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尼弹(子弹历史中极具革命色彩的发明)

2023-12-24 15阅读

米尼弹

子弹历史中极具革命色彩的发明

人们一直以为米尼弹是热兵器时代的产物。其实在冷兵器时代,各地土著就将尾部扩张原理应用于吹箭箭矢了。

中文名 米尼弹
类型 武器
发现时间 1823年
发现者 英国第34团的诺顿上尉
改进时间 1836年
改进人 伦敦的制枪师格林尔

简介

米尼弹,锥形弹头的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米尼弹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困难,滑膛枪射程精度太低的问题,使得步枪超过火炮,成为当时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但米尼弹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只能用很软的合金例如铅制造,这样弹头才易于膨胀。弹头软,击中目标后会马上变形,停止作用很好,但穿透力太弱。同样为了快速膨胀弹头以闭锁枪膛,发射药只能使用快燃火药,而发射药的发展趋势是慢速燃烧,以便弹头能在枪膛内得到长时间的均匀加速,以提高初速。

前装线膛枪,其枪管内部具有膛线;发射子弹时,子弹迫于枪膛内刻有的螺纹线而旋转飞行,从而具备滑膛子弹不具备的、在高速运动中的精确指向性和长久稳定性,使远距离狙击成为可能。前装线膛枪存有装填弹药困难、发射效率低的弱点,在一定程度上被"米尼弹"的发明所弥补。米尼弹的口径比前装线膛枪的枪身直径要小一圈,解决了填弹困难的问题;弹头底部挖了小洞,发射时,燃起使弹头膨胀、紧贴枪膛,在膛线的压迫下,弹头又可以高速旋转而出,命中精度大幅提高。米尼弹,是子弹历史中极具革命色彩的发明。

发明过程

其中以南印度部落最为典型,该部落的吹箭尾部是用柔软而有弹性的木髓做成的,通过木髓的扩大而顶住吹管的内层面,防止空气跑掉,从而把箭发射出去。

1823年,英国第34团的诺顿上尉在印度南部检查土著人所用的一种吹管箭时发现这一原理,将其应用到近代火枪弹丸中,创造出极大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圆锥形底部扩张弹(米尼弹)。

1836年,伦敦的制枪师格林尔先生改进了诺顿上尉的弹丸,在它的底部又加进了一个锥形的木栓。尽管英国的军事部门拒绝采用这两项发明,而法国人却采取了另外的态度。1849年,法国米尼采用了格林尔的设计,生产出一种威力可怕的米尼式弹丸。

发明背景

在线膛前装枪发明之前,各国装备的枪械均为前装滑膛枪,没有装填不便的问题,但是当线膛枪发明之后,射手的装填便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由于枪管内的膛线突起,导致枪弹装填不便,使得线膛火枪的射速和射击效率极其低下,但线膛枪良好的射击精准度使各国军队无法放弃,于是射手们只好随身携带一个木槌,在装填时通过敲击推弹杆方便装填,这个巨大的不便困扰各国射手长达百余年,直到米尼弹的发明才得以解决。

作用地位

在拿破仑时代,燧发式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最远只有100码,而炮兵发射的葡萄弹和榴霰弹的射程都能超过它,以致火炮成为当时的优势武器。然而,在1861年,滑膛枪被米涅式来复枪所代替。这种来复枪的有效射程至少为500码。这就比葡萄弹和榴霰弹的射程更远,所以,战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火炮被退到步兵的后面,成为一种支援性的武器,而不再是攻击性的武器了。骑兵袭击步兵就也等于是自杀,因为骑兵还未接近步兵,而大部分马匹和骑兵就已被打中了。而步兵在500码射程内就开始发射,不必等到100码的射程之内再开火的这种远射程的战斗,使得白刃格斗逐步被淘汰。个人的良好射击技术,比排枪射击更为有效。而且,为了充分发挥个人射击技术的作用,还要求个人发挥主动精神,并要求集体采取疏开队形。至此拿破仑时代前的战术逐渐被淘汰干净,战争进入堑壕密布的现代战争时代。

对此,军事学泰斗T·N·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对米尼弹给出最高评价:“在1850-1860年之间发明的来福枪和圆锥形子弹与任何先后的新武器技术发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响。当然,如果现在战场上出现战术核武器,估计会有更大的影响,但在20世纪出现的高爆弹、飞机、坦克对当代产生的影响肯定比不上当时的来福枪。”

参考资料

1.米尼弹·王朝网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