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手法(写作修辞手法)

2024-01-06 1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衬托手法

写作修辞手法

衬托又叫映衬,是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地显现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中文名 衬托手法
别名 映衬
同义词 修辞,衬托
属于 修辞手法

简介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衬托主要突出衬托的事物,而对比突出两者。

衬托,也叫映衬,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

分类

衬托主要突出衬托的事物,而对比突出两者。衬托,也叫映衬,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

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

例子(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3):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参考资料

1.古诗中常见的十种衬托手法·参考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