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烧制技艺(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

2024-01-17 17阅读

琉璃烧制技艺

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

琉璃烧制技艺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琉璃,又称流离、琉璃、琉璃,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现代中式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

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技艺/一半凭运气。人造琉璃古名“琉璃”,出自西域波斯、龟兹等国,常制成器皿,作贡品传入中国。 ”《梁书·西北诸戎传》:“龟兹者西域之旧国也……天监九年,遣使献方物……十八年,又献琉璃罂。”琉璃,和颇黎(今称玻璃)都是波斯发明的。 著名的新巴比伦城门就是琉璃砖砌造的。2008年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琉璃烧制技艺
地理标志 门头沟区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Ⅷ-90
遗产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 北京市门头沟区、山西省

技艺历史

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琉璃烧制技艺是门头沟区重要的传统手工艺代表项目之一,主要分布在龙泉镇琉璃渠村。早在元代初年即在琉璃渠村设立了琉璃窑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到清代乾隆时期,逐渐兴盛起来。

琉璃,又称流离、琉璃、琉璃,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现代中式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

人造琉璃古名“琉璃”,出自西域波斯、龟兹等国,常制成器皿,作贡品传入中国。《周书·异域传下》:“波斯国……出象牙,颇黎,琉璃。”《梁书·西北诸戎传》:“龟兹者西域之旧国也……天监九年,遣使献方物……十八年,又献琉璃罂。”

特色

琉璃,和颇黎(今称玻璃)都是波斯发明的。著名的新巴比伦城门就是琉璃砖砌造的。

制造琉璃(即人造琉璃)的技术,是通过有大月氏商人传入中国的。《魏书·西戎传》:“大月氏国世祖时其国商人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美于西方来者。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传人

60岁的萧永旺,是琉璃世家传人。当年他的父亲为天安门烧制琉璃瓦,如今他的弟弟也在为天安门烧制琉璃瓦——门头沟龙泉镇有个琉璃渠村,这个村自元代开始便是皇家官窑,故宫屋顶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都出自这里。至今,琉璃渠村仍传承着古法烧制琉璃的技艺,窑火700年不熄。

记者走进这个村,采访了60岁的琉璃世家传人萧永旺。

“我们一家两代都曾为天安门‘添砖加瓦’,这其中每一段故事都能从中看到国家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就从开国大典说起吧。”萧永旺娓娓道来。

萧永旺的父亲萧瑞稳,自1920年开始进入窑厂,参与了天安门、太和殿、武英殿等古建的多次修复,以及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重大建设工程。1949年,萧瑞稳时年44岁,是琉璃渠窑厂的技术能手。那一年,萧瑞稳接到一项任务:新瓦做旧。

琉璃烧造有三十六道工序,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三类:塑形、配釉和烧窑,而萧瑞稳就是数一数二的烧窑工,琉璃瓦的光泽、色彩、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道工序。

为什么要新瓦做旧?萧永旺取出一张老照片,“这是1949年8月拍摄的天安门,由于年久失修,连年战乱,城楼屋顶上的草有一人多高,近三成的瓦都损毁了。但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中央决定只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小规模的修缮。琉璃渠村接到的任务,就是要将2000多片损毁的瓦补齐。”

萧瑞稳要做的,就是通过对窑温和釉彩的控制,让新瓦做出来和旧的一样,这样才能保证城楼屋顶是一个颜色。没有时间实验,只能直接投入生产,萧瑞稳盯在窑火前,一天一宿没合眼,烧制顺利成功!在琉璃文化博物馆,至今收藏着一件当时烧制的琉璃瓦,“这就是开国大典时‘做旧’的新瓦,和旧瓦一模一样,几乎看不出色差!”

196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20周年,天安门自1900年以来首次落架大修。

“大修时,有人提出天安门城楼上的琉璃瓦不应该再用龙纹,窑厂接到了一批新纹样,瓦当是向日葵图案,脊兽则是井冈山、延安、工农兵等革命图案。但一些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天安门城楼是故宫建筑群中的一个,应当沿用龙纹图案。双方意见相持不下,架一直打到了中南海。看过样品,周总理拍了板,他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脊兽就不必更换了,既然工人们已经将新琉璃瓦烧出来了,也不要浪费,将天安门城楼的琉璃瓦当换成‘向日葵’的,其余一切照旧!”

