷,天天吃不饱。所以就想办法去混口饭吃。他有一个挺富裕的朋友,每当人家差不多要开饭时,他就会到人家家里“拜访”。而且还编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让他朋友留他下来吃饭。

这一天,秀才又“拜访”友人。友人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让他离开,就打算看看情形再说。

这时,天突然下雨。秀才说:“天下大雨了!”那个富朋友想来想去,就留一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白话意为:“下雨天就要留客(下雨天留客?)?天留你,但我不留你(天留,人不留)。”

富朋友留下纸条后就走回房间,心想:一会儿再来,看你还好不好脸皮留下。可是一会儿那个富朋友回来时,还看到秀才在那。就问:“呀,你怎么还在这儿,你不走吗?”

秀才就说:“是你叫我留下的啊。”

富朋友就奇怪了,问怎么回事。秀才指着那张纸条说:“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白话意为:下雨天就是留客天,留人吗?留!)”

秀才就笑着说:“你都这么客气了,我还好意思走吗。”那富朋友差点晕过去。

上个故事充分的说明了句读的用法,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因为古文的章法非常紧凑,文章中即使是哪一句看不懂,看不明白,只要联系上下文,意思就很明白。所以读古文是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变成是在望文生义了。

古人将文字脱离言语,独立成一个系统,而不像现在白话文一般,需要好几个字来表达一个意思。古代文字是一字就有一个意思或者多个意思和思想在里面,所以中国伟大的文化才能被书籍所记载下来。要是换成现在的白话文来容纳中国历史文化,怎么记也记不完。

断句方法

要对古文正确标点断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些经验可供我们参考:

弄通文意

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通读一到三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步,抓住关键,把握中心。一篇文章总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说理问的中心往往集中在一两句非常精辟的言语中。抓住关键就能把握中心,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三步,理请脉络,点断句子。一般来说,叙事性散文脉络比较容易理清,而说理性散文应该注意层次的把握。

第四步,点断句子后,再行通读。要求字句必须讲得通,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标点出来的句子,还要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仔细体会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语气。做到正确标点。

利用句式

从词汇方面看,古汉语单音词比较多,一词多意的现象比较普遍。古今词义的差别比较大,同时词类活用的情况也比较多。

从词序方面看,主要是宾语前置,特别是要善于识别宾语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而介词结构后置和用作补语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从句式方面看,判断句,被动句都比较好识别。省略句需要重视,要注意省略的是什么成分。古人行文有个重要特点。喜欢对举成文,常常使用对偶、对衬、对比、排比等句式,以增强文章气势。掌握这一特点,只需要把标点的文章诵读几遍,就能上口。因而能够自然的把句子断开。

借助虚词

古人用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和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着某些标点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视觉上的“显着外部标志”,帮助我们断句。

1、“夫、惟、盖、故、粤、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则”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它们前面点断句子。

2、“也、耳、焉、矣、乎、哉、耶(邪)、欤(与)”等多置于句尾,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它们的后面点断句子。

参考资料

1.句读·在线成语词典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