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运

2022-12-17 96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魏德运

魏德运,男,摄影家。1957年生于陕西西安。上世纪70年代末在新疆当兵,80年代在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外事安全、教务及研究生管理工作。1996年开始在北京、西安从事摄影创作与高校教学活动,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员,2016年10月26日下午,突发心梗去世,终年59岁。

魏德运

魏德运人物经历

1998年9月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为“大文化人”写魂》摄影艺术展2004年开始在清华、北大、西安交大等高校巡回展出《走近崇高——魏德运肖像摄影艺术展》2005年9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摄影艺术展2006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铁流向前——魏德运眼中的红军老战士》摄影艺术展2009年11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共和国不会忘记》摄影展2009年11月,在苏丹喀土穆大学举办“摄影美学”专题讲座

魏德运有关报导

重庆大探驼龙学新闻网在重庆大学新闻网报导《魏德运肖像摄影艺术巡展》魏德运是我国肖像摄影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得到过许多大家的高度赞誉:季羡林先生称他为“一位真正的摄影家”;张岱年先生撰文肯定他的摄影“能做到传神”;周汝昌先生认为他是“用生命在拍摄,拍出了人物的精气魂”。“气韵生动,形象传神”,这是张岱年先生对魏德运摄影特点的精妙概括。展厅正中一帧“妙手偶得”的佳作最能体现此点——季羡林先生闲坐于书桌前,洁白的小波斯猫突然窜到了他的肩上。而遭此“突袭”的季老,却是一副安然含笑、不惊不怒的祥和表情。如魏德运所说,这个瞬间是凭直觉抓拍下来的,抓住了季老仁和爱物的人格风范。在季老亲笔写的《从魏德运先生的一张摄影谈起》一文里,也有这样的句子:“对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我不但相信,而且‘笃行之’,至少在潜意识里是这样。”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涵养品性,季老才赢得了包括魏德运在内所有人的尊敬。季老左侧是中国哲学泰斗张岱年先生的肖像,魏德运善于捕捉大家独特之处的特点在这幅作品中展露无余。透过这张感觉上‘向前走着’的照片,你可以同时感觉到内敛与旷达两种品质。张老做人既不张扬,又极有风骨,时时流露出中国传统学者那种融刚健与宽厚为一体的理想人格。而民俗学大家钟敬文先生的肖像则是侧脸微笑,满面祥和。魏德运感慨道:“钟老有比普通人还平和的心态,你为他做一点点事情,他都感谢不已。悼篮喇匪我为他老人家拍照,他不但非常配合,而且还惦记着要为我报销拍摄费用。在他面前,你才知道什么撬暝碌睦魏先生为人幽默风趣,围绕名人背后的故事,形象生动的再现一代文化大师成功前的辛酸与泪水,使迷茫中的莘莘学子得到启迪。每次展览气氛都异常热烈,同学积极互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自默文化网——《读魏德运摄影》在自默文化网——《读魏德运摄影》报导:“走近崇高”,魏德运最近要举办摄影巡展,主题用这四字,我觉得有值得思考的深义。“崇高”,“高尚”,我们都使用这样的词汇,但所崇所尚的“高”,其意何在?我以为,所谓“高”,就是形而上,是精神生活,是远远超脱了“器”的层面而后达到的“道”的境界。一个人的生活,其精神含量越大罪篮厦,就越“高”。以冰雪之心,行米盐之地,存在于现实的苦累的世俗中的人,应该理想一些、浪漫一些。魏德运的镜头所选择的对象,大多是大文化人,反映他们的平凡与非凡、平常与非常。与大文化人接触,需要机缘,需要水准,需要素质。魏德运在与他们的交往交流中,感受思维运动和精神存在的快乐。要通过镜头来传达这种感受,传达他所感受到的大文化人的德行与人格魅力,却不是一件简单做到的事,但他做到了。摄影的技巧难度,主要在于用光。魏德运榜渗酷的本事,在用光上充分展露出来。他静静地与对象交谈,等待时机,那也许只是瞬间的心灵光芒的一束亮光。他捕捉到了,那是主观与客观冥合的产物,在飘溢于现场情境中的纯粹的自然光中,对象的生命得以全真地体现、实现。他不用闪光灯,害怕那机械的一闪,便打破了人的内心世界,使画危夜面平淡地失煮鸦达葛去立体感,扰乱了这一片存在于宁静中的重量。光影的变化,需要敏锐地把握,两颗心场的碰击,使将要出现在镜头中的画面产生震撼力成为可能。在世俗面前,人的心态容易浮躁,享受美也有了误区。如何使偶然的镜头留存下永恒的魅力,魏德运在思考。他必须排斥掉所有扰乱获取崇高的信息,否则,就不能产生与摄影对象和谐交流的场。张岱年、钟敬文、金克木、启功、季羡林、文怀沙、周汝昌……都是有重量的文化人,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场,需要在接触达成亲切、尊重、理解,否则,反映精神内质成为虚妄。要调动他们的情绪,也不是键拘甩轻松的环节,他要使现场的氛围,打破当时的局限,他感觉,要拍摄的镜头,不只存在于眼前;他仿佛置于人群中,他们层次参差,他必须等待他们同时呼喊好了的瞬间,才可以按下快门。这是一个独特独立而永恒的符号,扫描并过滤于无数的信息集合中,他得到了。只有不好的摄影师,没有不好的摄影对象。摄影的品位和素养,必须在勤奋中获取,不能计较个人得失。高超的审美意识和摄影经验,使魏德运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契机与佳作。他有自己主见,能根据自己的感觉获得自己满意的作品,他不愿意让别人的审美标准左右自己的审美态度。当他把洗印出的照片交给画面中对象本人看时,他们自己都往往感觉诧异:“这是我么?”