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

2023-12-31 20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陈天华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

陈天华(1875年-1905年12月8日),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近代革命家,华兴会创始人之一,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

1896年入新化资江书院,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1905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

1905年12月8日,效法屈原投江殉国行动,作《绝命书》以死警醒国人,时年30岁。

中文名 陈天华
性别
民族 汉族
别名 显宿
字号 思黄,过庭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875年
籍贯 湖南新化
所处时代 晚清
毕业院校 日本法政大学
职业 革命家
出生地 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
代表作品 《猛回头》和《警世钟》
逝世日期 1905年12月8日
职务 华兴会创始人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岳麓书院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县知方团(今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母早逝,父为塾师,幼从父识读,因家境贫寒,乃营小卖以补济,然坚持好学不辍。常向人借阅史籍之类书籍,尤喜读传奇小说,亦爱民间说唱弹词。1895年,陈天华随父迁县城,仍以提篮叫卖为生。

求学阶段

1896年,经族人周济,入新化资江书院,刻苦博览二十四史。

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今新化县一中),深受维新思想影响,倡办不缠足会,成为变法运动的拥护者。

1900年,入省城岳麓书院,成绩名列前茅。其时,莅湘某令识其才,欲以女妻之,陈效法汉时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乃婉言谢绝,说:“国不安,吾不娶”(直至蹈海报国之时,终身未娶)。次年转入求实书院。

1903年初,入省城师范馆,不久获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

革命经历

陈天华著作《猛回头》

1903年春,陈天华以官费生被送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不久,逢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拒俄事件发生,祖国正处主权沦丧境况,陈破手血书寄示湖南各学堂。湖南巡抚赵尔巽亦为感动,亲临各学堂宣读,并刊登于官报,还饬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士气更加高涨。陈天华在日本积极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还“日作书报以警世”。同年,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这两部书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实行排满,“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1903年冬,陈天华回国策划起义。11月4日,他和刘揆一、宋教仁、杨毓麟等以庆贺黄兴30岁生日为名,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

1904年2月15日,陈天华同黄兴、宋教仁在长沙创立华兴会在湖南长沙参与发起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到江西策动军队起义。不久,因清政府搜捕,陈天华不得不再次东渡日本。

1904年3月,陈天华到达日本后,入法政大学。8月,冒险回国,准备参加华兴会发动的长沙起义。因事泄失败,又去日本。

1905年6月,陈天华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7月,孙中山到日本,主张联合各革命团体,组织中国同盟会,陈天华积极赞成。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他任秘书,并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后,他在《民报》上先后发表不少文章和政治小说《狮子吼》。同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发动了抵制这个规则的强大运动。为了激励人心,陈天华在12月7日留下《绝命书》万余字,次日投海自杀。着作辑为《陈天华集》。

蹈海自绝

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海的深处)自杀,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陈天华用蹈海这样一种死亡方式来抗议日本,唤醒同胞。他挥笔写下《绝命书》。12月8日晨,陈天华蹈海自杀,年仅31岁。

陈天华自杀后,留下《绝命书》万余言,鼓励人们“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有《陈天华集》。1906年7月11日,长沙学生与各界数万人,为陈天华举行公葬。

陈天华的死,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06年的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运回上海后,中国公学为他和另一位投黄浦江自尽的同盟会员姚宏业举行了一次公葬的会议,到会千余人,会上宣读了姚宏业的遗书和陈天华的绝命辞,大家痛哭流涕,会议决定将陈姚灵柩一起送回家乡湖南,举行公葬。

历史背景

背景一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被列强瓜分、凌辱、被排除在世界主流话语权之外的三流国家,国家将亡是一个悬在无数觉醒的中国青年心中的首要命题。这些热血青年的背后,是三亿多留着辫子的人群——这是怎样的人群呢?余世存先生曾在他的《破碎》一文中这样描述这群人:

“中国人民,像抛洒在东方大陆上的无数种子,生根发芽,他们在关中大地治河,在北方边陲群山之巅筑建万里长城,在五岭蛮荒之地开辟草莱。他们跟传统文明的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以自我牺牲的劳作和牛马一样的苦役为上流社会效劳……他们像蚂蚁、像芽虫、像蜜蜂,机械地活着,悲惨地死去。他们就像生物学上毫无质量可言的生物群,他们只能以数量保种取胜,以供文明不断地盘剥、杀戮。

