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合肥市公共图书馆)

2023-02-27 7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9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合肥市公共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位于合肥市芜湖路74号,与合肥市包河相伴,是安徽省重点文化工程,是标志性文化建筑。建于1913年,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信息服务机构。

中文名安徽省图书馆
英文名Anhui Library
类别图书馆
地点合肥市芜湖路74号
竣工时间2002年12月
馆藏经典徽州文献收藏

历史

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2月,前身是安徽省立图书馆,后因战乱,几度迁移。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4月在原皖北区合肥图书馆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安徽省图书馆(馆址在合肥逍遥津公园西侧),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1962年12月迁至合肥市包河公园西侧,建筑面积达6345平方米。1981年建成七层书库大楼,建筑面积增至13900平方米。1998年10月,在原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2001年10月,2.3万平方米的新馆扩建工程竣工。2002年12月原主楼修缮工程竣工。

截至2011年底,安徽省图书馆作为安徽省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已达328万册(件),涉及各个学科及多语种,其中,古籍线装书35万余册(包括善本31980册),数字资源总量达47TB。馆藏文献中,包含大量的皖籍先贤著述和我省各个历史时期的地方志、谱牒等地方文献,充分展现了我省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馆藏特色

安徽省图书馆在90多年的办馆历程中,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典籍,尤其在徽州文献收藏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的藏书特色。现有267万册馆藏文献,古籍线装书近35万册,善本3121种,30700余册。馆藏文献中最早的刻本为元代的《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等数种,其中明代刻本数量颇多。较为珍贵的有元刻本《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明万历七年刻本《四书人物考》等。

此外,对明清时期形成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徽学文化的皖籍先贤著作,以及安徽地方文献的收藏也颇成体系。经过90年的积累,图书馆保存了学科门类丰富的馆藏。服务安徽省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有:文献借阅、信息咨询、专题服务、教育培训、学术讲座及展览等。新馆设有17个对外服务窗口,实施开放型管理模式——文献开架、借阅一体化,并启用电子文献检索、视听服务、网上借阅、网上引擎导航等全新的服务内容和手段,多功能报告厅配备了同声传译系统,此外,还设立了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教育活动的展览厅、视听室及适合各类读者需求的学习室、研究室。现代化多功能的图书馆将满足社会所有成员读书、求知及休闲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获评荣誉

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重视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安徽省图书馆各项业务建设快速发展,综合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近年来获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中共中央文明办“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实施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古籍保护先进集体”“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荣誉,以及安徽省“文明单位”“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亲子阅读体验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双拥合格单位”等省市级荣誉。

开放时间

夏季开放时间8:30-18:30(3月1日—10月30日)

冬季开放时间8:30—18:00(11月1日—2月28日)

借阅须知

持证读者每证每次可借中文图书两册,中文期刊现刊两册或合订本一册。

目前设立了两种图书借阅期限:

(1)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图书借期30天;

(2)文艺类书借期15天;

(3)少儿室图书借期15天,均可续借一次;

(4)中文期刊借期15天。

阅览须知

1、请着装整洁,勿穿背心、拖鞋进馆。

2、除文具用品,请将随身物品存放在楼层免费存包柜内,勿携带进入阅览室。

3、楼区内严禁烟火,请勿在馆区吸烟,勿携带易燃、易爆品入馆。

4、不得任意触摸、按动消防设施。

5、爱护阅览公共设施、室内花木,损坏公物按原价赔偿。

6、爱护书籍,请勿涂写、损坏图书报刊。

7、在阅览区,请将移动通讯工具处于静音状态。

8、请勿携带食品进入阅览区。

9、楼区内请勿大声喧哗、吵闹,保持安静。

10、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请勿随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

11、车辆须按指定地点停放。请遵守本馆各项规定,配合工作人员管理。

赔偿须知

a.遗失、损坏图书,准许用同版或再版新书赔偿,不得用其它图书顶替,也不得以污损、涂抹过的旧书充数。

b.确属遗失或损坏而又无法购买同版或再版新书刊时可依据书刊贵重稀缺、使用价值及外借频率等因素,一般中文按5倍、外文按10倍赔偿。

c.遗失丛书或多卷书中一册,而此册又无单价,可按该书的平均单价为基数,再按中外文最高倍数赔偿。

d.遗失精装本、装订过的书刊,除按上款倍数另加装订费一并赔偿。遗失赔款不能代替超期使用费,应先计超期费,再计赔书费合并计算。

馆藏布局

一层馆藏布局

少儿阅览室该室藏有少儿图书及期刊约1万余册,提供开架阅览外借服务路图书凭少儿读者借阅证外借,期刊仅限室内阅览。每证每次可图书两册,借期15天。

读者自修室该室为需要自修学习的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读书场所,凭自修证入室自修。

