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唐代崔道融诗作)

2022-12-17 9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西施

《西施》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主要记述西施入吴以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之事;后两句则赞美西施以身报国、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全诗立意新颖而语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诗人的独特见解,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西施形象。

西施(唐代崔道融诗作)

西施作品原文

西施1苎萝山2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3上春。一笑不能忘敌国4,五湖5何处有功臣6。

西施注释译文

西施词句注释

1.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吴越春秋》:“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2.苎萝山:地名,位于浙江诸暨。《会稽志》:“苎萝山在诸暨县南五里。”3.姑苏台:台名,亦作“姑胥台”,在苏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遗址即今灵岩山。公元前492年,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以后称霸吴中,于是便得意忘形起来,开始在国内大兴土木,建造富丽堂皇的楼台宫殿,以为他荒淫享乐、长生逍遥之用,姑苏台即建于此时。据史料记载:“为修造姑苏台材料历经三年才积聚,五年方造成。”建成之后,台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有九曲路拾级而上,登上巍巍高台可饱览方圆二百里的湖光山色和田园风光,其景冠绝江南,名闻天下。4.敌国:此处指吴国。5.五湖:源见“范蠡扁舟”。指隐遁之所。晋葛洪《抱朴子·正郭》:“法当仰隮商洛,俯泛五湖,追巢父于峻岭,寻渔父于沧浪。”与此意同。6.功臣:此指范蠡。

西施白话译文

本是苎萝山下的像花一样的少女,却在吴王的姑苏台上占得头筹。虽有欢笑却始终不忘国仇家恨,灭吴而身退后隐遁不知何处。

西施创作背景

西施的事迹最早见于《吴越春秋》等史籍。她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传说危主桨陵吴亡后她随范蠡隐身江湖,后来西施故事被不断丰富,她便成了执行勾践的美人计的主角,蜜档颂并且说吴国灭亡是由于她的原因,于是西施在一些人心里成了炼拔请反攻复国的英雄。崔道融感慨于此,而作诗咏之。诗人一共写过两首咏西施的诗,即《西施滩》和这首《西施》。此诗是在前诗的立意之上,结合相关的民间传说而成咏。

西施作品鉴赏

西施整体赏析

此诗与《西施滩》在立意上都颇为新颖,《西施滩》针对“女色亡国”的旧论直接为西施翻案,此诗则进一步将西施塑婆悼颂赠造成一个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爱国女子,并借此表达诗人的赞美之情。“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这两句主要记述西施入吴以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之事。苎罗山为西施故里,姑苏台则是吴地,四周栽有四罪晚季之花和八节之果,横亘五里,附近则修建了馆谅捉桨娃宫、响屐廊、玩花池等一批建筑景点,吴王和西施就在这里终日饮酒作乐。这两句虽然没有对西施的美貌作详细描述但是通过“占得姑苏台上春”一句,不难想象西施的倾国倾城,难怪后宫佳丽会全部黯然失色,吴王夫差要为她一个人如痴如醉了。盛唐诗人李白也写过一首《西施》诗曰:“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人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诗中将西施的美貌及入昊受宠之事细细道来,此处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是却足够引起相同的联想,语言之含蓄蕴藉,由此可见一斑。“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两句,则赞美西施以身报国、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其中前一句紧承次句而来,说明西施入吴是为了国家而来,为了灭吴而来,故纵然独占姑苏台上春,却始终不忘国仇家恨,由此,一个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的女子形象就被刻画出来了。不光如此,诗人紧接着还赞美西施一介民女,能够做到功成而不显、灭吴而身退,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的高洁品格,因而又将西施的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诗咏怀西施,立意新颖而语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诗人的独特见解,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西施形象,足以流传千古。

西施名家点评

《解放日报》前副总储大泓:此诗又言西施灭吴有功,与前一诗立意全异。

西施作者简介

崔道融,荆州人,郡望博陵。黄巢起义时,避地东浮,隐居温臭妹热州仙岩山,自号东瓯散人。征为永嘉令。后入闽,依王审知,征为右补阙,未行,病卒。道融工诗,与方干、司空图唱和,又与黄滔友善。乾宁二年,曾自编诗文为《东浮集》九卷,又撰四言诗六十九篇,述中唐以前事实,一事为一篇,编为三卷,名曰《申唐诗》,均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