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大学开设专业)

2023-12-25 19阅读

文化管理

大学开设专业

从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管理实践应当充分体现文化管理的基本精神。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

中文名 文化管理
外文名 Cultural management
定义 大学专业
别名 文管专业

作用

导向

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根本宗旨和目标是什么?企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构成了员工奋斗的共同理想或愿景,但是企业目标不能仅仅是追求盈利,企业要能够凝聚人,就必须有超越利润的价值观,就需要实施文化管理。

激励

对员工的激励,应综合考虑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物质需要可以用物质去满足,而精神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尊需要则要靠企业文化。这就是很多企业在留住人才的时候,不仅只靠待遇留人,还要靠感情和事业留人。而感情和事业正是文化的一部分。

凝聚

企业应能够团结员工的心,使他深切感到这个事业值得追求,使他感到企业如家,也可以通过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的感情诉求实现。

塑造

人都是环境影响的产物,一流的员工不仅要有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风貌、作风、敬业精神都应该是一流的。企业文化特别强调,员工之间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互相协作很好,内耗少,一致性强,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较强。

资源整合

文化管理形成的是一种经营理念、企业哲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整合企业的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特别是企业精神资源的整合,更是文化管理作用的独到之处。

辐射

成功的公司,他的品牌战略往往也是成功的。品牌怎么形成的?品牌的背后就是文化,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在社会上的一种映象,一种反射,一种辐射。企业的文化让社会公众、顾客、供应商、政府了解了,让新闻媒体报道了,传遍世界,就树立了企业的形象。所以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会树立好的企业形象,好的企业形象不断积累的结果就能变成好的品牌。

文化之用

同心动力认为其实企业文化的作用,并不像那种普遍的认识那样是用来增加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尽管这是文化的一个很重要作用。但只局限于此的作用,则对企业文化的作用实在小看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其强大的辐射功能到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魂魄所在和调子所在,管理的各个方面必须与此统一协调,这就是文化管理的实质所在。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就像木梯的两端,其首要关键在于匹配,而在匹配前提下,文化的作用应该更大的发挥,即战略应为企业文化引领下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建设,一直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脱胎于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说法是欠妥的,因为它忽略了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把企业文化孤立起来,就文化而论文化,为了文化而文化。其实真正的企业文化应用应该称之为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它以价值观管理为核心,涉及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品牌等各方面,又与企业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关系紧密。该理论从探索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开始,从而分析定位企业固有的关键核心价值观,然后通过相关的行为准则,贯彻于企业的管理诸面,从而系统的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文化管理一经成功,则会迅速提升组织绩效,推动企业持续增长。同心动力对价值观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有原因的。虽然埃德加·沙因认为基本假设才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其余则为衍生物,但是基本假设不易被操作和测量,更谈不上管理。再者,就企业文化的层次理论而言,价值观影响企业的规范、模式,再影响人为饰物,因此价值观是人为饰物、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三层次的形成力量和能量来源,从而把它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是无可厚非且可行的。伴随着中国企业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对中国企业的外部适应能力和内部的管理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企业文化为纲,开辟一条真正的企业文化管理道路,对中国企业的系统变革和绩效提升无疑是值得坚持和笃行的管理之道。

学科专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影、电视、报纸、网络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传媒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传媒业也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而艺术文化类专业就是发展起来的与传媒业息息相关的又一大高等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文化类专业被称为继音乐、美术之后兴起的“第三类艺术专业”,俗称“文管专业”、“影评专业”、“戏文专业”或“编导专业”,是国家计划内四年制本科,部分院校附设专科,属艺术类提前批录取。

它广泛地包括如下三类专业:编导类:下设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出镜记者方向)、影视学(影视与传媒方向)、导演、摄影摄像等专业方向;文学类:下设戏剧影视文学(编剧)、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文化与传播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剧译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影视媒体理论方向)、戏剧学等专业方向;管理类:下设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济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制片方向)、公共事业管理(艺术教育方向)、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方向。

