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中国三国时期魏文帝皇后)

2023-03-24 134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7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郭女王

中国三国时期魏文帝皇后

郭女王(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即文德郭皇后,字女王,东汉安平国广宗人,为荆州南郡太守郭永之女,三国曹魏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少年时父母双亡,丧乱流离,29岁时被比其小3岁的曹丕纳为妾,深得宠遇,然而始终没有生下子女。

后来曹丕即位魏王,册封郭氏为魏王夫人。曹魏建立,拜为贵嫔,位次皇后。

黄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许昌立其为后。郭女王做了四年的皇后,后曹丕病笃驾崩,由太子曹叡继位,郭女王成为皇太后。八年后逝世,谥曰“文德皇后”,葬于魏文帝首阳陵西侧。

中文名郭女王
民族汉族
配偶曹丕
职业皇后、皇太后
谥号文德皇后
在位时间222年10月31日至235年3月14日
陵墓首阳陵
史册评价有智数、性俭约、以孝闻

人物生平

少年波折

文德皇后家世代为郡县官吏,父亲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母亲董氏,生有三子二女。郭后生于汉中平元年(184年)三月初十,诞生时有异常之象。她年少美好明智,被其父视为掌上明珠,郭永察觉女儿有别于众,曾说:“这是我家的女中君王。”于是以“女王”作为她的字。  

郭女王很早失去父母,在战祸中流离飘泊,后寄身在铜鞮侯家。武帝曹操为魏公时(213—216年),郭女王选入东宫,被比她小三岁的曹丕所喜爱。   此时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战愈演愈烈,郭女王有谋士之才,时时向曹丕献纳良策。曹丕被立为太子,就有她在其中筹划的缘故。  

得宠封妃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王世子   ,郭女王的弟弟任曲周县吏,侵吞官府布匹,按法将获死刑。当时曹操在谯县,曹丕留在邺城,多次亲写书信,向掌管此案的鲍勋请罪,求他私下赦免内弟。但鲍勋不敢纵容,全部上呈。曹丕因此怀恨,敕命中尉参奏鲍勋将其罢免。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受禅登基,建立魏朝,后宫中郭氏,李贵人以及阴贵人都得到宠爱。曹丕先后册封郭女王为夫人(位次王后)、贵嫔(位次皇后),地位高居六宫之首。   曹丕赏赐授拜曹氏宗亲九族,顾念郭贵嫔有家人,遂将其当做九亲一并封赏,郭贵嫔的外亲孟康因此擢升为散骑侍郎,当时散骑侍郎只有学识渊博的儒士才得入选,唯独孟康因为妃子的缘故充任其中。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遣使赐死在邺城的甄夫人,这是因郭贵嫔受宠所致。《资治通鉴》《魏略》以及《汉晋春秋》记载,郭氏以谗言谮害甄氏,曹丕遂大怒赐死。  

因爱登后

黄初三年(222年),朝廷提议立皇后之事,曹丕想要立郭女王为后。中郎栈潜上疏反对说:“古代帝王们治理天下,不仅离不开文武百官的忠心辅佐,也离不开贤慧的后妃鼎力相助。能否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可以说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存亡。故而远古时期黄帝迎娶西陵氏之女嫘祖,尧帝二女娥皇、女英下嫁虞舜,都以贤明有德而著称,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而夏桀亡国狼狈逃往南巢,其祸根正在于宠幸妹喜,不修朝政;商纣王以炮烙剖心等酷刑对待臣下,目的也不过是取悦于妲己的欢心。因此历来贤明的君主都格外慎重对待册立元配皇后这件大事,总是在世族豪门之家选择知书达礼的淑女,来统领六宫,虔敬地祭祀宗庙,暗修教化之功。《易经》中说‘家道正而天下定’,这由小到大、由内及外的道理,正是先王们所规定的法典啊!齐桓公在葵丘接受爵位时,也特别申明,不能让妾成为妻子。

可如今宫中这位宠妃,常常借着皇上的恩情而僭越,礼仪直逼天子。如果陛下因宠而立她为皇后,使身份微贱的人骤然显贵,那么我担心后世会出现上下失序,纲纪废坠的局面。开国就不遵循法度,动荡不就会由上而起么?”  

