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军

2022-12-17 353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新疆民族军

新疆民族军是著名的新疆“三区革命”的武装部队,也称三区民族军。1944年9月2日,新疆北部尼勒克县乌拉斯台地区人民为反抗中国国民党统治,举行武装暴动。不久,这场暴动发展到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史称“三区革命”。三区革命武装部队以游击队指挥部为基础,在伊宁成立新疆民族军。其主要渊源为新疆伊犁解放组织、乌斯满与达列力汗的阿山哈萨克族武装等。1950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

新疆民族军

新疆民族军简介

新疆民族军是新疆“三区革命”的武装部队。新疆三区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支持和全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鼓舞下,在新疆各民族进步分子的领导和组织下,以及苏联的援助下爆发的。前后持续五年之久,在曲折中发展壮大,最后汇入全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阔步前进。新疆三区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新疆的统治,为各少数民族人民争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在新疆的军事力量,配合了西北战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挫败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妄图把新疆作为反苏反共基地的阴谋,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在1949年8月致三区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哈斯木的信中明确指出:“你们多年来的奋斗是我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对这场革命运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武装部队以游击队指挥部为基础,在伊宁正式成立新疆民族军,下辖8个团又4个营,共1.5万余人。7月,新疆民族军主力向塔城、阿勒泰地区进军,尔后挺进准格尔盆地。9月下旬,民族军进抵玛纳斯河西岸,与国民党军隔河对峙,威胁迪化(今乌鲁木齐)。此时,部队发展到13个团共3万余人。1946年6月,民族军按照三区临时政府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签订的协议进行整编,部队减为6个团共1.3万余人。1947年,国民党政府撕毁协议,进攻阿勒泰和玛纳斯地区,民族军奋起抗击,保卫了三区。从1948年起,民族军按照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原则和方法加强部队建设,使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得到改善。1949年10月,民族军为接应人民解放军入疆,自玛纳斯河以西分别进至东疆和南疆。12月上旬,一部到达迪化,与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会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1949 年12月22日的命令,民族军于1950年1月10日在伊宁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辖第13、14师和6个陆兵团,2个骑兵团,共1.3万多人,归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建制。1950年春,第5军投入大生产运动,并以一部兵力配合第6军清剿土匪。

新疆民族军组成

部队的渊源很多,其中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一、新疆伊犁解放组织。该组织成分十分复杂,人员众多、装备精良,是新疆民族军的主力。二、乌斯满与达列力汗的阿山哈萨克族武装。这个武装是在苏联和外蒙古一手扶植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乌斯满和达力克汗都是新疆阿山地区哈萨克人,乌斯满早在30年代就组织武装反抗盛世才,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三区革命胜利后被三区临时政府任命为阿山地区专员,1947年卖身投靠国民党政府,新疆和平解放后沦落成新疆最猖獗的土匪。1951年2月在青海柴达木被解放军剿匪部队活捉,两个月后在迪化经公审后枪决。达列力汗是新疆民族军高级将领,1949年在赴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时由于飞机失事不幸去世。三、在南蒲犁的蒲犁游击队。该游击队主要由柯尔克孜和塔吉克人组成,领导者是从苏联伏龙芝军校学习归来的伊斯哈克伯克。该部队在三区革命时期曾经数次进攻喀什,后来经过和谈,大部经苏联进入伊犁地区。四、在苏联驻塔城领事馆帮助下建立的塔城战斗小组,领导人是司马义也夫。司马义也夫后来成为新疆民族军的主力骑兵团团长,在新疆平叛战斗中战功卓著。

