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坑客家小镇(深圳市的客家古村落)

2024-01-07 2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甘坑客家小镇

深圳市的客家古村落

甘坑客家小镇,起源于明清时期,是荟萃深圳本土客家民居、客家民俗、客家建筑、客家民间艺术、客家传统美食、客家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社区甘李路18号,占地18万平方千米。

甘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客家古村落,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深圳本地客家语中,“坑”是指小溪流、小水沟,客家人常把坑和沥连用,有“坑坑沥沥”一词,甘坑泉眼遍布,溪水甘甜,故称为甘坑。甘坑客家小镇曾是客家人聚居地,古建众多,房连巷通。有历经120余年沧桑的南香楼;有建于雍正年间的状元府;有徽派风情建筑群凤凰谷;还有炮楼、碉楼、吊脚楼等建筑融于山水之中,与百年的客家排屋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载体。甘坑客家小镇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甘坑客家小镇是客家文化特色小镇、全国革命老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2017年7月,甘坑客家小镇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获“2017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2019年12月,甘坑客家小镇入选中国最受关注特色小镇20强。

中文名 甘坑客家小镇
外文名 Gankeng Hakka Town
地理位置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吉华街道甘李路18号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甘坑炮楼、状元府、南香楼、凤凰谷

历史沿革

甘坑客家小镇

甘坑村起源于明清时期,是第四次客家大迁徙的产物。据《新安县志》记载,明末新安县分3乡7都57图509村,甘坑属7都116村。350多年前,甘坑村的始祖、广东梅州客家人谢文明、卓美发来到甘坑,因此地景色宜人,遂定居于此,在此繁衍生息,因此留下了众多的民居、古建,包括众多的炮楼、碉楼、骑楼、吊脚楼等。

早在改革开放前,深圳本地村民以客家人为主,客家围村遍布深圳各个角落,但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客家原住民的围村早已经变成高楼大厦,或者已经遭到人为破坏,只留下少数一些村落还保持着历史原貌,甘坑古村便是其中之一。甘坑客家小镇在保留历史原貌基础上的再打造,让深圳的客家文化真实再现,让深圳人的根魂稳扎在地。

2012年,为了留住深圳客家文化,留住深圳人的根。甘坑客家小镇由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负责整体规划设计,北京大学陈可石教授任总设计师,在原来古村落的基础上,利用老村房屋和周边山地、河道、菜地和空闲地,对甘坑老村旧民居、旧工业厂房进行更新改造。自2013年至2015年,甘坑老村改造项目连续3年是深圳市重大项目。

2016年,甘坑客家小镇在深圳龙岗区的客家老村基础上打造而成,甘坑客家小镇扩大近一倍。通过挖掘客家凉帽的文化内涵开发出本土原创“小凉帽”文化IP,开启客家文化IP时代,以“IP+VR+AI”构建全新的科技格局,并导入三大创意创业:文创、科创、乡创,探索新的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出“IP Town”模式。

地理环境

甘坑客家小镇

位置境域

甘坑客家小镇,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社区甘李路18号,占地18万平方千米。

气候特点

甘坑客家小镇所在的吉华街道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夏长但不甚酷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2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9%。7—12月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5404.9兆焦耳/平方米。年均气温22.4℃,最高36.6℃,最低1.4℃,年均降水量2028毫米。受南亚热带季风影响,年均风速1.98米/秒。

主要景点

综述

甘坑客家小镇

甘玩客家小镇建设规划分为两大部分、六大分区,两大部分即客家小镇和生态特色公园。六大分区包括文化休闲区、特色产业区、农耕体验区、湿地科普区、农业观光区、山地运动区。文化休闲区通过特色美食街打造客家文化休闲街区;特色产业区主要设置“客家文化会馆”"客天下会馆”“甘坑凉帽保护研究中心"”“生态文化沙龙”“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等功能板块;农耕体验区依托现有园地开展农耕体验、采摘活动等;湿地科普区依托生态湿地资源开展湿地观光、科普教育活动;;农业观光区结合蔬菜基地打造融观、品、赏、画、摄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景区;山地运动区以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为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并植入休闲旅游、生态休闲体验活动。其中文化休闲区和特色产业区构成客家小镇部分,农耕体验区、湿地科普区、农业观光区、山地运动区构成生态特色公园部分。

南香楼

南香楼,是兼具闽南风格和客家文化内涵的建筑,有120多年的历史。南香楼是整体从闽南迁移到甘坑小镇的建筑,南香楼实木结构颇具规模,整栋房屋楼中有楼,画中有画,雕梁画柱,龙凤呈祥,百鸟朝凤,花草虫鱼,市井平民。雕板上的神仙或使瑞兽,或执仙器、或驾祥云、或乘仙鹤。

