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天津市辖区)

2024-01-07 2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西青区

天津市辖区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北纬38°51′-39°51′、东经116°51′-117°20′。东与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及津南区毗邻,东南与大港相连,南靠独流减河与静海县隔河相望,西与武清县和河北省霸州接壤,北依子牙河,与北辰区交界。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11千米。总面积545平方千米。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西青市常住人口数量为1195124人。

2020年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735元,增长2.8%,全区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565.36

中文名 西青区
外文名 Xiqi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 120111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地区
地理位置 天津市西南部
面积
下辖地区 4个街道、7个镇
政府驻地 杨柳青镇
邮政区码 300380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霍元甲故居、石家大院、峰山药王庙、水西公园
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火车站 天津南站、杨柳青站
车牌代码
电话区号 (+86)022
生产地区总值 1072.67亿元(2017年)
方言 天津话
历史名人 霍元甲、韩慕侠、安文忠、石挥
特色文化 霍氏练手拳、杨柳青年画
特色食物 沙窝萝卜、张窝快枣
高等院校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
人口数量 1195124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历史沿革

西青区

西青区境内陆地成型的年代始于唐代中、后期。北宋时期是宋、辽两国的交界,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管辖,清代归属天津府管辖。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建制为天津县,属直隶省管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河北省天津地区专员公署,公署驻地杨柳青镇。

1952年,天津县划入天津市管辖。原为静海县所辖。

1953年,析境内原属天津县部分设天津市津西郊区,隶属静海县部分未变。

1955年,天津市津西郊区改称天津市西郊区。境内分隶天津市西郊区、河北省静海县。

1958年,天津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由12个区调整为8个区,撤销各郊区行政建置。西郊区划归天津市南开区、河西区。部分境域仍隶属静海县不变。

1960年,静海县部分析归天津市区。境内分隶天津市南开区、和平区、河西区。

1962年,天津市恢复各郊区。其中,将原西郊区划归河西区的境域,划入南郊区。依托原划归南开区的境域和原河北省静海县划归天津市区的境域,设新行政建置,仍称西郊区。之后,境域稳定,隶属未变。

1992年3月更名为西青区。

2001年,西青区区划调整前,辖3个街道(农业2个)、7个镇。

2001年底,西青区辖2个街道(农业2个)、7个镇,即:李七庄街、西营门街,杨柳青镇、中北镇、辛口镇、南河镇(今精武镇)、王稳庄镇、大寺镇、张家窝镇。

2004年初,西青区重新规划辖2个街道、7个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清代归属天津府。民国年间属天津县辖。1949年杨柳青镇为天津专署驻地。1953年设天津市西郊区,1971年区政府由李七庄迁至杨柳青。1992年3月更名西青区。

1986年,西郊区面积540平方千米,人口28.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人。区政府驻杨柳青。辖杨柳青、南河2个镇和西营门、中北斜、上辛口、张家窝、李七庄、大寺、王稳庄7个乡,下设35个居委会、149个行政村。

1996年,西青区面积506.1平方千米,人口约30万人。辖5镇4乡:杨柳青镇、张家窝镇、大寺镇、南河镇、王稳庄镇、李七庄乡、中北斜乡、上辛口乡、西营门乡。区政府驻杨柳青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青区总人口433697人,其中:西营门街道29014人、李七庄街道34330人、中北镇66784人、杨柳青镇105135人、辛口镇38324人、张家窝镇36258人、南河镇32349人、大寺镇47860人、王稳庄镇33525人、工农联盟农场5825人、杨柳青农场4293人。

2001年,西青区区划调整前,辖3个街道(其中有农业街道2个)、7个镇。2001年底,西青区辖2个街道(其中有农业街道2个)、7个镇:李七庄街道、西营门街道,杨柳青镇、中北斜镇、辛口镇、南河镇、王稳庄镇、大寺镇、张家窝镇。

