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孙口将军渡

2022-12-16 19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位于台前县孙口乡政府东南2公里的黄河北岸,原名孙口渡口。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以此为中心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台前县以“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处”为依托,沿临黄堤规划建设,位于豫鲁交界黄河之滨的将军渡黄河游览区。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景区简介

将军渡黄河游览区,总体规划面积500余亩,共分为5个景区,即:纪念馆区;广场;浮雕碑廊区;黄河游览区;宾馆、饭店、服务区。分三期建成。2006年投资9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建起了刘邓大军渡河纪念馆,建筑面积315平方米,馆名由迟浩田题写。除纪念馆外,还倚坝修建了“将军亭”,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铎和中国贫困地区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李春华分别为将军亭题写了匾名和楹联。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建设情况

2007年投资245万元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任务,铺设广场1800平方寒尝您地米、青石板道路1000平方米、嵌草砖停车场900平方米,建成了连心桥;完成了室内布展及文物征集工作;对景区绿化进行了设计,周边种植柳、银杏、大叶女贞等不同的树木,平地栽种各种名花异草,令人赏心悦目;完善了服务功能,景区内水电一应俱全。2008年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主体纪念碑和纪念碑万人广场。为适应旅游资源开发形势的需要,目前正在建设新的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该工程于2009年10月6日动工,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建筑面积4538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布展面积2000多平方米。一层为管理用房,二、三层为展厅、陈列室等。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遗址遗存

为纪念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81年6月,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孙口村南临黄河大堤顶北侧立碑以纪之。碑为青石质,通高3米、宽7米、厚0.4米,碑首刻五角星一颗,象征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碑座刻水纹状浪花浮雕,象征汹涌澎湃的黄河;碑身左上角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一行上款,中间刻有“孙口渡河处”5个醒目大字,由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天然书丹。碑身置充驼泪于高1.5米、面积50平方米的砖砌水泥台上,气势雄伟,庄严肃穆。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月,台前县人民政府建立保护标志,石碑上刻“晋冀鲁豫野战军渡黄河纪念地”。为昭彰史迹,教育后人,1997年立主体纪念碑一座,高3.16米,宽0.94米,厚0.3米。碑阳面刻有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的题词:“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并建有青石六角碑亭,此亭凝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为一体,古朴典雅,飞檐斗拱,气势非凡,展示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是年,孙口将军渡纪念地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河南省文物局对纪念碑的保护范围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文物保护区为:自碑亭向南20米,北、东各100米,西50米。控制地带为:自保护区向南1000米,北100米,东2000米,西100米。2005年3月,将军渡纪念地被列为河南省红色设葛蒸旅游景点。2008年10月,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碑建成,碑高27.37米,其中碑座高6.3米,碑身高19.47米,碑冠高2米,象征着刘邓二位首长1947年6月30日在此渡河。碑座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台阶12层,象征着4个纵队的12万大军渡过黄河。纪念碑整体炒渗润己为框架结构,外挂花岗岩。碑身两面由薄一波同志题词“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碑”。碑座由两面文字说明和两面浮雕组成,两面文字说明是碑文和碑记,分别介绍纪念碑情况和刘邓大军渡黄河事件,两面浮雕分别表现了刘邓大军渡黄河和台前县老区人民支前的场景。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文物陈列

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占地315平方米,共分9个展厅。第一展厅为序厅,中间为强渡黄河大型壁画,两侧是题词。第二展厅是战略态势,展示刘邓大军强度黄河前的形势。第三展厅是渡前准备,展示为强渡黄河所作的准备工作。第四展厅是强渡黄河,展示刘邓大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东起东阿西至濮县300余里,踏着黄河的滚滚波涛,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举突破上有飞机轰炸、岸有重兵把守的黄河天险。第五展厅为渡河战役,展示刘邓大军渡河后,在广阔的鲁西南平原上,攻郓城桨坑微、战定陶、围六营、克羊山,连战连捷,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5.6万余人,继而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第六展厅为人民支前,展示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经过烈火锻炼的台前及沿黄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臭轿堡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积故格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踊跃支前,为支援刘邓大军渡河作战、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第七展厅为革命儿女,展示参加渡河作战的重要将领。第八展厅为老区新貌,展示台前继承革命传统、再创老区辉煌。第九展厅为治黄成就,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台前在治理黄河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了更好地完成纪念馆的布展工作,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先后到中国军事博物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等多处大型纪念馆实地考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和资料,拜访询问了数十位老首长、刘邓大军老战士和水手,并深入民间积极挖掘,最终整理出珍贵历史图片268件、历史实物42件、有关资料和图纸17幅,真实再现了当年的历史情景。在纪念馆的筹建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亲自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中共河南省原省委书记徐光春等领导和一些将军们为纪念馆题词20余幅。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景区风光