状元府

状元府,是清雍正年间江西婺源刘姓状元的府第,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雍正年间,有刘姓学子,智慧过人,二十岁便考取了状元,乡绅引以为荣,捐资为其兴建府第,即状元府。2013年,深圳政府耗巨资将状元府迁移至甘坑客家小镇,是小镇里最古老的建筑。

凤凰谷

凤凰谷,是甘坑客家小镇传统文化活动空间,以四栋徽派古建筑——寿字楼、凤楼、福字楼、麒麟楼组成,四栋徽派古宅都有自己的主题,分别是陶器馆、玉器馆、金属器馆、凤凰阁。凤凰谷曾举办中华文化人物颁奖礼、小凉帽灯笼节开幕式、汉服节等活动,建有凤凰谷博古馆,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一个综合传播体和体验体。

甘坑炮楼

甘坑炮楼,位于炮楼纪念广场,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是客家人聚居的标志性建筑,记载着客家人抗击外侮的不屈精神,承载着东江纵队精神。炮楼面积约45平方米,以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在甘坑养伤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图文、视频形式展示甘坑人民英勇抗战事迹。

2016年,甘坑炮楼被列为龙岗区文物保护单位。

甘坑博物馆

甘坑博物馆,是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甘坑客家小镇分馆,也是客家民俗文化馆。展馆主要分为二层。一层主要展示“甘坑山下 凉帽人家”篇章,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记录了甘坑蝶变的历史,记录甘坑客家小镇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二层主要展示“民族危难 敢于担当”“客家民系 五次迁徙”“复界招垦 移民深圳”“打捞记忆 留住乡愁”等篇章。

甘坑博物馆,旨在传承和弘扬甘坑本土客家传统文化,展品展现了客家人勤勉耕种质朴形象。

家风家训馆

家风家训馆,是展示客家人的发展及家族传承,感受先贤家风、体验活字印刷魅力的场馆。共设置家国情怀展示区、中华精神展示区、非遗体验区三个板块。

二十四史书院

二十四史书院,座落在深圳甘坑客家小镇北区,围绕“二十四史”国家级IP规划打造的东方书院,内含特色书店群,大书店、东坡书房、杜甫书屋、李白书屋、兰亭书屋、岳阳楼、明月楼、小凉帽绘本屋等8座独立别院,构建起二十四史文献系列展览、东坡书屋等特色书店群、小凉帽亲子绘本屋、花兮茶会雅集和记忆民谣音乐晚会等五大文艺内容,同时举办作文、绘本、音乐三大文艺赛事,集阅读,展览,雅集,亲子,茶会于一体,占地三万平方米,藏书三万册的超级花园书院综合体,以“让阅读更美好”为宗旨,打造深圳人的文艺家园。

V谷乐园

V谷乐园,是中国首家原创IP科幻乐园,集合了VR、AR、XD、AI、全息等科技。

小凉帽剧场

小凉帽剧场,通过依托甘坑片区的客家文化特色及资源推出的中国非遗项目之一——皮影戏演出,专设小凉帽剧场,通过传统的光影声像技术讲述古老的寓言故事,让游客在欣赏传统戏剧的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文化活动

活动

甘坑客家小镇

甘坑客家小镇通过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打造了“小凉帽灯笼节”,举行麒麟闹新春、《簪花仕女图》情景舞剧、春日民谣音乐会、百人汉服实景剧本杀、财神来•红包到、新年好物市集等新春活动。

2016年12月29日,中华文化促进会宣布《年度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永久落户甘坑客家小镇。

2017年1月11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2016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深圳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甘坑客家小镇落幕。

2018年12月22日,第二届小凉帽国际绘本奖暨第二届小凉帽国际论坛在深圳市龙岗区甘坑客家小镇举行。

电影

2017年9月10日,取材与深圳龙岗甘坑客家小镇的VR影片《白鹭归来》,成功入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在非主竞赛单元斩获亚太艺术单元未来影像金狮奖,成为国内首部获奖的VR影片。

非遗文化

甘坑客家小镇

客家凉帽

客家凉帽,即苏公笠,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见于旧时客家地区,为客家妇女出门工作必备之物,用薄薄的篾片和麦秆编成,四周还垂挂着10多厘米长的折叠均匀的布,各色凉帽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客家凉帽外形似竹编平坦的米筛,直径45厘米,中间开直径15厘米的圆孔,帽沿上装有6寸宽的绸布,用以遮挡阳光,成为“帽帘”,另有两条彩色穗带以方便佩戴,兼具美观与实用性。客家凉帽于2011年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凉帽加工工艺在大运会期间在大运村向各国友人进行演示。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坑客家小镇挖掘甘坑客家凉帽文化内涵,打造了非物质文化超级IP“小凉帽”并逐步形成绘本、小说、VR电影、TV动画等多种艺术作品,构建起国内内容作品形式最为广泛的IP内容矩阵。其中,与甘坑客家凉帽相关的原创动画《小凉帽》系列已推出《白鹭归来》《魔法凉帽》《白豚湾奇遇》等三部,陆续在央视少儿、金鹰卡通、卡酷少儿、嘉佳卡通、优漫卡通等播出,收视率排名中国第一。

