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永瑆(中国清朝宗室亲王)

2023-02-27 239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7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爱新觉罗·永瑆

中国清朝宗室亲王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1823年5月),号少厂,又号镜泉,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他被封为和硕成亲王。

在军机处行走,亲王总领军机自其开始,总理户部三库。后因年老多病,罢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

1823年去世,年七十二,谥曰哲。

作为清朝著名书法家,永瑆的书画造诣是倍受肯定,创"拨镫法",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乾隆四家"。著有《听雨屋集》、《诒晋斋集》、《诒晋斋集》、《仓龙集》。

本名爱新觉罗·永瑆
镜泉
少厂,镜泉、即斋,诒晋斋主人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
出生日期1752年月日
逝世日期
主要作品诒晋斋书
性别
姓名爱新觉罗·永瑆
别称成哲亲王永瑆
字号镜泉
出生时间1752
去世时间1823

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永瑆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月初七,生母是淑嘉皇贵妃金氏(时为嘉贵妃),未取名前永瑆被称为五福堂阿哥。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永瑆与大学士公傅恒之女富察氏于重华宫行成婚礼。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月,随驾南巡。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一月封和硕成亲王,封号“成”满语为“mutengge”,意为“有能力的”、“有才华的”。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十二月,随驾东巡。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授总谙达管满洲都统事。同年分府出宫,府邸在后海北岸龙华寺之西,原为大学士明珠宅邸。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初七日,乾隆帝还曾经临幸这座府邸。不过到了光绪年间,这座府邸被转赐与醇贤亲王奕譞。而当时成王府的大宗毓橚,则移居到西直门内半壁街府邸。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授军机大臣,总理户部三库。以前亲王无领军机者,领军机自永瑆始。同年二月,仪亲王永璇罢总理吏部,并命永瑆俟军务奏销事毕,不必总理户部。六月,授领侍卫内大臣一职。七月,永瑆辞总理户部三库,允之。八月,编修洪亮吉上书永瑆,讥切朝政,永瑆上闻,上治亮吉罪,语在《洪亮吉传》。十月,上谕曰:“自设军机处,无诸王行走。因军务较繁,暂令永瑆入直,究与国家定制未符。罢军机处行走。”永瑆尝闻康熙中内监言其师少时及见董其昌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作书,永瑆广其说,作拨镫法,推论书旨,深得古人用笔之意。上命书裕陵圣德神功碑,并令自择书迹刻为诒晋斋帖,以手诏为序。刻成,颁赏臣工。

嘉庆五年(1800年)十一月,授左宗正。

嘉庆七年(1802年)十二月,赞襄军务之功加予其长子,封其长子为贝勒。

嘉庆十七年(1812年)十月,永瑆福晋病逝。同月十六日,嘉庆帝下旨为成亲王福晋薨逝著加恩赏银三千两治丧,应得恤典著交礼部照例办理

嘉庆十八年(1813年),林清之变起,永瑆在紫禁城内督捕,上嘉其勤劳,免一切处分及未完罚俸。

嘉庆十九年(1814年)八月,诏令成亲王“自选所书刻石”,赐名《诒晋斋帖》。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加其子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懃郡王衔。五月,祭地坛,终献时,赞引误,永瑆依以行礼。上以永瑆年老多病,罢一切差使,不必在内廷行走,於邸第闭门思过,罚亲王半俸十年。绵懃亦罢内大臣,居家侍父。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六月,绵懃卒,赠郡王。有司请谥,以非例斥之,著为令。仁宗崩,有旨免成亲王一切处分。十月,宣宗命曾孙载锐袭贝勒,免宴见行叩拜礼。十一月,仍赐在内廷行走。

道光二年(1822年)十月,上还自行在,永瑆进食品十六器,以非例却之。

道光三年(1823年)三月午时,薨,年七十二,道光帝命大阿哥前往赐奠,赏给陀罗经被,内库银五千两治丧,谥曰哲。载锐袭封郡王。绵懃及载锐父奕绶并追封如其爵。四月十一日,道光帝临第赐奠。二十四日,宣宗再临次临第赐奠。咸丰九年,薨,谥曰恭。子爱新觉罗·溥庄,袭贝勒,加郡王衔。

人际关系

长辈

父亲: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母亲: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妻妾

