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军区之一)

2024-01-20 43阅读

广州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军区之一

广州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军区之一,领导和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防御方向越南、南海对面。1955年4月15日中南军区改编为广州军区,机关驻地不变。现任司令员徐粉林,政委张阳。2016年2月1日,七大军区调整划设后的五大战区成立,习主席亲自为各战区授旗并发布训令。

中文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
外文名 Chinese PLA Guangzhou Military Region
简称 广州军区
管辖范围 湖南、广西、海南、广东、湖北
总兵力 25万
隶属单位 中央军委
作战使命 保卫中国南部,防卫南部特大城市
下辖部队 第41集团军、第42集团军
领导机关 司令部、政治部、装备部、联勤部
现任司令员 徐粉林
现任政委 魏亮
机构级别 大军区

概述

中国七大军区示意图

广州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军区之一,领导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个省份的武装力量,防御方向越南、南海对面,1955年4月15日中南军区改编为广州军区,机关驻地不变。隶属空军,受空军和广州军区双重领导。主要担负本区国土防空和协同陆、海军作战任务。军区下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炮兵、工兵、装甲兵等机关。

发展自中南军区(建国初期的一级军区),中南军区按照根据中央军委1949年12月26日的决定,于1950年1月1日,之前的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在汉口改称为中南军区。广州军区则于1955 年4月15日成立,司令员李天佑(代),政治委员陶铸,下辖:湖南省军区、广东省军区、广西军区,海南省军区,军区防空军、公安军,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司令部和陆军军、院校及地方部队。军区机关仍驻广州市。原中南军区所属河南湖北军区划归武汉军区建制;江西军区划归南京军区建制。1985年6月,将原武汉军区辖区内的驻湖北湖南省的部队划归至广州军区建制内。

在中央军委、总部的领导指挥下,根据总的战略意图,负责组织本区内陆军、海军、空军三军部队的联合作战行动和演习,直接领导所属陆军部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等;领导本区的民兵、兵役、动员、人民防空和战场建设等工作。大军区主要负责制定战区部队建设的规划计划,组织指挥战区内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实施联勤保障等,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分别领导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工作。主要负责辖区内诸军兵种部队协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

防务范围台湾海峡南端(广东南澳岛至台湾猫鼻头连线)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岛及南沙群岛的防御。

辖区

辖区: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海南。兵力主要部署在柳州和惠州。下辖2个集团军(41、42集团军),海南军区132师,1个武警机动师(武警126师),总兵力愈19万。广州军区防区为广州、广西、海南、湖南、湖北五省。各主力集团军资料如下:

第41集团军

现第41集团军辖三个师:121摩托步兵师(“塔山守备英雄团”在这个师),123师(“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在这个师),第164师(第55军撤编后专入)以及军直属高炮旅、舟桥团。第41军军部曾驻汕头,现已调防至柳州,而且主力也基本布防在广西境内,第41集团军的主要指向是越南。

第42集团军

第42集团军属于广州军区,军部驻广东惠州,属于简编乙类军。但1996年台海形势紧张后,中国军方从战略上考虑,重新按甲类军装备第42集团军,实行一军四师制。现第42集团军下属:广州军区战备值班师第124机械化师,第125、126步兵师,以及军属炮兵师、坦克旅、舟桥团、高炮团、特种兵大队、电子对抗分队等,还有一个在第42集团军编成内直属总参陆军航空兵局的陆军航空兵团,配有武装直升机和攻击直升机。从第42集团军所处地理位置看,很可能担当登陆台湾南翼的主攻部队,其与第15空降军、第1集团军(北翼主攻)构成第一波次进攻的主力。)

沿革

1955年4月15日中南军区改编为广州军区,机关驻地不变。广州军区成立后,辖区和所辖部队曾有数次较大变化。初建时,辖湖南、广东、广西三个省军区及海南军区和第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七、五十五军,数个直属师及一些特种部队。1968年重建第四十三军,次年调出。1970年,第四十七军调出。1985年,原属武汉军区的湖北省军区划入广州军区序列。野战部队也进行整编,组建了集团军。广州军区还与中央军委海军、空军分别对南海舰队、广州军区空军实施双重领导,军区主要负责作战指挥。

作战

作战任务与作战区域

作战任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策应成都军区昆明驻军形成对东南亚的军事威胁,对东南亚国家形成压力,主要有驻守在柳州的军队完成;另一个是登陆和反登陆作战,主要是吸取鸦片战争中,广州失陷的经验教训,主要有驻守在惠州的军队完成。从作战区域来看,对东南亚作战主要将在境外完成。

作战方式和武器配置

作战方式类似于成都军区,但由于沿海,因此对海防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与成都军区重视高原山地作战的不同是,其更重视丛林作战。柳州的驻军是中国丛林作战的佼佼者,同时广州军区的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能力也应是相当强的。如果仅凭单兵作战,广州军区的士兵与其他各军区士兵PK的话,我估计都不是他的对手。和成都军区一样,广州军区也没有大规模作战的对手,因此作战的方式和成都军区一样,也是网状联合作战,这个网比成都军区作战的那个网还要小些。