这是我们东土大陆的奇观,自古及今,它都算人类世界最庞大的基因种群,但这个种群却以最卑微的姿态生活。它的个体成员要么加入上流的吃人宴席,要么被吃,要么离群索居,或者成为化外之民,一经化外,它的个体成员就为夷为狄。就是说,它的个体成员从未成为自己,成为文明的人格。这个种群,中国人民,似乎是为了一种奇特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

请记住这个大背景,它对我们理解天华之死的意义有着重要启示:国家,是三流的弱国;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卑微的劳力、埋头的牛马和只能以在同类被杀中寻点乐趣的看客,数千年的专制使人们在做奴隶和做奴隶而不得的交替中渐渐忘记了做人,忘记了爱恨情仇,忘记身体里到底流淌的是什么东西。

背景二

直接促使天华之死的,是以下一系列事件:

1、当时清朝政府为了挽回国衰民穷的颓势,派出了大量青年留学美国、欧洲和日本学习先进技术,其中以留学日本最多。对清朝政府的未来,美国当时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曾指出有两条路:一条是改革,美国可以为之培养出一大批审时度势的改革家;另一条是革命,日本正在为颠复清朝培养暴力革命家。

2、正是为了扑灭在日本留学生中越来越高涨的暴力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火焰,1905年11月2日,清朝政府勾结日本政府文部省发表了一个严格管束中国留学生的规则,就是《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这个规则有很多内容,主要有三条:第一是中国留学生一定要在清朝政府驻日公使和日本学堂登记,留学生的活动、到哪里去都得要登记;第二通信要登记,给国内给朋友写信都必须登记;第三不准住到别的地方去,只能住在留学生学校的宿舍。

3、这个规则一出台,就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但是在该如何具体应对这场斗争的方式上,留学生们出现了严重分歧。一派以秋瑾和宋教仁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罢学回国;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忍辱负重留在日本继续求学,两派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到了水火不相融的地步,以至最后留日学生总会的干事们不想承担责任,纷纷辞职不干了。

4、这种情况让日本报纸很是幸灾乐祸,描述中国留学生是“乌合之众”,1905年12月7号的《朝日新闻》甚至干脆说中国留学生是“放纵卑劣”的一群,挖苦中国人缺乏团结力,而陈天华就是在看了这张报纸后的当夜,连夜手书了一封被后世人称为“绝命辞”的信,第二天就赴海而死。

教育意义

陈天华纪念碑

毫无疑问,陈天华是在羞愤中死去的。这种羞愤不是针对挖苦轻视中国人的日本人,也不是针对丧权辱国的清朝政府,而是针对“求利禄不居责任”的中国留学生和甘当奴隶麻木的祖国同胞。天华之死不是为了抗议任何势力,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轻视生命的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试图换来两个目的的实现:

一是告诉人们,特别是几千来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中国民众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二是用自己的死让每一个中国人在羞愤中意识到我们族人的缺陷与陋习,督促、劝戒、警醒国人务必正视这些缺陷与陋习并加以改变。一句话,陈天华因国人之陋而死,他是死给我们自己人看的警世钟。

自杀原因

长期以来有这样几种说法:

1、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

2、当时的《朝日新闻》攻击中国人缺乏团结力,说中国留学生是“放纵卑劣”的一群。天华以死相争。

3、以死报国,反对空谈救国。天华曾谈及自己能为国做的无非两件事,“其一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可死之机会而死之”,只要能达到救国的目的,就愿意以身相殉。

以上原因,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些理由,并不足以使天华之死成为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成为这个国家至今还在流血的很难愈合的伤口。那么,促使陈天华以命相殉的最大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一语蔽之,是中国人——他的同胞,促使了天华之死。

关于陈天华的死,如今有新的观点。

陈天华并不是因为取缔规则而自杀,因为陈天华留下来的《遗书》(又名《绝命辞》),白纸黑字,是这样写的:“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陈天华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意思:“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我陈天华跳海自杀,并非为了抗议这次《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

