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废墟(博尔赫斯所著小说)

2023-03-26 47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9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环形废墟

博尔赫斯所著小说

《环形废墟》是博尔赫斯的第二部小说集《虚构集》里的一篇。是体现博尔赫斯“时间虚无”与“死亡意识”的一篇重要小说。博尔赫斯受到诺斯替主义和佛教轮回观的影响,在小说中建构了一种”“分有”和“倒退追寻”的模式,表达时间的虚无以及在虚无中的荒诞性;在荒诞和虚无中,死亡给生命注入意义和尊严。

中文名环形废墟
作者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外文名Las ruinas circulares
字数3千
类别拉丁美洲文学
时间1944年

内容梗概

《环形废墟》讲述一个魔法师出于意志的决定,从可怕的沼泽死里逃生来到一个中央有石虎或石马的荒废的断壁残垣的环形废墟——一座被火焚毁的火神庙宇。魔法师知道这座曾是火神庙宇的废墟是他不可战胜的意志所向往的地方,因为他要在这里实现他的“魔幻”——梦创造一个尘世间不曾有过的人。

几经努力,在一千零一个夜晚之后,魔法师用魔法在梦中模拟了一个完整的少年作为儿子,这个儿子具有人的肉体的全部细节。在魔法师梦到“火”之后,这个少年又具有了灵智。魔法师将少年带进了现实,除了“火”本身和创造少年的魔法师知道少年是幻影之外,所有人都认为那个少年是有血有肉的人。魔法师很担心这个少年在火里知道他自己的异乎寻常特点:不会被火烧伤——这是揭示少年是幻影的证据,即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幻影,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另一个人梦的投影。

魔法师担心少年如果知道这个真相该会是多么困惑和沮丧。正在魔法师为少年思索和担心时,这座火神庙宇的废墟再次遭到火焚,魔法师想到就在这火里结束他的晚年吧,于是向火走去,却赫然发现他自己也没有被火吞噬,原来他也只是一个幻影,另一个人梦中的幻影。

写作背景

《环形废墟》是体现博尔赫斯“时间虚无”观念的一篇重要小说,明显受到了诺斯替主义和佛教轮回观的影响。小说中运用了“分有”说和注定论,表达了对直线性时间观的质疑,并基于“时间是虚无的”这一观点而思索人生的荒诞性和虚无感,“死亡”是人在荒诞和虚无中获取意义和实现人生尊严的途径。

博尔赫斯曾在1976年的一个阿根廷公开聚会上宣称自己是个无神论者,对主流性世界性的宗教诸如基督宗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并不十分热衷,但是对犹太神秘教派喀巴拉、神秘教派基督教异教诺斯替主义、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等却十分热衷,可以说博尔赫斯具有作为“异教徒”的独特精神气质。诺斯替教派是基督教时代之前流行于地中海地区的一个哲学宗教运动,其名来源于希腊词“gnosis”,意为关于上帝、光、神灵的先念推理等神秘“知识”。

这一知识并不是为普通大众所随便能拥有的,因此又叫“灵知”。诺斯替教派带有极端倾向,一度被视为基督教的异教,诺斯替教派的教义一大特点是层次说,每个人是他后面一个人的创造者,每个人也是他前面一个人的被创造者。诺斯替教派认为存在至高神,他从自身的存在中“流溢”(emanation)出其他神性存在物,上一级的神流溢出下一级的神,下一级的神流溢出下下一级的神,这样神性具有不断降级的特点,神性也越来越少,这解释了为何世界总是充满错误、恐惧、罪恶与灾难的原因。“诺斯替教派提出一个不确定的上帝,由这个名叫Pleroma(完全)的上帝产生另一个上帝,由这个再产生一个分支,由这个再产生一个,每一个都是一天(有一座分支塔)。

