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府(清代王府古建筑)

2023-03-17 78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7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醇亲王府

清代王府古建筑

醇亲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作为王府建制,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进行大规模修缮。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出生地。 醇亲王府由建筑区和花园区两部分组成。建筑区位于东侧,有正门、正殿、后寝、后罩楼以及两侧的配殿、配楼;西侧为王府花园,回廊曲折,亭、台、阁、榭点缀其间。醇亲王府是研究清代王府历史和建筑形制的典型实物资料。

中文名醇亲王府
开放时间09:00至17:30
票价20元/人
所在地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
类别文化宗教

概述

醇亲王府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地区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水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赐给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光绪帝之父)的新府邸,又称七爷府。因原醇亲王府(南府,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为光绪出生地,依清制升为宫殿,故赐新府,又称北府。

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

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水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邮,光绪继位后醇亲王迁出。醇王原在太平湖的王府称南府,后海北沿的新王府称北府。奕譞第五子载沣继袭醇亲王,溥仪成为继嗣皇帝后,受任监国摄政王,该府也称摄政王府。1949年后成为宋庆龄在京的住所。

该府坐北朝南南起后海北沿路北,北抵鼓楼西大街,东起甘水桥胡同,西至后海夹道,范围广阔。西部为王府花园,东部是王府本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是其主体建筑,自南而北,街门五间。进入外院后有二门,此门才是王府正门,面阔五间。此后为正殿银安殿,面阔五间,东西有配楼各五间。正殿后是一组自成院落的屋宇,自三间过厅入,正面是正房五间及其配房,按规制此处应属后寝。最后为后罩楼,面阔九间,各种庆典时在此举行仪式。后寝成为供奉神、佛和远祖的神殿。东路建筑主要是家词和佛堂及一些从属建筑。

东墙外院落为王府马号。西路有两组院落并列,是醇王府的活动中心。主要建筑为宝翰堂,即大书房。其后的院落,正厅名九思堂,再后名思谦堂,是王妃住所。另有儿辈读书的小书房任真堂及其它从属建筑。北府是本市保存最完好的王府之一。属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南府位于西城区太平湖东里,原为荣亲王府。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宣宗第七子奕譞为醇郡王。咸丰九年(1864年)分府出宫,居太平湖。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醇亲王。府称醇亲王府。俗称七爷府。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同治帝载淳逝世,奕诺的次子载湉嗣位,年号光绪。因此光绪十四年(1889年),醇亲王府迁北府。奕譞死,太平湖的醇亲王府前半部改建为醇亲王祠,后半部仍作为“潜龙邸”。民国时改为民国学院。五十年代由机关所用。

府坐北朝南,东起鲍家街及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垣,南起今太平湖东里之南西向段,北至宗帽胡同头条。分中路和东、西路及花园。现中路府门三间,两侧有八字影壁,内有东西二门至东西院。中路新建礼堂一座,尚保存二进四合院。东路院落保存较好,西路古建筑大都拆除。现由中央音乐学院占用。为西城区保护文物。

建筑特点

王府坐北朝南,布局广阔,可分为两大部分,西部是王府花园(即现在的宋庆龄故居),东部是王府本身。东部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是其主体建筑,自南而北,街门5间。进入外院后有二门,此门才是王府正门,面阔5间。此后为正殿银安殿,面阔5间,东西有配楼各5间。正殿后是一组自成院落的屋宇,自3间过厅入,正面是正房5间及其配房,按规制此处应属后寝。最后为后罩楼,面阔9间,各种庆典时在此举行仪式。后寝成为供奉神、佛和远祖的神殿。

东路建筑主要是家祠、佛堂及一些从属建筑。东墙外院落为王府马号。西路有两组院落并列,是醇王府的活动中心。主要建筑为宝翰堂,即大书房。其后的院落,正厅名九思堂,是太纪居处,再后名思谦堂,是王妃住所。另有儿辈读书的小书房任真堂及其它从属建筑。南府位于西城区太平湖东里,原为荣亲王府。府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路及花园。现中路府门3间,两侧有八字影壁,内有东西二门至东西院。中路新建礼堂一座,尚保存二进四合院。东路院落保存较好,西路古建筑大都拆除。现由中央音乐学院占用。为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对醇亲王府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之成为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王府。

历史

醇亲王府的来历

醇亲王府一共有两代醇亲王。第一代醇亲王奕缳,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于咸丰十一年九月被封为醇亲王,醇亲王府由此而来。第二代醇亲王载丰,是第一代醇亲王的儿子,光绪皇帝的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宣统朝任摄政王。醇亲王府在清末有显赫的地位。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后对醇亲王府也礼让三分,将自己的亲妹妹许配给第一代醇亲王奕缳。清末最后的两个皇帝都出自醇亲王府,可见醇亲王府在清末的重要地位。

奕缳的"治家格言"

在醇亲王老福晋的房子里,挂了一幅"治家格言",这是第一代醇亲王奕缳亲自拟定并书写的:"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少,产也少,后来子孙祸也少。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财产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作为清末最显赫的家族成员,奕缳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

1.醇亲王府·北京市文物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