主要影响

政治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是十分鲜明、坚决和彻底的。《猛回头》与《警世钟》,是陈天华反帝反封建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两本著作。蕴蓄在这两本书中的精髓,是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他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痛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敲醒亡国灭种的警钟,吹响反帝反清的号角。陈天华在这两本书中,痛陈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形势,侵略者所制造的“腥风血雨”,使我们同胞处在水深火热的极端痛苦的境地。由于帝国主义的“割土分疆”,全中国己“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大好江山,变做了犬羊的世界”

二是形象地勾画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号召人们用武装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针对帝国主义不马上瓜分中国,利用清政府作为他们管理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不知各国不是不瓜分中国,因为国数过了,一时难得均分,并且中国地方宽得很,各国势力也有不及的地方,不如留住这满洲政府,带他管领,他再管领满洲政府,岂不比瓜分便宜得多吗?瓜分慢一年,各国的势力,越稳一年,等到要实习瓜分的时候,只要把满洲政府去了,全不要费丝毫之力。”这鲜明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主奴关系和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陈天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以及造成的民族危机严重性的认识,比前辈先进人物更深一层。

三是他的反抗帝国主义的观点具有人民战争思想的雏形,显得难能可贵。针对当时许多中国人“怕洋人怕到了极步”,陈天华在《警世钟》提到:“其实洋人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我怎么要怕他?有人说洋人在中国的势力大得很,无处不有洋兵,我一起事,他便制住我了。不知我是主,他是客,他虽然来得多,总难得及我。在他以为深入我的腹地,我说他深入死地办可以的。只要我全国皆兵,他就四面受敌,即有枪炮,也是不敌众。”这种敢于藐视敌人的思想激发了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热情。他提出的“全民皆兵”是反侵略人民战争的最初设想,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不可战胜的信心与力量、气概与精神。

四是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使中国富强起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外敌侵略的现实,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中国究竟出路何在?陈天华主张向西方学习,喊出“改条约,复税权,完全独立;血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的囗号。他指出:“须知要拒洋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于今的人,都说西洋各国富强得很,却不知道他怎么样富强的?所以虽是恨他,他的长处,倒不可以不去学他。他的这种看法,道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远渡重洋,留学异邦、忍辱负重的心声。

教育

陈天华的教育思想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范围广泛,概括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国家强大服务的教育作用。在战火和硝烟中长大的陈天华,已经从日本的崛起认识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意识到,中国要想富强,就必须办教育,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他说:“国家所当重的,不仅仅是海军、陆军,如办学堂,比海军,陆军还要在先咧。”他认为没有学问的人就会一事无成,只有人人都有知识,,有能力了,中国才能富强,才能不被外国人歧视,才不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教育的作用也就在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民的爱国意识,共同抵抗外国的入侵。因而要重视教育,国家就要下大力气办教育,不能空等,不能只讲预备,而不付诸行动。针对当时清朝统治者不用钱办学,却挥金如土的贪污腐化行径,陈天华异常气愤,他说:“京城修一个大学堂,要费三十万两银子,政府说费用大了。至今未修,皇太后复修颐和园,数千万两银子也办出来了。每年办陵差,动辄数百万,亦是有的。独有这三十万两难道说寻不出来?”在教育权利问题上,面对各地教会学校风起云涌的浪潮,陈天华认为,教育权利应该由本国来掌握,他反对清政府把教育权利拱手让人的不负责态度。认为只有办好教育,培养知道爱国,有学问的人才,中国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才能不再有瓜分之祸。