我们来到第365分支,因为天文学是混杂的。当我们达到最后一个分支,即神的成分几乎为零的分支,我们找到了上帝,名字叫耶和华,他创造了这个世界”。在这个链条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处于链条的哪一点,神性的逐渐递减,到创造这个世界分支时,神性几乎没有了,所以这个世界总是充满错误与不幸而幸福短暂易逝,人的悲剧性也就不可避免。

作品赏析

层次分有

《环形废墟》提供了一个简单却深邃的宇宙模式:通过“分有”形成层次,宇宙是有层次的一个链条,宇宙模型是数轴式的向两端无限的延伸,而原点可以在任意位置上。魔法师是少年的“上帝”,少年是魔法师分有出的下层。由此向上向下延伸,魔法师的上层是魔法师的“上帝”,少年的下层是少年的幻影。

魔法师和少年,都是被注定的命运,由此扩展开来,每一层级都是被他的上一层级所注定的,如果追问意义,只能向上一层级追寻。这种层次模式和倒退向上追寻模式,可以看做是博尔赫斯对他所热衷的诺斯替主义和佛教后世前世注定观的具象化。

《环形废墟》的“层次分有”是博尔赫斯对神秘主义教派诺斯替主义的具象化。博尔赫斯是一个特立独行剑走偏锋的思想者,他宣称自己是个无神论者而《环形废墟》这种“上级决定下级”的模式也是博尔赫斯对佛教无限倒退的自我追寻哲学观的具象化。诺斯替教派的观点与博尔赫斯信奉的佛教的现世前世注定观不谋而合,佛教认为:今世是前世的业报,一个人的命运是预先由业(即羯磨)确定的。“羯磨是很残酷的法则,但是有一个奇怪的数学效果,如果说我的现世是由我的前世决定的,那么我的前世是由另一个前世决定的,这另一个前世又是由更前一个,这样就没完没了。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一般都相信现世的无穷尽,并认为在抵达此刻之前,已经经历了无穷尽的时间。在我说无穷尽的时候并不是不确定或者不计其数的意思,而是严格意义上的无穷尽”。

从“羯磨”可知佛教认为今世取决于前世,前世又由更前世决定,那么任何一个现世都包含了已经经过的所有前世,前世“因”现世“果”,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和轮回,可看作是一种无限倒退自我追寻的哲学观,既然前世不能改变,现世的一切又因为前世而已经注定,那何须奋斗?前世决定现世,现世决定下世,不能找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根源与意义,这必然导致困惑和虚无感。

荒诞

“荒诞”一词是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常用来形容生命的无意义、矛盾性和失衡性,《环形废墟》可说是“荒诞”一词的注解。它的荒诞在于魔法师在梦里创造了少年,知道少年是虚幻的影子,他相对于少年来说无疑是“上帝”。正如小说所言,身为人父的人都关心他们在迷惘或者幸福时刻生育的子女,魔法师也不例外,但是正当他在担心少年踏进火堆会发现自己是被创造出的幻影时,却发现自己踏入火堆时也安然无恙,“他朝火焰走去。火焰没有吞噬他的皮肉,而是不烫不灼地抚慰他淹没了他。他宽慰地、惭愧地、害怕地知道他自己也是一个幻影,另一个人梦中的幻影”。这就是人生的荒诞性和悲剧意味。在小说最初,博尔赫斯极力营造一种真实性,无论魔法师还是读者都相信魔法师是真实的,魔法师对自己的存在也毫不怀疑。

但结局颠复了真实,魔法师内心的认定和现实状况发生了矛盾性,相对于自己的内心来说造成了失衡,也失掉了作为父亲的尊严和意义。结局嘲弄了魔法师,在深信自我是真实无疑的情况下赫然发现自己只是别人梦中的幻影,将魔法师的荒诞辐射到读者身上,或许每个人都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受着另一个人的指导和支配。博尔赫斯在题记中所说:“假如他不再梦到你”,那么这是怎样的绝望,这无疑会使读者在阅读时陷入对自身的怀疑和惊恐中而难以自拔。

