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瓜之味(1993年陈英雄执导电影)

2023-12-23 2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青木瓜之味

1993年陈英雄执导电影

《青木瓜之味》是由陈英雄执导,阮如琼、陈女燕溪、Hoa Hoi Vuong等人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93年6月8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以小女孩梅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先后在两个家庭环境中的生活境遇

中文名 青木瓜之味
外文名 Mui du du xanh
类型 爱情,剧情
制片地区 法国,越南
拍摄地点 法国,越南
导演 陈英雄
主演 阮如琼,Man San Lu,Thi Loc Truong,Anh Hoa Nguyen,Hoa Hoi Vuong
片长 104分钟
上映时间
对白语言 越南语
色彩 彩色
类别 剧情,励志,家庭
其它译名 番木瓜香
上映地区 法国,越南
电影等级 Argentina:16,Chile:18,Finland:S,Germany:12,Spain:T,Sweden:Btl,UK:U,Hong Kong:I
制作公司 Les Productions Lazennec

影片介绍

十岁时,梅(阮如琼 饰)被邻居送到西贡一大户人家当女佣。因为长得很像女主人死去的女儿,梅深受女主人的疼爱,但女主人并没因此看到生活的亮色,她的音乐家丈夫时不时就会不做交代外出数日,后来更是消失得再无踪迹。女主人的三个儿子因为整日无所事事,常拿梅寻开心,但慢慢地,他们发现家里的生气,全是由温和善良的梅带来。

十年转眼而过,梅(陈女燕溪 饰)出落得更具“古典美”,女主人因支持不住家里的开销开始变卖家产,并忍痛将梅送到另一户人家当佣人。新东家是位年轻的钢琴家,他是女主人儿子的朋友,梅在年少初见他时,就曾投下过爱慕的目光,而钢琴家也在同梅的接触中,逐渐感受到她的款款温情。

演员表

角色

备注

Man San Lu

----

Thi Loc Truong

----

Anh Hoa Nguyen

----

职员表

制作人

Adeline Lecallier Alain Rocca Christophe Rossignon

导演

陈英雄

编剧

陈英雄

影片导演

导演陈英雄被誉为“伊朗电影中的阿巴斯,中国台湾电影中的侯孝贤”,他从小移居法国学习电影,深受欧洲电影的影响,

他以短片《南雄的妻子》和《望夫石》引起电影界注目,其中《望夫石》获得1992年里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本片的全部资金来自法国,并且是在法国的一个摄影棚里拍摄完成的,画面拍摄得十分精致,灯光、摄影、音乐、音效的完美结合让人印象深刻。

片中的梅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带着幸福的笑容,她对生活从来都没抱怨,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一个从容镇定的东方女性,陈英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力赋予这个故事浓厚的越南风情,片尾梅的脸幻化成了一个佛陀暗示出心境平和会带来幸福体现出东方的独有韵味。

本片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导演陈英雄从此声名鹊起。

发行公司

Président Films [法国](1993) (worldwide) (all media)

MKL Distribution [法国](1993) (France) (theatrical)

Cine Company S.A. [西班牙](Spain)

Filmes Lusomundo [葡萄牙](Portugal)

First Look Pictures Releasing [美国](1994) (USA) (subtitled)

Gativideo [阿根廷](Argentina)(video)

Národní Filmový Archiv(NFA)[捷克](Czech Republic)

其它公司

Air France thanks

Evian [法国]thanks

Polaroid thanks

Radio France [法国]recording studio:Stuido 107

Shiseido Co. Ltd.[日本]thanks

上映日期

法国France-1993年6月8日

加拿大Canada-1993年9月11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瑞典Sweden-1993年9月17日

荷兰Netherlands-1993年12月23日

西班牙Spain-1994年1月26日

美国USA-1994年1月28日

芬兰Finland-1994年11月25日

阿根廷Argentina-1994年12月1日

葡萄牙Portugal-1996年5月24日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2000年11月5日(Jakar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捷克Czech Republic-2002年1月26日(Febio Film Festival)

匈牙利Hungary-2003年3月16日(TV premiere)

影片获奖

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法国青年电影奖,恺撒奖最佳处女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相关影评

这是陈英雄虚构的南越,1950年代的西贡,或许这部处女作掺杂了他太多的唯美记忆,从昏暗的问路开始到佛像结束,分明是陈英雄人生哲学的刻意安排。

是梅偷偷地为自己涂上唇膏的那一天吧,少爷发现了她的美丽。剖开青木瓜是一瓢满满的金黄色瓜子,闪烁着珍珠般的光彩!美丽的故事开始了,于是剧终了。

我买的VCD上有这样的介绍,我知道我又要被她诱惑了。

日子从黎明开始,我看到十岁的她安详坦然地忙碌着,直到阳光朗照的中午。

中午的阳光下,青翠的树叶在等待雨季,长鸣的知了在欢唱和谐,跳动的青蛙在品味从容,辛勤的蚂蚁在承受磨难,木瓜的汁液在浓郁流淌,一切的影像都弥漫氤氲着一股久违的东方女性的婉约气息。最令我动容的是她的自我审视,当她敛镜梳妆的时候,绝对是段经典戏。我的心不再冷漠,来自热带的感动在我的生命里缓缓的流转。