龙城舞麒麟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兽,客家人视之为精神图腾,象征着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客家麒麟舞是深圳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已有400余年历史。深圳是客家聚集地区之一,逢年过节通过舞麒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民间活跃着多支麒麟队,他们往往由一个村、一个家族、一个姓氏,将麒麟舞传承至今而不散失,并集歌、舞乐于一体,保留着在节庆期间入村上街、挨家逐户恭贺新春佳节的数百年习俗。龙城舞麒麟是流传于龙岗一带的重要民俗活动。龙城舞麒麟活动出现在民国时期末年。每逢新春佳节及其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舞麒麟以示庆贺,祈求平安大吉,国泰民安。舞麒麟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观赏性强,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演特征,而且还具有强身健体的特征。舞麒麟是传统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娱乐活动,因此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流传至今,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荣誉称号

甘坑客家小镇

甘坑客家小镇客家文化特色小镇、全国革命老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区之一,曾获“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广东人最喜爱特色小镇”、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博鳌旅游奖年度文旅小镇品牌榜大奖、深圳2018年度消费者口碑奖等荣誉称号。

2017年7月,甘坑客家小镇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获“2017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

2019年1月21日,甘坑客家小镇获“2018年深圳最受欢迎景区景点”奖项。12月,甘坑客家小镇入选中国最受关注特色小镇20强。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甘坑客家小镇

甘坑古镇属开放景区,全天24小时开放。

其中,部分项目开放时间如下:

①小凉帽农场:平日10:00—18:00,周末09:00—18:00,节假日同周末。

②小凉帽剧场:仅周末及节假日,13:30—17:00。

③V谷乐园:12:00—20:00。

④甘坑博物馆:09:00—18:00。

⑤凤凰谷博古馆:平日10:00—18:00,周末09:00—18:00,节假日同周末。

⑥二十四史书院:白天13:30—21:00、夜场17:30—21:00,周一闭园(遇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闭园顺延至节后第一天)。

入园预约

基于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严格实施客流人数实时管控,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甘坑古镇实施预约入园制度。进入古镇前要提前准备好“预约码”“健康码”等有效信息,进行体温测量,全程正确佩戴口罩。

停车场

停车场位于甘坑古镇北门,停车场导航位置可搜索“甘坑古镇北门停车场”,提供近760个停车位。

交通

公共交通

①公交:可搭乘M224路、M268路、M269路、980路、M414路、M273路、M346路,到甘坑古镇站下车即到;

②地铁:搭乘深圳地铁10号线到甘坑站;

③假日接驳专线:线路起讫点为甘坑古镇⇋甘坑地铁站;服务时间:周末及节假日8:00—21:00;主要停靠站点为甘坑地铁站、甘坑古镇。

④法定节假日专线:甘坑古镇假日专线1号线线路起讫点为布吉甘坑总站-龙岗汽车总站;甘坑古镇假日专线2号线线路起讫点为布吉甘坑总站-星河智荟公交首末站。

自驾车

从深圳福田出发:南坪快速公路→水官高速→李朗出口→布澜路(李朗、观澜方向)→甘李路→甘坑老村委即到

从深圳罗湖出发:清平高速公路→水官高速→李朗出口→布澜路(李朗、观澜方向)→甘李路→甘坑老村委即到

从深圳龙华出发:布龙路→丽湖花园(三联桥底调头)→吉华路(前走一公里)→秀峰路→甘坑老村委即到

从广州/东莞/惠州出发:广深高速/深惠高速→机荷高速→李朗出口→布澜路李朗出口→秀峰路→甘李路

游玩路线

建议游玩路线:凤凰谷→小凉帽剧场→小凉帽农场→V谷乐园→小凉帽魔法屋→甘坑博物馆→甘坑炮楼→家风家训馆→7都116

参考资料

1.甘坑客家小镇入选全国革命老区·深圳政府在线

2.点赞!甘坑凉帽登上《光明日报》头版·龙岗政府在线

3.客家凉帽·中国新闻网

4.这是一处隐藏在深圳闹市的世外桃源 被为深圳小丽江·福田网

5.用VR讲述中国好故事·深圳报业集团

6.甘坑客家小镇入选中国最受关注特色小镇20强·深圳龙岗政府官网

7.深圳甘坑客家小镇:多点发力推动传统文化复兴·中国经济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