第二,开风气,开民智的教育目的。陈天华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开风气,开民智。只有开通了风气,才能在伟人的带领下,实现中国的富强。他借用绳祖的话说:“现在求学,固是要急,但内地的风气,不开通的很,大家去了,哪一个来开通风气?⋯⋯民智不开,任凭有千百个华盛顿、拿破仑,也不能办出一点事来吧。”他认为外国的长处在于人人都有知识,知道爱国。因而教育也就是要使国民有基本的知识,把救国当作个人的责任。学习外国的长处,就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办学经验,使人人都能接受教育,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那就要开学堂,派遣留学生。陈天华极力赞赏开学堂,他大力介绍国外的学堂情况,指出国外的学堂包括从蒙养学堂,到中学堂、女学堂、工艺学堂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国民教育的要求。同时,他又指出,除此之外,我们要救国,还要开办报馆,撰写文章,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第三,广泛全面的教育对象。陈天华认为,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国民。他介绍说,欧美各国及日本,“每人到了六岁无论男女,都要进学堂”。他也希望中国能够像欧美、日本那样普及教育,送子女进学堂,学习切实本领。为了能够进行全民教育,他还提出设立半工半读学堂,以解决大众的教育问题。这无疑为中国工人阶级解决学习和生活的矛盾指出了光明大道,倘若真能实施起来,也算开中国半工半读教育的先河。陈天华还非常重视对妇女的教育。他说:“中国人四万万,妇女居了一半,亡国的惨祸,女子和男子一样,一齐都要受的。那救国的责任,也应和男子一样,一定要担任的。”他鼓励妇女,“急急应该把脚放了,入了女学堂,讲些学问,把救国的担子也担在身上,替数千年的妇女吐气。”要像古代的木兰从军,秦良玉杀贼一样,干一番事业。他认为如果做演讲和医生护士,女子更有优势。

第四,全面的教育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他反对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教学内容,认为“中国以前做八股,现在做策论,丝毫没有一点实用”,封建的教育制度只能培养一些只知道读死书的无用之才,“你看中国人有本领有知识的有几个?就是号称读书的人,除了‘且夫’、‘若日’几个字外,还晓得什么?”他认为教育要学习外国的长处,包括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来改变中国学非所用的社会现实。

历史评价

陈天华影视形象

陈天华的文章,旨在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痛斥清朝政府是“洋人朝廷”。认为“革命者救世救人之圣药也”,力主拿起武器,号召“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在《猛回头》、《警世钟》里,大声疾呼“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国耻,驱外族,复我冠裳”;高呼“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那投降洋鬼子的二毛子”,“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其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香港举行陈天华的追悼会,千余人参加。次年闰四月初一,其灵柩经黄兴、禹之谟倡议筹办运回长沙,各界不顾官方阻挠,决定公葬于岳麓山。四月初七(1907年5月29日)举行葬仪,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凄凄哀歌。送葬队伍由朱张渡、小西门两处渡河,“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军警站立一旁,亦为之感动,不加干涉。后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第4号上评价,“这是湖南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

陈天华有一部未能登载完毕的小说,名叫《狮子吼》,小说中通过一个梦,描绘了他心中的民主共和国:“他走到一处,看见‘共和国图书馆’的牌子,里面不知有几十万册的书,其中‘有一巨册金字标题《共和国年鉴》’,全国有30多万所大小学堂、6000多万男女学生;陆军、海军,军舰、潜艇、空中战艇等,铁路,邮局,轮船……”这应是陈天华一直在做的,最美丽的民主之梦。

《猛回头》最后说:“或排外,或革命,舍死做去;父而子,子而孙,永远不忘;这目的,总有时,自然达到。”

深受陈天华事迹震动的留日学生,不光一个秋瑾,当时有一个沉默,之后弃医从文的,是鲁迅。而12年后,一位即将赴日留学的青年还不忘此事,写下一首诗表达怀念之情,“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个人,叫做周恩来。

他一生救亡图存,宣传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轶事典故

师生情深

陈天华的老师后代说:有很多记载说陈天华的启蒙教育是跟其父幼读,说其父是一个落魄秀才,我外公的说法则完全不同。陈天华的家与外公家只有一江之隔,那时没有柘溪水库,所以鸡犬之声可以相闻。外公的祖父叫陈云帆,是一个饱学的秀才,也是陈姓族长,且兼陈姓子弟的启蒙教师。云帆公看到陈天华天资聪颖,心中甚是喜欢,于是陈天华就寄住在云帆公家中,除了平时帮忙放放牛外,吃住都跟着云帆公。云帆公更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来对待。那时的陈天华身材瘦小,面部有许多麻子,常流鼻涕,趿拖鞋,不苟言笑,但是读书却是非常认真的。有次吃糍粑时竟把墨当成糖蘸着吃了,一时传为美谈。陈天华在云帆公家中住了多年,直到去资江书院读书才离开。