是摄影作品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在平常中发现了不平常。肖像摄影,像肖像油画一样在西方受到重视,那是家族与身份的象征、骄傲。这样的传统习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没有认同。就这样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没有留下一张象样的肖像摄影,有的只是一堆没有个性的照片。好的照片,刺激人的自信心,调节人的心态,魏德运说,他想改变人们的观念,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自己,充满信心,充满生存的力量。不管什么形式的艺术,能反映本质而真实的东西,才是最完美的。在一张照片中,反映历史时代,反映生活实在,反映精神力量,反映内质思想,激发人向往美好的存在,帮助人回忆珍贵的时光。光明日报中的报导看过魏德运人像摄影作品的人都说,他的作品中有一种精神力量,看得到人的内心世界。1997年秋季的一天,魏德运去北大拜访季羡林先生。先生闲坐于书桌前,顽皮的小波斯猫毛毛突然从身后书架窜到了他的肩上。遭此“突袭”的季老,没有一丝慌张,依旧一副安然含笑、不惊不恐的祥和表情。魏德运凭超凡的直觉和敏捷,将这个瞬间用相机定格下来。这张《季老和猫》备受各方赞誉。金克木先生对这幅作品的概括是“天人合一”,称其抓住了季老仁和爱物的人格风范。季先生亦在《从魏德运先生的一张摄影谈起》一文里,有这样的句子:“对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我不但相信,而且‘笃行之’,至少在潜意识里是这样。”贾平凹看到这幅作品后,激动地为魏德运题字:“一瞬千古”。“录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这是魏德运艺术创作的基本信条。他对记者说:“镜头里要捕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外在的形象,而是一个人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在魏德运的镜头里,被拍摄者是“有思想”的,是有强烈情感、鲜明个性的人。他善于在拍摄之前与被摄者交谈、沟通,善于利用现场的自然光线,使人与景、光与影达到最大和谐,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把被摄者的个性、气质、神韵定格成永恒。近期,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与魏德运交友,吴天明认为,肖像摄影是人类精神的直观表现和延续,也是作为艺术家最难把握的一门艺术。他表示,要向魏德运学习肖像摄影艺术。北京大学教授、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曾专门为魏德运写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摄影是一种艺术,正如绘画是一种艺术一样,绘画讲究传神,绘画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摄影也要传神,把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但是摄影能做到传神是很不容易的。魏德运的摄影能做到传神了。”2001年2月的一个中午,魏德运提着相机来到散文学家侯雁北的家里,为“一辈子不上相、一辈子不喜欢照相”的侯老拍照。仅用几分钟,魏德运就找到了感觉,兴冲冲地说:“好啦,有神啦!出神啦!”说罢,便匆匆离去。当天夜里11点半,魏德运再次来到侯宅,带来了刚冲好的样片。看到样片,侯雁北冲口而出:“我平生没有照过这样好的照片!”“深夜,我把这迟来的肖像展放在案头,觉得这才是自己真实的神态。”侯雁北在《迟来的肖像》一文中写道,“我知道我这种神态,多年来只在夜阑更深的时候,只在想起一桩桩往事的时候,只在想哭、想笑、心潮澎湃、思接千载的时候,才偶然出现。我的这种神态,只有我才能心领神会。”这些年来,魏德运在人物肖像摄影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用“心”来捕捉人们最具风采的瞬间形象。人们喜爱他的作品,专家称赞他的作品,认为他的作品最大特点是“写魂”——能够用凝固起来的形象展现出一个人活的灵魂,并且是他们为了崇高的灵魂而奋进。魏德运1957年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古都西安。1970年末,淳朴、贤淑的母亲因病匆忙别世,在为她送葬之时,全家人居然找不到母亲的一张肖像,最终只能从一张很不起眼的合影中寻到她老人家的模样,取下一角临时整理出来作为遗像。操劳一辈子的母亲没有留下一张个人肖像,这种遗憾的痛楚在魏德运幼小的心灵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刚上初中的魏德运从那时起立志要精通摄影艺术,为天下更多的父母和大众拍摄精神肖像,使自己经历的遗憾永远不再。自此,他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想当初专注肖像摄影,魏德运深有感慨:“人生短暂,惟有传神的肖像方能记录下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印记,实现在瞬间状态下对人的精神的永恒记录。”如今,魏德运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的摄影艺术的存在价值,在于用手中的相机去发现人性中被忽略和遗忘的美,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一点可供慰藉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为国家为社会及后人留下一笔不可再造的精神财富。”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