将军渡畔美丽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不已。漫游在将军渡纪念地,你可以尽情感受眼前的景色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风和日丽,则沃野如碧带,河如龙飞蜿蜒起舞;烟雨蒙蒙,则云雾迷漫,河水、浅滩处于缥缈之中;若是瑞雪飘飞,则望眼满目银白,枯水期的黄河静静地流淌,好似卧游的淑女一般,屏声敛息。春天,站在将军渡口东北边不远的亭台上,可以观赏到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田野,苍茫的黄河如黄色的玉带从南边飘然而来,在亭台脚下急转弯又飘然而去,温柔的河水在低吟浅唱,阵阵和煦的轻风携着清新的空气吹来,涤荡着你的心灵,给你的感觉是一种飘逸奔放的激情。夏天,这儿是一处天然的避暑胜地,站在亭台上,远离了喧嚣的都市,你可以怡然地享受从河岸边吹来的习习凉风,看大河,看浅滩,看沃野,听台下的河水奔腾咆哮。抬头是白云朵朵的天空,低头是细碎的闲花野草,随便走走,也就有了闲云野鹤、超凡脱俗、自得其乐的舒适和惬意,白璧无瑕的天然真实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你的心中,闭目养神就好像是在如诗如画的梦里。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历史背景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为实施中央突破的伟大战略,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为保障刘邓大军胜利渡河,1947年2月,冀鲁豫军区成立了黄河河防指挥部,担负起建造船只、运送大军渡河的紧迫任务,王化云和曾宪辉先后任司令员,郭英任政委。黄河河防指挥部下设7个大队和1个独立营,四大队和独立营驻防军事要地孙口。台前人民积极配合黄河河防指挥部,将县境各个渡口船只集中修补、隐藏,并先后兴建十里井、林楼、张堂、孙口、毛河5处大的造船厂,沿黄10里以内的群众主动把自家的大树砍伐,奉献给造船厂。当时,在孙口附近兴建一处最大规模的造船厂,开始设在毛河村后树荫下,刚刚施工,就被国民党飞机发现目标,盘旋轰炸,造船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将设备迅速转移到面积大,树木茂密的陈楼村西林带里,继续施工。由于局势恶劣,造船工人们风餐露宿,生活极其艰苦,但情绪却十分高涨,个个奋不顾身,团结奋战,陈楼造船厂制造的长8丈5尺、宽4丈的平头“大1号”船竣工了,船厂举行庆贺典礼。自此一只只大船陆续制成,陈楼造船厂共造船28只,均按长宽和面积的大小,依次由1号排到28号。与此同时,台前境内其他造船厂也在紧张的工作,先后制造出一只只大船,全县共造120余只大船。这些大船一船可渡一排人、一连人,大的能载200多人、5辆汽车。造船不易,拉船更难。各造船厂船造好后,要运到各渡口中,由于途无滴水,旱地行船,极为困难,全体干部群众都参加拉“旱船”,在拉船的途中,还经常碰上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尽管如此困难,军民还是协力把一只只大船按时运到各个渡口。同时,为了确保大军安全渡河,黄河河防指挥部组建了2300多名的水兵武装,共编5个大队,其中四大队驻防孙口,水兵们昼夜苦练划船、隐蔽抢救、游泳等技术。此外,台前人民全体动员,大打支前准备工作的“总体战”,他们积极为驻军腾房,安排后方机关、做鞋、磨面、运送粮柴物料,组织了担架团、儿童团、姊妹团等,男女老少,不分彼此,全力投入到支前工作中。1947年6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主力一、二、三、六4个纵队12万大军由安阳西北蒋村出发,奔向鲁西黄河北岸。6月30日进驻台前境,刘邓首长没顾得休息,当日亲临孙口视察黄河水情,部署大军夜间渡河。冀鲁豫军区独立旅为掩护刘邓主力部队渡河,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在东起东阿,西至濮县,全长近150公里的地段上实施大规模渡河作战。