陈天华对恩师的感情很深。虽然陈天华先后去了长沙和日本,很少有时间回来,但他时刻记着恩师,而云帆公也一直关心他,并且动员族人从经济上予以援助。陈天华与云帆公最后一次会面,应该是1904年。那次可能是华兴会起事失败后,陈天华连夜潜回家乡,那时已是深夜,云帆公正在祠堂看书,忽然有急促的敲门声,云帆公忙问是谁,门外传来“是我,显宿”的声音。云帆公忙打开门,把高足迎进屋。是夜,师生抵足而眠,云帆公劝陈天华成个家,但陈天华说“胡虏未灭,何以家为”,婉拒了恩师的提议。

第二天天不亮,陈天华就准备离开,云帆公送他到资江边。临别时,陈天华赠与恩师洋伞一把,墨镜一副,银元数枚。但云帆公却愁眉紧锁,说:“显宿,你是走了出去,我那三个不肖子不及你万一,该当如何?”陈天华想了想说:“恩师,你不要着急,将来我有出息了,我那师兄弟难道连少爷也不会当吗?”云帆公这才转忧为喜,回去之后遂将三个儿子改名为大少二少三少。我外公就是陈二少的儿子。也许有人会说,陈天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但彼时那样的情景,他只有如此说,才能解除恩师的后顾之忧,其实这是人之常情。

记忆超群

陈天华在资江书院读书时,他的亲戚托他买本《唐诗三百首》带回,那时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从新化县城到家,估计是一天一晚的时间,他就坐在船上,没多久就看完了。到家时,不知怎么回事,那本书竟不见了。亲戚很遗憾,陈天华笑着说,没什么,我给你抄出来。于是找来纸笔,凭着记忆,硬是一首一首地背下并抄出来。二是说陈天华参加革命后,有一次和汪精卫在上海霞飞路游玩。汪精卫也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于是两人决定打赌,看谁的记忆力好。打赌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比记商铺的招牌。别看方式简单,但难度却是非常大的。霞飞路是一条繁华的街道,大大小小的商铺不计其数。比赛的结果是汪精卫输了,输在把两块招牌记反了位置。

人际关系

和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秦毓鎏等人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

大事年表

陈天华著作《警世钟》

1875年3月6日(农历正月二十九),陈天华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

1897年10月,湖南巡抚陈宝箴倡导新学,在长沙创立时务学堂,陈天华被录为外课生。

1898年9月8日,《湘报》149号刊登了《新化县童生陈天华等<公恳示禁幼女缠足禀>并批谕》。

1903年3月,陈天华由新化实学堂资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

1903年4月,陈天华与黄兴在东京锦辉馆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队”(“拒俄学生军”)宣传抗俄保国。

1903年5月,与黄兴、蔡锷等以“拒俄学生军”为基础,成立“军国民教育会”,由拒俄御侮转为武力反清。

1903年秋,陈天华用通俗文艺说唱形式写成了震惊中外的反帝革命宣言——《猛回头》与《警世钟》。

1903年冬,陈天华作为军国民教育会“运动员”,回国策划起义,次年,成立“华兴会”。

1905年8月,陈天华辅佐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功勋卓着。极力主张“华兴会”与孙中山联合的。

1905年9月,作《怪哉!上海各学堂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驳倒梁《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

1905年12月8日,效法屈原投江殉国行动,作《绝命书》以死警醒国人,时年31岁。

后世纪念

陈天华墓

陈天华墓

陈天华、姚宏业合墓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上的麓山寺左后方。1906年6月公葬于此,墓地面积66平方米。立碑四通,中间两通分别刻“陈烈士天华之墓”,“姚烈士宏业之墓”(姚宏业),左右附碑分别刻“中华民国元年”,“六月湖南公刻”。有拜台、石凳、栏杆等设施,四周环以花岗岩石围。墓地有登山石径导入。1983年,陈天华墓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学纪念

冯亚佛:

吊陈天华烈士

佯狂负笈走神州,极目中原楚客愁。

钟以能鸣真警世,人为猛醒望回头。

五更鼓角凄凉月,万里河山黯淡秋。

国事已无天可问,伤心独蹈海东流。

屈杰:

吊陈天华墓

故园夜色正千重,万里乘风独向东

心沉沧海化啼鸟,月暗东溟隐剑锋。

寄意寒星荃不察,中原犹见旧长弓。

影视形象

2011年电视剧《辛亥革命》:李晓枫饰演陈天华;

参考资料

1.陈天华·历史记

2.陈天华·全历史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