嫡福晋富察氏,大学士公傅恒之女,孝贤纯皇后侄女。乾隆三十一年与永瑆成婚,嘉庆十七年十月(1812)富察氏卒。据《清宫医案集成》记载,永瑆福晋生前患有“痰热乘于心胞,烦热喘促不眠,妄言哭笑”等类似抑郁症的病状,或许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

另外,据昭梿《啸亭杂录》记载,永瑆本人也有类似躁郁症的精神疾病:“晚年子孙多以不检暴薨,王益愤懑不平,得狂痫症。”“未薨前数月,体不沐浴,发不枇栉,{艹卤}溺自间出,仍狂号如故。左右有劝更衣者,王曰:“死后蛆食蛆骸,又谁为涤垢也?”卒以狂疾致死。”

侧福晋他塔喇氏,巡抚增福之女。

侧福晋刘佳氏,原为官女子,名瑞云。

侧福晋李佳氏,富庆之女。

侍妾殷氏,苏州民女。其母曾于乾隆四十年上京探望女儿。

子嗣

长子:绵勤,乾隆三十三年生,母为嫡福晋富察氏,袭亲王爵。(奕绶、奕纶、奕维、奕繁、奕绳、奕繻、奕绰、奕编、奕綍等)

次子:绵懿,乾隆三十六年生,母为嫡福晋富察氏,过继三阿哥永璋,袭其贝勒爵。(奕绪等)

三子:绵聪,乾隆四十年生,母为侧福晋刘佳氏,追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奕绣等)

四子:绵偲,乾隆四十一年生,母为侧福晋李佳氏,过继十二阿哥永璂,袭其贝勒爵。(奕缙、奕絟、奕缮等)

五子:绵恪,乾隆四十二年生,母为侧福晋李佳氏,当年夭折。

六子:无名,乾隆五十年生,母为侍妾尹氏,早夭。

七子:绵傧,嘉庆元年生,母为侧福晋他他拉氏,封镇国将军。

第一女乾隆三十四年已抽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嫡福晋富察氏所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六月初四卒。(1770年1月13号-1771年7月15日)

第二女县主乾隆三十五年庚寅二月十三日出生,侧福晋刘佳氏所出,乾隆四十七年选博尔济吉特氏鄂汉固山贝子吹济扎尔之子固山贝子德威多尔济为额驸,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成婚。县主于嘉庆五年庚申正月初八日卒。(1770年3月9日-1800年2月1日)

第三女乾隆四十年乙未七月十八日嫡福晋富察氏所出,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七月二十五日卒。(1775年8月13日-1783年8月22日)

第四女县主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五日出生,侧福晋刘佳氏所出,乾隆五十一年四月选纳喇氏伯哲臣忝为额驸,乾隆六十年四月初十日(1795年5月27日)成婚。(1776年1月15日-?)

第五女县君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正月十一日出生,使女尹氏所出,嘉庆二年九月选科尔沁四品他布囊布里纳喜为额驸,本年九月成婚。(1783年2月12日-?)

第六女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十月初十日出生,侧福晋他他拉氏所出,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四月十八日卒。(1793年11月13日-1794年5月16日)

主要影响

书法家

对其书法的评价,有杨翰《息柯杂著》谓:“王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书法大备如是,大抵皆从

帖中问津,未深究古碑耳。”(清)礼亲王昭梿《啸亭杂录》谓:“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赵文敏,又尝见康熙时内监。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用笔。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灯法。”又说:“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息柯杂著》又谓:“诒晋斋书,素未究心,但知其从赵承旨上溯欧阳率更,虽偶涉诸家,终不离两家宗旨。集卷随手杂临,竟有脱尽町畦,不似本家笔意者。篆、隶亦有法度,盖书非一时,临非一家,不甚经意,而精神所寄,一一浑足,此无意胜于有意也。”

善收藏。著有《听雨书屋诗集》《诒晋斋诗文集》及《续集》《随笔》《仓龙集》等。《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有传。

