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专业学科)

2023-12-25 20阅读

水产学

专业学科

水产品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优质动物蛋白食物来源。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水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中国水域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不断加重,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资源严重衰退,渔业经济损失日益增大,生态安全问题已严重影响中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渔业资源养护,控制外来生物侵害,遏制面源污染,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保证渔业发展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中文名 水产学
外文名 Aquaculture
代表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等

基本概况

渔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1世纪以来,山东渔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好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省渔业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阶段。

研究进展

现代水生生物学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学者在有关基因克隆、序列分析以及表达分析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所涉及的基因大致可分为免疫/抗病相关基因、生长、生殖与发育相关基因、性别控制相关基因、溶菌酶和激酶等酶类基因等。建立了多种不同水产养殖动物的微卫星、AFLP和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斑马鱼双色荧光基因打靶载体,以用于基因敲除和基因插入研究。

进行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对转基因鲤鱼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采用显微注射法将人α干扰素(HuIFNα)重组基因转入草鱼Ⅰ~Ⅱ细胞期的受精卵。建立了表达GFP的花鲈胚胎干细胞株,建立了胚胎干细胞移植技术。

构建了鲈鱼生长抑素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采用RT-PCR方法从鲤鱼脑垂体获得了两种GtHβ亚基的cDNA。采用RT-PCR技术从鲤鱼肠系膜脂肪组织中扩增出鲤鱼肥胖基因的cDNA编码序列,克隆了真鲷抗菌肽hepcidin基因。

水产种质资源与育种

养殖新品种选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培育出了中国对虾“黄海1号”、“大连1号”杂交鲍、“海大蓬莱红”扇贝、“东方2号”杂交海带和“荣福”海带等多个新品种。培育出1个栉孔扇贝快速生长品系G7,生长速度提高了38.4%。获得了生长速度比基础群体提高30%,遗传纯度达到91.1%的罗非鱼新品种--新吉富罗非鱼。

浦江一号团头鲂系统选育产生了F8和F9,生长速度提高了5%。虹鳟优良品系选育技术的研究专题通过电子标记技术对虹鳟进行系统选育,建立了5个基础群体。筛选获得了一个生长速度比D系异育银鲫快10%以上的新品系。选育出1个快速生长的鲢鱼新品系,其体重增长比普通人繁鲢快22.7%。

在世界上率先解决了半滑舌鳎室内亲鱼培养和人工育苗技术,突破了斜带石斑鱼亲鱼培育、生殖调控和种苗繁育关键技术,大黄鱼、军曹鱼、星碟等一批名优海水养殖种类的育种和繁育也初具规模。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研究了网箱养鱼的污染物输出特征,建立了污染物输出量评估模型。揭示了浅海贝类筏式养殖系统的自身污染机制。查清了大型海藻、有机降解菌、滤食性贝类和刺参在养殖系统中生态作用。研究了多种围栏生态防病模式,建立了以高位水池养虾为代表的4种对虾健康养殖模式和3种优化扇贝养殖环境的生态调控模式等。

海水鱼类养殖基本形成“海陆接力”、“工厂与池塘接力”和“南有网箱,北有工厂化”的新格局。研究出了适合中国海域特点的四种类型抗风浪网箱,攻克了网箱高密度养殖关键技术,自行研制开发了多功能的抗风浪网箱设备。以大菱鲆为主导产业的工厂化带动了中国北方鱼类养殖的发展。鳗鲡的催产率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大鲵全人工繁殖。

史氏鲟实现全人工繁殖及全雌化培育。建立了石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技术和工艺流程。首次实现了哲罗、细鳞全人工繁殖和稚鱼摄食人工饲料的规模化培育。河蟹的养殖突破高寒地区的禁区,推进到黑龙江的全境。

建立了罗氏沼虾无公害生态养殖示范区,建立了栉孔扇贝秋苗繁育技术、完善了贝藻、贝蟹多元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了对虾养殖中其他宿主在病毒病传播中的作用,建立了对虾综合防病健康养殖模式。

完善了以青蛤为代表的底栖滩涂贝类工厂化育苗及大规格苗种生产技术,建立了适应于南北方不同气候和环境特点的对虾工厂化无公害养殖模式。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对中国已有的主要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需要进行完善和深入研究。其中淡水养殖品种主要包括草鱼、鲫鱼、罗非鱼、河蟹等,海水包括大黄鱼、鲈鱼、军曹鱼、石斑鱼、笛鲷、黑鲷、皱纹盘鲍、凡纳滨对虾等。

已研制或通过引进技术生产了一批渔用饲料添加剂及预混料。对营养素的中间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保障商品鱼质量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和相关外源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植物蛋白源(豆粕、菜籽粕、棉籽粕、木薯粉等)、动物蛋白源(肉骨粉、鸡肉粉等畜禽副产品)替代鱼粉,植物油替代鱼油研究成果显着。