2009年,南河镇更名为精武镇。

2015年,津民复【2015】1号批准设立赤龙南街道、赤龙北街道。

2020年12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同意设立西青区人民政府津门湖街道办事处。驻地为江湾路富力津门湖西子花园配建一。管辖范围为:东至友谊南路中心线(与河西区梅江街接壤),西至卫津南路、国风星苑小区二期西侧围墙、梅江西路道路西侧路基下沿,北至西青与河西区界,南至外环南路北侧路基下沿(具体界线走向以勘界为准)。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5月,西青区辖五街七镇,即:西营门街道、李七庄街道、赤龙南街道、赤龙北街道、津门湖街道、中北镇、杨柳青镇、辛口镇、张家窝镇、精武镇、大寺镇、王稳庄镇。西青区共有133个行政村及1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北纬38°51′-39°51′、东经116°51′-117°20′。东与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及津南区毗邻,东南与滨海新区(大港区)相连,南靠独流减河与静海区隔河相望,西与武清区和河北省霸州市接壤,北依子牙河与北辰区交界,全区总面积565.36平方公里。

地貌

西青区地图

西青区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势低平,大致西北部较高,海拔约5m;东南部略低,海拔约2.5m;中部最低处,海拔仅1.5m。境内有莲花淀、蛤蟆洼、津西大洼等几个碟型洼淀。

气候

西青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寒暑交替明显,冬季受西伯利亚气团影响,寒冷、干燥;春季少雨、多风、干燥、气温变化明显;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闷热、降水集中;秋季受高压控制,天气晴爽。全年平均气温11.6℃,全年无霜期203天,年际变化不大。全年日照总量2810.4小时。自然降水总量586.1毫米,其中夏季443.2毫米。

水文

西青区河道沟渠纵横,坑塘洼淀密布。境内有一级河道3条,即中亭河、子牙河、独流减河;二级河道10条,用水河5条,排水河4条,排污河1条。用水河道大多呈东西向,排水河道一般呈南北向。在本区东南部有区级中型水库1座,即鸭淀水库,库容3000万方。

人口

2011年末,西青区常住人口74.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6万人,同比增长8.3%。

截止到2016年底,人口规模稳定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5.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万人,同比增长1.3%;年末户籍人口40.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6万人,同比增长4.5%。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青区常住人口119512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西青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18亿元,同比增长24.1%,是2008年的2.1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02亿元,同比下降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0.16亿元,同比增长2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同比增长25%。三次产业结构为2︰58︰40。

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GDP)107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7亿元,下降12.3%;第二产业增加值595.93亿元,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465.27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为2.2:41.8:34.0。

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735元,增长2.8%。

第一产业

西青区是天津最大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有悠久的蔬菜生产历史,出产全国出名的“天津大白菜”、“沙窝青萝卜”等,远销东南亚、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反季节种植技术的普及。保证了四季均衡上市。南菜北引、外销内引使名、特、优、新品种不断增加,空心菜,紫甘蓝、绿菜花,小棚茄子等64个品种领先占领市场。渔业生产在提高鲤、鲢、草、镛喂养技术的同时,引进扣蟹、元鱼、牛蛙、白鲳、革胡子鲶、叉尾回鱼等名优品种,占据天津市场。西青区被称为天津市的“菜篮子”、“鱼篓子”。

2011年,西青区完成农业总产值21.55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农业增加值10.02亿元,同比增长2.2%。主要农产品产量为:蔬菜产量56.8万吨,同比增长3.3%;禽蛋产量0.71万吨,同比增长10%;生猪出栏16.4万头,同比下降15.6%;鱼类产量4.1万吨,同比下降9.2%;牛奶产量0.84万吨,同比下降1.3%;生猪存栏10.16万头,同比下降10.5%;奶牛存栏0.36万头,同比增长2.8%。

2017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1.47亿元,同比下降12.3%。其中,蔬菜产量共计53.41万吨,同比下降22.1%。禽蛋产量6710.62吨,同比下降8.3%;牛奶产量5293.94吨,同比下降26%;鱼类产量24860吨,同比下降11.1%;蛋鸡存栏量59.74万只,同比增长6.9%;生猪存栏量5.02万头,同比下降45.3%;生猪出栏量12.79万头,同比下降5.4%。

2019年11月18日,西青区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20年2月26日,天津市西青区沙窝萝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产业

西青区乡镇工业起步于50年代后期,崛起于80年代,是中国乡镇企业百强区县之一,在全国排名第33位,工业总产值平均两年翻一番,确立了乡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1995年开始第二次创业,其核心是实现乡镇企业发展的战略转变,实现产品高档次,技术高层次,经济高水平,管理高质量,使乡镇企业由资源消耗型转向科技主导型。形成了化工、机械、汽车、金属轧延、医药、纺织、金属制品、等13个大类,32个行业的企业1172家,西青区集体固定资产达46亿元。