时间虚无

《环形废墟》体现了时间的虚无,在虚无之中难以区分现实与虚构。博尔赫斯喜欢“镜子”这一意象,《环形废墟》的模式就像两面互相照射的镜子,会聚出无穷多个循环的“幻影的幻影”。魔法师和少年都是镜子中的幻影,少年的镜像包含在魔法师的镜像中,所以魔法师知道少年是虚构的,而魔法师也同样在别人的镜像中,火也让他明白自己同样是另一个人的幻影。

创造魔法师的上帝也被创造,而魔法师创造的幻影也在作为“上帝”创造幻影,无限延展下去,形成一个无限的链环。这点与诺斯替主义的层次说一致,形成一个创造与被创造的链条,无限延伸直至无穷,很难分清也无需分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影,这里的真实与虚幻,就如博尔赫斯欣赏的庄周梦蝶一样,“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舆?蝴蝶之梦为周舆?”时间已经显得不重要,只有“梦”是重要的,因为一切创造与被创造都是在梦中。

按照逻辑的观点,事物的意义需要高一层的意义来解释,这个高层级的意义又需要更高一层级的意义来解释,形成意义链。然而在虚无的时间中,不能回溯到谁是最初的创造者,也不能追寻出谁是最后的被创造者,这样就找不到终极意义之所在,这个寻找意义的解释链也不可能有尽头,真实在虚无的时间里是毫无意义的。

死亡意识

“死亡意识”在博尔赫斯小说中尤为明显,死亡成为人存在的前提,对死亡的推崇是博尔赫斯对一系列宏观形而上问题所作的回答。在对死亡的思考上,博尔赫斯充满西方式对人生意义的思辨色彩。在对死亡的认定上,博尔赫斯是悲观的:人类的任何努力都不能改变个体最终死亡的结局,死亡的必然性和不可避免充满宿命论的悲观色彩;在面对死亡的态度上,博尔赫斯是乐观的:死亡并非毫无意义充满恐惧,生命是与死亡相伴的,死亡给生命以挽歌式的隆重和尊严。

《环形废墟》表达了博尔赫斯对死亡的推崇:死亡给生命以意义与尊严。第一,死亡是生命的根本表征,唯有拥有死亡的必然性才能明白生的奥义。火不能伤害幻影,也就是说幻影是没有“死亡”的,作为幻影的人将永远为自身的虚幻而痛苦。因此,魔法师虽然在害怕和痛苦不堪中谨守“火”的秘密,却仍坚持赋予少年灵性和对死亡的认识,让他能体会到风的压力、太阳的温度、食物的香气等,感知宇宙的声音和形态、明白生命的奥义和尊严。第二,死亡是暂时与永恒、现实与梦幻的连接点,是对人生荒诞性与虚无性的反抗。

相反,永生意味着永无休止的重复,生存体验将变得麻木、生存意义也就虚无。“对于永生者来说,没有挽歌式的庄严隆重的东西”。魔法师并不惧怕死亡,当大火又一次在神殿燃起时,魔法师想着就在这火里结束自己的一生吧,他平静的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然而火揉碎了他的尊严,他没有获得想要的挽歌式的庄严隆重,而是羞愧和害怕地知道他是无法拥有死亡的幻影。可以想见,魔法师只能机械的无尽的重复做梦,与幸福、崇高、尊严无缘。

博尔赫斯的作品里很少让人看到他对生命的感伤,即使这篇让读者充满不安和惊恐的《环形废墟》里,也难见他对生命的无法把握而痛苦哀戚。博尔赫斯声称他自己是一个享乐型读者,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命运、整个世界的历史、时间的永恒流逝,对于他只是一本本大小不同的书而已,轻抚书本时没有时间也无需对此感伤。他将渺小个体置于时间虚无中,在对死亡的正视中,追求生之奥义,获得尊严和高贵,不得不说博尔赫斯是乐观的,在无法超越时间和摆脱荒诞的绝对悲观上作相对乐观的前行。

作者简介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西班牙文:JorgeLuis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参考资料

1.虚无与死亡:解读《环形废墟》·维普网

目录[+]