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市研究生学院)

2024-01-06 22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市研究生学院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Fudan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创办于1984年,座落在上海市,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全国首批建立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设有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个各类研究机构,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究机构39个;全校有人文、法学、新闻等18个学院,并设有69个系,是一所集文、史、哲、法、经济及理、工、医、管理等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生培养摇篮。

中文名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总部所在地 上海
外文名称 Fudan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创办时间 1984年
学校类型 综合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
学校主页 http://www.gs.fudan.edu.cn/
主要奖项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院简介

学校现有复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学院、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设计系等29个直属院系,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3个(其中自设29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5个(其中自设50个,专业学位8个),并设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2400多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400余人;全校现有在职博士生导师近10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以学术为本的复旦大学,尤其重视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复旦大学共招收学历研究生47213人,其中博士生12435人,硕士生34265人;已授予博士学位7556人,硕士学位29358人。目前在校研究生达16000多人。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始终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并致力于营造完善的成才机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校研究生除积极参加所在教研室或学科专业的科研课题研究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外,还组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竞赛,并多次获奖,在其中得到磨炼并发挥才干,成为学校科研工作中一支重要生力军。

在校研究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经济资助:30多种校级研究生奖学金,奖额1000-10000元不等;学校拨出专款试行的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工程;各院系设立的专项奖学金;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困难补助基金;学校协助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等等。学校还致力为研究生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和宜人的居住环境,一个大型的研究生公寓群已于2001年9月投入使用。在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中,1991年有21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并有45人先后在九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奖。复旦大学毕业研究生正以其深厚的知识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赏和接受。

学科建设

全校有人文、法学、新闻、经济、管理、生命科学、医学、技术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等18个学院,并设有69个系、65个研究所、91个研究中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科研体系。全校共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博士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还可授予工商管理、法律、行政管理、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临床医学及公共卫生七个专业硕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获准在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领域的招收工程博士。

科研平台

全校共有29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复盖)、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8个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24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14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含双聘),博士生导师83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人。

管理职能

根据教育部《研究生院设置与管理规定》,研究生院是由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并在学校领导下,履行如下职能:

1、规划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并在国家授权范围内,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2、深入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承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试点工作;

3、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研究生教育与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4、负责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推动学科发展;

5、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负责组织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培训和考核工作;

6、负责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和学位授予等工作,积极推动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7、协助学校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研究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8、承担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委托的其他工作。

研究机构

学科门类齐全,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肝癌研究所等306个各类研究机构,有聚合物与分子工程、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表面物理、遗传工程、医学神经生物学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究机构39个。

机构设置

张人禾 院长(兼) 全面负责研究生教育工作

陈焱 常务副院长 全面负责研究生院日常工作,分管综合办公室、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办公室、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

楚永全 副院长 分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与导师服务中心

先梦涵 副院长 分管学位办公室,协管综合办公室、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办公室

胡安宁 副院长 分管学术学位培养办公室,协管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

姚玉河 院长助理 负责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办公室

相关新闻

第三届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于2013年11月9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该论坛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24所“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参与高校参加,旨在更好地交流各校创新活动的经验和成果,展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论坛每两年举行一次,该届论坛由复旦大学承办。

该届论坛由每所参与高校推荐2篇优秀项目报告,3个优秀展板项目(展板),最后共收录48篇优秀报告,72块展板,共有500多名师生出席。论坛设上午分会场报告,48个项目的学生分成8个分会场报告各自的研究成果及研究体会,同时邀请这些项目的指导教师出席,点评项目开展情况,并对其它项目报告进行评议。每个分会场综合现场表现,项目独立性和创新性,评出1个“最佳报告”,3个优秀报告。另外,从72块展板中由参会师生投票评选出43个优秀展板。

参考资料

1.研究生院组织结构图·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