2000年秋天,“中国文化管理学(文化管理研究)”正式成为国家二级学科(在艺术科学下边,成为艺术科学的第七个二级学科)。

艺术文化类专业主要面向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社等各种影视传媒及文化管理部门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的许多专业艺术院校和各级综合院校都纷纷开设此类专业,并专门组织相关的艺术专业高考测试,择优录取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入学深造。

艺术文化类招生院校正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增加,招生名额也在不断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开设有此类专业的院校已有二百多所,如: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独立设置的艺术类院校;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沈阳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暨南大学、西南大学等综合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师范类大学黄河科技学院、河北影视艺术学院等民办院校。

艺术文化类专业作为一类新兴的热门专业正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每年都有不少院校新开设此类专业。其中,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所开设的相关专业是我国文化市场和艺术市场欣欣向荣的朝阳专业,为文、艺市场提供了一批批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专科人才。

特点表现

文化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共同价值观;

(2)管理重点从行为管理转向思想管理;

(3)控制方式由外部控制为主向自我控制为主转变;

(4)领导方式由指挥型向育才型转变;

(5)管理中心由物转向人。

对象内涵

根据认识程度和研究水平,我以为,它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国家对于文化艺术发展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国家关于文化艺术方面的法律、法令;国家文化行政部门对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所制定的具体政策、文件、措施;国家对于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方针政策。当然还有其它方面的内容,但我认为这四个方面是主要的。

归结起来,就是国家权力对文化发展的干预顺应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将近一个世纪以前,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或者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着它沿着另一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是很明显,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83页)

我以为,恩格斯的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也就是说,国家权力对于文化发展的干预,也将产生三种后果:当它顺应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文化就繁荣昌盛;当它偏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文化的发展则缓慢;当它违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文化的发展则停滞或遭到破杯。建国三十多年来各个时期对文化的管理及结果,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对文化的管理及结果,都可以说明这一点。研究国家权力对文化发展的干预过程,进而研究如何使国家权力对文化发展的干预顺应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文化管理学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内容。

如果我们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看作一个大系统,那么,政治、经济、文化便是其中的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相互促进,其健康发展所产生的合力,将大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而文化管理学则探讨:当三个子系统处于相互促进的最佳点的时候,文化这个子系统将是一种什么状态?而当另外两个子系统有所发展和变化时,文化这个子系统将如何迅速脱离旧的稳定状态,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迅速跟上去?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理论问题,但也正是文化管理学的根本任务所在。

从微观方面来讲,文化管理学要研究以下一系列课题:文化艺术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社会主义精神产品的质量管理,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立法,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文化艺术工作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对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管理;文化艺术工作中的后勤管理,等等。

文化管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文化学、现代管理学、文艺学、社会学、人才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这些亲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将为文化管理学的建立、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管理建设

同心动力企业文化公司咨询部企业文化的西学东渐已经是二十余年前的事情了,但是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热潮方兴未艾。中国烟草协会对各地烟草公司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便是明证。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日益关注是一种好现象,起码说明中国的企业开始认真地进行自我思辨和总结。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时警惕中国企业文化热背后的一些误区和错误。

同心动力认为陷入误区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多有偏差,普遍的误区有二:

1.企业越显得有“文化”,说明企业文化建设搞得越有声有色。这其实是泛文化的想法在作祟。泛文化使得企业文化的外延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层面,从而以社会文化的思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起码违背了企业文化定义中的第一点:企业文化是企业固有的属性,而不是通过策划和包装而成。泛文化的突出特征是把企业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依托,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倡导,从而让企业的文化体系既显得厚重有文,又体现了企业的与时俱进。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自叹说“相声如果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笔者同样认为“企业如果太文化,就不是企业文化了”。

2.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对企业文化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文化体系(手册)和文化的宣传贯彻三个方面。

首先这个层次的文化建设要比上一个误区有所进步,但是也仅限于此。很多的企业文化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文化咨询,业务大致如此,不出其右。

就像判断管理的效度一样,企业文化有效的标准亦是“有用”。以此标准判断,企业文化的建设离有用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因为对企业文化进行总结提炼,然后形成文化体系,进而宣传贯彻仅仅是文化发挥作用的第一步,企业文化的更大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企业文化到底有什么用处?

参考资料

1.协会简介·中国文化管理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