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节考(1983年今村昌平导演电影)

2022-12-18 8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7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楢山节考

楢山节考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男人一到了70岁,女人一到了6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辰平续弦的事。阿玲婆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辰平怀着悲壮的心情背着母亲上楢山。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楢山神的仆人,并且按照山神的命令向前走。终于,辰平找到了一块上面没有尸骸的岩石,将母亲放下。辰平遵守着不可回头的规矩,快步下山。忽然,他感到天要下雪了,而这正是阿玲婆所期待的吉兆。他的心灵得到了某种解脱。雪越下越大,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海报

楢山节考演职员表

楢山节考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
辰平绪形拳-
阿金清川虹子-
阿英倍赏美津子-
阿玲婆坂本澄子-
利助肥田木通弘-
阿玉秋竹城-
けさ吉仓崎青儿-
とめ吉岛守薰-
阿又辰巳柳太郎-
松やん高田顺子-
胜造小泽昭一-
銭屋の忠やん深水三章-
塩屋三木纪平-
雨屋横山孝信-
雨屋妻子志村幸江-
雨屋儿子冈本正巳-
仁作常田富士男-
照やん殿山泰司-
<上一页|1|2|下一页>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楢山节考职员表

制作人Goro Kusakabe、Jiro Tomoda
导演今村昌平
副导演Kunio Takeshige
编剧今村昌平、Shichirô Fukazawa
摄影Masao Tochizawa
剪辑Hajime Okayasu
艺术指导Nobutaka Yoshino
美术设计Tadataka Yoshino
服装设计Kyoto Isho
布景师Hisao Inagaki
展开以上信息来自

楢山节考角色介绍

阿玲婆演员坂本澄子

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阿玲婆有两个儿子,长子辰平,次子利助。她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阿玲婆因为担心媳妇嘲笑自己身体好用石头砸坏了自己的牙齿。在大儿子续弦,小儿子也体验过性生活后她心满意足的让大儿子背她去参拜楢山等死。

楢山节考(1983年今村昌平导演电影)

辰平演员绪形拳

辰平是阿玲婆的大儿子,30年前在与父亲争吵后失手用猎枪杀死了父亲,心里一直很内疚。辰平怀着悲壮的心情背着母亲上楢山。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楢山神的仆人,并且按照山神的命令向前走。他们遇到了一具具尸体,一群群啄食尸体的乌鸦。终于,辰平找到了一块上面没有尸骸的岩石,将母亲放下。辰平遵守着不可回头的规矩,快步下山。

利助演员肥田木通弘

利助是阿玲婆的二儿子,35岁,整日蓬头垢面、萎靡不振,被村里人讨厌。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后在阿玲婆参拜山神前,终于和接收阿玲婆最后嘱托的阿金,在马棚里第一次尝到了男女欢爱的乐趣。当大哥背着母亲去参拜楢山时,利助完成了他第一次正常的性活动,精疲力竭地躺在了地上。

以上信息来自

楢山节考获奖记录

时间届次奖项类别获奖方结果
1983年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今村昌平获奖
1984年第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今村昌平获奖
最佳男主角绪形拳
最佳录音Kenichi Benitani
最佳女主角坂本澄子提名
最佳女配角倍赏美津子
最佳导演今村昌平
最佳编剧今村昌平
最佳摄影栃沢正夫
最佳美术芳野尹孝
最佳电影配乐池边晋一郎
最佳灯光Yasuo Iwaki

楢山节考幕后制作

该片根据深泽七郎同名原作和另一部短篇小说《东北的神武们》改编而成。在日本的部落生活制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形成了只要有生就得有死的节制人口的扔老人上山的可怕民俗。主创们试图让观众从冷静的描述中感觉到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性生态是战胜死亡的“生”的最活跃因素,表达了对“生”的赞美。

楢山节考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Toei Co. Ltd.
发行公司
上映信息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
日本1983年4月29日
法国1983年5月
加拿大1983年9月17日
法国1983年9月28日
美国1984年4月9日
美国1984年9月7日
韩国1999年10月3日
阿根廷2000年11月18日
阿根廷2002年9月15日
以上信息来自

楢山节考影片评价

今村昌平在电影中,尽自己所能,创造了一个竭尽真实的东方部族生活。木下惠介版中的舞台剧元素被剔除,今村加上了大量原始的生活描写,自然环境镜头,甚至是直接的性与情欲镜头,更好的体现了生命的力量。求生,正是人和动物共同面对的问题。婆婆的死亡,已不似木下惠介版对习俗的痛诉,更像是为了传承所做出的牺牲,亦是对女性母性力量的又一次歌颂。导演像研究一块古化石一样,通过影片的特殊语言表现了一个恪守原始习俗的封闭世界,在那里人们笨拙而又执著地活着,在皑皑白雪里死去。朴素的生命观体现着他们生命的顽强,然而这种原始的朴素的道德习俗却又在无形中压抑着他们的人性。观众在该片中不但看到了死亡同时也看到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该片将生者和死者都表现的极具美感和庄严感。该片讲述了一个非人道的弃老旧俗,但全片并没有使用镜头去重点渲染、批判这一习俗,而是把更多的镜头放在描述老人的从容与不舍及亲人们的复杂心情上。表达出了日本人在生、死等基本层面上的民族性。该片上映后,即引发社会上关于弃老习俗的道德讨论。此后,每当出现弃老的社会新闻时,《楢山节考》大多会被作为例子提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