研究了不同的植酸、凝集素、皂甙、异黄酮等抗营养因子对养殖鱼类生长、饲料利用率和营养素代谢的影响。开发了一系列中草药添加剂、促生长剂、各种酶制剂等。

研究了饲料中营养和非营养型添加剂对养殖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高效的免疫增强剂,用于替代抗生素。把无公害饲料生产的思路和技术(GMP)引进中国的水产饲料生产和水产养殖,通过无公害饲料配方的研制,达到养殖对水体低污染,对环境无公害。

水产养殖病害与防治

研究了集约化养殖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与特点、新寄生虫病、抗寄生虫药物、寄生虫病理学等。突破了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及病毒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局限,深入到病毒的超微结构、抗感染蛋白、功能基因以及感染和致病分子机制等领域。

应用免疫学研究已成为中国疫苗研究的重点;营养免疫学的研究独树一帜;免疫学诊断技术的建立与应用逐步推动免疫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免疫蛋白的分离以及水产动物免疫发生机制等方面已经有所突破。

水产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在传统的组织病理学的基础上,已深化到细胞病理领域。在血液病理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发现感染隐藏新棘虫的黄鳝血液中除了K+含量显着升高外,Na+、Cl-、尿素氮等的含量均没有变化等。2005年出版的《新编渔药手册》,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中国渔药研发、生产与应用。

渔业装备和工程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取得多项国家专利,研制并优选出适合15~40m水深的海域作业生产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系统。工厂化鱼类高密度养殖设施研究高效生物过滤净化技术及其装置,形成了完整的循环水养殖净化系统。运用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进行设施化应用和工程化控制生态养殖场获得成功。

渔业资源评估与修复技术

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研究发现高营养层种类间的生态转换率存在明显差异;小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占综合生物量很大比例;从生态系统的水平上开展了关键种鳀鱼产卵场形成与补充机制,建立了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框架。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及示范试验发展了船基多卫星遥感信息接收系统;研制出适合中国远洋渔业生产的船载实测数据自动采集与通信系统。取得了中国专属经济区生物资源和栖息环境的资料。

完成四大海域生物资源与环境的同步综合调查。建立了全国海洋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全国海洋渔业资源常规监测数据库及数据传输系统、渔情预报系统;初步建立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常规监测技术与指标体系。

现状展望

发展比较

中国在开发应用生物技术方面,有一些人才,但开展原创性研究的人才还比较缺乏。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组织机构、学术机构不够健全,缺乏水产生物技术学术交流的稳定平台。国内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大项目还相对较少,资助强度不大,且较分散、不系统。功能基因、分子标记、基因打靶等研究落后,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方面差距较大。

中国是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大国,在种子库方面投入较多,但由于人为活动和资源环境的恶化,种质资源的保护水水平相对较低,系统研究种质资源保护的机构少,国家投入的研究费用也较少。

中国养殖鱼类的“品种”多,且来源复杂,但人工选育的良种较少,主要养殖对象多为野生种。且由于研究与生产单位对养殖对象遗传保护重视的程度不够,致使中国养殖鱼类“品种”普遍存在近亲交配和种质退化的现象。在选育种理论方面,对“品种”的异质性认识不够。

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过程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水处理设备落后,基本为流水式开放系统。

中国传统的养殖技术还处于经验性的把握,未能给规模化、集约化以及数字化控制提供基础数据。由于中国养殖品种多元化,营养学研究往往缺乏系统性,配方的科学依据也不充足。

中国饲料机械、饲料设备的质量和规模均相对落后,且饲料厂所需的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欠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方面的人才更是匮乏,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与国外相比也相对落后。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养殖制约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国家对于水产饲料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水产动物疾病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基础较差。主要表现在:①病原体致病机理盲点太多。②免疫学应用基础较差。③病理学底子太薄。④技术力量薄弱。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养殖工程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的技术水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养殖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与国际先进捕捞工程技术相比差距显着,主要体现在远洋渔业几乎所有的装备方面,以及近海渔业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节能技术和选择性捕捞技术等方面。这两年中国水产品低温冷链虽有了较大发展,但设施比较简陋,温度单一,过程监控差,管理水平也较低。

中国水产冷库(制冰厂)设备陈旧,库温达不到工艺要求,不能适应水产外贸出口和冻结工艺发展的需要。中国专业从事水产制冷技术的研究机构和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对水产品冷冻加工工艺过程缺乏深入研究。

中国水产品安全特别是药物残留或是检测技术水平较低,或是尚未建立确定统一的检测方法,致使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处于被动地位。中国水产质量安全标准中的技术要求与国际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对信息技术和渔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和远景目标,发展方向不明确,各自为政。

缺乏把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中一个重要要素进行系统组织、设计和研究;研究力量和研究目标分散,信息技术对渔业产业革命性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未来展望

现代渔业已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高度集中的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使其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必须加强渔业科技进步,导入、融合现代技术,发展设施渔业,降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提高渔业的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引领和支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发展。

在当前中国水生资源衰退、水域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应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高产高效型渔业,推动渔业经济增长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参考资料

1.第十章 水产学·中国知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