曹丕不从,遂于这年的九月初九(重阳),立郭女王为皇后。  

椒房之美

郭皇后兄弟早逝,让堂兄郭表继嗣为她父亲郭永之子,拜为奉车都尉。她的外亲刘斐要与他国(或指吴、蜀)通婚,她听闻此事,告诫说:“诸位亲戚遇婚嫁之事,都应该与乡里门户相对者联姻,不得借权势强与他方人家通婚。”她的外甥孟武还乡后求娶小妾,被她阻止。于是下达敕文:“当今由于战乱,妇女不多,应尽可能地将她们配给前方将士为妻。有权势的人家不能聘娶为妾。各位亲戚在这件事上都应谨慎,不要自取其咎,遭受刑罚。”   又常告诫郭表、孟武等人说:“汉朝皇后的家族,很少能有保全的,都因为骄横奢侈,不能不谨慎!”  

郭女王自适曹丕,到位极椒房,虽身受殊宠,内心愈加温穆恭静,供养太后卞皇后,以孝闻名。后宫诸贵人(东汉嫔妃封号)偶有过失,常被她弥补掩过,若有追责,她就向曹丕解释始末,曹丕有时为之动怒,她甚至向曹丕跪拜,为这些贵人请免,当时后宫中柴贵人也同时得宠,她也赏赐教导,因此六宫无生仇怨。

性格俭约,不喜好奢华音乐宴会,仰慕东汉明德皇后。  

黄初五年(224年),曹丕率师东征,郭女王留在许昌永始台。当时大雨连降百余日,城楼多有倒塌损坏。有关的官员奏请皇后移居他处,她说:“昔年楚昭王出游,王后贞姜留在渐台。长江汹涌而来的时候,使者接王后转移,但急切中忘了带上楚昭王的信符,贞姜坚持不走,以至于在洪水中丧生也在所不惜。如今皇上御驾远征,我在后方还没有遇到贞姜那样的危急情况,又何必要转移呢?”群臣不敢再提请皇后迁居的话。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再次督师东征,行至广陵郡,郭女王留在曹丕故乡谯县的行宫。当时,郭表留守在行宫负责警卫,想要堵水捉鱼,皇后制止说:“这河水是通着运送军粮的河道的,你筑坝截水又需木材,自己的奴客不在眼前,只好私自挪用公家的竹木来筑水坝。如今奉车都尉所缺少的东西,难道是鱼么?”  

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洪因门客犯法被连累入狱。从前曹洪家富却生性吝啬,曹丕少年时曾向他借绢百匹,但被拒绝,因而有怨在心,欲借此事将曹洪处死。群臣前去求情,皆不能奏效。卞太后对郭女王说:“假如曹洪今日死,我明日便命令皇帝废去皇后了。”于是郭女王多次向曹丕哭泣请求,才使曹洪以剥官削爵免于一死。  

尊为太后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平原王曹叡继位,尊奉郭女王为皇太后,宫室称永安宫。  

《魏略》记载,起初,郭女王没有子嗣,曹丕将曹叡过继给她。曹叡因其生母被诛,内心不平,后来不得已,才敬谨侍奉皇后,旦夕定省问安,皇后也因自己无子,便对他留心爱顾。  

太和四年(230年),曹叡诏封郭表为安阳亭侯,不久进爵乡侯,食邑五百户,升迁为中垒将军。封其子郭详为骑都尉。同年,追谥太后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升迁郭表为昭德将军,加金章紫绶,赐位特进,郭表次子郭训也为骑都尉。后来太后的姐姐去世,曹叡想予以厚葬,为其修建祠堂祭祀,太后制止说:“自汉末天下大乱以来,王侯公卿的陵墓无不被盗掘,皆因厚葬。今安葬亡人最好以先帝首阳陵的薄葬为法。”(曹丕倡薄葬,其首阳陵甚简俭。)  

合葬首阳

青龙三年(235年)二月初八,郭女王逝于许昌宫,终年五十一岁。《资治通鉴》《魏略》以及《汉晋春秋》记载,曹叡继位后追痛生母甄氏之死,郭女王因为忧惧而暴崩。死后以终制营造皇后陵墓,葬在首阳陵西。   曹叡进封郭表为观津侯,食邑千户。升迁郭详为驸马都尉。  

青龙四年(236年),曹叡改封郭后父亲郭永为观津敬侯,母亲董氏为堂阳君。追封郭后兄弟郭浮为梁里亭戴侯、郭都为武城亭孝侯、郭成为新乐亭定侯,皆派使者手捧策书,以太牢进行祭祀。后来郭表薨,长子郭详嗣爵,又分郭表之爵,封其第三子郭述为列侯。郭详薨,其子郭钊嗣爵。  

历史评价

曹叡:“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三母嫔周,圣善弥光,既多受祉,享国延长。哀哀慈妣,兴化闰房,龙飞紫极,作合圣皇,不虞中年,暴罹灾殃。愍予小子,茕茕摧伤,魂虽永逝,定省曷望?呜呼哀哉!”