2011年,西青区5359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00.15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增加值270.3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西青区5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共完成产值1357.58亿元,同比增长25.7%,实现增加值249.06亿元,同比增长16.9%。

2017年,全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95.93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45.8亿元,同比增长3.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13亿元,同比下降25.5%。

第三产业

杨柳青石家大院

西青区形成了以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品及集散市场、餐饮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带。初步建立起一批以中心城镇和外环线为依托的功能齐全、覆盖面广、辐射力强的专业批发市场。先后开发建设了300多万平方米的别墅、公寓式商品房,建成了杨柳青商城、天津家电市场、旧物调剂市场、汽车交易市场、信誉杯家具城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西青区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50个,形成了王顶堤、李七庄、中北、梅江四个市场群。年成交达65亿元。其中,红旗农贸市场已成为全市最大的水产、蔬菜批发市场之一。

2011年,西青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同比增长46.4%,占西青区GDP的比重达40%。西青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9.4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法人单位存款为250.89亿元,同比增加11.6%;居民储蓄存款为303.71亿元,同比增长10.6%。贷款方面,2011年末,西青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26.9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法人单位贷款为370.96亿元,同比增长41.2%;个人贷款为55.94亿元,同比增长10.5%。不良贷款率为0.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2017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5.27亿元,同比增长0.7%。从内部结构看,一是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社会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壮大。2017年,现代服务业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1.3%,比2016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以商贸物流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增速放缓。2017年,全区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3.73亿元,同比增长0.8%;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64亿元,同比增长5.8%;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60.56亿元,同比下降1.6%。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西青区公共图书馆藏书452771册,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4768个,总流通17.38万人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24次,参加0.13万人次;阅览室面积418平方米,座席210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西青区共有幼儿园60所,在园幼儿8983人;小学32所,在校学生25337人;普通中学13所,在校学生1539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7人。

类别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院校属性

部分高校

天津工业大学

精武镇

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天津师范大学

精武镇

省属重点高校

天津理工大学

精武镇

省属重点高校

天津城建大学

张家窝镇

天津农学院

张家窝镇杨柳青镇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张家窝镇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杨柳青镇

部分中学

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

杨柳青镇

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

李七庄街道

天津市张家窝中学

张家窝镇

科技发展

2011年,申请专利2877件;获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100项(市级);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西青区现有医疗机构14个,其中:医院1所,卫生院9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专科防治所1所,医学教育机构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床位650张,医生379人。

交通

公路

境内有京福、津淄、津港、津静、津同、外环线等十一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贯通全国各地。

铁路

京沪铁路穿越本区23公里的地段,设有曹庄、杨柳青、周李庄三个车站,还有陈塘支线(西站至陈塘庄)、周芦铁路(周李庄至芦北口)、李港铁路(李七庄至大港)及南曹支线(南仓至曹庄)贯穿南北。

2011年建成通车的京沪高铁亦通过西青区,并在区内张家窝镇设天津南站。

航运

经外环线可达30公里处的天津新港(中国北方最大的贸易港)和15公里的天津机场。

地铁

天津市地铁已开通线路中共有13站位于西青区,其中天津地铁2号线3站(曹庄、卞兴、芥园西道),3号线5站(南站、杨伍庄、学府工业园、高新区、大学城),6号线3站(梅江公园、梅江会展中心、解放南路),5号线2站(中医一附院、昌凌路)。规划线路中天津地铁2号线8站(杨柳青、石家大院、中环信息学院、润杨道、京福路、小蒋庄、天文台、中北工业园),8号线13站(张家窝、董甸路、家华路、辛老路、赛达大道、津静路、聚源路、春光路、瑞光路、星光路、凯苑路、中北镇、东姜井),11号线10站(辛口、业成路、柳霞路、津静路、高泰路、海泰大道、海泰内环路、南北大街、农学院、侯台花园)。

体育

2013年,组队参加了2013年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共获得12个第一名和2个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参加2013年第三届东亚锦标赛暨东亚青少年锦标赛,取得了2个第一名和1个第三名的好成绩。新建成了张家窝镇天辰里体育公园和精武镇体育公园。新建体育健身园80处,安装健身器材1200件。