从作战的武器配置来看,基本和成都军区类似,但估计更重视轻型武器和特种武器的配置。同时也特别注重防空火力的建设。

历任领导

广州军区司令部

第一任司令员黄永胜,继任司令员有李天佑(代)、丁盛、许世友、吴克华、尤太忠、张万年、刘存智(代)、朱敦法;首任政治委员陶铸,继任政治委员有刘兴元、孔石泉、

广州军区司令员章沁生

韦国清、赵紫阳(兼)、韦祖珍、华国锋(兼)、任思忠、向仲华、习仲勋(兼)、王猛、张仲先。先后任副司令员的有文年生、梁兴初、詹才芳、李天佑、吴富善、温玉成、庄田、杨梅生、吴瑞林、江燮元、吴纯仁、丁盛、邱国光、叶建民、黄荣海、颜德明、陈海涵、欧致富、钟赤兵、吴忠、鲁瑞林、刘昌毅、朱月华、徐芳春、张序登、刘存智、张万年、张明山、刘鹤翘、李新良、李希林;先后任副政治委员的有刘兴元、晏福生、方正平、萧元礼、郭成柱、陈发洪、任思忠、杨树根、訾修林、卜占亚、钟汉华、彭嘉庆、邓逸凡、姜林东、单印章、谷景生、卢伟如、刘安元、谷善庆、高天正。

历任参谋长:温玉成、陶汉章、吴纯仁、阎仲川、孙干卿、周德礼、朱英、刘存智、李希林、陈显华。其机构编制曾多次变化。机关下设司令部办公室和作战、情报、通信、军训、动员、管理等10多个部、局,并直辖若干团、队。                                                                        

广州军区政治部

历任主任:陈仁麟、谢明、刘兴元(兼)、相炜、任思忠、卜占亚、张战东、于厚德、王淳、陈继德、张明远、高天正、方祖歧。机关下设办公室和组织、宣传、保卫、群众工作等部、局和军事法院、军事检查院、战士报社,还辖战士话剧团、战士歌舞团、战士杂技团、体工队等文体单位。

广州军区后勤部

历任部长:文年生(兼)、邱国光、周庆鸣、靳兆西、赵遵康、徐芳春、常风举、迟云秀、陈德明;历任政治委员:张池明、潘振武、杨树根、方毅华、赵力宽、刘智民、李书健。机关下设司令部、政治部、财务部、军需生产部、卫生部、工厂管理局、审计局等10多个部、局。下辖3个分部。

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

广州军区KS-1A防空导弹

前身为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1950年4月改为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1954年7月改为中南军区炮兵部。1955年5月改为广州军区炮兵部,下辖炮兵第二、五师、第四炮校、高炮技校。1959年2月改辖炮兵第一、六十三、七十师和东线高炮群。1975年12月改为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1982年12月改为广州军区司令部炮兵部。在广州军区领导下,军区炮兵司令部负责全区炮兵建设。

历任炮兵司令员:孔庆德(代)、孙干卿、韩庄、郝盛旺、岳洪池;历任政治委员:杨树根、谭文邦、李福尧、周益宽、苏克之、刘占荣、刘尚文。

广州军区工程兵部

前身为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工兵指挥所,1950年2月组建为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1952年7月改为中南军区司令部工兵处,迁来广州。根据国防建设需要,1953年3月又增编与工兵处平行的工兵军事建筑处。1954年8月,工兵处与工兵军事建筑处合编为中南军区工兵部,下辖工兵第十四、十五、十七、十九、二十八团,第四军事建筑工程团。1955年7月,改为广州军区工程兵部,下辖工兵第四、六团,舟桥第八十四团,建筑第一O九、一一四团,工程第二十二团。1976年1月改为广州军区司令部工程兵部,1978年11月恢复广州军区工程兵部,1982年12月又改为广州军区司令部工程兵部。在广州军区领导下,军区工程兵部负责全区工兵建设。

历任工程兵主任:廖中符、刘桐山、纪刚;历任政治委员:郭质甫、赵川、崔金锡。

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部

其前身为1954年5组建的中南军区装甲兵部,当时下辖5个坦克自行火炮团。1955年7月改为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部,1958年4月改为广州军区司令部装甲兵处,1959年5月恢复广州军区装甲兵司令部。1970年1月再改为广州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在广州军区领导下,军区装甲兵司令部负责全区装甲兵建设。

装甲兵司令员:叶建民;历任政治委员:訾修林、颜德明。

参考资料

1.改革强军,砥砺奋进筑伟业(变革)·人民网

2.告别七大军区 踏上改革新征程(附各大军区发展简史)·中国军视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