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婴幼儿病症)

2024-01-04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1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小儿便秘

婴幼儿病症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是排便规律改变所致,导致患者大便干燥、坚硬,患儿排便不通畅、排便间隔时间较久且没有规律。小儿便秘可以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多数经过药物治疗后可缓解,一般预后良好。主要表现为每周大便≤2次,且大便性状为干硬的丸状。大分子牛奶蛋白消化不好会造成婴幼儿便秘,选择小分子蛋白的奶粉如雅培亲护,有利于改善和解决婴幼儿便秘。

中医病名 小儿便秘
外文名 infantile constipation
就诊科室 儿科
多发群体 饮食不合理者、排便习惯不良者、先天性巨结肠者、肛门狭窄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常见症状 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燥、腹胀、腹痛
传染性
常用药物 液体石蜡、乳果糖、开塞露

概述

如果婴儿饮食太少,消化后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如长期饮食不足,则形成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质与食物成分有关,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质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则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数少;

如果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则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稀软;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滑。某些精细食物缺乏渣滓,进食后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儿生活没有规律,没有按时解大便的习惯,使排便的条件反射难以养成,导致肠管肌肉松驰无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婴幼儿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质较软,若两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况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情况,就不能认为是一般便秘,应及时送医院检查。幼儿一天一次大便属于正常,但有的小儿两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质软量多,也属正常。小儿发生便秘以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天长日久使小儿惧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这样就使肠子里的粪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

人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较人工喂养儿少。如果出现便秘,可在人乳喂养的同时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可酌减牛奶总量,在牛奶内增加糖量至8%-10%,还可以加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

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小儿便秘:

在婴幼儿食欲正常、身长及体重发育均达标的前提下,吃配方奶的宝宝出现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和便秘等情况,多是奶粉消化不好引起的。有数据显示,在中国便秘的宝宝超过23%。其实婴幼儿胃肠道尚未发育完全,对普通配方奶中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和脂肪中的棕榈油不耐受,容易出现便秘等情况。 出现此类便秘后,家长也不用过分焦虑,可改服不添加棕榈油的小分子蛋白配方奶粉。在选择的时候,可着眼于蛋白质和脂肪成分,以雅培亲护易消化配方为代表,100%部分水解乳清蛋白,不添加棕榈油,从饮食源头解决大便干结的问题,更适合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胃肠道、减少普通配方奶中大分子蛋白和棕榈油造成的消化负担,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

目前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便秘已经不多了,主要是营养过剩和食物搭配不当导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营养,让食物中的蛋白质量很高,而蔬菜相对较少。当今儿童食品工业飞速发展,许多高级的儿童食品都是些精细粮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儿很少吃粗纤维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导致便秘。

孩子三五天解一次大便,小脸憋得通红,半天才掉下一个“羊粪球”。家长很着急,用开塞露、肥皂,甚至服用成人使用的牛黄片。在这些“强有力”手段的帮助下,大便倒是通了,但大便干燥并没有治愈,为什么小儿大便干燥会如此令人困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主任韩斐主任医师说,大便干燥的小儿尽管症状一样,但病因却不尽相同,只解除一时之苦,治标而未能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会产生副作用。

小儿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中医说的食火内热,就是平常所说的“上火”;阴虚所致的“无水舟停”,可以理解为没有水,船就不能行走;脾胃虚弱导致的肠蠕动缓慢等。应该根据病因辨证施治,而不是仅仅为了通便,一味使用泻下药。韩主任举例说,比如脾胃虚弱的孩子会体瘦、面黄,给这样的孩子用调补脾胃的药,脾胃不虚了,大便也就不干了。

相反,如果给这样的孩子服用泻下药,会使脾胃更加虚弱,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能有效吸收的恶性循环。阴虚的孩子,大便干燥的时间比较长,几年甚至一生,如果能及早调养,症状就会得到纠正。这样的孩子在治疗期间大便会正常,停药后病情可能反复,但一般坚持服药一两个月后,身体得到调养,胃肠蠕动正常,养成好的排便习惯,过一段时间再调理,坚持两三次,一般就会使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大便不再干燥。

病因

现在的妈妈大多工作繁忙,再加上母乳不够,许多小宝宝靠保姆或家中亲属照看,以配方奶粉或牛奶喂养为主,容易产生便秘。另外,为给婴儿补钙,在牛奶中添加钙,更容易发生排便困难。也有的父母因工作繁忙,让宝宝上全托幼儿园,孩子开始不习惯全托生活,对环境和老师不熟悉,有大便不敢说,坐便盆时间长了怕受批评,常常憋着不便,持久的精神紧张、不规律的排便,使肠道动力紊乱,而容易发生便秘。除此以外,容易发生便秘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婴儿进食太少,消化吸收后残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

2.环境和生活习惯不规律,有的孩子姥姥带几天,奶奶带几天,周六、周日爸爸妈妈带回家,生活没有规律,平时又缺乏按时大便的习惯,以致难以形成排便反射,造成便秘。

3.学龄儿童常因无清晨大便习惯,而在校上课时不能随时排便,也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

4.贪玩,不及时排便,久而久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过多,造成粪便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变得干结,结果不易排出。专家建议,新生儿食用进口配方奶粉出现恼人的便秘时,可以考虑更换国产奶粉。进口奶粉的营养虽然比国产的丰富,但由于其配方是按西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设计的,与中国婴幼儿的体质状况不一定相符。中国孩子往往难以完全吸收,造成营养过剩,有的孩子甚至因此食滞、积热,导致大便干燥。