新疆民族军武装斗争

暴动初始,游击队利用国民党势力在伊犁河谷空虚的契机,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战斗胜利,曾经一度占领尼勒克。国民党当局派遣接替盛世才担任新疆临时主席的朱绍良匆匆调集大批军队前往镇压,当巩哈暴动吸引国民党军主力东进的时候,伊犁解放组织秘密得到苏联军火、人员的援助,1944年11月7日夜突然在伊宁发动起义。从苏派遣回来的原二台公路养路段长列斯带领一个经过精心训练的游击队在果子沟切断了进入伊犁的唯 一公路——迪伊公路。当天,伊犁解放组织领导人阿巴索夫和苏联军事顾问彼得·罗曼诺维奇·阿列克山德洛夫率领60人的武装从霍城越界潜入伊犁市区。他们首先切断了伊犁河大桥的交通,国民党伊宁当局派遣一个排的兵力试图重新夺回大桥,未出城即遭武装人员伏击。入夜,巩哈游击队主力绕道赶到伊宁城,开始四处进攻国民党守军,起义很快取得了胜利,大批汉族人和国民党军队被迫撤退到惠远老城和艾林巴克,起义部队在苏联军事总顾问科兹洛夫的统一指挥下,到1944年12月31日终于将这里的国民党守军歼灭,守将陈伯良、高炜在惠远城破时互相射击自杀身亡。伊犁郊县汉族官民纷纷逃亡,巩留、新源、特克斯等地数百人向焉耆撤退,至玉尔都斯山被追及,接受“民族融合”。昭苏官民企图翻越冰达坂退往阿克苏,正值寒冬,最后抵达者只有十余人。整个伊犁地区只有艾林巴克孤军死守。艾林巴克,在维语中为“脏园子”,位于伊宁东北,是全城最高处,北为飞机场,南是乱坟岗,原来是沙俄军队营房,当时是国民党中央航空分校教导总队。伊宁起义后,城内军民退守此地约8000人。从1944年11月9日始,起义部队开始围攻艾林巴克,久攻不克。1945年元月10日,国民党第45师和预备第7师援兵试图救援艾林巴克,其中第45师一个团冒严寒跨越天山抵达伊宁东郊,遭到大批装备精良、受过正规训练的起义部队围歼。艾林巴克守军见救援不成,遂决定冒险突围,突围后残余2000军民又被起义人员骑兵追击,绝望中守将杜德孚、曹日灵自杀,最后这批死守艾林巴克的军民有800多人被俘,伊犁全境得以解放。

新疆民族军解放新疆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国内取得决战性胜利,1949年3月的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周恩来就与王震谈到了进军新疆的问题。6月,刘少奇代表中共代表团在莫斯科与苏联进行谈判,谈判期间,苏联建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加速进军新疆,并主动提出可以利用三区革命力量。中共中央随即决定,派遣在莫斯科的中共代表团成员邓力群同志作为中共中央联络员负责与三区政府联系。新疆民族军1949年8月14日,邓力群带领3名工作人员和一部电台取道阿拉木图到达伊宁,经过苏联领事的安排与三区领导人会晤,并与中共中央建立了电台联系,这就是在新疆和平解放期间著名的“力群台”。通过力群台,中共中央了解了有关三区的详细情况。事实上这并非三区领导人和中共的第一次接触,早在1946年,阿巴索夫和阿合买提江作为新疆国大代表去南京参加国民大会的时候,就在积极寻找中国共产党。1946年12月5日深夜,25岁的阿巴索夫独自一人秘密前往中国共产党驻南京办事处见到了董必武,阿巴索夫转交了新疆共产主义同盟致中共中央的信,信中提出:“请中国共产党把人民革命党接受为自己的下属组织,请中央派干部来领导工作,请派技术干部携带电台到新疆工作”,董必武当晚即电告中央,电报说:“新疆国大代表阿巴索夫,系新疆省府委员兼副秘书长,原伊宁起义首领之一,来会我,称在新疆有一个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组织,在新疆解放区公开,在迪化和其他地点还是秘密的。现有15000人。领导同盟的共11人,曾要求加入联共。联共以苏联外交关系,未允。”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董必武的来电,第二天周恩来亲自起草复电刘少奇签发。复电说:1、新疆整个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情况及其发展。2、新共同盟之具体主张。3、阿同志可否带工作人员一道回新,并建立与延安电台联络……并向阿同志声明下列各点:1、中共愿与新共联盟第一步建立友谊关系;2、派去之代表,其任务只是联络与观察;3、新共同盟11人入党事,原则上欢迎,但具体解决须联络代表到后经电报决定;4、新疆工作,应以新共同盟为领导中心……”。1946年12月11日晚,阿巴索夫再次去梅园新村会见董必武,董必武按照中央指示答复了阿巴索夫,并派彭国安同阿巴索夫回新疆。1947年1月4日,阿巴索夫、阿合买提江和彭国安携带中共中央七大文件和毛泽东、刘少奇的著作返回迪化,彭国安住在阿巴索夫的家中,但是因为彭带去的电台功率太小未能和延安建立直接联系,但是这个电台在彭来到伊宁后,经常抄收新华社的消息在三区进行公布和宣传。邓力群的到来标志着三区革命正式接受中共的直接领导。1949年8月17日,邓力群会见了阿合买提江和伊斯哈克伯克,阿巴索夫担任翻译,邓力群将中共中央的希冀和意见向三区党政军领导做了通报。1949年8月18日,毛主席以政协筹备委员会主任的名义,向阿合买提江发来正式邀请信,邀请三区派遣代表参加在北平举行的新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8月20日,阿合买提江回电中共中央,接受邀请,即刻赴京。1949年8月22日,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伊斯哈克伯克、达列力汗、罗志澄等从伊宁出发,取道苏联前往北平,1949年8月27日,他们所乘坐的苏联飞机在伊尔库茨克外贝加尔湖地区撞山失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事件,提起来让人痛心,阿合买提江当时才38岁,而阿巴索夫仅28岁,这两位就是三区的首脑,而伊斯哈克伯克和达列力汗都是三区民族军的军事最高指挥员,同机遇难,等于三区突然丧失了全部的党政军一把手。三区政府又派遣了以赛福鼎为首的代表团前去北平参加会议,在会议期间,毛主席亲自批准了赛福鼎的入党申请,并决定新共同盟的中央委员会委员直接转入中国共产党。