“中间还有个小波折,”萧永旺说,“1984年,又有专家提出,天安门是古建筑,应该恢复龙纹瓦当,意见反映到邓小平那里,他说,向日葵瓦当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特色,就不要换了。”就这样,天安门的向日葵瓦当一直用。

自新中国成立,琉璃渠村就一直承担着包括天安门在内的故宫建筑群的修缮,窑厂的库房中也常年备有琉璃瓦,以备及时更换。

萧永旺的弟弟萧永刚,如今是窑厂负责人。上周,为了迎接国庆65周年,萧永刚将他亲自烧制的几十件琉璃瓦送到了天安门。“如今,我弟弟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专门负责天安门琉璃瓦的烧制和每年的修缮。”萧永旺自己,则在退休后创办了琉璃文化博物馆,致力于琉璃文化的研究。

65年来,萧家两代人透过天安门城楼上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见证了新中国的变迁与发展。

介绍

琉璃瓦明亮透底,关键是料和秘籍。坩子土是页岩的粉末,用它制作的瓦坯细腻光滑,呈月白色,可完全呈现釉彩本身的色泽;烧制琉璃瓦所用的釉彩是以石英和氧化铅为主的金属釉料。这里至今使用着清工部“独家授权的专利烧造技术”。釉彩的配置是最核心的“技术机密”,只有村里的几个配釉技师知道,在家族里口耳相传。

而要使琉璃瓦达到“成大形而不开裂,经百年而不掉釉”的完美品质,除了原料、配釉讲究外,最关键的是“两窑烧造法”,这是官窑与民窑的区别。每一件琉璃活件都要经过两次烧制,第一遍是在塑形完成后,技师们会将琉璃瓦的泥坯放入“素窑”烧造定型,待上釉晾干后,还要再放入“色窑”进行二次烧制。

琉璃活件要经原料粉碎、淘洗、配料、炼泥、制坯、修整、烘干、素烧、施釉、出窑、晾晒等二十多道工序,每一件都需要约十多天的时间,十分讲究。

在为紫禁城造金顶的同时,琉璃渠官窑还创作了很多精美独特的琉璃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北海公园和故宫的九龙壁了。九龙壁的制作过程比烧作琉璃瓦更加复杂,技师们首先需要将图纸分解成一片片的方砖,明确所需不同颜色方砖的数量,然后再逐个颜色进行配釉、烧造,待琉璃方砖出窑后再按照图纸逐块对缝拼接。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共用了424块七彩琉璃,双面共有635条龙。

据《清工部续增则例》记载,皇家常用的琉璃构件共有上百种,仅建筑用的琉璃瓦造型就有板瓦、筒瓦、勾头、滴水、吻、兽头、脊等64种,而且每种瓦件又有严格的尺寸、颜色分类。在明、清时期,琉璃是皇族的“专属品”,民间百姓不可随意烧制,更不可越制使用。

如今,琉璃瓦虽不再是皇家专属,但琉璃渠的琉璃窑厂仍保留精湛的制作技艺,七百年薪火相传,七百年流光溢彩。正如古建专家林徽因所说,“本来轮廓极优美的屋宇,再加上琉璃色彩的宏丽,那建筑的冠冕便几乎无瑕疵可指。”

文化遗产

中国曲阜网讯在日前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中,曲阜市鲁城街道的大庄琉璃瓦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非遗项目,为全街道乃至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申报于2013年启动,最终确定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298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别,山东省共有17个项目入选。

大庄琉璃瓦制作技艺是用当地粘土塑型、挂釉,进而烧制的用于宫廷及庙堂装饰的多彩琉璃瓦当制造工艺。该厂由明武宗为朱氏窑户特赐的“裕盛公窑场”演变而来,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采用朱氏传统工艺,其系列品种主要有宝顶、大吻、屋兽人物、方脊、沟头滴水、连砖。琉璃艺术品有望君归、菊花、荷花、水草、松竹等、集宫廷建筑和庙堂建筑的富丽堂皇、庄重威严为一体,成为宫廷建筑和庙堂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据记载,公元1008年,宋大中祥符年间,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特点及流程

1、吸音性,质量好的琉璃瓦可以起到吸音降低噪声的功能。

2、绝热性,通过琉璃瓦微小的细胞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空气对流导致的能量交换,是不可多得保温材料,适用于冷库等湿冷环境。