文化

杨柳青年画

千年古镇杨柳青地名系乾隆皇帝御赐,以生产杨柳青年画而闻名世界。几百年来,文人墨客多汇聚于此,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杨柳青作为天津地区的年画生产基地,年画品质好,画工精细,大量年画出口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

旅游

简介

图片

御河景观

南运河从隋朝开始历称御河、卫河、清河,明朝永乐年间称南运河至今。2002年,西青区政府投资2.2亿元对南运河重新规划、改造,河道长4.1公里,开口40米,两侧各有20米的绿化带,疏通改造后的南运河称之为御河。景观设计以四季植物和历史文脉为主线,将生态、休闲、观赏内容有机结合,依次形成“乾隆御赐杨柳青”、“杨柳青砖雕石刻园”、“杨柳青年画园”、“杨柳青风筝园”、“精武园”五个景观分区。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位于素有“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的千年古镇杨柳青南运河北侧,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杨柳青石家的私宅。石家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总耗费白银30万两,占地10000平方米,整座大院包含十八个院落,四合连套,被誉为“华北第一宅”。石家大院现开辟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

霍元甲纪念馆

霍元甲纪念馆位于西青区精武镇“霍元甲故里”小南河村,包括霍元甲故居、霍元甲纪念馆、霍元甲墓三部分,现为国家2A级景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霍元甲故居为青砖青瓦,坐南朝北,明三暗五的小四合院,依据史料记载,复原了霍元甲习武、务农、生活的大量模拟场景,展出了珍贵的实物展品。并且纪念馆通过声、光、电多种现代手段和大量珍贵图片、资料,全面讲述了霍元的传奇故事。

峰山药王庙

峰山药王庙位于西青区大寺镇王村,西临津淄公路,现为国家2A级景区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峰山药王庙始建于唐代永淳二年(公元683年),俗称“风窝庙”。由于历史变革和岁月的侵蚀,峰山药王庙1997年再次重修,并附带配建了药王湖公园和珍禽观赏园。峰山药王庙佛道共祀,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及钟楼、鼓楼几部分组成。虽历经沧桑,但祭祀活动却从未中断,每逢四月二十至二十八(农历)庙会期间,华北地区及东南亚侨胞常来朝拜。峰山药王庙是天津地区最大的寺院式建筑群落,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融知识性、教育性、观赏性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旅游场所。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

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位于外环线7号桥北,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室内生态植物观光园,现为国家4A级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景区分为服务厅、花卉厅、科教厅、雨林厅四个功能区。配套设施有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露天广场和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停车场(含公交站点)。

千尊玉佛寺

千尊玉佛寺位于西青区辛口镇当城村,古称法藏寺。千尊玉佛寺总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由山门、天王殿、七宝如来八十八佛殿、千尊卧佛殿、禅堂,藏经楼、钟鼓楼、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等建筑组成,全寺所有佛像由缅甸僧王赠送,为缅甸玉制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四大菩萨殿内每尊玉佛为8吨,地宫主佛为20吨。其中,天然卧佛为一整块天然玉石,质地精美。

杨柳青庄园

天津市杨柳青庄园坐落在历史文化传承名镇杨柳青津同线20公里处,依附于子牙河和大柳滩生态园,是一块保留着乡土气息的天然大氧吧,整个庄园占地800亩,绿地占有率达90%以上,是居家住宿、餐饮、会议、娱乐、垂钓、旅游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度假的旅游景区。

城市荣誉

2019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1月14日,西青区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31日,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5日,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著名人物

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天津西青区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上海精武体育会创办人,被誉为”精武大侠“。

韩慕侠(1877—1947),原名韩金镛,天津西青区王稳庄大泊村人。晚清十大武术高手,与霍元甲齐名的爱国武术家。

安文忠(1852—1942),字荩臣,天津杨柳青人。新疆”津帮第一家”文丰泰的创始人,是杨柳青人到新疆艰苦创业的首倡者,名满津门的商界巨贾。被誉为“赶大营第一人”,是杨柳青安家大院的创造者。

石挥(1915—1957),原名石毓涛,天津杨柳青人。是”天津八大家“之一杨柳青石家的后裔子孙,著名电影、话剧演员、导演,被誉为“话剧皇帝“。

王树村(1923—2009),天津杨柳青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

参考资料

1.天津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天津市统计局

2.2020年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

3.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科技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4.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

5.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