新疆民族军民族军军服

民族军的军衔分为士兵、尉官、校官和将官四级,肩章和军服都仿照苏军式样。肩章为蓝、红、白三色,以区分骑兵、步兵和炮兵;帽徽为铁制,中间一内圈为天蓝色,中心是一个橘红色月牙和五角星。伊犁临时政府聘请了一批苏联军事教官,在霍儿果斯举办军官培训班,每期三个月。新疆民族军军服

新疆民族军民族军军衔

新疆民族军实行军衔制度,上自司令,下至列兵,均佩带军衔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其军衔等级设置与国民党军队不同,而是采取苏军的军衔等级。新疆民族军的军衔等级: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新疆民族军民族军编制

新疆民族军1945年4月编制

1945年4月8日民族军总司令部下设后勤处、政治处、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侦察处、作战处、人事处、总务处等机关。鲍里诺夫为民族军总指挥、瓦尔沙诺菲·米哈伊洛维奇·莫日阿洛夫为总参谋长,阿巴索夫为政治部主任,艾尼为军事法院院长。总兵力大约15000人,各部队有:特克斯骑兵第一团特克斯骑兵第二团新二台骑兵第三团蒙古族骑兵营锡伯族独立骑兵连骑兵补充团回族独立骑兵营绥定步兵第一团伊犁步兵第二团伊犁预备第四团直属炮兵营直属警卫营。步兵编制:每团2个营,每营3个连,每连3个排,每排4个班,全团大约2500人。骑兵团编制:每团4个骑兵连和1个机枪连。每团约1000人。团设参谋部、政治处、后勤处。有团长、军务副团长、政治副团长、宗教副团长各一。

新疆民族军1946年3月编制

1946年3月,民族军派遣伊斯哈克伯克率领400多名武装人员经苏联从伊犁来到蒲犁,准备再次进攻莎车、库车和喀什。由于和谈成功,6月,伊斯哈克伯克率几乎所有的游击队员返回伊犁。至此,三区在新疆的军事行动告一段落。这时候民族军总兵力达到29000多人,部队包括:总司令部直属部队:1、骑兵营 700多人,营长纳斯罗夫·扎克尔2、警备大队 500多人,负责警戒各政府机关。3、伊宁后卫一团 1500人,团长廓列别阔夫4、伊宁后卫二团 1500人,团长费达耶夫5、伊宁后卫四团,团长卡里别克,人数不详6、果子沟骑兵三团。团长列斯肯中线指挥部:民族军总指挥鲍里诺夫兼任中线指挥官,参谋长伯尔尼。兵力10000余人,下辖:1、步兵第一旅,旅长莫古特诺夫,政委马尔果夫。2、步兵第二旅,旅长皮达尤夫,政委毛拉洪。3、独立迫击炮营。4、塔城骑兵第六团团长杜桑别阔夫·卡依萨,副团长加尔各答·巴巴黎阔夫,参谋长沙木·沙比托夫,政委阿不都拉克汗·约尔肯。5、巩留骑兵第五团。6、巩留骑兵第七团,团长玉素甫汗·昆拜,副团长买特尼亚扎洛夫·土尔孙,1200多人。7、独立骑兵旅,旅长列斯肯,政委木拉克加力。8、回族骑兵第十团,团长马索尔,600多人。9、蒙古族骑兵第八团,团长叶儿迪,政委叶蔑诺夫·托克特,870人。10、步兵第四团。11、通讯连。12、锡伯大队,大队长纳尔巴诺夫,政委米尔提桑,170多人。南线指挥部:民族军副总指挥伊斯哈克伯克兼任指挥官。下辖:1、骑兵第一旅,伊斯哈克伯克兼任旅长。2、骑兵第二旅,旅长努尔巴也夫,政委达卡也夫。3、特克斯骑兵第一团,团长买吾列诺夫。4、特克斯骑兵第二团,诺阿比亚耶夫。5、特克斯骑兵第三团,波尔格耶夫。D、阿山地区:独立骑兵团,团长达列力汗。