藏书家

爱新觉罗·永瑆富于藏书,因家藏有陆机真迹《平复帖》,遂名其藏书处为“诒晋斋”,另有“看云阁”、“听雨屋”,所藏多宋元旧刻秘籍,宋元代的书画,为一时之冠。藏书以经、史、子、集编次为目。曾题诗有“锦轴牙签富自夸,深居也说积书家。空巢未肯从东野,拈买犹须叹浣花”。藏书印有“皇十一子诒晋斋印记”、“皇子永瑆之印”、“成亲王”、“校理秘文”、“皇十一子永瑆鉴赏古书真迹珍藏之印”、“诒晋斋印”、“皇十一子”等。刊刻有《诒晋斋法书》。

主要作品

《诒晋斋书》,共五卷。嘉庆九年(1804)奉圣旨摹勒,长沙陈伯玉、元和袁治刻。此帖专刻永瑆一人之书。首卷为御制文四种。后四卷以临古为主,共十九种。此刻因摹勒出自名手,永瑆亦摹古功深,故颇为可观。

《寿石斋藏帖》,四卷。嘉庆十年(1805)昆山孙铨撰集,陈景川刻。孙氏曾汇刻清代七十四家书,亦名《寿石斋藏帖》,本文所指藏帖则专刻其所藏永瑆一人之书,共六十余则。

《诒晋斋巾箱帖》,十六卷,嘉庆十二年(1807)金匮钱泳摹勒四卷,名“巾箱帖”;嘉庆十六年(1811)增刻四卷,名“集锦帖”;嘉庆十七年(1812)续增刻“藏帖”及“藏真帖”各四卷,后三种皆元和袁治摹勒。以其均为小册,故统谓“巾箱帖”,皆永瑆书。除“集锦帖”十四种临古、自书各半外,其它皆以临古为主。

《诒晋斋巾箱续帖》,四卷,嘉庆十三年(1808),共刻永瑆书十七种,临古与自书各半。平江贝墉摹勒。

《话雨楼法帖》,八卷,嘉庆二十三年(1818)华阳卓秉怡撰集,金陵周玉堂等摹勒。此帖八十一种,皆永瑆书,临古、自书各半。此刻出自双钩,故精美在诸刻之上。

《快霁楼法帖》,四卷,嘉庆二十三年(1818)华阳卓秉怡摹勒,皆永瑆书,共十八种,卷帙虽少,精美不让前帖。

《诒晋斋法书》,十六卷,嘉庆二十四年(1819)金匮钱泳摹勒,共刻永瑆书六十二种。临古与自书各半。永瑆以书名于时,钱泳又工于摹勒,故此帖刻成后,海内风行,翻版者众。

另《抢冲斋石刻》,嘉庆二十五年(1820),共十二卷,以赵孟頫、董其昌二家墨迹为主,后二卷为成亲王永瑆所书。《雍睦堂法书帖》中也有成亲王法书册。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收入成亲王永瑆的楷书作品《临欧阳询楷书轴》,十二行共二百四十六字,今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刊于《文物·书法丛刊》。评者谓其虽是临欧阳询,实“貌合神离”,因掺入了赵孟頫的娟秀与俊逸,更显得“温文尔雅,循规蹈矩。”其《楷书立轴》,四行共七十五字,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评者谓此书堪为成亲王的楷书代表作,尤能得欧阳询法,“笔力遒劲瘦硬,出规入矩,洒落超然,笔墨蕴籍”,“笔致流丽,书体典雅,古韵浓郁,又有新意,功力深刻。”

《中国书法今鉴·碑帖印谱》中收入了成亲王小楷《群仙赋》,1971年台湾文化图书公司出版。《成亲王临化度寺碑墨迹》,1916年刻。收入《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的永瑆行书作品有《题画菊扇面诗轴》,为七言律诗,五行共五十九字,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评者谓其:“清疏灵秀”,章法上体现了“行楷间出的节奏”。其中的楷法“笔画瘦硬挺峭,行距疏朗,终不离欧阳询和赵孟頫的影响。”

《秋日坐雨得友人书诗轴》,为五言诗一首,五行共六十二字,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评者谓此书章法仍体现着行楷相间的风格,“出现二、三个正楷字后,接着三、五个行书字,加之墨色的协调,行款的齐整、疏朗,给人以灵秀、温润的美感。”《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还收入了其行书《赠张良臣诗轴》,为七言绝句一首,四行共二十八字,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