女人是电影的灵魂,她们支撑了几乎整个的天空。她们的腰身穿过静谧的庭院,宽脚裤飘摇在我们的视野中。那几缕散乱的发梢,棕色肌肤上渗出的汗珠,轻松的哝侬絮谈,灵巧的双手烹饪美味,静静的从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体会生命的奥妙。

男人在电影中是无助者,或是逃避主义者。两个少爷都是等待生活的人,要么从现实中逃跑,要么在生活中等待。月琴呜咽,竹笛悠扬,可是依然不能带来沉醉的情绪。在艺术中逍遥自己的灵魂,古今中外基本如此。极端的如“竹林七贤”,平和的如陶渊明,他们两个则是乱世中的精神贵族,在完善自我艺术人格的同时是否与周围的他/她人合拍,就听天由命了。

最后,一个远走了,是第四次,他终于没有回来,那戒严的夜,他借口走了,他还在等着他;一个等待着,过了十年,他终于发现了美丽,那闷热的夜,他推开了那道竹门,她还在等着他;还有那个坚持的老情圣,只当自己是感情的旁观者。

今夜,月华如水,据说是最明的月亮,我看出雷雨之后的明月散发逼人的光辉,然而我也只能是看看碟子、望望月亮、写写感动,如此而已。

在我眼中,陈英雄无疑是一个诗人,一个用电影语言抒情的诗人。陈英雄的镜头静止而沉着,鲜活的人、物都显示出来他那冥想似的诗意,我注意到本片只有三次镜头的游移,主要人物和画面不同步,但是那诗意却追随。陈英雄在生活中的细节透漏出他还保有一份童真,知了、蚂蚁、青蛙、绿叶、花卉、水滴、青木瓜、汁液等,都有浓郁的特写;还有,那两个男孩和那个女孩的小情趣也横生,孩子的面容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极有真实感,我愿意相信陈英雄一悲天悯人的情怀。

作品原文

青木瓜之味

大约是初春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邮局发信。邮局离我家不远,过了马路,走两三分钟就到了。就在要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忽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亲近,也有些意外的惊奇,仿佛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逢。那眼神闹得我以为真碰见了什么熟人,便也禁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看她的装扮,初春时节还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地人,大概是打工妹。我仔细地想了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肯定是认错人了。于是,我暗笑自己的自作多情,向邮局走去。

我走了没几步,她从后面跑了过来,跑到我的面前。这让我很吃惊,不知碰见了什么人。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绵软的声音仔细而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肖复兴老师?”我越发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里,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

她一下子显得很兴奋,接着说:“刚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我读中学的时候就看过你写的书,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天在这里遇见了你!”

原来是一位读者,大概她这番热情的话,很能够满足我的虚荣心,尤其是听她说她喜欢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的时候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一直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表扬似的,立刻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边车水马龙,喧嚣不已。

从她那话语中,我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农村长大,中学毕业,她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就跟着乡亲来到了北京打工。她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天星期天休息,她是刚刚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一封平安家信。虽是萍水相逢,只是些家常话,却让我感到她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动,没有想到只是写了一些平常的东西,却能够让心拉近,距离缩短,心里想也应该说是如今没有什么用处的文学的一点特殊功能吧。

于是,我进一步犯晕,沿着斜坡继续顺溜下滑,不知对她的热情如何回报似的,竟然指着对面我家住的楼对她说:“我家就住在那里,你有空,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说着把地址写给了她。她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一定去。”

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件意外相逢的事情当做喜帖子,向家里的人讲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浇头,纷纷说我:“你以为你遇到知己呢,别是个骗子吧?”“可不是,现在骗子可多着呢。你可别忘了狐狸说几句赞扬的话,是为了骗乌鸦嘴里的肉。”“什么?你把咱家的地址告诉人家了?你傻不傻呀,你就等着人家上门找你头上来骗你吧!”“要真是找上门来,骗几个钱倒没什么,可别出别的事。”

一下子,说得我发懵,一再回忆街头和那个年轻女子的相遇和交谈,不像是个狐狸似的骗子啊。再说,她肯定是读过我写的书,要不也说不出书名,并且能够对照着书上的照片认出我来呀。但家里的人说得也没有错,谁也不会把骗子两个字写在脑门上,高明的骗子越来越多,防不胜防。这么一想,心里连连后悔,而且不禁有些发虚,嘲笑自己如此可笑,禁不住两碗迷魂汤一灌,就如此容易轻信上当,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一连多天,都有些提心吊胆,怕房门真被敲响,开门一看,是这个年轻的女子登门拜访,后果不可收拾,不堪设想。

