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熊彼特提出解释资本经济发展和周期的理论)

2024-01-07 16阅读

创新理论

熊彼特提出解释资本经济发展和周期的理论

创新理论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周期的理论。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

当然,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创新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演进的,特别是知识社会的到来,对创新模式的变化进一步被研究、被认识。

中文名 创新理论
外文名 Innovation Theory
起源 拉丁语
提出者 熊彼特

​简介

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简而言之,创新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事物的手段。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可追溯到191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基本观点中,最基础的一点即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随着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其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知识依赖性。创新由易变难,逐渐成为高知识积累群体才能完成的工作,这也无形中造成了创新与应用间壁垒的形成。

环境

创新理论

创新之所以能突破扩散理论,进入创新2.0时代,取决于知识社会下形成的新环境。首先,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网络的形成突破了知识传播传统上的物理瓶颈,人类可以利用知识网络更快捷和方便的共享和传播知识和信息;其次,知识网络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使人为构建的知识壁垒和信息壁垒在如今的知识网络下越来越难以为继。

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时间者开始关注知识社会的信息爆炸问题,信息可以传播不等于信息有效传播,利于知识被快速检索、理解和运用的众多知识封装技术使得知识也得以构件化和模块化,从而便于更多人利用。上述知识社会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更广泛的创新群体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上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知识社会也迸发了更广泛的创新需求。外部环境造就了创新主体实施创新活动的可能,也造就了更多知识与应用场合需求碰撞的机会。这样的碰撞就是创新活动最大的源动力,同时也印证了熊彼特创新来源于生产活动的基本观点。因此,知识社会环境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催生了创新2.0实践活动的蓬勃发展。

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创新2.0研究的出发点并不是纯粹的概念创新和理论探讨,而是从产生之初就与实际应用和实践价值紧密结合的。创新2.0概念的实践价值即能将国内外诸多崭新的科技创新体系规划、平台建设以及制度完善方面的尝试纳入到一套科学体系下进行探讨,把握相关实践思路的共性优势和思想火花,有助于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实践民主化的科技创新,应属于科技政策科学的研究范畴。

科技政策科学(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SoSP)源自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是近一两年兴起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相关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和研究者制定科学严谨的科技政策体系,理解其运行机制,并应用推动其创新成果。进行SoSP研究的基础是正确的理解科技创新,涉及的科学问题包括:何创新的行为基础?如何理解技术研发、采纳与扩散?科技创新群体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创新2.0的相关研究和探讨的恰恰是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展开的。

发展

创新2.0

《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一文从理论沿革和模式探索的角度入手,对创新2.0概念的由来、含义及潜在影响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探讨了创新2.0实践活动的模式和制度设计。由于创新2.0是一个新生概念,其外延和内涵在学术领域尚未达成共识。在此背景下,该文试图将与创新2.0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纳入到一个开放的体系内进行讨论,从而引发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从多个角度对创新2.0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

基于创新2.0的研究和实践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有大量未知领域亟待探索。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向:

理论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创新2.0所倡导的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有利于实现创新双螺旋驱动下的创新涌现并形成全新的创新生态和扩散环境,在突破了传统创新扩散理论后,如何用社会科学领域以及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描述和解释这种创新生态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小世界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在创新研究领域的应用,将有助我们深刻理解这一创新生态环境;

支撑

创新2.0的探索必然引发对传统科技管理体系的冲击,必然带动科技管理模式、科研组织方式、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生态环境培育方面的变革。同时,创新2.0得以实现和长效发展的知识检索、知识封装和知识构件化技术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已经突破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传统界限,成为一个普适性的科学问题。

实践

国内外不同角度的创新2.0模式及其创新协作分享网络的实践探索发挥了应用创新理念的优越性和前瞻性,但仍均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和实证研究来不断补充和完善。

综上所述,创新理论发展及创新2.0本身的研究和发展与它自身的理念不谋而合,同样需要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知识聚集,依靠多研究主体的共同智慧探索其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价值。

参考资料

1.张楠:利用创新2.0驱动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