另外,1971年台湾文化图书公司出版了《成亲王书归去来辞》,1986年巴蜀书社出版了《成亲王书竹枝词》。《近代碑帖大观》还收入了《成亲王书多心经》,《楹联墨迹大观》收入了成亲王的《楷书七言联》“青李来禽书旨邃,荔枝卢橘赋才多”。

史书记载

礼亲王昭梿《啸亭杂录》:

成哲王诗文精洁,书法遒劲,为海内所共推。然天性阴忮,好以权术驭人。持家苛虐,护卫多以非罪斥革。日用菲薄,库积银八十万,莫肯挥霍,一任其子孙盗窃。一日乘马毙,王命烹以代膳,是日即不举爨,其啬吝也若是。其妃乃傅文忠公女,奁资颇丰,而王皆索入封桩库中,妃惟日啖薄粥而已。夙好置古玩书画,多受人欺诈,亦不与较也。唯知逢迎权要,其上眷稍衰者,即骂詈之。晚年子孙多以不检暴薨,王益愤懑不平,得狂痫症。乘栈车入朝,左右惟许一人奉杖相随,言语多不谨饬。今上屡优容之,亦罔知改悔也。未薨前数月,体不沐浴,发不枇栉,{艹卤}溺自间出,仍狂号如故。左右有劝更衣者,王曰:“死后蛆食蛆骸,又谁为涤垢也?”卒以狂疾致死。其所积蓄,皆为仆从掠去,府藏为之一空云。

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赵文敏,又尝见康熙时内监。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用笔。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灯法。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

英和《恩福堂笔记》

成哲亲王为孝圣宪皇后所钟爱,升遐之际,颁遗念得陆机《平复帖》。王宝之,此诒晋斋所由名也。

赵尔巽《清史稿·列传八·诸王七》

成哲亲王永瑆,高宗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永瑆幼工书,高宗爱之,每幸其府第。

嘉庆四年正月,仁宗命在军机处行走,总理户部三库。故事,亲王无领军机者,领军机自永瑆始。二月,仪亲王永璇罢总理吏部,并命永瑆俟军务奏销事毕,不必总理户部。三月,和珅以罪诛,没其园第,赐永瑆。七月,永瑆辞总理户部三库,允之。八月,编修洪亮吉上书永瑆,讥切朝政,永瑆上闻,上治亮吉罪。语在亮吉传。十月,上谕曰:“自设军机处,无诸王行走。因军务较繁,暂令永瑆入直,究与国家定制未符。罢军机处行走。”永瑆尝闻康熙中内监言其师少时及见董其昌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作书,永瑆广其说,作拨镫法,推论书旨,深得古人用笔之意。上命书裕陵圣德神功碑,并令自择书迹刻为诒晋斋帖,以手诏为序。刻成,颁赏臣工。十八年,林清变起,永瑆在紫禁城内督捕,上嘉其勤劳,免一切处分及未完罚俸。二十四年正月,加其子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懃郡王衔。五月,祭地坛,终献时,赞引误,永瑆依以行礼。上以永瑆年老多病,罢一切差使,不必在内廷行走,於邸第闭门思过,罚亲王半俸十年。绵懃亦罢内大臣,居家侍父。二十五年六月,绵懃卒,赠郡王。有司请谥,以非例斥之,著为令。

仁宗崩,有旨免迎谒。语见仪亲王传。十月,命曾孙载锐袭贝勒。道光二年十月,上还自行在,永瑆进食品十六器,以非例却之。三年三月,薨,年七十二,赐银五千治丧,谥曰哲。载锐袭郡王。绵懃及载锐父奕绶并追封如其爵。咸丰九年,薨,谥曰恭。子溥庄,袭贝勒,加郡王衔。卒,子毓橚,袭贝子。

艺术形象

《少年嘉庆》张默饰演永瑆

《新还珠格格》符涛饰演永瑆

《乾隆王朝》王辉饰演永瑆

历史评价

对其书法的评价,有杨翰《息柯杂著》谓:“王得窥内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故书法大备如是,大抵皆从

帖中问津,未深究古碑耳。”

(清)礼亲王昭梿《啸亭杂录》谓:“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赵文敏,又尝见康熙时内监。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用笔。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灯法。”又说:“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

参考资料

1.爱新觉罗·永瑆·历史记

2.清代成亲王小楷《杂体诗册》欣赏·腾讯新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