《魏书》:“性俭约,不好音乐,常慕汉明德马后之为人。”

《三国志》:“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鉴往易轨,于斯为美。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轶事野史

取字女王

郭皇后少时美好明智,被其父视为掌上明珠,郭永察觉女儿有别于众,曾说:“这是我家的女中君王。”于是以“女王”作为她的字。然而其名讳则未留记载。

后来北魏时官员游雅在撰写文成帝拓跋濬养母文昭皇太后(常太后)的碑文时,论太后名字之美,可媲前魏的甄后。同僚陈奇指出他碑文中的错误,文成帝下令检对碑文与史书,结果查证与常太后名字相应的并非甄后,而是魏文帝的郭皇后,是游雅理屈弄混了。

冢中宫人

汉末魏初,关中时局大乱。有人趁乱发掘一座西汉宫人墓葬,从中发现一个女子,过了几天恢复生气,数月能够说话,年约二十,容貌美丽,将她送到京城。魏文帝的郭皇后爱怜她,收养她在自己身边。有时问她前代宫里的事情,女子也能说得清清楚楚,时间顺序皆无误。后来郭皇后逝世,女子哭泣不止,最终哀伤而死。  

暴崩争议

裴松之补注引《魏略》《汉晋春秋》载,明帝继位追究生母甄氏之死,郭太后遂以忧暴崩。甄氏临没时,将明帝托付给李夫人,后者在郭后崩后告诉明帝甄氏遭到谗害,尸体被发覆面,明帝令殡葬太后如当初甄氏死状。另一说说法则是明帝向郭后询问甄氏死况时,被郭后的话激怒,逼杀郭后,令殡葬如当初甄氏死状。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辩此非实,认为《汉晋春秋》《魏略》两则互相矛盾,案明帝即位,至郭后驾崩,将近九年,若明帝欲报怨,岂能等如此之久?明帝虽然忌恨郭氏,只将其徙居许昌,逼杀之说,当是讹传。又陈寿于《明帝纪》与《郭后传》中皆载“皇太后崩”,绝不见其被害之迹。盖甄后赐死系实事,故传书之;郭后逼杀系讹传,故传不书。

《魏略》成书于曹魏末期,可知当时已有郭氏谮害甄氏,曹叡逼杀郭氏的说法。晋朝阎缵在上书呈废太子司马遹之冤时,以明帝作例,言他在文帝没后,侍奉母后甚谨,闻名于天下,受世人称赞。   《开元占经》里简略提及郭后之死:“三年丙寅正月太后郭氏无疾乃忽崩。”曹叡所作哀册亦有“暴罹灾殃”之句,这可能是曹叡杀郭后流言的由来之始。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郭永,南郡太守,追封观津敬侯。

母亲:董氏,追封堂阳君。

兄弟姐妹

兄弟

郭浮,高唐令,早卒,追封梁里亭戴侯。

郭都,早卒,追封武城亭敬侯、

郭成,早卒,追封新长亭定侯。

郭表,郭永从子,迁昭德将军,后封观津千户侯。

姐姐

郭昱,适孟氏,盖孟轲之后。

丈夫

魏文帝曹丕,魏朝开国皇帝。

史籍记载

《三国志·卷五·魏书五·后妃传第五》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明代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九十一回短暂提及郭后 ,于曹丕称帝后,聘为贵妃,姿貌美丽,颇有城府。郭贵妃欲谋为后,与宠臣张韬商议,谎称甄夫人以魇镇之术谋害天子。曹丕遂诛甄夫人,立郭贵妃为皇后。因郭后无出,养曹睿为子,虽甚爱之,不立为嗣。

民国蔡东藩小说《后汉演义》中,郭氏少年即秀慧美丽,父亲郭永号为“女王”,长大后艳名愈噪,被曹丕所闻,遂纳为姬妾,格外怜爱。郭氏不但千娇百媚,而且善于谋划,曹丕得以立为太子,也是得益于郭氏的献策。

影视形象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剧中名

1994

歌仔戏

《新洛神》

陈亚兰

郭笑

2002

电视剧

《洛神》

郭羡妮

郭嬛

2013

电视剧

《新洛神》

姜鸿

郭笑

2017

电视剧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唐艺昕

郭照

2017

电视剧

《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

唐艺昕

郭照

参考资料

1.郭女王(三国)·个人简历网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