新疆民族军1949年8月编制

1949年8月,民族军共有5个骑兵团和3个步兵团,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骑兵营和大约500人的后勤人员,总兵力达到14020人。拥有各种步枪9088支,短枪184,轻机枪405,重机枪68,迫击炮66,火炮12,高射炮7,掷弹筒55,手榴弹14480,战马5522,运输马匹521,马车311,轻型坦克2,装甲车1,飞机42,军用车辆30。此时民族军的总司令为伊斯哈克伯克,其编制大致如下:总指挥部总指挥:鲍里诺夫。副总指挥:达力克汗。参谋长:马加诺夫政委:卡塞诺夫政治部主任:努尔山德洛夫总指挥部直属单位:1、锡伯联络大队,106人。2、警卫连 ,280人,连长塞勒别乌·买提索夫。3、后勤部,部长拉索洛夫。4、医院,119人。5、警备营,498人,营长瓦利诺夫。6、后卫团,1359人,团长沙木萨克,参谋长巴吾开依,政委沙迪阔夫,政治部主任努尔塔约夫·阿吉。7、军事学校,校长努尔迪耶夫,副校长艾山·居努斯各战斗团建制如下:1、乌苏步兵一团,驻扎乌苏,团长马尔库甫·艾斯卡阔夫,参谋长拉玛桑,政委卡依木·木沙,全团1837人。2、伊宁步兵二团,驻扎安集海,团长阿依吐安,全团1989人。3、沙湾骑兵团,驻扎沙湾,团长叶蔑诺夫·买买提明,参谋长盖玛迪耶夫·买力克,政委拉克莫夫·阿不列孜,政治部主任卡依达尔,全团1108人。4、和丰骑兵第二团,团长玉素甫汗·昆拜,副团长加尔各答·巴巴黎阔夫,参谋长沃斯帕诺夫·拉玛桑。5、炮兵大队,驻扎安集海,大队长阿斯哈提·帖毕波夫,参谋长索里坦·阿里,政委莫沙耶夫,政治部主任沙木沙克,全队323人。6、摩托车厂,厂长波尔比耶夫,全厂216人。7、乌苏军医院,院长拉恰提·卡比约林,全院27人。8、恰特骑兵一团,团长叶斯帖蔑斯·波拉里,该团为空后备团,负责战时动员征集新兵。9、特克斯骑兵团,驻扎玉勒都斯,团长毛列诺夫,后来由艾里耶夫·哈密提接任,参谋长阿马诺夫,政委库尔巴诺夫,政治部主任马木托夫·库尔班,全团1037人。10、 迪化骑兵第三团,团长巴达里汗·苏古尔巴耶夫,副团长艾山·居努斯,参谋长斯德阔夫·沙拉依丁,政治部主任艾波杜瓦利,全团1225人。11、 塔城骑兵第四团,团长斯塔丁阔夫,参谋长努克索夫,政委巴勒喀什·巴甫洛夫,全团1315人。北线军事司令部乌斯满投靠国民党政府后,三区政府在阿山建立了北线军事司令部。指挥官为达力里汗·苏古尔巴耶夫,其下属单位包括:1、承化卫戍第六大队,大队长卡斯莫夫·艾波拉卡提,参谋长努拉克买提。政委托克特,全队296人。2、医院,院长阿卡提,30人。3、承化骑兵第三团。4、和丰骑兵第二团。5、塔城骑兵第四团。6、蒙古骑兵营,营长叶儿迪,政委叶蔑诺夫·托克特,全营588人。

新疆民族军改编

新疆和平解放时期,三区民族军派遣部队开赴新疆各地迎接西北野战军的到来。194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任命列斯肯为军长,马尔果夫为副军长兼任参谋长,顿星云为政委、曹达诺夫为副政委,下辖两个步兵师和两个独立骑兵团。