好在一连几天过去了,都平安无事。

时间一长,这件事情渐渐淡忘了,偶尔提起,被家人当做笑话嘲笑我一番。我心里想,即使不是骗子,只是街头的一次巧遇或萍水相逢,被人家两句过年话一说就信以为真,即使人家不骗你,没准还怕你骗人家呢。

将近一年过去了,春节过后,我们全家从天津孩子的姥姥家过完年回家,刚上电梯,开电梯的老太太对我说:“你先等我一会儿,前两天有人来找你,你没在家,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我这里了。”开电梯的老太太是个热心人,住在楼里的人要是不在家,来人送的信件报纸或其它的东西,都放在她这里。她家就住在楼下,不一会儿,就拿来一包用废纸包着的东西。回家打开一看,是两个青青的木爪。木爪的旁边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两行字,大概意思是:你还记得吗?我就是那天在邮局前和你相遇的人。我一直想来看你,工作太忙了,一直没时间。我过年回家带给你两个木爪,是我家自己种的,只是一点心意,祝你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下面没有写下她的名字,只是写着:一个你的读者。

全家都愣在那里,谁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年轻而真诚的女子,不会忘记这件事情,不会忘记这两个木爪。总记得切开木爪时的样子,好多天没散去。

作品赏析

当一些作家以一种全知全能的姿态扮演着这一时代的圣者,谆谆告诫他的同类这该如何那该怎样的时候,肖复兴却以他朴素的思想、清淡的风格吸引着读者;当一些作家以这个流派那个主义,使文学成为越来越难懂的文字模块的时候,肖复兴却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着最易懂的哲学原理,令读者折服。《青木瓜之味》同样体现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

《青木瓜之味》论情节并不算复杂。从情节的艺术性角度来评价,作品除了悬念的设置外没有太过张扬的渲染,甚至和某些作品有着相似的营构。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此文算不得好作品,但作品的高妙之处恰恰在于平中见奇、常处见新,在于作者借这件通俗的事来表达他对这个道德缺失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一点儿思考和消弭这种危机的祈望。

这个时代是体制转型、经济飙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也是一个道德缺失相对严重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底线——信任——一天天被欲念吞噬,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许多本来应有的东西,剩下的只是猜忌、隔阂和不相容。《青木瓜之味》让我们再次聆听了一位有着强烈道德忧患意识的作家心灵深处的声音。

且看肖复兴是如何描绘我们这个道德缺失的年代的:

回到家后,我就把这件意外相逢的事情当作喜帖子,向家里的人讲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浇头,纷纷说我:“你以为你遇到了知己呢?别是个骗子吧?”“可不是,现在骗子可多着呢,你可别忘了狐狸说几句赞扬的话,是为了骗乌鸦嘴里的肉。”“什么?你还把咱家的地址告诉了人家?你傻不傻呀?你就等着人家上门找到你头上来骗你吧!”言语里潜藏的信息是:的人善于伪装,不能轻易信任一个人,人与人之间应该高筑起心灵的防护墙。这是道德缺失、信任危机的文字注脚。当然,作者的忧患意识表现得比较平和,但并不表示就不深刻,相反这种平和倒使人感到了思考的深度。

信任已然走近危崖,能够不虚美、不隐恶,用文学家的良心、道义和不瘟不火的作派来抚慰那个被咬噬得遍体鳞伤的道德躯体,这需要怎样的修养啊!是啊,不是一朝被蛇咬的惨痛教训,作者的家人何来这些经验之谈,作者怎能产生“谁也不会把骗子两字写在脑门上,高明的骗子现在越来越多,防不胜防”的想法,并为此提心吊胆呢?

道德缺失、信任危机的病症拿捏准确了,下一步就该谈到如何疗救了。这个问题,对于作者而言,该是多么棘手啊!作者的影响力有限,不过,文学家自有他们的道德担当,自有他们的道德理想,所以作者为作品写了个理想的结尾。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年轻而真诚的女子,不会忘记这件事情,不会忘记这两个木瓜。总记得切开木瓜时的样子,别看皮那样青,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

这是作者的理想,作者用了象征手法,不惜溢美之词,把纯朴的打工妹比喻成虽其貌不扬,“里面却是红红的,格外鲜艳,特别是那独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间里飘荡着,好多天没有散去”的木瓜。作者是识得木瓜的好处的,但这不是作者创作的目的,作者嗅出的是木瓜的香味,更嗅出了人与人之间仍旧存在的信任。作者有着自己的憧憬,在作者心目中,打工妹的行止成了道德危崖上绽放的一朵美丽之花。

但这朵花绽放得太辛苦了,是打工妹以被误解的代价成就的,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试图努力去缝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裂痕的原因所在。

作者简介

肖复兴是北京人,于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着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参考资料

1.青木瓜之味·豆瓣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