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特产(安徽省滁州市的特色产品)

2023-02-27 51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1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安徽滁州特产

安徽省滁州市的特色产品

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施集茶叶、滁菊(中国四大名菊之一)、乌背金鳞鲫鱼。

中文名安徽滁州特产
类型特产
地点安徽滁州
分类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施集茶叶

食品类

琅琊酥糖

滁州名产琅琊酥糖,原名"面糖"、"董糖",起源于明朝末年。它是用纯白芝麻、白糖粉、富强粉、麦芽糖等为原料。生产出的糖块厚薄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清晰,呈螺旋体,色泽为乳白色;入口酥软,细腻无杂质,香味浓郁甜而不腻,文人墨客赞之日:"香召云外客,味引洞中仙",营养丰富,老少咸宜。因琅琊山而名,系滁州传统名优糕点。其"味甜而不腻,糯而不粘、酥而不碎",老少咸宜,深受群众喜爱。酥糖亦称"面糖"、"秦尤酥糖"、"董糖"。明末,滁州作坊开始以麦面、芝麻、糖为原料,经焙炒、加工而成,俗称"面糖"(小包糖)。

清初,有秦、尤姓两位师傅将面糖用糯米稀骨作包衣,进行改制而成,故又称之为"秦尤酥糖"。后一位董姓师傅又将秦尤酥糖精心改制,将糯米稀骨多层次与面糖折叠,即谓之"董糖"。又有文人撰写一说:"明崇祯年间,江南名艺妓董小宛,擅长烹饪,精于制作花露,巧手会做糖食糕点。一次才子冒襄(字辟疆)生病,董小宛独出心裁以芝麻、白糖、炒面、糖稀、香油等原料,精心制作方块酥糖,给冒襄食之。"其糖"酥脆香甜、开胃心爽"。后经民间流传,人们即称此糖为"董糖"。《崇川咫闻录》也记载:"董糖,系冒巢民(冒襄之号)妾董小宛所造。"民国初年,滁城多有前店后坊,制作糕点。"章三益"、"卞源昌"、"曹恒兴"等店号制作的酥糖(亦名董糖),远近闻名。

马厂酥笏牌

酥笏牌是滁州全椒名点之一,以马厂镇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有此名。酥香味美,为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尤为适宜老年人食用。为明乐韶凤所创。主料为面粉,鹅油或鸭油、熟芝麻。将油酥和面团揉和,反复折叠,擀成24层,形成长约16厘米,宽约6厘米的底坯,撒上芝麻入炉以文火闷透。取出后清除炭火,再层层放入炉内,利用炉内余热,熏烤过夜即可,启炉香气扑鼻,放入茶盘,以手指在两头一按,即碎为八块。食之有益于胃寒、食欲不振、体虚、盗汗等症。

相传大明开国功臣、兵部尚书全椒人乐韶凤与朱元璋君臣相洽。一日朱邀乐游金水桥,朱携乐手,突然说:"携手上金桥,有事不相饶。"乐跪下答道:"平生仗忠义,不畏帝王刀。"事后乐感到畏惧。一日朱元璋驾临乐府,乐即奉上自家制作的酥笏牌请君品尝。朱元璋拿起酥笏牌笑道:卿家心思精巧,造此笏牌,定有所奏。乐即答愿交出所掌之权,回乡告老,并口吟辞朝诗两首。帝准其所请。故乐韶凤得以善终,卒葬故乡(见明清两代县志)。酥笏牌制作也从乐府流传全椒,并以马厂镇得以保持当年秘传。上世纪五十年代,马厂镇酥笏牌传人曾为毛主席祝寿,制作酥笏牌寄到北京,受到中办复函称赞。

施集茶叶

该茶外形偏平挺直,色泽翠绿,峰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清花香持久悠长,滋味醇和爽口,叶底翠嫩,是滁州特产之一。

滁菊

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

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乌背金鳞鲫鱼

滁州特产乌背金鳞鲫鱼为滁州四大名鱼(鳊、花、鲤、鲫)中鲫鱼一种,细腻,味甘香鲜醇,乌背金鳞,银光闪闪,故名。与六合县龙池乌背鲫鱼南北媲美。清代后期,誉满一时,由于这种鱼生活在下水关一带,水域狭窄,加上人工保护繁殖不力,已濒于绝种。

当地有一个传说:弦歌台南面湖里古时就盛产鲫鱼,正当孔子等人绝粮七日饿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条几尺长的大鲫鱼自动跳上岸来让他们煮着吃,救了孔子师生的性命。从那以后,南湖鲫鱼后代个个都是金鳞闪闪,传说这是龙王所赐,因鲫鱼舍身救圣人。如果鱼放到别的水里,不到半天就会失去金色。

工艺品

滁州竹编,是安徽省传统的名牌产品,特别是滁州花篮,更是独具一格的艺术之花,既有实用价值,又可作观赏工艺饰品。

滁州花篮编技精巧,造型新颖,质地坚固,美观实用,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竹编以元、毛竹为原料。滁介江淮,气候湿润,适宜竹类生长,且土质好,滁竹久不生虫。据光绪《滁州志》记载:境内有“水竹、青竹、斑竹、凤尾竹、淡竹、紫竹、慈孝竹”等多种。尤以西部山区花山等地的元竹、水竹,竹质坚韧,纤维细密,皮青簧柔,极富有弹性,最适宜编织花篮。

参考资料

1.安徽滁州的特产,滁州特产哪些?·择游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