新疆民族军第5军

军长:法铁依·伊凡诺维奇·列斯肯,政委:顿星云第13师:师长叶蔑诺夫·买买提明,政委马洪山。驻扎喀什37团驻扎阿克苏,团长巴依扎阔夫·阿曼托尔,政委王刚真38团驻扎喀什,团长马木托夫·库尔班39团驻扎和田,团长艾波德列依木·沙木沙克,政委黄威。第14师:师长依不拉依木·巴依,政委胡真。40团驻扎乌鲁木齐,团长约瑟夫·马克苏提江,政委董善生。41团驻扎防城,团长艾列克桑克,政委张师峰。42团驻扎伊宁,团长乌斯曼·拉玛桑。第43骑兵团,原民族军承化骑兵团,又称承化骑兵第一团,团长巴达里汗·苏古尔巴耶夫。第44骑兵团,又称果子沟骑兵第二团,团长苏发宏,政委崔宝成。1950年春,第5军开始投入大生产运动,同时派出一部兵力配合第6军清剿土匪。根据1950年9月五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马尔果夫的一个统计资料,当时五军全军中哈萨克族人6866人,维吾尔族人5567人,柯尔克孜族人206人,回族229人,汉族人92人,塔塔尔族人185人,俄罗斯族人487人,蒙古族人731人,达斡尔族人21人,锡伯族人159人,塔吉克族人8人,乌兹别克族人183人,共计14840人。

新疆民族军五军撤销

1950年2月,第五军军部兼伊犁军区。1952年10月,伊梨军区改编为伊犁军分区,第五军改兼伊犁军分区。1955年1月,第五军改编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军区,该军番号撤销。第5军除13师38团和14师40团保留外,其他部队就地转业。被保留的两个团在1969年时在北疆地区野战部队序列负责北疆防务。

新疆民族军与苏联关系

三区民族军到此终于成为历史的一个名词,但是民族军留下的影响极其深远,一些民族军将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军官,其中马尔果夫后来成为伊犁军分区司令,曹达诺夫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苏联对三区的影响十分深远,用邓力群的话说就是没有苏联的帮助,三区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彭国安则说的更为直接:“三区就是苏联打出来的”,三区革命与苏联的联系如此紧密,可以想像三区民族军众多官兵与苏联的关系,有未经证实的资料说在新疆和谈成功之前,三区民族军排以上干部均为苏军派遣来的正规军官。民族军中也有大批苏联援助的武器装备,根据锡伯族骑兵连成员在90年代的回忆录中提到,新疆和谈成功后,有正式的命令收回部队中所有带有俄文字符标示的武器,代以缴获的国民党武器。至于三区政府和苏联的关系自不必说,《张治中回忆录》中讲,就在和谈协议签字仪式上,苏联领事馆领事俨然一个太上皇,当着张治中的面直接修改和谈协议条款,从此可见一斑。大批三区民族军将领在三区革命成功后陆续返回苏联,如原民族军总指挥鲍里若夫在新疆和谈即将成功前返回;曾经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5军军长的列斯肯在第5军番号被取消前返回,到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策动三区边民叛逃,原三区民族军将领也随之进入苏联,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和祖农·太也夫少将在给中央军委打完报告后也出走苏联,后来移居土耳其。

新疆民族军主要将领

新疆民族军中将:新疆民族军中最高军衔为中将

1.波里诺夫中将,俄罗斯族或塔塔尔族,苏联归化族。白俄出身。新疆民族军首任司令,也是民族军第一位中将。1946年6月返回苏联。2.伊斯哈克拜克·木奴诺夫中将,柯尔克孜族,三区民族军副总指挥,1946年6月继波里诺夫为新疆民族军总指挥。

新疆民族军少将:

达烈力汗·素古尔巴尤夫少将,哈萨克族,三区民族军副总指挥、阿山专员。赛福鼎·艾则孜,新疆阿图什县人,维吾尔族,在三区革命中任三区军事法庭秘书、临时政府教育厅厅长,三区革命联合政府委员,新疆人民民主同盟《前进报》总,人民民主同盟主席,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3年11月24日6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曹达诺夫·扎依尔,新疆伊犁人,维吾尔族,三区革命中任骑兵营参谋长、步兵第四团参谋长、民族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解放军第5军副政委,新疆军区政治部第二副主任,新疆军区副政委,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7年病逝于乌鲁木齐。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新疆伊宁人,维吾尔族,在三区革命中任排长、民族军指挥部科长、副参谋长、骑兵团长。建国后任解放军师长兼南疆军区副司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0年病逝于新疆。祖农·太也夫,曾任民族军副司令、新疆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具有中国、苏联双重国籍,1962年出走苏联,后移居土耳其。1988年病逝。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曾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具有中国、苏联双重国籍。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2年出走苏联,后移居土耳其。1993年病逝。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