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卷(一种成像器材)

2023-12-27 10阅读

胶卷

一种成像器材

胶卷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现今广泛应用的胶卷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底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反转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中文名 胶卷
外文名 film
别名 底片、菲林
发明者 乔治·伊斯曼
发明时间 1880年

性能

感光度

胶卷感光度以ASA或ISO表示(ASA和ISO指的是不同的标准)。它显示了一种胶卷对光线的敏感度,目前胶卷感光度从ISO25到ISO6400都有。胶卷感光度愈高,对光线愈加敏感,可在微弱光源下拍照;但是感光度愈高、颗粒愈粗,放大后的照片将显得愈粗糙。高感光度胶卷(ISO400以上)常用于橱窗、室内、夜景或舞台摄影。感光度愈低的胶卷颗粒愈细、质感愈佳,但所需光线愈多,拍摄时必须光线良好或使用三脚架。低感光度胶卷(ISO100以下)适合人像或风景摄影。

性能优点

普通胶卷

底片以感光速度(ISO)来分别,由最低速之ISO25度至高速之ISO3200,一般来说感光度越低,画质越细腻。以片幅大小来分别有常用的120型(大底片)、135型(最常用,底片宽35mm)、110型(小型匣式)等,还有另外为拍摄广告或大型海报而设的诸如4"*5"或8"*10"大幅底片。以感光类型来分的则有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红外线底片等。而彩色底片因应不同的光源而调整相片的色调,又分为日光片与灯光片,若用灯光片拍摄日光下的景物,则相片色调会偏蓝。

常用的底片规格是135,在数位摄影不断的普及下,还沿用底片摄影的已经不多,而底片仍有其无可取代的优点,例如135底片面积就比多数数码相机感光板(数码介质)大,如果要制作大幅照片,仍然是用底片较佳,另外底片影像层次感较强、色彩自然(类比产生的色彩)、图质细腻(像素高)、宽容度大(容易保留亮部或暗部细节)等,其成象质素较数码相机为佳。尤其在光线暗的情况下,会需要长时间曝光拍摄,或在冲洗底片时作增感显影(提高显影液浓度或拉长显影时间),例如KodakTri-X400增感显影至iso1600,甚至KodakT-maxp3200增感显影至iso6400也有不错的画质,然而长时间曝光在数位摄影上会产生大量噪声,因此有部分摄影师仍坚持使用底片拍摄。

虽然用胶卷拍摄能制作素质高的相片,然而这需要熟习暗房技巧,一般来说快冲印店难以充分发挥底片的优点,所以用底片摄影者最好亲自冲印相片,例如可以在印放相片的时候实行分区曝光,自行调整相片反差及裁剪,另外也因为黑白冲印所用的药水毒性远较彩色冲印低,并且冲印过程较简单,所以很多人在黑白暗房作手工冲印,彩色底片多数用自动冲印机器来避免接触彩色冲印的药水,不过手工冲印的素质比自动冲印机器佳。

感光性能

1、感光度:前面已经说过了,是胶卷的感光能力的标准。

2、反差:是指拍摄后的影像的明暗程度与原景物的明暗程度的比值。如果我们用胶卷把被摄物的明暗度正确的反映再底片上,我们则称其反差为1;如底片大于被摄物,则大于1。我们看图会明白一些。照片从左到右反差逐渐加大。一般来说反差大可以给人震撼力,但会使其不真实。反差是可以除和胶卷本身有关外,还和冲洗有关。