6月30日夜12时,指挥部下达渡河命令,二纵先遣部队首先在孙口强渡,严阵以待的水手们从船坞中将隐蔽的船只推出,先遣连的勇士们乘上12只木船,船头上架起机枪,精神抖擞,竞相行驶,12只小船像离弦的箭,急速地向南岸驶去,敌人发觉后,猛烈阻击,各快船上的先遣队猛烈地予以还击,此刻,北岸掩护部队的大炮,也瞄准对岸国民党军队的滩头阵地进行轰击,在掩护部队炮火的掩护下,水兵们冒着飞机轰炸和对岸敌人炮火的阻击,驾船强渡,有的负伤后不顾生命危险,包扎伤口后继续快速划桨,水兵加快速度驾船往前冲,不到一刻钟将先遣部队某部四连送到对岸。快船将要靠岸时,先遣队还没等船靠岸,即下船蹚水,直冲国民党军队的防御阵地,国民党士兵抱头鼠窜,战士们登岸后立即控制了国民党防御阵地的火力,继而攻破严密布防的地堡群,为大军南进打开了通路。与此同时,黄河各渡口舟楫竞发,一纵队在东线张堂一带、六纵队在西线李桥一带实施大规模渡河作战,一夜间国民党部队精心设防的自诩足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务,全线崩溃。7月4日夜,刘邓首长和野战军机关人员在孙口渡口乘“爱国号”大船渡过黄河。刘邓大军渡河后,立即发起鲁西南战役,经28天浴血奋战,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个半旅,计5.6万人,继而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中国革命实现了历史性大转折。1947年9月初,为钳制国民党新五军,配合刘邓、陈谢兵团逐鹿中原,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华东人民野战军西线兵团在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的率领下进驻台前,从境内孙口、林楼、十里井等处,由“黄司”和台前人民群众用木船护送渡过黄河,转入外线作战。当时,沿黄集结大小船300余只,昼夜摆渡,共护送华野过河部队30余万人。1948年6月初,粟裕率领刚刚在濮阳结束新式整军运动的华东人民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又一次在孙口渡口南渡黄河作战。1949年3月,为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横渡黄河,向江南进军,台前人民积极筹备船只,集结木板、绳索、铁丝、秫秸等物料在孙口架设浮桥。当时时令虽然已是仲春,但黄河岸边仍很寒冷,为了确保工期,确保浮桥的质量,水手和民工不畏严寒,跳入冷冰冰的水中打桩、系绳。经过十几个昼夜奋战,终于架设了长200米、宽20米的浮桥。从4月26日起,历经半月,50万大军踏过黄河浮桥,挥军南下。台前人民又留下了“孙口搭浮桥,激流过大军”的佳话。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红色典故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强渡黄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7月4日夜,刘邓首长携野战军机关人员从孙口黄河码头渡河南征。1947年9月初,华东人民野战军西线兵团计30万人在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的率领下,从台前境孙口、林楼、十里井等渡口南渡黄河,挺进豫皖苏。1948年6月初,粟裕率领华东人民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又一次在孙口渡口南渡黄河作战。1949年4月26日起,东北人民解放军50万大军在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率领下,历经半月,踏过孙口黄河浮桥,挥师南下进军江南。孙口渡口“将军渡”的美名由此而来。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红色精神