二层馆藏布局

闭架书刊综合借阅处闭架书刊综合借阅处提供1993年前闭架中文图书、外文图书外借服务,同时提供本馆馆藏保存本文献调阅服务。读者凭读者借阅证提供相关服务。

中文期刊阅览室该室订有近3000种中文社科、自科类期刊,辅助书库藏有近五年过刊6万余册。当年现刊实行开架阅览服务,过刊提供室内阅览及调阅服务。读者凭阅览证入室阅览,老年证、残疾证凭有效证件入室阅览。

中文报纸阅览室该室订有近300种中文报纸,辅助报库藏有近五年内过报及部分1949年后报纸7万余册。当年现报实行开架阅览服务,过报提供室内阅览及调阅服务。读者凭借阅证、阅览证入室阅览,老年证、残疾证凭有效证件入室阅览。

外文报刊阅览室该室订有近150余种社科及自科外文报刊。外文报刊库还藏有大量英、日、俄文及台港报刊,包括大型检索类期刊。并设有艺术设计类欧美时尚期刊专室,提供现报刊阅览及过报刊调阅服务。该室同时还提供最新美国等国家留学资料(含光盘)及中英互译服务。读者凭借阅证、阅览证入室阅览,老年证、残疾证凭有效证件入室阅览。

三层馆藏布局

中文社会科学该室藏有1993年后中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图书约25万册自然科学阅览室近三年内计算机类图书,全部实施开架阅览外借,凭读者借阅提供阅览、外借服务。每证每次可借图书两册,借期30天。阅览证可以入室阅览。

四层馆藏布局

中文文学图书借阅室该室藏有1993年后中文文学类图书约5万册,全部实施开架阅览外借,凭读者借阅证提供阅览、外借服务。每证每次可借图书两册,借期15天。阅览证可以入室阅览。

典藏研究室该室藏有近3年来馆藏新书,研究型读者凭相关证件在本室注册后,可入室阅览。信息咨询检索室该室藏有中外文各类工具书及部分检索类文献,如全国报刊索引、各类标准、产品样本、年鉴、字典词典及大百科全书等。本室除印刷型文献外,还提供电子文献如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查询和近350余种光盘及数据库查询服务。提供个性化网上推送服务,各种因特网资源检索、因特网免费资源导航及收发电子邮件、打印下载服务。

本室还提供馆局域网内自建数据库查询,如历代皖人书目数据库(书目)、民国书数据库(提要)、安徽地区家谱数据库(提要)文献资源查询。提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等电子资源。本室还提供专题文献剪报、网络信息查询、定题服务、代检服务等。凭读者借阅证或介绍信提供阅览查询服务。也可来函来电按需提供服务。有参考功能的读者可以进入辅助书库自行查询。

五层馆藏布局

古籍文献阅览室本部藏有古籍文献近40万册。有偿提供室内调阅服务。读者凭读者借阅证提供阅览查询服务。民国书阅览室本室藏有解放前民国时期书刊近7万余册。有偿提供室内调阅服务。读者凭读者借阅证提供阅览查询服务。

办证指南

读者证种类

成人证:凡年满15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及外籍人士

1.阅览证阅览书刊注册费15元/年5元/季。

2.书刊借阅证中文书刊外借阅览注册费20元/年押金100元。

3.图书借阅证中文图书外借阅览注册费15元/年押金100元。

4.参考借阅证中文书刊、外文图书外借阅览注册费20元/年押金200元。

少儿证:凡年满6周岁至14周岁的少儿

少儿借阅证图书外借阅览、期刊阅览注册费15元/年押金100元。

自修证:有自学要求,不受年龄限制

提供专门的学习场所,可携带书籍入室自修每证:15元/30天按天计费(空调使用期间30元/30天)

注:以上各种读者证办理后中途不得更改功能,如要改变功能,原证作废。

办证方式及手续

读者证实行年度注册制度,办证日为年度注册日,期满未能如期注册停止使用。

普通读者持有效证件(本人身份证、护照或户口簿),填写“安徽省图书馆读者借阅证登记卡”,选择相应的读者证种类办理。

持有老年证、离休证可凭有效证件免注册费办理阅览证。

持有残疾证可凭有效证件免注册费办理借阅证(押金100元)或阅览证。

注:符合免注册费的读者,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免注册费优惠。

办证时间与地点

8:30-18:30(春夏季)

8:30-18:00(秋冬季)

西一楼办证处(电话:2881049)

双休日、节假日不休息。

挂失补办及退证办法

读者证若不慎丢失,应立即到办证处挂失,一周后可申请补办,补办时须带本人有效证件和押金收据,并缴纳注册费。

押金条丢失,挂失一个月后,须本人带读者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办理退还押金。(双休日不办理)

成人证退证须由本人办理,退证时须先还清所借图书、交清所欠费用,凭读者证、押金收据退还押金;少儿证退证可由家长代办,手续同上,另提供家长身份证、户口簿。

其他注意事项

读者借阅证仅限本人使用,请勿转借。

请妥善保管押金收据,凭押金收据退还押金。

请读者办理借阅书刊前详细阅读各室借阅规则,自觉遵守我馆的书刊借阅管理规定。

参考资料

1.安徽省图书馆·中国文明网

2.安徽省图书馆概况·安徽省图书馆官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