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汉语成语)

2024-01-19 3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0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啼笑皆非

汉语成语

啼笑皆非,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比喻处境极其难堪。

中文名 啼笑皆非
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类型 成语
出处 《槿花二首》

概述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定语;指哭笑不得

近义词: 哭笑不得、狼狈不堪

反义词: 镇定自若

出处:唐·李商隐《槿花二首》:“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延展阅读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故事】南朝陈将要灭亡,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不能相保,就将铜镜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分离,相约于正月十五日当街卖破镜来取得联系。陈亡,妻没入杨素家。到期徐德言辗转至长安,找到卖破镜的仆人,在杨素面前乐昌公主作诗“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

参考资料

1.啼笑皆非·词典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