3、灰雾:灰雾就是胶卷不经过曝光,显影后产生的灰密度,反映在照片上就是使照片过亮,灰雾是越小越好的,产生灰雾有胶卷本身的原因,也有曝光时不准,冲洗不当等原因。

4、宽容度:宽容度是指胶卷表达被摄物全部亮度间距的能力。一般说来,胶卷的宽容度是有限的,是小于真实景物的。所以,在拍摄时经常会遇到景物反差过大的情况,这时,就要选择一个范围,一个要用胶卷表达的范围。设景物从最暗到最亮有200级,而的胶卷只可以表达100级,则如果选择了1~100,那么在100~200的那些景物在胶卷上就只会是一边白,也就是所说的丢失了层次。此为其一,还有一点,对于彩色胶卷,虽然有很大的宽容度,但可以最正确表达层次,颜色的范围很小,这就是什么要准确曝光的愿因,差了半档,效果就会不一样。

5、最高密度:就是胶卷可以黑的最高程度。

6、解像力:指胶卷对被摄物细部清晰辨别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在单位面积内可以表示出的可分别的线的数量。

7、颗粒度:指胶卷经曝光、显影后现成影像的银粒的大小。注意此与解像力是不同的。虽然颗粒度小对解象力有好处,但就像两条线,虽然线是很细,但如果距离近且线间的颜色和线相差不多,我们也是不可以将它们分开的。

8、感色性:胶卷对不同色光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评价彩色胶卷的一项标准。我们说爱克发胶卷偏红,就是指他经过整个曝光,显影后对红色过于敏感。使色彩失真。

分类

按尺寸分类

常见的有"120","135","6×4.5"等。经常用的是"135"胶卷,这种胶卷宽35毫米,长160~170厘米,片边两旁具有规则的片孔,一般可拍摄3.6厘米×2.4厘米的底片36张,也有可拍摄20、24、72张的"135"胶卷。

按感光速度分类

按感光速度有iso100、iso200、iso400等等。这里数值变一倍则曝光时所需的曝光量也变一倍,数值越大则速度越快。也用过很多其他速度表示方法,如GB、ASDI等等,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的标准。

按色彩还原分

有黑白片,彩色片,X射线片等等。其中黑白片按其感色范围分可分为全色片、分色片、色盲片等,全色片是对所有颜色都感光(现在我们用的黑白片都是这种类型)。分色片指可感受蓝紫色光和黄、绿色光,但对红色光不可感受。色盲片指对蓝紫色光敏感,而对绿、红色光很不敏感,一般用于文件与黑白底片拷贝等。

也有正片与负片之分

所谓正片是指反转片,反转片容易保存、复制,适合专业摄影。反转片又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日光型”反转片适合日光、电子闪光灯、蓝色闪光灯泡。“灯光型”反转片适合一般钨丝灯、白色闪光灯泡、白色摄影灯泡,其中A型适合3400K色温,B型适用于3200K色温。负片是指胶卷经过冲洗后的影像,正好与原来景物色彩相反(例如黑头发在底片上影像是白的)。负片洗印照片比较便宜、快速,适合拍摄一般纪念照。黑白胶卷分有正片和负片,可利用暗房技巧、随心所欲制作不同效果照片,深受行家青睐。

红外线胶卷

具有超越人眼局限的效果,有黑白和彩色之分。

组成部分

保护膜

保护膜的用处是保护胶卷。因为胶卷的感光乳剂很软,容易划伤,所以在它上面涂一层保护膜以使它不致受伤。保护膜是透明且很硬的。

感光乳剂

感光乳剂主要成份为卤化银和照相明胶。卤化银便是胶卷的感光材料,照相明胶是卤化银的载体,卤化银受光的照射后形成潜影,(这时是看不到影像的,所以叫潜影)既卤化银中出现了银原子的颗粒。后期经显影,就成为我们一般看到的胶片了(就是将形成银颗粒的点放大)。其实将胶片长时间曝光也有这样的效果,胶卷头的颜色就是长时间曝光形成的(没有经过显影过程)。

片基

若没有防光晕层,拍摄的一个路灯会大的像太阳一样,这就是光晕,强光使胶卷上一个很大的面积感光。

防光晕层

拍摄的一个路灯会大的像太阳一样,这就是光晕,强光使胶卷上一个很大的面积感光。

使用和购买

旅游摄影时,以ISO100胶卷使用最普遍。国外胶卷价格都比国内昂贵,所以出国旅游宁愿多带胶卷,也不要少带。不过,由于“9·11”之后愈来愈多的国际航空枢纽采用了大功率X光扫描设备,因此对胶卷的威胁也愈来愈大。

