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业寺(历史遗址)

2024-01-04 20阅读

感业寺

历史遗址

感业寺位于陕西西安未央区六村堡乡后所寨西南30米处,在丰产路北侧,现感业寺小学即建于寺内[也有其他说法等]。清嘉庆《长安县志》载:“感业寺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唐高宗时,武则天曾在此为尼数载,因之驰名。”《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三月奉诏回宫”。武则天在感业寺度过二载晨钟暮鼓、青灯古佛、远离尘世、面壁修佛的比丘尼生活。感业寺现存有石栏和武则天汲水井一口。《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祠祀考》载:“感皿寺,同治兵燹后殿宇尽毁,仅存明万历年一碑,乡人掘土所得一碣上书:唐武后焚香院六小字,下书大唐感业禅院六大字,今俱存。”

中文名 感业寺
地理位置 陕西省
所处时代 唐朝
来源 《长安县志》
涉及人物 武则天
主要成就 出土佛像

简介

感业寺在西安市未央区丰产路北侧,现感业寺小学即建于寺内。清嘉庆《长安县志》载:“感业寺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唐高宗时,武则天曾在此为尼数载,因之驰名。”《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三月奉诏回宫”。武则天在感业寺度过五载晨钟暮鼓、青灯古佛、远离尘世、面壁修佛的比丘尼生活。感业寺现存有石栏和武则天汲水井一口。《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祠祀考》载:“感皿寺,同治兵燹后殿宇尽毁,仅存明万历年一碑,乡人掘土所得一碣上书:唐武后焚香院六小字,下书大唐感业禅院六大字,今俱存。”

感业寺

《陕西通志》载:寺在“古长安城西北,即武后为尼处”。寺内现存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秦府职官傅臻所立《重修古刹感业寺碑记》铭文中称:“感业寺之从来别无可考,据于寺掘出毁埋仅存碑记有隋开皇九年之说,及观史至唐高宗忌日诣寺行香得才人,繇斯参观知此寺疑隋唐之修也……”

隋唐时寺院占地约300余亩,山门在距殿南1500多米的窦家寨村北,其田野现还有插旗杆的石墩两个。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

明万历年间重修感业寺,按原面积缩小到1/10,占地30.9亩,其他布局不变。重修后刻石碑、匾额各一方,碣石现存殿前碑亭内照壁下。后因兵火,建筑物大部毁坏。

清末,群众捐资重修大殿。大殿修在高1米,长10.5米,宽9.5米的地基上。坐北向南,宽8米,深7米,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后因年久失修,现只留破旧大殿一座。

建国厝,在寺庙原址不断出土寺院文物,其中有一方形复盆式莲花础石,系释迦牟尼佛座,长宽各0.53米,高0.45米,础石上的镌文中有“天和二年”铭文,由此可知在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的南北朝时期,即有感业寺。

又据陕西省博物馆出版的陈子怡遗稿《新辑南宋长安志佚文两种》中第14页载:“《通鉴》明言太宗崩,武氏随从感业寺为尼。注引《长安志》曰安业坊济度尼寺为尼。感业寺在汉城之内,即唐时禁苑西部也。于此安置太宗嫔御,在专制时代,理固宜如是。志言安业并无他据,此亦不得感业所在而附会安业者也。似此种种,以意造史。”可见今感业寺小学即隋唐时期的感业寺遗址无疑。有关资料所载“感业寺即唐长安城安业坊的济度尼寺”一说,实则有误。

武媚为尼

削发为尼

熟悉唐代历史的人,一定知道感业寺,那是武则天削发的寺院。

按照古代皇宫的惯例,每个皇帝驾崩后,属于他的那些后宫嫔妃中,未育子女的就要离开皇宫,如何安顿她们,各朝各代的做法不一,唐朝就采取把她们都送进寺庙当尼姑。感业寺,就是专门接纳唐王朝被驱逐嫔妃的专用寺院,沿用数百年。《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曾记载: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被送往感业寺出家,期间,高宗李治借给其父上香之名,多次前往看望武则天。三年之后不顾四面反对之声,毅然把武则天从感业寺内接回,封为武昭仪,再成为皇后,最后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感业寺既见证了一代女皇最为落魄的时光,也记录了一个女人从柔弱走向刚强的过程。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兴衰,感业寺在今天仍然有迹可循,最后的屋舍和石碑仍完整保存在汉城遗址上的感业寺小学内……

武则天

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如今的感业寺藏匿在西安北郊后所寨村的感业寺小学里。走进校园,高大的槐树,古朴的环境让我们立刻感受到了千年古寺与众不同的历史风貌。而古寺为何取名“感业”,还得从隋炀帝说起。隋炀帝的文才武功在中国的皇帝里是非常有名的,他修了运河,征了高丽,所以他觉得自己干的事情世上无人能及,他认为是上天赐予他的事业,所以就建了感业寺。

感业寺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与武则天有关,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号“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由此,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生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蜕变传奇

感业寺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与武则天有关,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由此,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生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削发感业寺,可以说是武则天的低谷时期,但也是她的潜伏时期。她虽然如同众嫔妃一般落入悲惨无奈的礼佛生活,但却仍旧能绝处逢生,与高宗保持联系,并且得到他的庞爱,可见此时她的心机是多么的深沉。但,这也无可厚非,作为一个年华正茂又富于野心的女子,怎么能在寺庙中落寞度日呢!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如意娘》诗,正是女皇武则天在感业寺中写就的,诗的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要闯红灯了。为什么我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据说此后大诗人李白看到后,不由得爽然若失,觉得自己不如武则天。

地点交通

在西安市未央区后所寨村,在北郊张家堡或在西郊汉城路及城西客运站乘坐公交234路中巴车,到后所寨下车即到。感业寺遗址在感业寺小学教学楼的后边。

参考资料

1.武则天为何出家武则天在哪里出家的·找历史

2.感业寺·在线查询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