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魏禧散文《留侯论》)

2022-12-13 8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8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留侯论

留侯论是魏禧议论文的名篇,气势踔厉风发,层层推进,表现了他长于见识和议论的写作特色。

留侯论(魏禧散文《留侯论》)

留侯论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留侯论创作年代:清代作者:魏禧作品体裁:散文

留侯论作品原文

留侯论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以求报韩。’既击始皇博浪沙中,终辅汉灭秦,似矣。韩王成既杀,郦生说汉立六国后,而子房沮之,何也?故以为子房忠韩者,非也。”魏子曰:“噫,是乌足知子房哉!人有力能为人报父仇者,其子父事之,而助之以灭其仇,岂得为非孝子哉?子房知韩不能以必兴也,则报韩之仇而已矣。天下之能报韩仇者,莫如汉,汉既灭秦,而羽杀韩王,是子房之仇,昔在秦而今又在楚也。六国立则汉不兴,汉不兴则楚不灭,楚不灭则六国终灭于楚。夫立六国,损于汉,无益于韩。不立六国,则汉可兴,楚可灭,而韩之仇以报。故子房之地决矣。”“子房之说项梁立横阳君也,意固亦欲得韩之主而事之,然韩卒以夷灭。韩之为国与汉之为天下,子房辨之明矣。范增以沛公有天子气,劝羽急击之,非不忠于所事,而人或笑以为愚。且夫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也,天为民而立君,故能救生民于水火,则天以为子,而天下戴之以为父。子房欲遂其报韩之志,而得能定天下祸乱之君,故汉必不可以不辅。夫孟子,学孔子者也,孔子尊周,而孟子游说列国,惓惓于齐梁之君,教之以王。夫孟子岂不欲周之子孙王天下而朝诸侯?周卒不能;两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天生子房以为天下也,顾欲责子房以匹夫之谅、为范增之所为乎?亦已过矣!

留侯论作品翻译

有位朋友问我说:有人说张良弟弟死了不安葬,是用这来回报韩国的。张良既然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最终辅佐汉朝灭掉了秦朝,像是回报韩国的了。但是韩王成被杀后,郦食其劝说汉天子立六国的后代为王,但张良却阻止他这样做,为什么呢?所以我认为张良忠于韩国的说法,是不对的。”魏子说:唉,这哪里是懂得张良啊!别人有能力能够替人报了杀父之仇,他的儿子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那人,而帮助他来消灭他的仇人,难道能够说这个人不是孝子吗?张良知道韩国没有必然兴盛的能力,那么只能替韩国报仇罢了。而天下能够替韩国报仇的,没有谁比得上汉王;汉王消灭了秦朝,然而项羽又杀了韩王,这也是张良的仇人,只是当年张良的仇人是秦朝,汉王不能兴盛那么楚国不会灭亡,楚国不灭亡那么六国终究要被楚国消灭。那么,立了六国的后代,有损于汉王,又无益于韩国。不立六国的后代,那么汉王可兴盛,楚国可以消灭,而韩国的仇恨得以报复。所以张良下定决心这样做了。张良劝说项梁立韩国的公子韩成,心中本来就是想得到韩国的君主而侍奉他,然而韩国最终被灭亡。韩国的立国和汉朝的得到天下,张良分辨得十分明白。范增认为刘邦有天子气象,劝项羽赶紧攻打他,这不是不忠于他所做的事,然而有的人却讥笑范增是愚蠢的。况且天下是天下人共有的,不是一人一姓的私人产业,上天为百姓确立了君王,本来就是能够从水深火热中拯救百姓的,那么上天选定的天子,天下人就拥护他把他作为父亲。张良想要成就自己为韩国报仇的心愿,而得到能够平定天下祸乱的国君,所以汉一定是不能不辅佐的。孟子是学习孔子的;孔子尊崇周王朝,然而孟子却到各个诸侯国游说,态度诚恳而深切地对待齐国、梁国的君王,教他们成就王道的基业。孟子难道不想要周天子的子孙称王天下而使诸侯们朝拜他们吗?但周朝的子孙最终做不到。然而天下的百姓,不能够不拯救。上天生下子房来拯救天下百姓,人们却反而想用匹夫的忠诚守信来责备他,难道要让他做范增想做的事情吗?这也太错误了!

留侯论作品注释

留侯:张良,字子房,其祖先为韩人,祖父与父亲皆在韩为官。秦灭韩后,张良为刘邦谋臣,辅助汉朝灭项羽,定天下,受封为留侯。子房弟死不葬:《史记·留侯世家》载,韩国被秦吞灭后,张良连弟弟死了都不办丧事,用全部家财来求客刺秦始皇,为韩报仇。博浪沙:地名,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秦始皇东游,张良和刺客埋伏在博浪沙,用大铁锤击始皇,误中副车。始皇大怒,搜捕天下十日,但没有捉住张良。韩王成:韩国的诸公子,名成,人称横阳君。张良曾经游说项梁立横阳君为韩王,项梁依从,后为项羽所杀。郦生:郦食其,刘邦的策士。他曾经向刘邦献策,要刘邦分封土地给六国后代,并授予他们王印,这样天下就会臣服,楚国也会来朝拜,恰好张良有事来谒见刘邦,知道刘邦已同意郦生的建议,当即劝阻刘邦,说:“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刘邦大骂郦生,急忙派人销毁已刻好的封印。沮:阻止。乌:何。夷灭:消灭。夷,平,诛锄。范增:项羽的谋臣,被尊为亚父,他屡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郁愤病死。沛公:刘邦。公器:指名位、爵禄等。水火:喻困苦患难。惓惓:同“拳拳”,诚恳深切之意。王:成就王业。顾:却,反而。匹夫:庶人,平民。谅:忠诚守信。

留侯论作品赏析

张良是韩国人,却做了汉朝的谋臣。这篇文章的论说中心表面上是:张良仕汉是否忠韩。共分两层论述:一、张良仕汉以报韩仇;二、张良仕汉以救天下之民。第二层是第一层的深化,尤其“天下公器非一人一姓之私”、“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等观点,实际上推倒了所谓忠韩的匹夫之见。此篇是魏禧议论文的名篇,气势踔厉风发,层层推进,表现了他长于见识和议论的写作特色。

留侯论作者简介

魏禧,字叔子,一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入清朝后不做官,举家隐居在故乡翠微峰。从四十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所结交的都是明朝遗民。在清初文坛上很有地位,与兄魏际端、弟魏礼,均有文名,时称“宁都三魏”,又和侯方域、汪琬齐名,号“国初三家”。散文长于见识议论,各体风格不同,都能纵横变化,文随意尽。有《魏叔子文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