渡河精神: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渡河精神一是刘邓大军渡河中表现出的那种不畏艰险、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二是刘邓大军渡河中表现出的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大局意识和高尚情操;三是刘邓大军渡河中表现出的那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红色诗歌

渡黄河歌陈 毅黄河悠悠吾其济,大军反攻从此去。江淮河汉入掌握,南京群丑苦无计。党团统一竞贪污,棘门霸上等儿戏。老贼花甲飞来去,满眼战局皆丧气。徘徊古城系人心,岂知动摇更加剧。绝望挣扎难苟延,婉转哀怜求美帝。杜马困难何其多,侵略援助索高利。扶助倭寇事第一,可怜位置次奴隶。皇皇华夏岂无人,解放军旗伸正义。中原已告堤防决,长江何处能守御?国贼受首看日近,狗党狐群失依据。人民法院早安排,海角天涯难逃避。吁噫一歌兮歌黄河,黄河稳渡不吾弃。吁噫再歌兮歌反攻,革命风雷动大地。吁噫三歌兮歌民主,群众翻身今可遂。吁噫四歌兮歌胜利,华夏独立新世纪。濡笔淋漓我兴豪,但恐才薄难抒意。〔作者〕陈毅,四川省乐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国务院副总理。段维中河道仍是以往那样弯曲、宽阔、淤沙、积滩,黄水仍是以往那样急湍、奔流、冲激、吼叫。但是在大进军的今天,以集体的智慧,在世界著名的黄河天险上,创造了历史上新的奇迹——一座由船作的大浮桥。虽然大雨不停地在下,道路泥泞难走,但是阻不住热情支前的群众。他们肩扛着车不能拉架桥用的木板,冒雨向黄河上运送。情绪极其高涨的水手,饭也顾不上吃,忙着架桥。他们下锚、拉缆,跳下水里安木桩。虽然都是光着身子下水,却还是满身大汗。船靠船,练扣练。平船上面铺木板,虽然船只有高、低、大、小,但是这创造的浮桥,却非常的平坦、坚牢。不光能走人和马,还能走汽车、坦克和大炮。桥长:有二百米,桥宽:足有五丈,两端:红绿标语、彩门、松坊、船桅像电杆一样。猛一看,看不出是桥来,好像城市里的马路一样。解放军步伐整齐,精神雄壮,六路纵队走在桥上,摄影记者拍照忙,宣传队的音乐多响亮。战士们前进的歌声,水手们的欢呼口号声,奏出了伟大的交响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注:此诗为林彪、罗荣桓两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孙口浮桥过黄河南下时随军记者所作。渡口偶成王朝阳大河白帆渐远,鸟啼声碎风暖。渡口客商多兴,汽车轮船争喧。〔作者〕王朝阳,南乐县人,时任台前县人民政府县长,后任台前县委书记。将军渡颂张满飚男儿立世当建功,不问鬼神问苍生。逐鹿中原看刘邓,一剑出鞘把试君。注:张满飚,濮阳市诗词学会会长。夜宿将军渡崔彩云百里沿河寻胜迹,暮投农舍话南征。月沉风起涛惊梦,疑是千帆竞渡声。〔作者〕崔彩云,台前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原主任、主编。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谒凤台将军渡闫 震坝上起亭台,长河望眼开。依稀枪炮作,浊浪势如雷。〔作者〕闫震,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横渡黄河六十周年颂刘伯承、邓小平白光升黄河横渡凭刘邓,岁月六十念伟功。运筹帷幄巧布阵,跨飞天堑歼敌兵。横刀立马地天动,弹炸帆张神鬼惊。挺进中原插利剑,千秋碑镌留英名!〔作者〕白光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玉楼春·将军渡感怀王天兴台前孙口将军渡,刘邓当年麾节处。飞兵天降伏狂涛,溃敌破防何处阻。金戈铁马英雄路,战略进攻开序幕。红旗猎猎定中原,有口皆碑千载誉。〔作者〕王天兴,郑州市老年诗词学会副会长。将军渡抒怀王继德将军渡口秋风啸,纪念丰碑耸碧霄。似见雄兵鏖战急,若听浊水对天嚣。轻舟百里连长线,暗夜千军卷巨飚。英烈可知流血处,宏图如画正妖娆。〔作者〕王继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