3、缓冲性好,它的材质半硬质的发泡体,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还具有无味、无毒等性能,加工方便简单,应用很广泛,在建筑、土木等领域经常可以看见其应用。

琉璃瓦铺盖的工艺流程为:首先要对基层进行防水处理,将基层的各个方面进行紧密的接缝处理,特别是对正脊和垂脊的检查,一定要保持这些拼接的地方是密封的。施工人员对各种瓦片的位置和用处要充分理解,在保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步骤对其进行铺排,在铺排过程中要注意位置的排列,这样才能保证屋顶不渗水。

在坡面上铺设时要在两面铺设一块割角的滴水瓦和底瓦,两面的铺设弧度要齐平并且保证平行。整个破瓦的表面的规范要保持整个破瓦的表面的平直,要拉一根线在两边垄上,将他作为盖高高度的规范,盖瓦的凹凸偏向不大于4mm,在盖瓦的下面要增加铺设遮心瓦,这样对防水的处理就更加完善了。最后用钉子将盖瓦钉牢,保持盖瓦的不下滑,然后将顶帽加上去,保持外观的美观。

发源地

从2003年到2020年,故宫进行百年大修。这是自1911年修缮后,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首次整体大修。

门头沟区琉璃渠村忙碌起来,各色琉璃瓦和制件都要在这里烧制。这里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家指定的专门负责承造皇家宫殿、陵寝、坛庙等各色琉璃的官窑,窑火七百年不灭。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刘敦桢介绍,元朝时赵氏家族由山西迁至北京,最初琉璃窑厂建于宣武门外海王村。门头沟刘李居村周围盛产烧造琉璃所需的坩子土,琉璃窑厂迁到了这里,成为官窑。因为烧造皇家专用的琉璃制品,西城区海王村改名琉璃厂;门头沟刘李居村也因这里专司琉璃烧造的官署琉璃局而改名为琉璃局,琉璃渠的村名就是由琉璃局谐音转化而来。

文化遗存

日前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中,曲阜鲁城街道的大庄琉璃瓦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非遗项目,为全街道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部组织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进行了审议,,扩展项目147项,山东省共有17个项目入选。公本次推荐的项目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别。

1008年,宋大中祥符年间,朝廷下令把山西朱氏窑户的长支迁至曲阜城西,设窑场烧制黄色琉璃瓦,以满足曲阜孔庙扩建之需,琉璃瓦制作技艺开始在曲阜传播。1512年,明正德七年,明武宗特赐朱氏窑户为“裕盛公窑场”,朱氏制作技艺得以世代相传。1949年,原“裕盛公窑场”改为“曲阜琉璃瓦厂”。朱氏第十二代孙朱玉良、朱玉海为琉璃瓦制作技艺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该技艺比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的手工烧制工艺,对于古代建筑装饰材料的研究、利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可知借鉴的技术参数,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传承意义

昨日,一段题为《黄鹤楼复建30周年快闪》的视频在网上热播,乐声交替中,一群青春洋溢的解说员,与一群拿着对讲机、扫帚的工作人员纷纷起舞……记者了解到,黄鹤楼百余位工作人员用“快闪”的方式庆祝这一特别的日子。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黄鹤楼穿着“绿衣衫”,搭着脚手架,正在维修中。

负责本次维修的施工技术总顾问杨华玉告诉记者,2013年11月,工作人员发现黄鹤楼四层东北角一个翘角的鱼尾有松动。专家迅速对黄鹤楼进行了全面“体检”,发现黄鹤楼的琉璃瓦及支撑琉璃瓦的钢材濒临老化。于是,黄鹤楼整体维修提上了议程。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园方决定对黄鹤楼的琉璃瓦进行更换,照原瓦的样式烧制,共换瓦12万块,春节后开始施工维修,全部工程预计8月完工。“上世纪80年代,烧煤的火车沿京广线经过黄鹤楼,不少煤烟喷到黄鹤楼瓦面上,一些黑色污染物洗不掉,影响了黄鹤楼整体视觉效果。这次大修后,黄鹤楼会整体提亮。”杨华玉说。

据介绍,黄鹤楼内外照明灯具也进行了更换。外廓照明灯具使用寿命较长的LED点光源,共两万多只,在地面立柱、楼顶采用泛光灯照射,增强夜景效果。灯具并非每天全部打开,而是分日常模式、一般节日模式、重大节日模式来开启。

参考资料

1.琉璃烧制技艺·中国航空旅游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