王教授建议,一是不要只认准一个品牌,最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选用奶粉,当孩子出现便秘时,考虑更换品牌试试。二是注意让孩子多喝水,3个月以内的孩子饮用蜂蜜水、蔬菜水是可以的。三是不要过分相信营养成分的“添加”,因为有些添加的成分,不一定能够吸收。

各年龄段孩子便秘原因不尽相同:小宝宝,配方奶粉没选好;幼儿,全托生活不规律;小学生,清晨大便无习惯。餐桌上,哄哄脾气大的孩子,这是专家的忠告。有一种便秘就是因为孩子脾气不好,在进餐时心情不佳引起气滞导致的。治便秘,食疗很重要。但中医专家更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便秘要选择相应的食疗。

临床表现

1.排便异常

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污便等,大部分便秘患儿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由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长,水分被充分吸收后变得干硬,排出困难,合并肛裂患儿有血便。污便是指不故意弄脏内裤,见于严重便秘儿童由于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

2.腹胀、腹痛

便秘患儿还常常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腹痛常常位于左下腹和脐周,热敷或排便后可缓解。腹胀患儿常常并发食欲不振,周身不适,排便或排气后可缓解。

3.其他

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肛裂或直肠脱垂。

检查

检查项目:胃钡餐造影、大便常规、血常规

一般常规检查正常,致肛裂时可有便血和黏液。应查甲状腺功能,注意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和佝偻病等疾病。

1.胃肠X线钡剂造影 可根据钡剂在胃肠道内运行的情况,了解结肠的运动功能状态,区分张力减退性便秘和痉挛性便秘,并可及时发现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肿瘤、结核等。

2.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这几种检查可直接了解肠黏膜状态。由于便秘,粪便的滞留和刺激,结肠黏膜特别是直肠黏膜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性改变,表现为充血、水肿、血管走向模糊不清。此外,在痉挛性便秘可见到肠管的挛缩性收缩,肠腔变窄。

3.肛管直肠测压术 肛管直肠测压术是儿科常用的一种了解直肠肛门功能障碍的技术。遇有严重便秘的患儿可用测压术确定直肠扩张时的阻力、肛管的静息紧张度、肛门随意肌收缩的强度以及病儿对直肠扩张的自我感觉,并可对肛门括约肌反射做出评价。注意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来操作,以免对结果判断错误。根据Karen对慢性便秘患儿的肛门直肠和远端结肠动力学研究,几乎全部病例都有功能异常。

4.肌电图 对盆底肌和肛外括约肌进行肌电图观察是评价慢性便秘的有用方法。正常人休息时盆底横纹肌的张力维持紧张状态。应用体表皮肤电极探测,全部正常小儿排便时肛外括约肌张力下降,而便秘患儿仅42%有耻骨直肠肌或肛外括约肌出现肌电活动下降。

5.X线排粪造影 近年来由于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检查法的临床应用,可对肛门括约肌和肛门直肠作静态及动态观察,并可快速摄片(每秒2~4张),连续观察排粪动作全过程。发现有些便秘是由于出口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如直肠套叠、直肠前突、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等。这些梗阻都是临床及内镜检查难以发现的,实际上不属于习惯性便秘的范畴。

诊断

1.病史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

2.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1)新生儿/幼儿罗马Ⅲ诊断标准(G7)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一个月。①排便≤2次/周;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周失禁发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2)儿童/青少年罗马Ⅲ诊断标准(H3a)年龄大于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①排便≤2次/周;②至少有1次/周大便失禁;③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的姿势;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粪块;⑥巨大的粪便曾阻塞过厕所。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发作至少1次/周

3.器质性便秘的诊断

小儿常见的器质性便秘有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其诊断应结合病史、体查以及相关检查综合考虑。临床上应详细询问患儿是否存在胎便排出延迟、纳差、腹胀、生长发育迟缓等病史,并行肛门指检(先天性巨结肠有爆破性排便,而肛门狭窄的患儿成人示指通过困难),钡灌肠造影有利于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的诊断,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有赖于甲状腺功能检查。

治疗方法

有原发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根本应放在改善饮食内容,多补充水分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同时养成排便习惯。

1.灌肠治疗

是去除直肠内的嵌塞粪便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可与口服泻药配合应用。对于严重便秘者可先予以生理盐水、石蜡油、硫酸镁按3:2:1比例混合肠内保留。

2.药物治疗

导泻剂可维持规律性排便,常见的有渗透性泻剂(乳果糖)、灌胃剂(聚乙二醇)、润滑剂(液体石蜡)、刺激性泻剂(番泻叶)。维持治疗需数月,当儿童形成规律性容易排便后才考虑停药。

3.饮食调整、训练排便

可防止便秘再发。增加水摄入以软化大便,多补充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全麦、水果和蔬菜)也是治疗便秘的部分。规律性如厕习惯是治疗便秘的重要部分。无论有无污便,餐后应有充足的如厕时间,这有利于儿童保持排便频率的记忆。

预防

补充足够的水分,多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养成好的排便习惯。

参考资料

1.小儿便秘患者该做好哪些检查·寻医问药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