购买胶卷时,必须检查胶卷是否过期,拍摄过的胶卷应避免受潮、受热,立刻送到专业冲印公司冲洗;为求稳定效果,最好固定与某一专业冲印公司合作。

胶卷品牌不同,色温也会不同,最好依照拍摄主题先行试用多种,然后再选择合乎需要的胶卷。当然,多参考别人的经验也是可行之道。

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美国最后一家冲洗和晒印柯达胶卷的店家宣布停止收件,曾经世界最畅销的彩色胶卷即将走进人们的记忆中。上月29日,美国堪萨斯州的这个名叫杜威恩的小型家庭摄影公司,冲洗晒印出了全世界最后一卷柯达克罗姆胶卷。从1935年推出至今,柯达克罗姆已经享有75年的历史荣誉。

作为柯达推出的首款彩色胶卷,柯达克罗姆不仅横扫全球市场,更是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无论是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画面,还是美国《国家地理》经典封面照《阿富汗少女》。但即便是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胶卷,也难抵数码产品的蚕食而走向“夕阳”。早在2009年6月,柯达公司就宣布停止生产柯达克罗姆胶片,其主要的原因便是市场需求量的下降及制造和冲洗这种胶片所需要的高成本,当时,柯达相关部门总裁赫利亚尔就表示,“让柯达克罗姆彩色胶卷退出市场真的是个困难的决定”。而这次,随着最后一卷柯达克罗姆冲洗晒印出来,它所代表的彩色胶卷时代也定格在影像中。

不进则退的遗憾

技术的变革从来就不因谁创造过历史就手软。近几年,数码产品因其便捷和低成本的优势日益挤占传统胶片市场,最终形成了如今“人人拥有”、“人人拍得起”的局面。尽管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数码成像的效果和质量日臻完善,但一些专业人士和极端“发烧友”依然能说出柯达克罗姆不可匹敌的优势,譬如其出色的色彩还原及优异的颗粒控制,而这无疑归功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及要求的苛刻。就好像要在质量和普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而成果如何,归根到底还得市场说了算。

如若我们重温曾经拿着胶卷去冲洗的场面,就会发现,那个时候的门面比现在大得多,取件的时间也比现在长,立等可取是根本不可能的。技术和市场需求永远是检验一个企业产品生命力的重要力量,柯达为何在数码产品的冲击面前延续不了柯达克罗姆的神话,这其中不仅有着技术发展规律的必然,也多少有点不积极应对的遗憾。对此,长期从事摄影工作的谢震霖表示,“彩色胶卷仍然有一部分执着的支持者,真说它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还不能下这个定论”,他认为,“柯达失去了一个机会,也给竞争对手创造了机会”。不仅柯达一家,包括富士在内的多家企业,其传统的胶片产业均受到了数码技术的冲击。难道真是应了那句“船大调头难”的老话吗?谢震霖透露,“柯达克罗姆的成功是有着雄厚的技术支持的,在这个方面柯达迈步较早也较大,然而,尽管其早期曾推出过数码产品的技术后备,但真到面对冲击的时候,柯达的步子又迈小了,收回去了。”

“不可复制”的永恒“宝丽来刚刚跟我们说拜拜,现在又是柯达克罗姆,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这是国外的摄影论坛上一位网友09年6月得知柯达克罗姆胶卷宣布停产后发出的感慨。在这个莱卡已成传奇,宝丽来成为回忆,柯达即将成为历史的数码时代,除了对过往的一种集体怀旧,胶卷究竟还有多少意义?

参考资料

1.胶卷是什么材料做的·我爱历史网

2.胶卷退出历史舞台?·半月谈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