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

2022-12-13 46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8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李杰

李杰,男,1957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结构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李杰于1982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1984年获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至1994年,成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受邀在日本京都大学短期访问研究;2006年,受邀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短期访问研究;2007年,受邀在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担任访问教授;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主要从事随机力学与工程防灾研究工作。

李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

李杰人物经历

1957年10月,李杰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78年1月至1982年12月,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84年12月,硕士就读于重庆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1月至1988年12月,博士就读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88年12月,毕业后回到郑州工学院担任教师。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至1994年,成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受邀在日本京都大学短期访问研究。2006年,受邀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短期访问研究。2007年,受邀在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担任访问教授。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李杰院士

李杰主要成就

李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李杰在随机动力学、随机损伤力学、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与工程网络可靠度研究中做出了具有国际声望的学术贡献。主要包括:1、提出了物理随机系统研究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随机结构与随机系统分析理论,包括:提出了随机结构分析的扩阶系统方法与随机建模准则;合作建立了随机系统分析的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在结构灾害性动力作用的物理随机过程模型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2、建立了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提出了“随机介质”基本概念,为非均匀介质材料的力学研究开创了新的道路;发展了微-细观随机断裂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弹塑性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发展了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数值算法;3、具有独创性地建立了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的“物理综合法”,形成了统一解决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问题的基本理论体系;4、 建立了大型工程网络抗震可靠性分析理论与设计技术,包括:发展了大型复杂网络抗震连通可靠性分析理论;建立了大型城市供水系统抗震功能可靠性分析理论;在国际上率先推出了生命线工程网络抗灾优化设计技术。学术论著据2022年9月同济大学工程可靠性与随机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网站显示,李杰先后出版7本学术著作,在中国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论著被他人引用16000余次。出版时间书名出版社
1992年《地震灾害预测与防灾规划》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年《地震工程学导论》地震出版社
1996年《随机结构系统——分析与建模》科学出版社
2005年《生命线工程抗震——基础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9年《Stochastic Dynamics of Structures》John Wiley & Sons
2014年《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科学出版社
学术交流据2022年9月同济大学工程可靠性与随机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网站显示,李杰作为会议主席组织并主持26次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担任40余次国际系列学术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先后30余次应邀在国际系列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2022年8月12-14日,2022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术年会在辽宁沈阳召开,李杰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报告。科研项目据2022年9月同济大学工程可靠性与随机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网站显示,李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或课题等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60余项。科技决策1999年,李杰参与“十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论证工作,是“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领域建议书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01年,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人居环境与城镇化建设”的规划与可行性论证工作;2004年,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城市建设与公共安全”专题的起草与论证工作;2005年,作为执行委员会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2006年-2007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策划、起草、论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大工程的动力灾变”立项工作;2009年-2010年,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科2011-2020年发展战略研究”工作。2012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科技部“973”计划“制造科学与工程”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工作。2014年-2015年,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学科‘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 研究工作。2014年-2017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科技部城镇化领域‘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2018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抗震韧性城市建设”双清论坛论证工作。科研获奖据2022年9月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网站显示,李杰获得国家级、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或主要完成人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时间获奖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6年“工程结构抗灾可靠性设计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0年5月《复杂建筑结构精细分析与整体抗灾性能调控关键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杰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李杰读书理念是“三问、三结合”,“读书三问”,即读一本书,要弄清楚“是什么,有什么用,局限性在哪儿”。作为研究生,对于研究应不仅局限于“是什么”和“有什么用”上,更要思考前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从而获得学术上的突破。而“读书三结合”,指的是“读书要结合文献、结合研究、结合著述”。李杰认为,作为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不仅是研究问题的能力,更是要培养善于将老师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应对压力的最好方法。当研究的问题变得有趣了,也就不会觉得有压力了。指导学生截至2021年12月,李杰指导的67名博士毕业生中,已有12人晋升正教授,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执教课程本科生课程: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师研究生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工程可靠性选讲、结构随机动力学、结构随机动力学、土木工程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

李杰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授予单位
1996年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
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99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首批特聘教授教育部
1999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人事部
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
2004年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人民政府
2004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人民政府
2008年“李国豪结构工程大奖”一等奖同济桥梁教育和研究发展基金会
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3年荣誉博士学位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
2014年Freudenthal奖章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2017年卓越教师奖同济大学
2017年立德树人优秀教师奖同济大学

李杰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任职机构职务
2017年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度协会主席
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建设部城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委员
Structural Safety编委
Probabilistic Engineering Mechanics编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编委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Risk Management创始主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学部评审委员会委员
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安全与工程防灾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同济大学学报》主编主编
《工程抗震》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李杰人物评价

作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潜心育人,孜孜不倦,培养出全国结构工程领域的众多精英;他是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作为同济大学王牌学科新一代的学术领袖,他呕心沥血,奋进在科学前沿,成为国际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协会主席;作为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他殚精竭虑,不辱使命,为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一位同济大学土木学科百年荣耀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李杰从未有一刻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在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一直秉持这样的理想,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也不断历练自己的团队,鼓励自己的学生。作为同济大学王牌学科新一代的学术领袖,李杰教授不忘初心,一直奋进在科学的最前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着。“认识自己,坚守自己”,这是他对青年人的忠告,也是他一生自我修养总结。李杰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心怀身为一名师者、学者的崇高使命和科学追求,一直奋进在结构工程理论创新的最前沿,矢志用科学理论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